《灭苦之道》(法尊比丘尼 著)(转载)

[复制链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五、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契经 五阴诵】
  缘起法则虽不承认唯心论者肯定永恒不灭灵魂、真我、自性的观点,但却不否认心灵现象的存在,缘起法则尊重生命的尊严、关怀众生的痛苦、给予心灵的慰藉,最后还提供生活的终极目标。
  缘起法则虽不同意唯物论者将生命物化、以商业考量评估人生价值的态度,但却能够巧妙掌握科技赖以支持的因果相关性,使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为人所掌握,使人在面对、处理人生课题时,能获得确实的承诺与保障。
  缘起中道否认无见,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命经历不容抹煞;缘起中道否认有见,色身精神相依互缘的现象中没有最高主体存在。倡导无常、苦、无我真相的佛法,当然不同于宣称有永恒灵魂、自性、梵我的唯心论者。但悲悯生命伤痛的佛法也一样不同于倾向唯物、断灭论的无我外道。
  外道揣测存在的主体论常与无常;佛法则单就生命现象的现实说无常。外道的无我观主要是各种形态的唯物论,否定心灵与情感的重要、否定众生面对自身生命意义时的抉择能力;佛法的无我观则是缘起论: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虽否认生命现象中有个自我或主体,但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遍尝苦乐的经历事实具在,生活的品质与轮回的趣向也操在众生自己的手中。
  在缘起相依相缘的生命定则中,色身依凭心识而得生长、精神依凭物质而得滋生,既非唯心、也无法唯物,当然也不会唯识、唯自性、唯大梵、唯上帝、唯理性、唯道德意志或唯任何其他。色身、精神缺一则不立,没有谁是操控全局的最高一元,没有谁能成为生命的本质。要能消弭二元对立、体现生命的完整性、提供二选一之外的正确答案,只有「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的缘起说!
  (六、缘起法部分结束。转者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7: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七、欲贪(作者分为五部分讲述)
  一、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识。【契经五阴诵】
  所谓擒贼先擒王,苦集圣谛的主旨除了澄清生命本体迷思及揭晓轮回真相外,还有一项最重要任务──找出令众生备受轮回煎熬的肇因,否则佛法对生命的探讨就会形同无的放矢:轮回又如何!没有本体又如何!不论知不知道真相,还不是一样要继续面对生活?那么一来,佛法即成为一种不实际的空泛理论,对人生无所助益,更谈不上苦灭圣谛与苦灭道迹圣谛的后续发展了。
  这一节,就是要让那推动生死轮回的幕后主使者浮出台面、无所遁形。
  生死轮回的持续状态既不能也不必追究起始源头。虽然科学家已推论出地球最早的生命现象起自亿万年前浑沌的宇宙浓汤,并且还能调配出证实理论的人造浓汤,但这也不能证明宇宙浓汤中的低等生机就是现今每个众生轮回的起始。即使它是,对于解决目前的轮回困境也毫无助益。同样,其他对生命起因的任何揣想,也都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的实质帮助,就好象一个造成错误的人懊恼地埋怨:「早知道就不那么做了!」
  探讨轮回的用意在于面对既成的事实,从无法追究起始的久远世代以来,众生承受轮回之苦,倘若不追究苦因,众生只得继续承受苦果。但苦因并非只能从轮回开始的第一秒钟去找,所谓轮回,重点就在于它周而复始的特性,只要有生命现象存在,它就是绕着无明乃至老病死的圈子中打转。
  生命的第一次轮回(如果有的话)是缘无明行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集;经过无数次相同的历程,现今仍是缘无明行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集;倘若不思解决之道,在无尽的未来也还是会在缘无明行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集的圈子中打滚。是以,在千篇一律的相同模式中,苦因也一样千篇一律地重复,关怀生命的人并非企图面对久远过去生的烦恼痛苦,所以不必去打探久远劫前的苦因如何造成,也不必为从前的犯下的过失想尽办法补救、挽回。
  重点在于应该觉警自己现下是否仍在打造新的苦因、酝酿新的轮回。于是,找出导致轮回的正因,就成为不可轻忽的当务之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七、欲贪
  二、
  尔时,世尊语低舍比丘言:「汝低舍!实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是唱言:『诸长老!我不能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耶?」
  低舍白佛:「实尔,世尊!」
  佛问低舍:「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于意云何?若于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色若变、若异,于汝意云何?当起忧悲恼苦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若于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色若变、若异,实起忧悲恼苦。世尊!实尔不异。」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正应如是,色不离欲贪说法。低舍!于受、想、行、识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识若变、若异,于汝意云何?当起忧悲恼苦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于识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识若变、若异,实起忧悲恼苦。世尊!实尔不异。」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正应如是,识不离欲贪说法。」【契经五阴诵】
  僧团中有位名叫低舍的比丘,已出家多年,算得上是位长老了,可是由于修行始终不得力,使他对出家生涯感到厌倦。他怀疑佛法,不愿兢兢业业地努力修习出世间法。
  世人对人、对世间都曾抱有莫大的憧憬,对人有品德、人格、内涵、才学、思想等种种完人期许;对世间有理想国、大同世界、净土、伊甸园、共产社会、美好世界等种种完善向往。
  但所有这一切憧憬终究只能停留在神话、幻想阶段,永无实现的一天。原因无他,仅因所有的人都忘了一项最基本的要素──众生生而欲贪。欲贪是众生最大的弱点,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欲贪难以抵挡的逼迫诱拐下,什么样完人的品德、完善的理想,都永无可期之日。
  佛陀于是苦口婆心地为低舍分析:一切苦痛成因来自欲贪,有了欲贪就必然产生世间种种苦难。虽然一般人也很容易体会到欲望是个无底洞,令人永无餍足,但对欲贪的认知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如果欲贪是欲求外在的境界,那一切都好商量:想要一幢附设游泳池的别墅?那好办!想要旅游走遍全世界?那好办!想要衷心相爱白头偕老的伴侣?那好办!想要才气洋溢人人钦羡?那好办!想要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那好办!想要富可敌国?那好办!想要一呼百诺不可一世?那好办!拥有那些条件的人世间多得是,但从不曾听过他们因而宣布与苦恼绝缘。
  事实上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欲贪使性子刁难人的借口罢了,一旦阿拉丁的神灯、仙女的魔棒、取之不竭的聚宝盆当真施展起魔法,将所有的要求都备办妥当,送交欲贪面前,欲贪还是会说:「嗯!很好,不过我还缺点别的。」
  麻烦的根源在于,欲贪表面上似乎是要求生命的安定与满足,但其实它真正的作用是追逐、刺激五受阴的汰旧换新。五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因此五受阴必须不断地新陈代谢,永远也不可能安定下来,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欲贪的功用就是在旧有五受阴衰灭之前,赶紧捕捉新素材长养新生的五受阴。
  众生最在乎的莫过于自身生命,但是说众生爱着生命实在过于含混笼统,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众生爱着五受阴,否则当爱子心切的父亲得知孩子身陷火灾之中,即奋不顾身地钻进火窟抢救爱子,岂不反证了对孩子的爱超过对自己生命的爱!但了解众生所爱的是五受阴,就能简单明确地解释,父亲对受受阴(亲情)的爱念强过了对色受阴安全的需求,于是展现出英勇救子的行为。甚至一个训练有素、责任心强的救火员,也会有同样英勇的表现,那就是源于对识受阴(状况分析)的信赖及行受阴(责任感)的驱使使然,而与受受阴无关了。众生所有的生命活动,全是为了满足五受阴,因为众生深深爱恋五受阴。
  五受阴无常、苦、变易法是一项亘古不替的真理,纵使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也不可能将五受阴保持在一种完美、满足、幸福的状态中,众生必须永不停息地纳受新五受阴,以免生命现象中断。在父亲救出爱子或救火员救出受困民众时,虽然五受阴暂时达到一种满足的状态,但这样的欢喜欣慰不可能持久,父亲跟救火员都会很快又要面对五受阴必须再度变易的现实。
  在生活过程中,每当面对空虚、无聊、寂寞与不满足,便是原有的五受阴现象已耗弱必须填补汰换的警告;每当一个需求、欲望获得满足时,便是新生起的五受阴正处于巅峰盛势之态。欲贪便是一再追逐新五受阴以汰换旧五受阴的动力,只要众生仍对生命、对五受阴有欲贪,就必须疲于奔命地迎接五受阴又已无常、苦、变易的衰竭危机。
  因此,佛陀问低舍:若于五受阴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当五受阴有所改变、异动时,是否生起忧悲恼苦?
  低舍无法否认,因为它确是事实。没有人能将五受阴固定在某个理想状况下,永远沉浸在无忧无虑的享受中,五受阴终将改变,硬生生地逼迫众生面对不稳定、不安适、不自主的现实。
  在此不妨稍做提醒,五受阴是世间、世间法,众生的处境是透过五受阴的诠释而呈现出来的,众生所经验到的其实是五受阴的状态。有坚持、有执取就有痛苦,当人们对五受阴呈现的某些特定形态:如家庭和乐的气氛、事业发展的顺遂、赌博赢钱的狂喜等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那么一旦五受阴不再处于或安于这样的状态,就会备尝忧悲恼苦的折磨。别忘了,五受阴的改变是必然的,没有任何方法能将五受阴安顿下来,不再易动。
  如果众生不在意生命、不在意五受阴,那么五受阴再怎么无常变易,都不会制造任何影响、困扰或麻烦。但事实却是无可奈何的悲剧,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有生命的人,没有例外地一律深陷于对五受阴的贪、欲、爱、念、渴不可自拔;也因此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人无不将自己推向痛苦的深渊。
  佛陀对低舍的开示,首先就是让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忧悲恼苦现形。佛陀让低舍面对现实:生命的苦恼是无可回避的,而一切苦难的症结在于对五受阴的爱执。对五受阴的贪、欲、爱、念、渴,是一项不容漠视的难局,通常佛陀都很简洁地直接称它为──欲贪。
  欲贪是一切痛苦的病灶,而当初佛陀正觉正法的目的就是铲除痛苦的根源,是以佛陀说法不离欲贪,对五受阴的讲解也不离欲贪。欲贪是整个佛法的核心议题,一旦偏离或忘失这项主题,佛法探究生命的行动也就失去了明确的目的,如此一来,无论学说多么圆满、修行的技能多么高超、对佛陀的信仰多么虔诚,佛法都不能具备任何实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七、欲贪
  三、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契经五阴诵】
  何以众生会深深爱着五受阴而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痛苦呢?只因为无明!
  众生最认真、最关切的莫过于「我」了,甚至说人只是为了「自我」这一概念而活都不为过,但众生却不了解「我」的实质内容为何,就盲目地为「我」做牛做马、忍辱负重。
  生命迹象是由五受阴所组成,有完整的五受阴才有完整的生命。虽然不自觉,可是众生确是将「自己的生命迹象」视为「我自己」。哲人说「我思故我在」未免过于偏狭,若缺了色、受、想、识,这思岂还能作用?还能存在?还能视之为我?「我」只是种模糊的概念,其实是由五受阴轮流扮演这个角色,但除了佛陀和他的圣弟子,不曾有人正视这个事实。
  众生心目中的「我」是统一、实在、自主的,而五受阴却是无常、苦、无我的,这样严重的冲突与矛盾,使人们的人格、精神都呈现分裂症状,但人们竟然只是一直不明究理地承受着,没有彻底将它理出头绪的智慧,这就是无明。在无明的蒙蔽下,人们依旧爱恋自我、爱恋五受阴。对五受阴的爱恋就是欲贪,它是生活中一切憧憬、向往、理想、爱欲的根源,也造就了无尽的忧悲恼苦。
  比丘白佛:「世尊!有二阴相关耶?」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犹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比丘!是名阴阴相关也。」【契经五阴诵】
  乍读经文令人疑惑,谁会异想天开地指定自己将来的身体、感觉、印象、思考、认知要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呢?但经过认真思惟后就能了解,人们凭着目前的生活经验而对未来生出各式各样的憧憬、向往、理想、爱欲。目前的生活经验就是五受阴目前的状态,而这些对未来的期盼充分地表达了: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的欲求。
  为了满足这些期盼,无可置疑地,人们必然会一再一再地经营下一个五受阴,使五受阴阴阴相续,袅袅不绝。人们展望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期待着安乐与稳定,事实却是形塑自己无常、苦、无我的轮回趣向。
  在阴阴相关的制限下,众生只能基于五受阴既有的条件而发展未来的生活情景,好比印刷术发明前的古文明人,做梦也不能想象以个人电脑在网路上汲取资讯;既生而为人再怎么渴望也无法长出翅膀翱翔于天际;某甲不会在一夜安眠之后第二天忽然发现自己变成某乙!生命活动不可能没来由地逾越五受阴现有条件而运作。
  但也千万不必相信「命中注定」这回事,命运指的是生命运作的趣向,众生在自己欲贪随机抉择的情况下塑造自己的生命趣向:一个想赚钱的人可以去学一技之长、可投资做生意或者偷窃行抢而啷当入狱,无论是哪一种命运,都是由欲贪依当时的随机拣择所排定。除了自己的欲贪没有谁在安排命运,生活中有太多的机遇与太多的选择,都是欲贪一一拣选、敲定的。
  虽然正法破除了「人生被既定的命运所安排」的迷信,但这也代表了:只要众生仍对未来的生活、生命、五受阴有所期盼,那么一切后果都得自己负责。
  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契经五阴诵】
  生活是无止境的追逐,所有的努力只为满足欲贪。在众生为了满足目前五受阴的渴求而努力经营下个五受阴的活动中,新五受阴必然要取代原来的五受阴,使得原本的五受阴、原本的我不可避免地失落、死灭,而新五受阴也必将驱向死灭。于是一次次生、一次次死,这就称为增诸数、就称为轮回。欲望似乎种类繁多,但事实上只有追逐五受阴一种。
  竭尽所能地追逐五受阴成为众生终生永世的沉重枷锁。无限形态、无尽期限、无度索讨的欲贪令众生疲于奔命。热爱五受阴的众生任劳任怨地满足它们,并为这些奉献感到骄傲、欣慰。这里,佛陀称欲贪为使,是加重强调欲贪驱使众生随之起舞的作用,在欲贪的驱役下众生毫不自觉地朝着生死轮回勇往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七、欲贪
  四、
  色是结所系法。如是受、想、行、识是结所系法。【契经五阴诵】
  满足五受阴可说是一项永无休止的终身劳役,就像这顿饭将肚子填饱了,下一顿又得再吃,直到命终之前都必须不断的吃、吃、吃。算算看,光色身的满足就不只填饱肚子这么单纯,更何况还有受、想、行、识那些更加复杂、更加麻烦的精神需求。
  但佛陀并不就此认定五受阴是制造苦难的惹祸精或背负原罪的叛逆者而加以苛责,慈悲的佛陀视五受阴、生命为被欲贪层层缠结系缚的受难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浑浑噩噩地承受轮回的磨难。
  云何结所系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结所系法。
  云何结法?谓欲贪是名结法。【契经六入诵】
  不但五受阴受欲贪缠结,若从沟通、联系外界作用的感官而论,众生的感官一样被欲贪层层系缚。众生毫无防御地任凭感官受欲贪役使: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这些作用也恰好是贪图感官刺激的最佳工具。
  众生喜爱对象的多样化,均由于欲求感官能接收到舒适、享乐、新鲜等刺激。是以,在五受阴的多种诉求以及感官的多样接触方式,众生陷于混乱而永远无法理清的欲贪网络中。
  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
  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契经六入诵】
  感官受欲贪缠缚,也成为欲贪追逐目标的工具,渴望以眼见色、渴望以耳闻声、渴望以鼻嗅香、渴望以舌尝味、渴望以身觉触、渴望以意知法,这样的重重渴望,使生命必得持续活动,以获取见、闻、嗅、尝、觉、知的机会。
  感官接触讯息的活动,便是生命注入新鲜能量的来源,使生命得以活泼泼地持续运作。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系色耶?色系眼耶?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系法耶?法系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诃拘絺罗言:「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絺罗!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絺罗!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系缚。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系白牛,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
  「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契经六入诵】
  既然是感官接触讯息的活动,使生命一再运转,那么究竟该怪罪感官去粘着境界?还是环境令感官无从遁逃?
  众生逃不开在世间流浪生死的困境,并非世间有什么绝对的吸引力系缚了众生的感官;也不是众生的感官有任何非得牢牢攀附在世间不可的机制。一切只因欲贪!就如并肩拖车的黑白二牛,既非白牛系缚了黑牛,也非黑牛系缚了白牛,它们非得辛苦拖车的原因在于轭鞅的控制。由于轭鞅,双牛不能卸除拖车的奴役;由于欲贪,众生无法抵制轮回的命运。
  《契经》中多处明白召示,无明是对生命的误解,爱结则是对生命不肯放舍的系着。由于受着错误的认知所障蔽及爱恋的情结所缠缚,使得众生久远以来在生死轮回中打滚,却始终无法厘清造成痛苦的根本原由。是以,基于无明所引生的爱欲才是延续生死流转的动力。
  欲贪才是推动轮回、促使众生一再承受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罪魁祸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七、欲贪
  五、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契经杂因诵】
  在重视历史考据的今日,也开始有佛教的法师、学者注重起原始佛法、注重起四圣谛,但他们解释四圣谛时总是粗糙地将四圣谛分为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苦是世间的果、集是世间的因;灭是出世间的果、道是出世间的因。这种粗率的二分法非但不能正确解释苦圣谛,对苦集圣谛的诠释更是一种严重的扭曲与误导,随后当然也连带地造成苦灭圣谛与苦灭道迹圣谛的偏差理解。
  苦与集不能用「世间因、果」来一言以蔽之,灭与道也不能用「出世间因、果」以简化其法次法向的过程。苦,既是果却也是因,它不仅是过去行为所引发的既成事实,也是设定未来动向与遭遇的成因,怎能用「世间果」这么含糊的概念来形容它。苦集圣谛则是详实完整地解析欲贪令纯大苦聚集起的过程,自然不能如算命仙一般地,专为某个特定的果去推算它的成因何在,或为了期待未来特定的果而预测现前应选择什么样的因。灭与道则互为因果,不知灭不可能修道;不修道也不可能证灭,哪里又能以「出世间因、果」这么僵化的标签来处置它们?
  苦集圣谛在错误的解释中,总被译为痛苦的原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今生所受的某种报应,总归是缘于过去生所造的某个孽。的确!苦集圣谛是能够交代苦痛无法止息的原由,但是它要阐发的真理就如字面上所呈现:苦「集」圣谛,而不是苦「因」圣谛。
  苦集圣谛要显示的真理是整个生命再再集起的实相。众生贪恋生命、不断不断搜集延续生命存续的资粮,令生命延续、令苦难延续。集,是动词,是搜集、聚集的动作、行为,它所阐明的是一种冲劲、一股动能,这种冲动虎视眈眈地随时攫取猎物、随时掌握机会,它处心积虑地延续生命、推动轮回。这才是整个苦集圣谛的核心真义,而不是锱铢必较地评估杀生短命报、悭吝贫困报、瞋恚丑陋报……等琐碎会计。正法是积极藉由苦集圣谛透视现法实相,让学法者了解:生命既是无常、苦、无我的暂存现象,何以能够如此有效率地延续生死轮回?坚持纯大苦聚集起?一旦能于苦集圣谛如实无间等,便能从而展望苦灭圣谛的实现、奠定苦灭道迹圣谛的进程。苦集圣谛绝不仅是消极承受现生苦报、回首过去业因。
  业力,在正法中并不具备一般佛教徒所信仰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生死流转的关键在于现下正蠢蠢欲动的欲贪而不在过去生所造的业。只要不肯放弃「好生之德」,不管是行十善业或菩萨道,都不能避免轮回五道的遭遇。既然修学佛法的目的在探究生死与涅盘、轮回与解脱的关键要素,也就不可能凭借修福报或消业障的宗教行为得到任何助益。
  轮回的动力与业力无关;轮回的现象也不需要主体。
  认为肉体就是生命主体的人,自然不信轮回,想当然耳,人死如灯灭,连一缕英魂都不剩余。信仰灵魂、自性的人,则认为身体只是皮囊,一旦自性脱离,肉身便开始腐败,之后自性就再寻找另一个投生的机会,如此一来使得自性成为永恒的存在,轮回与否及现实人生反而显得像附带的花絮,非关大局。这两种见解都源于欲贪,前者过于偏执色身;后者太迷信心灵。两种偏见都一样造就轮回的效应。当然,仅是避免思惟主体问题无助于避免轮回。
  佛陀说法不离欲贪:五受阴、六入处不离欲贪说法;缘起的爱、取谈的是欲贪;整个苦集圣谛的重点也就在欲贪。佛陀所谈论的欲贪,真正的对象是自身五受阴、六入处的贪爱,它们是众生自身的生命活动,是众生「自己」「自我」而不是淫欲或其他对外在人、事、物的贪恋;欲贪的祸患也并不仅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或搅乱了澄明的自性,而是不断聚集「再生」的条件,推动生生不已的生死轮回。
  佛教在发展了两千多年后,不乏多样化宗派与修行方法,可是当仔细地审察其信奉的教义或修行的目标,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不曾扣紧欲贪这项重大环节!也因此,不论修禅定、慈心而升天界或念佛往生极乐,依然在欲贪的操作下,由五受阴、六入处同样地表演着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戏码;不论开悟的境界多高或修行的功夫多深,事实上都只能算是另一种层次的感官经验,没能离开阴阴相关的活动模式,「转世」也不过是必然的命运。
  人,生而渴望自由、解放,受不得各种形态的压迫与束缚,然而一切人为设置的道德、法律、阶级、教条、禁制与奴役,一旦与欲贪相较,简直都称不上约束了。欲贪全面操纵着众生一切行为能力,不论是外显的言行举止或内化的情感理智,没有不受制于欲贪、没有不被欲贪牢牢挟制的,丝毫没有意志与自由可言。它的梏桎无远弗届、永无尽期,它的迫害不择手段、不分对象。最绝望的是,众生心甘情愿地任其摆布,没有些微的觉醒。
  既然人们自诩具备尊贵的意志与理性、崇尚个人的自由与觉醒。那么人们就该自觉欲贪如蛆附骨的榨取,否则依然会在无常、苦、无我的生死绝境中,无有止尽地继续受困下去,成为欲贪永生永世的奴隶。
  是该到了反躬自省的时刻了,所有人类自称、自赞、自封为万物之灵的种种天赋,如:情感流露、理性思考、艺文创作、科技发明、性灵提升。平心而论,这其中有哪一项不是为满足对五受阴的渴爱而发展出来的行为?事实证明,人和所有众生一样,真爱的对象只有一个:自己的生命。而对生命的爱着正是迫使生命无限延续的根本动力。人较其他众生更高明的地方也不过是满足欲贪的手段、技巧更为繁复,然而轮回的下场亦无异其他众生。若非尚有觉察、反省欲贪的能力,这万物之灵的头衔未免过度自我膨胀。
  既然生命是如此苦迫、不具意义却又无可避免地周而复始,一切的符咒、祭祀、证件与科技都无法阻止它的轮回,那么佛法又如何能为众生另辟蹊径,给予众生一条超越世间的光明坦途呢?
  这便有待苦灭圣谛来详细分解了!
  (苦集圣谛部分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圣谛”和“苦集圣谛”部分转发完毕后,我有意地停了两天。阅读是件很累人的事儿,应该休息下。一目十行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能力。
  相比于短文章和在论坛里讨论,我更喜欢读书,总觉得书籍会更加系统些。当然了,也不是谁的书都看,比如强调“感应”的,我就不咋看,因为“感应”是别人的,不是我的。
  至于讨论,我是没能力参加的。主要是怕羞,对于以上转发的“五蕴”、“六处”等还弄不明白呢,有啥资格参与讨论呢?其实这不好,应该大胆暴露自己的不足,以求得网友们的鼓励和纠正。
  看到一段话,觉得有些道理,发出来大家帮我看看:
  “争吵不是争论。争吵是立场之争,假设对方全错并且不论证;争论是逻辑之争,假设对方观点全对却不自洽。完全不同的立场互有认知即可,不必争论,除非有能力讨论各自立场的起点。相似立场的争论通常更有价值,互相纠正逻辑问题。争论是准备被对方说服,争吵是一定要说服对方。辱骂不是争论也不是争吵。”
  继续转发“苦灭圣谛”部分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灭圣谛(共5.5万字,分为七个小标题。转者注)
  一、究竟苦边(一)
  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契经杂因诵】
  世间充满了困扰与横逆,人们所受的苦难与受难的形态罄竹难书,每个人每天都不断地面对这些问题并与之抗争:收支平衡、工作压力、家庭不睦、劳资纠纷、社会暴戾、病痛折磨、生离死别等,凡此总总不胜枚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扰。
  人们总是期待,一旦渡过这次难关就可以轻松下来了。但一事结束总还有另一事接踵而来:天花、霍乱的流行终于被防治了,谁能料到竟发生爱滋病横行;总算缴清所有贷款,赫然发现孩子已经学坏;屋顶漏水才修好,车子又和别人擦撞。更何况,用以解决困扰的方法往往在尚未圆满处理目前问题之时,已衍生了更多令人料想不到的困扰:医学进步使落后地区人口爆炸、先进国家则人口结构老化;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恶质化、经济起飞则垃圾堆积如山;法律原系保障好人却也被利用来卫护坏人、婚姻制度更制造了无以数计的家庭悲剧。要指望人们的生活能在现实世间的文明进步到某种层次之后,达到一种完善、没有苦恼的境地,简直是缘木求鱼!
  比起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社会结构更多样化,更繁复、多元的领域待人去经历、探索,于是也更难让人静下心来深思人生的终极问题。可是一旦抛开五光十色的进步假象,就会发现其实现代人的基本际遇无异于古人:医学的研究发展仍不能帮助人们摆脱老病死的胁迫,其余如政治、教育、经济等等攸关民生福祉的发展,还都和古时候一样无能帮人阻绝忧悲恼苦的缠扰,人们仍在艰苦的现实生活中挣扎。
  何以聪明才智足以上究太空、下探深海的人类,竟无法根除自身最迫切的难题呢?佛陀说得好:「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人们解决困厄的方法没有掌握到根本问题。当人们遇到生计问题便在财务上努力;面临情感空虚便追寻伴侣;承受压力便藉由感官刺激来发泄。千百年来的文明走向,全都浪费在财务、伴侣、感官刺激这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旁枝末节上,忽略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在整个文明进化的历程中,人们并不致力于探讨生命何以就非得面对老病死?何以就非得应付生计、情感、压力这些教人忧悲恼苦的骚扰?至于着重于生命崇高理想的宗教哲学人士,则干脆漠视生活中老病死忧悲恼苦等形而下的现实问题,直接作飘渺虚无、不食人间烟火的想象而与现实生活脱节。总结来说,人们关怀、思考欲望如何被满足,远胜于关怀、思考自己生命的确实内涵。
  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舍恶趣。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舍离恶趣。【契经杂因诵】
  有思想、有见地的人总算开始针对生命困境发出「关怀生命」的呼吁,但一般对生命的关怀仅限于伤残人士的福利或弱势族群基本权利的争取;有识之士也一再强调开发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但最高明的思考也不过是尽可能以公正、公平的方式满足每一个个人的独特需求。
  在狭隘的生命关怀与僵化的思考范畴中,似乎仅止于要求一切人都有各安其位、随心所欲的权力与能力。是以,能给予最平等生命财产保障的政府就是好政府;能提供最全面生活满足的文化就是好文化;最好的教育制度就是能有效率地启发各人专长的制度;乃至由跨宗教与医学的前卫人士所提出的终极关怀,所能关怀的终极也仅限于人死之前身体及精神上的安宁照护,或者是来生会更好的光明信仰。
  那些向外追逐的善行虽能令受助者缓和一时的悲苦,也让行善者的生命活动趋向天堂、极乐世界之类的善处,但却无助于引导众生在永世的五道轮回中趋吉避凶、杜绝苦痛──不论是受助者或行善者。
  也有许多人愿意躬身自省,衷心地关怀自己的生命品质,或是回归自然、简朴、无污染的生活方式;或是致力于修身养性,成为聪慧、睿智、博学多闻的哲人;或是虔敬地专注于瑜伽灵修、祈祷奉献等各式各样的修道。
  那也的确都能令人获得丰硕的福德,使人得到超越现生短暂享乐的更高等福祉。然而,那些意志、信念都还只能算是满足欲贪的世间思惟,或许在短暂的现生、来世中,生命会显得较为高尚、尊贵。可是任何以满足欲贪为出发点的毅力与信念,都不可能避免五受阴无常变易的命运,注定要再度流转五趣,不能逃脱三恶道苦。
  人类的文明走向是朝着满足生命渴望的方向迈进,但在无常、苦、无我的无奈现实中与永恒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胁迫下,不可能求得人们所希望的终极幸福。除非人们愿意从观念上作根本的改变,勇于放弃追求欲贪满足的模式,回过神来关心生命本身面临的困境,才能得到实际的解决方针。
  从正法的角度来看,在欲贪至上的强势世间思惟熏染下,人们以勉力填补各式各样欲贪无底洞的方式追寻真理,只会与真理越行越远。若不回归单纯的、不受欲贪染指的生命省思;落实在生命无常、苦、无我的真相中,便没有机会找到真理、见到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3: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灭圣谛
  一、究竟苦边(二)
  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习不放逸住,于正法律精勤苦行。若其未得所当得者,皮筋骨立血肉枯竭,不舍殷勤、精进、方便、坚固堪能。所以者何?懈怠苦住,能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增长,于未来世生老病死退其大义故。精进乐独住者,不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苦报,不于未来世增长生老病死,大义满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场。【契经杂因诵】
  在思考生命问题时,佛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有人满足欲望的权利被剥削,也不在于是否待人处事有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毕竟那都是生命既已存在就必然面临的附带考验,那些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琐碎麻烦,是不可能找到一套简单、有效、放诸四海皆准的处理准则的。佛陀关心的是生命本身,思考的是所有杂芜琐事的根源,要处理的是一切众生所共俱的基本难题。
  唯有在突破了满足欲贪的强制性轮回模式及思考模式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命的核心问题、才有机会正本清源地解决生命一切的困境。正法探讨生老病死,因为有生老病死才会附带产生其他困扰;正法也提出有效的因应对策,可是一向都仅有极少数的人真正对正法发生兴趣。
  众生绝非豪迈慷慨地无惧于老病死,只是人们总是以掩耳盗铃的方式企图侥幸,单就花费在美容、拉皮、防止老化;医疗、保健、健身、营养品、补品等社会成本的统计,就可知道人们实在是尽一切所能地避免面对老病死的胁迫。但这种得过且过、过不去就只好认命的逃避心态完全无助于苦难的根除,仅能像屠宰场中的牲畜,努力闪避屠夫的攫取,以贪图多几分钟的苟延残喘一般。
  假使不能透彻认识到生命无常、苦、无我的轮回真相,人们很难警觉修行的需要。然而,一旦能体悟到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轮回过患,佛陀预言:「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习不放逸住,于正法、律精勤苦行。」
  一个能够对生命有所省思、渴望对生命真义有所交代的善男子、善女人,绝不愿意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终其一生漂泊在欲贪的洪流中。一旦他们得知真理彻见正法,那么仅是能截断生死轮回的痛苦流转这项利益,就足使他们以正法为坚定的信念,放舍一切身家财产而出家学道,坚毅勤奋、不辞劳苦地修学佛法,实践正法律的教义。
  究竟苦边,即将是他们努力的最终成果。他们将不再轮回五道;不再承受老病死忧悲恼苦;不再面对因生命存在所产生的任何磨难、困顿与苦痛。他们将超越所有痛苦的最后边际,完成痛苦的彻底解脱。
  反过来说,没有魄力作到「正信、出家、方便修习不放逸住,于正法、律精勤苦行。」而耽溺于任何形而上或形而下欲贪的人,不可能达到「不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苦报,不于未来世增长生老病死,大义满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场。」的目标,佛法再现实不过,因果之间完全没有侥幸的余地。
  我不说一法不知、不断而究竟苦边。云何不说一法不知、不断而究竟苦边?谓不说眼不知、不断而得究竟苦边,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不说不知、不断而究竟苦边。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契经六入诵】
  小说、戏剧的情节中不乏描写禁欲的修道者,为了贯彻修道的意志,不惜在性灵的升华与情欲的纠葛中艰困地挣扎。这已是人们所能想象,有关追求生命真义的奋斗中最感人、最深刻的情节了。
  但它们所无能交代的是善恶的确实界限、需要禁欲的确实理由、禁欲手段与终极目标间的联贯以及达成终极目标后的实际情况。那就好象吹捧某人有思想、有内涵、有成就,却完全描述不出其思想内容为何、内涵如何外显于言行、成就的功绩何在一般。
  那尚且还只是对外的介绍罢了,倘若世人对佛法及修行的理念模糊、懵懂甚至了无兴致,其实一点都没有关系、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人各有志,不必强迫推销修行的理念。更何况佛法尊贵,佛陀及圣弟子们从不向不适当的对象讲说佛法,也不会在意社会大众不懂得珍视佛法。
  真正动摇正法根本的严重影响是:进入僧团中修行的比丘、比丘尼曲解佛法真义、用自以为是的错误方法修行、自由心证地任意设定修行最终目的,导致究竟苦边的机缘完全断丧。现今的佛教徒们醉心于感应、往生、积功德而非解脱;致力于奉献、吃苦耐劳、弘法利生而非离欲;期期于禅境体验、成佛作祖、显发自性而非寂灭涅盘。几乎一切所见所行,无不尽其所能地颠覆佛陀体证、教示的正法。这才真是应验了后世佛教徒自己授记的「末法论」。
  如今,佛陀真实言教:「于眼不知、不断,不得究竟苦边,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不知、不断,不得究竟苦边。」的微言大义已被遗忘漠视。当这真实言教被轻率弃舍之后,并不扰及已入灭的佛陀或诸贤圣僧;正法的决定胜义也不受到丝毫动摇。真正蒙受重大损失的正是那些遗忘漠视正法的人,他们葬送了自己究竟苦边的唯一希望,再高明的学说、再虔诚的信仰、再感人的修为,都和灭苦不相干,他们依然随着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节拍起舞。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苦灭圣谛〉一章,便是要介绍佛陀根本对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方法,将究竟苦边的法则、修行次第、涅盘真相作个清楚的交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4: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灭圣谛
  二、善恶
  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碍、有难,此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应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契经六入诵】
  伦理道德是人类渴望和平共处时的一项重要功课,所有的社会团体都必须为善恶、是非、对错、正不正当下定义。然而在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中,不同的各人与团体接触越来越频繁紧密,要想订出能够适用于一切个人、群体的道德原则,成为一件困难而又艰巨的工作。因为每个人、每个族群的思惟方式、价值观与行事轨则都不相同,若再将私心、偏见与欺瞒等因素考虑进去,公理与正义的面目就更形模糊了。
  世间法没有标准可言,世间不可能找出一切人都能同感满意、都能欣然接受的一套道德规范。正法从不打算为世间百态订定公理与正义的标准,那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没有益处。佛陀深知信仰、种族、国家、立场、利益等等的冲突不过都是枝末问题,所有不能和平、和谐的根源在于五受阴本身不稳定、不满足与不由自主的缺陷。在尚未解决生命自身无常、苦、无我的根本困境之前,人们不可能得到理想中的平安喜乐。
  因此,正法所订定的善恶标准是远超过世间道德之上的,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超越生命无常、苦、无我的缺陷,正法的价值在于能够引导人超越世间。
  决心实践灭苦之道的善男子、善女人,出家成为比丘、比丘尼之后,原有的生活态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及善恶是非的尺度等,都必须全盘汰换,以符合达成修行目标所需的必要条件。出家修行者的善恶分际不再仅以世俗道德标准来衡量,纵使能成就社会道德的最高标准,绝不触犯损人利己或伤害蝼蚁的行为乃至积极助人,依然无益于生命实际苦痛的根除。
  出家僧侣看待善恶,以是否造成烦恼来定夺,举凡能够触发烦恼的任何行为,全都属于恶法,一些很平常的操心、疑虑、郁闷、沮丧等情绪都被归纳为恶法,遑论凶暴、残忍、忿怒或贪婪、自私、奸狡之类为人垢病的心态。
  与世间法相形之下,出世间善法的门槛非常高,一般令人津津乐道的善行如乐善好施、照顾贫病等事迹,在出世法中都称不上善法,这类行为虽然感人,可是不论施惠者或受惠者都无法获得究竟的利益,施惠者或许因善心善行而于来世升天享福、受惠者或许蒙受支援而暂时摆脱身心一时的苦迫,但笼罩着生命的老病死忧悲恼苦恐怖梦魇,仍旧盘旋眼前挥之不去。
  出世法的善恶,不能以世间思惟评判,世间作为不论好坏对错,其功能不出推动无常、苦、无我的生命现象再再延伸,令众生逃不出轮回的炼狱。是以比丘、比丘尼不应随从世俗价值观,投世人所好,追求福德善报。
  判断出世法善恶有个最平易近人的标准:感官面对境界时,是否引起兴趣、喜好、爱念等染着?这些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的心态便是一切恐畏由来,所有引发忧悲恼苦的种种障碍、灾难无不由感官面对境界时生起,在意才会忧悲恼苦。是以从比丘、比丘尼有心追求真理、追求生命极致的目标而言,一般的世间善法反都成了恶法、诱惑与堕落,因为它们同样都会引起兴趣、喜好、爱念等染着,佛陀断定其为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目前出家人热衷的插花、梵呗、燃香、素食烹饪、修福报、度众生、慈善救济、修学位等作为,无非助长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的恶法。
  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契经六入诵】
  善恶的评估是以未来世所受苦、乐的果报来审订的。「未来世」不局限于下辈子,它泛指所有的「将来」,包括了从现在起,直到不可见之生生世世的无限可能。这种眺望未来的善恶观,是以无常、苦、无我的实际生命现象为基础而建立的。
  佛法中常提到有漏与无漏,漏是一种形容,就好象屋顶破损,下雨时雨水便从破损处漏入屋内,造成住屋者的困扰。佛法借这样的状况形容烦恼,有漏是指众生的内心有缺损、有弱点,能让烦恼苦痛从这缺损、弱点处漏入心中,以至备尝哀苦;无漏或不起诸漏,则形容众生成了真正的强者,再无缺损与弱点,再没有任何烦恼苦痛能漏入心中,再没有哀伤、困苦的煎熬。
  世人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从而生起各种爱着与执取,令世间贪、忧、恶不善法漏入其心,执取造成痛苦,从执取的这一刻起就注定要承受执取所带来的痛苦报应;如法修行的比丘同样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但由于谨慎小心,无论触及何种讯息都不生起爱执,不令世间贪、忧、恶不善法漏入其心,便不需尝受爱执所造成的痛苦,而必将受到没有烦恼痛苦的无漏乐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诸所有受悉皆是苦」众生只要身处轮回,就得无条件尝受苦报;正法中的乐报实际只有一种状况,那就是停止轮回,停止受苦就是乐。
  善恶最简便的评判标准是:摄护根门就是善法、不善护诸根就是恶法。
  以受诸不善法因缘故,令现法苦住,障碍热恼,身坏命终堕恶道中,是故世尊说言:当断不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
  受持善法,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于善处。是故世尊赞叹、教人受诸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契经五阴诵】
  恶法又称不善法,不仅现世遭苦恼也导致来生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由于世间善业在正法的标准衡量下,依旧是轮回的肇因,是以布施、行善、禅定神通等福业也无能超脱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磨难。即使是来生或未来许多世的生命,得以在心力的暂时支持下升天或在人道享受无与伦比的福乐,可惜再强大的心力也逃不开无常、变易的事实。虽一时得享大富、大贵、大福乐,但在久远的轮回旅程中,再度堕入恶道的机率仍与其余众生一般无二,佛法的目的绝非为了令众生得到短短几生几世的福乐。
  从这样宽广远大的视界来勘验一切世间业行,才能理解为何「世尊说言:当断不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
  佛法的趣向唯独一条清净梵行,唯一的目标是平等尽苦,究竟苦边。倘若比丘、比丘尼竟忙不迭地在世间善业凑上一脚,那未免辜负已得人身、已闻佛法、已然出家了。
  出世梵行是唯一的清净善法,修行者努力遏止长劫以来于不知不觉中一再经营轮回的错误习性,他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绝不重蹈复辙。经过一再的修练之后,将越来越不受各式各样的不善法所动摇、左右。是以现生便能斥拒各种烦恼困顿,得到内在的平和安稳,来生再也不与恶道结缘而生在善趣。最后便能藉久修善法的习性解脱轮回系缚,断生死流。这便是「世尊赞叹、教人受诸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的原由。
  出世间法的善恶是际限分明的,在黑与白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灰色地带。一个人既愿舍家、非家、出家,就该作好万全的准备,不应再拖泥带水地又或担心众生未度、又或担心亲恩未报、又或担心世间责任未了、又或担心福德资粮不足……,其结果就是「与世人求其差别,不见差别。」「非沙门为沙门像、非梵行为梵行像。」
  世间福德就留给世人去费心吧!世人有条件做得更好。不必担心只顾自己断烦恼、了生死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汉行为,事实上只有自己先能究竟苦边,才真能具备指引众生究竟苦边的正确知见。暂时填饥止渴的世间善行,无助于拔济众生逃离头出头没的轮回苦海。否则一旦有善男子、善女人找上门来求出家、学解脱、修梵行之时,难道还拿那些轮回生死的恶法来误人子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