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苦之道》(法尊比丘尼 著)(转载)

[复制链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4: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陆、六入处
  四(一)、
  言大海者,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此大海小水耳。云何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爱念、染着,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契经 六入诵】
  这就是佛陀所形容的水深火热。
  对人类而言,波涛汹涌的大海令人晕眩、恐惧,大海有能力将任何人卷入水中溺毙,成为死尸后再推回岸边。佛陀却不认为由水聚积而成的海有什么可怕,毕竟丧命于它的众生仅只少数。至于如阿修罗之类的大力鬼神,海水甚至只能淹没到祂的膝盖。
  佛陀眼中真正的大海是众生感官接触境界后的种种贪恋。这种大海淹没了一切众生,无论是阿修罗、天神人类,凡有感官,即使身形再大、力量再强也尽皆受其诱惑而沉沦其间,无一幸免。在既多元又纠缠不清的感官刺激中,众生兴奋、狂乱地忘情投入,运用身、口、意三业为所欲为,追逐自身的喜好而没溺在色、声、香、味、触、法的波涛中,任由自己沉没、灭顶,生生世世难以自拔。
  诸比丘!一切烧然。云何一切烧然?谓眼烧然,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烧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烧然,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烧然。以何烧然?贪火烧然、恚火烧然、痴火烧然,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火烧然。【契经 六入诵】
  由于不明白‘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等一连串感官作用的无常、无我、无有实在,众生毫不怀疑地将一切随感官作用而起的反应视为真实,自认为理所当然地追逐着丰裕的物质享受、美满的家庭生活、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以及多采多姿的精神文明等等。人们盲目地追逐这些无常的感官经验,不曾警觉一切经验都将因着自身感官作用的无常而幻化不实,这些经验必然因为无常而不可掌握;因不可掌握而引起痛苦,没有任何感官经验能够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这样的无知使人们毫无选择地继续追逐各种感官经验,陷入贪、嗔、痴的炼狱中受尽煎熬。这样的行径也使众生不仅现生自讨苦吃,还因不自觉的迷恋感官追逐,而为来世预约了同样具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感官追逐生涯。
  众生在无常的感官追逐中受尽贪、嗔、痴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火的烧然。
  时,和尚尼知食讫已,脱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恭敬白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优陀夷答言:‘汝今宜问,当为汝说。’
  彼即问言:‘有沙门、婆罗门说“苦、乐自作”,复有说言“苦、乐他作”,复有说言“苦、乐自他作”,复有说言“苦、乐非自非他作”尊者!复云何?’
  尊者优陀夷答言:‘姊妹!阿罗诃说苦、乐异生,非如是说。’
  婆罗门尼复问:‘其义云何?’
  优陀夷答言:‘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诸苦、乐。’
  优陀夷复语婆罗门尼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于意云何?有眼不?’
  答言:‘有。’
  ‘有色不?’
  答言:‘有。’
  ‘有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如是,尊者优陀夷。’
  优陀夷复问:‘有耳、鼻、舌、身、意、有法、有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如是,尊者优陀夷。’
  优陀夷言:‘此是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诸苦、乐。’【契经 六入诵】
  古代思惟生命真谛的印度人并不叨叨絮絮于各式各样的细节,他们通常直接问:‘为什么有苦、乐?什么原因造成苦、乐?’而不会问:‘丈夫有了外遇怎么办?当主管是个媚上欺下的小人时该怎么办?’这种思惟方式直接揭露生命的核心问题,让人从根本去省思解决生命一切苦痛的可能性,而不会迷失在旁枝末节。科技文明就是现成的实例,人们可曾因科技产品的包围而杜绝生活中的忧悲恼苦?
  在佛陀时代,印度人热衷追求真理,追求离苦得乐的正确方法,解说苦、乐原因的学者俯拾即是,他们猜想出各式各样的答案,却令人更加迷惑。
  阿罗诃就是阿罗汉,在此专指佛陀。佛陀已证阿罗汉的圣弟子,对问题的答覆绝不会与佛陀相左,并非他们只会学舌,实在是他们与佛陀体证到完全相同的真理,他们依真理而答。这段经文是阿罗汉弟子优陀夷与婆罗门尼有关苦、乐原因的问答。
  苦、乐并非自己创造出来的,无论再有能力、再努力的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苦、乐。
  苦、乐也不是旁人或神的安排。无论是神、是人、是牲畜,凡是有感官、有觉受,一律受苦乐左右而没有能力设定自己的苦乐,既然连自己的苦、乐都无法安排,又怎能安排别人的苦、乐?
  自他作指大家共同创作,非自非他作是指命运这类非意志的安排。
  阿罗汉否定这一切的错误答案,苦乐的真正原因很单纯地只是感官作用罢了。人们看不到安排命运的神;看不到众志成城就能表决苦、乐;看不到安排苦、乐的命运。但人们很清楚可以观察出感官与苦、乐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所见、所闻等令人不悦,苦受就生起;因所见、所闻等令人欢愉,乐受就生起。不须相信神或命运,也不要迷信个人的聪明才智或社会的进步发展,苦、乐并非由这些事物左右。
  感官操纵了众生的苦、乐;令众生身不由己地忧悲恼苦,没有商榷的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5: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陆、六入处
  四(二)、
  诸天、世人于色染着、爱乐住,彼色若无常、变易、灭尽,彼诸天、人则生大苦;于声、香、味、触、法染着、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彼诸天、人得大苦住。【契经 六入诵】
  许多人并不在乎感官‘无常故苦’的深邃真理,因此佛陀也从较具体的角度告诫众生,不要耽溺在感官的追逐中。无论是天上的神仙、天人或地上的人类,无不好乐厌苦。而追求乐的方法不外是追逐称心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法。但感官作用是无常的,再美妙的经验也将消逝,一旦无法继续过去曾拥有的经验,就会成为极大的痛苦与打击。越是对乐受有所爱着,越是自暴于痛苦的打击之中。例如贪爱金钱的人,失去钱财就会成为极大的痛苦;执着眷属的人,若眷属死亡或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便感到痛苦、哀伤、失望与忿怒。
  由于感官作用的无常,一切透过感官而得的喜乐也都必然不能长久,痛苦也必然随之而来,因此一个人对定对象的贪爱执取也就是他的弱点、他痛苦的根源。这种教导类似世人所谓的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
  依于这种具体的感官教训,佛陀教导人们作出莫苦莫乐的对策。
  莫苦莫乐!所以者何?
  有六触入处地狱,众生生彼地狱中者,眼所见不可爱色、不见可爱色;见不可念色、不见可念色;见不善色、不见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受忧苦。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所识不可爱法、不识可爱法;识不可念法、不识可念法;识不善法、不识善法。以是因缘故,一向受忧苦。
  诸比丘!有六触入处天补上,其有众生生彼处者,眼见可爱色、不见不可爱色;见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见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缘故,一向长受喜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所识法可爱、非不可爱;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以是因缘故,一向受喜乐。【契经 六入诵】
  有些人心甘情愿地忍受现世的各种痛苦,将希望寄托在来生的天堂。但佛陀告诉人们,天堂与地狱其实就在自己的感官作用中,无论人们如何想像天堂或极乐世界的美好,也不能超出感官享乐的范围:一切见闻觉知无不是令人惬意安慰的。对地狱的恐惧也不过是:一切见闻觉知都是令人痛苦万状的。
  佛陀所教导超越苦乐的方法并非行善作功德,只是简单地拒绝再随感官运作的状况或苦或乐。只要感官仍在意舒适愉悦,并且不断敏锐地捕捉享乐,当面对恶劣情境时,就不可能对痛苦的际遇保持淡然、无所谓的悠哉心情。
  纵使面对天堂一般的舒适享受,也不应随之喜乐;纵使面对地狱般的困苦绝境,也无须随之烦恼。这是唯一摆脱感官操控、超越苦乐的方法。
  即使上了天堂也还会有感官,有感官就脱不开受感官驱役的模式,佛陀从不鼓励升天或往生某个极乐世界作为人生的目标,他对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是——莫苦莫乐。
  生而为人,最了不起的优势就是有反省的能力、有寻求真理的智慧。一些已经反省到生命的无可奈何,以追寻真理为毕生职志的人就称为沙门、婆罗门,现代人称他们为修行者、宗教师或哲学家、思想家等。
  这样的人理应是最能自觉、自制而不受世俗观念左右,但如果他们也抗拒不了感官的诱惑,如:喜欢看到群众的拥护、喜欢听到世人的赞扬、喜欢嗅到庄严肃穆的气息等等。那他们也同芸芸众生一样堕入了恶魔的陷阱,被感官的诱饵钩住咽喉,身不由己地随情境摆布,受尽磨难。
  一般人受感官驱役佛陀尚能体恤,因为身处人事浮沉,本来就无可选择地必须善加利用感官,甚至加以特殊训练。但沙门、婆罗门放舍世间逸乐,不参与世俗经营、酬酢的行为而接受世人供养,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修行,他们以体现真理为最终目标,并有义务教授世人真理的内涵。因此沙门、婆罗门若毫不惭愧地与世人一样无拒于感官、境界的诱惑,使自己沉迷于感官刺激与境界的追逐,那就丧失了沙门、婆罗门的基本立场,也辜负了世人对沙门、婆罗门的期许。
  佛陀如此不厌其详地解说六触入处,是因为众生不明白感官的过患而耽溺在感官追逐中;以及众生不断地希望以调整外在环境作为离苦得乐的手段,而不知苦、乐的造成全在于感官的无常作用。这一切都足以令众生深陷苦海,永无超生之日。佛陀的大慈大悲不在于舍身饲虎或割肉喂鹰的神话故事,佛陀真正的慈悲是将感官的无常、过患公诸于世,给众生一个选择的机会,不必再一味地臣服于感官的统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5: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柒、缘生法(一)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契经 杂因诵】
  缘起法大致可分为因缘法和缘生法两部份来解说,因缘法是缘起的法则;缘生法则是参与缘起的各部份,就好比交通:安全规则是维持交通流畅的法则,车辆则是实际进行交通运行的个别单位。同理:因缘法是维持生命活动秩序的法则,缘生法则是实际进行生命活动运作的个别单位。虽然因缘法与缘生法内容一样是无明乃至老病死,但它们解说的重点不同。
  诚如经文所提到:‘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因缘法此有故彼有的相互关系已涉及集圣谛的内容,便不在〈苦圣谛〉这一章讨论,留待〈苦集圣谛〉的章节再加以解说。在此先探讨缘生法。
  之所以称作‘缘生’,便是着重在其待缘而生的特性,只要是必须借助因缘条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存在的事物,就没有实质内容,就只能视为一种现象、一种假借条件而暂时存在的因缘所生之法。中观大乘也谈因缘所生法,认为由因缘合和所产生的事物都称为缘生法,并以之为整个中观思想的基础学说。但中观大乘的缘生法范围相当广泛,大约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缘生法。
  比较起来,佛陀所谈的缘生法倒是相当扼要,它们只包括了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十二种状态。纵使彗星撞上地球,对慧星和地球本身而言都无所谓好坏、悲喜、苦乐之别,会受到震惊、引发恐惧悲痛、造成苦难与死伤的,是具备了生命现象的众生,是以正法所谈论的缘生法,仅限定于每一个众生本身的生命流程,正法只解决生命自身的问题,不去处理‘宇宙最初形成缘由’这类疑惑。如果每个众生都能完善地解决自己生命中的一切烦恼,那么整个宇宙万法都不再造成任何困扰。
  另一段解说缘起法法说、义说的经文,逐一解释了这十二种缘生法。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
  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缘识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合和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
  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
  是名缘起义说。【契经 杂因诵】
  缘起法法说即等于前经文所谓的因缘法,它说明的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缘法则;缘起法义说则分别解释十二项缘生法的内容。
  何谓无明?
  无明就是无知、不明白、迷惑。这种无知、不明白、迷惑不是世人所谓的智能不足、胡涂或没受教育。它和聪明与否或智商高低并不相干,无明是很深刻的指出一种对自己生命真实状况的不了解,一个举世公认为天才的聪明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生命的真相,他就仍是个无明的人。
  无明是众生本能流露的意欲。生命只是一种现象,如虹、如火没有实质的主体。但人们受无明的蒙蔽,总是臆测生命存在着永恒的本质,并且认为能掌握到生命的本质就是获得真理;能使光明的自性从尘俗染污中超脱而出就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无明令人迷恋存在,不只是泛泛之辈无明,杰出的菁英份子也无能避免,人类思想史上有太多理论企图说服世人:生命存在是美好、可贵的。存在,是人们紧捉不舍的根本欲求,无论是害怕失去所有或害怕死亡的恐惧,基本上都是源于害怕自身生命不能存续。
  有些讲经的法师形容正在发怒、嗔恚的人叫作‘起无明’‘发无明火’,言下之意似乎认为平常情绪平稳、理智清晰的时候,就是保持在‘无明灭而明生’的状态了。许多人脾气好,从不生气,面对再紧急的事件都能从容以对,但不见得能保持冷静、理智的人就代表看透生命的真相、已断除无明、已生明。
  虽然经文洋洋洒洒记录了不知前后际、不知业报等充满论师口吻的分别广说,但事实上无明可以很简洁地用‘不知四圣谛’来说明,在南传《相应部》同一经的经文中,对无明的解说就只是简要的:于苦、集、灭、道的无知。
  无明,直到阿罗汉的果位才能彻底断尽,因为四圣谛的如实知,不仅是对四圣谛法则的理解,更需要亲自体证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修行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6: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柒、缘生法(二)
  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契经 五阴诵】
  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契经 六入诵】
  在〈五阴诵〉与〈六入诵〉的经文中也提到:没有实际了解体证五受阴、六入处的真相就是无明。也可以再加上:没有实际的了解、体证缘起法的真相就是无明。
  无论是四圣谛、五受阴、六入处或缘起法,它们所解说的就只有一个内容——生命的真相。解说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自己的生命现象。而无明就是指出人们对自己生命真相无知的状态。
  何谓行?
  行是活动、造作的意思,意指生命一切的活动。大体而言生命的活动可分为三部分:肢体的活动、言语的表达与意识的运作。
  在解释五受阴时曾提到:生命的活动仅是五受阴的运作。这与身口意三行并没有冲突,它们只是由不同的角度观察生命的活动罢了,五受阴的运作包含三行;三行也包括五受阴的活动,它们都是诸行、都是生命的运作。
  何谓识?
  六识身。能辨别感官所接收到的讯息,并赋予意义,这种功能就称为识。
  何谓名色?
  名色就是五受阴。色指色受阴,名就指受、想、行、识四无色阴。
  何谓六入处?
  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何谓触?
  六触身——形容感官所接收到的讯息引起众生的注意及反应。
  何谓受?
  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何谓爱?
  三爱——欲爱,对五欲功德的爱着,也就是对人、事、物等外在境界的爱着。色爱,对自己色身的爱着。无色爱,对自己感情、观念等受、想、行、识的爱着。从识到爱,在前面的章节大致已讨论过。
  何谓取?
  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取是执取,一种不肯妥协的坚持。欲取:执取五欲功德,也就是对外在境界的执取,有人贪吃、有人贪玩、有人嗜财如命、也有人只是对逛街采购特别有兴趣。凡是寻求对感官直接刺激的满足,乃至实际付诸行动去争取眼欲看、耳欲听、鼻欲嗅、舌欲尝、身欲触的满足,都属欲取。
  见取:对见解、看法的执取,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觉察到见取的情况,人们坚持己见,为了某事而相持不下、不受规谏等等。见取和欲取不同,它执取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内心所设定的一些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的种族较为优越、不同信仰的人也认为自己的宗教才能显现真理、彼此意见不同时总坚持自己的见解才是正确的,这就是见取。
  戒取:对禁忌、迷信的执取,也称为戒禁取。后世的佛弟子解说戒禁取时,总是很狭隘地指定外道所修持的苦行,如一脚站立的鸡戒或吃草的牛戒,用以指出错误的戒律不能导至正确的修行果报。但戒禁取事实上泛指一切非因计因的禁忌:中国人不养有色但白爪子的宠物,认为会招致不祥;西洋人忌讳从爬梯下走过,以免带来噩运。人们出车祸或跌倒其实无关于宠物或梯子,可是却将责任诉诸这些毫不相干的理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业各有他们不同的禁忌与迷信,在宗教中的情形就更加普遍了,许多仪式、器具被赋予神圣性,人们相信虔诚地执行仪式、使用宗教器具,能达成宗教目的如升天、降福等,这也往往成为宗教的修行手段。诸如此类因与果没有实际关联的信仰,都可称为戒禁取。
  我取:对自我意识的执取。只要是众生,必然具备一定程度的我取,这是生命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越是高等的动物,自我意识越强烈,感受苦乐的范畴也越深广。纵使有些人经常关照别人而忽略自身利益,也不表示这样的人自我意识较他人微薄,他们仍受着自我意识指使,认为‘我’应该多关心别人的需要。自我意识时时刻刻地渗透每个人的生活、左右人们一切活动。
  爱尚仅只是保留在内心的恋着,取则是种主动的、积极进取的坚持力量。这些执取强而有力地左右着一切众生,每个人都受自己设定的四取所束缚而不能自由自在地随遇而安,这种强制性的执取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活中各种困扰与纷争。和生命中的其它状态一样,取也只是种无常、苦、无我的现象,人们企图凭借着四取来建立自身价值的期望,终究是自寻苦恼。更重要的是,众生对取的坚持,正是延续无常、苦、无我的生命现象的动力,令众生在喜怒哀乐、忧悲恼苦中翻滚、轮转,永无止期。
  何谓有?
  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有是存在、具备的意思,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三种不可或缺的条件:生存环境、身体机能及精神作用。三项条件一应俱全,生命现象便不容异议地存在于世间了。一些有濒死经验的人就能证明,他们甚至还来不及意会到自己已经死亡,马上就已招揽新的五受阴而漂浮半空俯视自己‘以前’的尸身了。生存的条件既已具备,不想再生都不行(所以不要以为自杀能够一了百了)。
  何谓生?
  简而言之就是诞生。人类及其它哺乳类从母亲的子宫中出生;鸟和爬虫是卵生;天道、鬼道与地狱众生则传说是化生。生是一期生命的开端、一生经历的肇始。
  何谓老死?
  老是生命的末期,各种生命衰竭的现象逐渐呈现。死则是这一期生命现象的终结。
  从无明到老死这十二项缘生法,是生命活动中十二种必然经历的状态。在生命历程中众生一再经验、承受这些状态,但因受到世间思惟的局限,人们往往只关心一些琐事,如:所受待遇、人际关系、经济来源等。几乎没有人会向内反观:慷慨激昂、跃跃欲试时是四取中哪一种取正酝酿发酵?伤心失望时是三爱中的哪一爱受到挫折?
  如果人们肯训练自己这种向内观照的能力,许多不必要的苦恼都将迎刃而解,毕竟,不论是名色、六入这些基本功能或触、受、爱、取这些反应,实质上都不是我也不属于我,根本不值得处心积虑去回护它们或想尽办法满足它们。
  这样的观点绝非怯懦或不敢面对现实,人们以世间思惟的方式处理问题的作法已历经千万年,但生命的根本困境从不曾被解决。真能面对现实的勇者必须坦诚地省思自身的错误,凡事都能反求诸己,而不是一味要求外在环境能顺心如意,之后才能峰回路转地发现生命难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有解决困难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7: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八、苦(一)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契经 五阴诵】
  佛法并非教导人们如何能得心应手地处理琐碎的杂务,诸如感情纠纷或财务困难等等,佛法的目的在于究竟解决生命一切困扰、苦恼的根源。这是有心认识佛法的人,首先必须明白的重大前题,否则就会忙著‘庄严净土、成熟众生’出了家却整天为信徒消灾、作信徒生活困扰的咨商、办慈善事业、呼吁环保、还要去修世间学位的学分,浑然不知出家的真义。
  众生不知生命仅只是一连串无常、苦、无我的虚幻现象,因此深深爱着自己的生命,生命现象也就在爱的系缚下无止尽地轮回下去。人们在生活中承受各式各样的不如意、困顿与苦迫,却不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自己还有必然要招揽苦恼的生命现象存在。于是人们一生又一生,周而复始地为生命的存在与安适而奋斗;也就一生又一生,周而复始地面对同样的循环、同样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生命既然存在,痛苦烦恼必然如影随形,并不因人们的努力与奋斗,就能消弭生命的缺陷。许多人费尽心血将生活改造成自己满意的状况,但在生命无常、苦、无我的轮回中,一切都会不断、不断地再度面对、再度奋斗、再度承受痛苦。人们总是不肯面对现实,困境不是外在条件造成的,而是生命自身永远不会安分地满足于任何状态。
  众生为生活所作的一切努力,就好像被炼子系在柱子上的狗,无论多卖力地奔跑、纵跃、扭动,终究只是绕着柱子打转,不能脱离柱子的束缚;人生无论多卖力地奋斗,终究只是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取悦五受阴,永不能脱开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命轮回。
  事实上,众生所承受的困扰来自自己的坚持。
  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契经 五阴诵】
  若于眼生喜者则于苦生喜,若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于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则于苦生喜,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契经 六入诵】
  一切的烦恼来自对生命、对五受阴、对六入处的爱着:对色身的爱着使人们不能忍受身体的伤残、病痛、老朽及死亡;对感受的爱着使人们不能忍受情感的失落;对心中印象的爱着使人不能忍受理想与现实不相符合;对行为能力的爱着使人不能忍受平淡、无所事事;对识别能力的爱着使人不能忍受违背自己主观意识的事物。对感官的爱着则使人不能忍受缺乏与讯息的接触及不愉悦的讯息。
  只要人们还爱着生命、爱着五受阴、爱着六入处,就不免致力于改善生活,改善五受阴、六入处的处境。于是造成生命一再的延续,而得不断地承受生命、承受五受阴、六入处所带来的痛苦!
  如今许多佛教中的法师、学者认为学习佛法可以帮助人们圆满生命,他们颂扬生命美好的光明面:慈悲、爱与超越时空的永恒自性;他们强调修习佛法使人活得丰足、死得祥和,乃至能够疗治内心的哀伤创痛。虽然这些看法帮助人们找到能够乐观面对生命的理由,让人们得到鼓舞与欢喜,但它们与佛陀的教导恰恰相反!正法明白指示生命本身就是痛苦的发源地、制造者,理由是很现实的——生命无常。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契经 五阴诵】
  人们同意无常,总希望在不断变迁的事物中经营所期望的结果,是以人们认为不须为无抱持悲观态度。但佛陀阐述的无常单指生命本身。万物的无常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很容易释怀的,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时间能冲淡一切。甚至人们期待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化及个人的成长。
  但生命本身的无常却是众生的切身之痛,生命在无常、苦、无我的实际状态中挣扎,生活历程中不可能找到心满意足的一个点,然后就此安顿下来,再不去面对烦恼苦痛。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都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从指缝中漏尽;眼睁睁看着老病死忧悲恼苦步步近逼、迫害,却没有一点对策。这才真是教人惊心动魄、也才正是佛陀所关心、讨论、面对的严正议题。
  部分的佛教徒将死亡称为‘无常大限’,这种草率的形容让人轻忽了死亡之前的生命异动及痛苦。在正法的观察中,无常的法则是遍及一切生命历程且无远弗届的,以下经文能超乎一般肤浅的观点,将生命的无常作深入介绍。
  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契经 五阴诵】
  这段经文初读之下让人感到有些费解,通常的了解是:过去的都已过去了,不复存在;未来的尚未到来,也不真实;唯有眼前才是能够把握的。而经文却说: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意思是:过去的已然逝去、未来的也不可能久住,更何况是现在的!
  这似乎与平常的经验不同,但佛法的观察总是比表面的看法更深入,如此才能彻底了解命的确实情况。
  后期发展出来的佛教,有的号召涤尽尘垢显现本有清净自性;有些倡导往生极乐或圆满生命以成就佛果;也有些强调当下,希望在当下体现生命的本质。纵使人们乐于接受这些,渴望从中找到延续生命的理由,但它们并非事实。
  过去、未来色(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色!生命只是一连串无常、苦、无我的变易现象,既没有一个清净的自性源头,也没有极乐的归宿或圆满的佛果;当下,自然没有所谓的本质!没有实质的起源,也没有实质的结果,其间刹那刹那都在变易的过程当然更没有实质可言了。
  这是非常彻底的无常观,不只是这一生的过去、未来、现在是无常;从无始劫以来,直到尽未来际,生命都没有任何一刹那是实在的、具有本质的、能让人掌握得住的。在亘古的流浪生涯中,众生没有一个起始的出发点可做为故乡;也没有任何终点可当做归宿;甚至途中也不能找到安稳踏实的歇脚处。这样的生命哪里值得爱恋不舍?又哪里值得为它受尽磨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八、苦(二)
  危脆败坏是名世间。云何危脆败坏?眼是危脆败坏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亦是危脆败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说危脆败坏法是名世间。【契经 六入诵】
  但人们爱着生命、贪恋生活已是根深柢固的习性,事实反而很难说服人们、令人心甘情愿地接受。
  由于不赞成盲目地爱着生命,佛法自然也就不鼓励为爱着生命而发动的种种社会活动,因此许多人将佛法视为消极、悲观甚至颓废。可是这些人从未诚恳、认真地深观自己生命的真象,及思考为维护生命所做的种种行为,究竟有何意义?有何作用?
  世人所谓的成就、功绩,也不过是将看不顺眼、听不顺耳、不如人意的事物,改造成所见、所闻、所觉、所知无不令人感到称心如意罢了。无论是万古流芳的英雄事业,或平凡人庸庸碌碌地养家活口,都不过是为了满足感官、满足依于感官作用所生起的感受。
  是以,人生在世无论如何一帆风顺、万事亨通、建立不可一世的丰功伟业,一切终将因自身生命的变易而土崩瓦解;因感官、感受的变易而危脆败坏。如今埃及的金字塔仍矗立在尼罗河畔抵抗着风沙的侵蚀,但这对于法老王捆绑在白布条下的木乃伊,又有何意义呢?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契经 五阴诵】
  感官作用的无常,使依于感官作用而生的六识身也无常,接下来一连串的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全都无常,因此对众生自身而言,世间的一切无非都是无常、危脆败坏的。人们总是渴望丰富自己的生命、创造美好的世界,但一切的期许终将在自身生命无常的现实下幻灭成空。
  从呱呱坠地直到老病垂死,众生耗费毕生心血所求取的,全都是些无常、危脆败坏的事物,这在有智慧的觉者看来,确实是相当不智的行为。然而众生却乐此不疲,并且将无常故苦的真知灼见视为消极、悲观。
  彼于生本诸行乐着、老病死忧悲恼苦本诸行乐着,而作是生行、老病死忧悲恼苦行。转增长故,堕于生深崄之处、堕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深崄之处。【契经 杂因诵】
  当然,不乏一些人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认为即使所作所为都没有实值的意义或价值也无关紧要,既然来到这个世间,任它酸甜苦辣不妨全都尝试、尝试。就像免费电影,纵使不精彩,看看也无伤大雅。
  佛陀可不赞成这种想法。有生必有老病死、生活在世间必定面对忧悲恼苦。众生爱着生命、为生存而奋斗,也就等同爱着老病死、为挣取忧悲恼苦而奋斗。
  由于对生命的爱着,众生不断坚持生命的延续、坚持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延续。只要一日有生命存在,就一日被老病死忧悲恼苦的阴影笼罩。当人们遭遇伤痛,无论是被朋友出卖、受暴政迫害、与心爱的眷属离散、发生意外而严重伤残乃至死于非命,这一切都不能怨天尤人,因为伤心痛苦的原因不是交友不慎、苍天无眼或运气太坏,所有的痛苦根源于生命现象的存在。倘若这个可怜人从不曾生存在世间,又怎能被出卖、受伤害、受痛苦呢?
  众生一旦生存在世间,就如同毫无掩蔽地暴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招揽着危机与不幸、等待着痛苦与死亡的莅临。
  痛苦是自找的,因为生存在世间是众生自己的意愿。
  如癞病人四体疮坏,入茅荻中,为诸刺叶针刺所伤,倍增苦痛;如是愚痴凡夫六触入处受诸苦痛亦复如是。【契经 六入诵】
  谈到苦,现今的法师多讨论各种天灾人祸,感叹世间多苦多难。即使教导内观的禅修老师,也将苦局限在人心焦虑、不安、忿怒、贪婪的心态,认为能觉察这些‘恶法’就是内观、就是毗婆奢那。
  但‘苦’并非仅来自不满足、排斥等负面的情绪或思考,世间多的是随遇而安、知足易养、不为已甚的善良人,而‘苦’却不曾对他们善罢干休。
  愚痴凡夫不明白六触入处的无常、苦、无我,认真地看待一切所见、所闻,心甘情愿地受着感官永无休止的刺激、受着无尽的忧悲恼苦。好比皮肤生疮疽坏的癞病人,却偏要带着一身的疮伤进入茅荻丛中,受尽草叶刮刺的痛楚。佛陀形容愚痴凡夫心如癞疮,六触入处的激刺就像茅荻丛的草叶针刺,凡夫犹如癞疮一般的心,在如同茅荻丛的感官丛林中受着各种讯息的刺激、伤害与疲劳轰炸。
  感官所接收的讯息不断地迷惑众生,令众生随着讯息的节拍或苦或乐、或忧或喜。是以,只要仍然爱着感官、贪着感官的乐受,便无可避免地承受感官引起的各种苦迫。
  感官带来的苦痛与行善、造恶无关,不会因为某人是善人感官就专门提供喜讯以资鼓励;也不因某人是恶人感官就特别拣选噩耗予以报应,它们只是在因缘条件下不由自己地承受各式各样的刺激。但凡在乎感官所接收的讯息,就是无条件地对痛苦开大门迎接。
  禅修的内观不仅在于观察内心是否生起歹念,真正重点在于觉察五受阴、六入处等无常、苦、无我的生命真相,并从这样的事实中学到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7: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 圣 谛
  八、苦(三)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长夜轮转。【契经 杂因诵】
  比丘!长夜炽然,地狱、畜生、饿鬼。诸比丘不见极苦!【契经 杂因诵】
  或许有人在一生中平顺安稳、无风无浪;或许有人认为人生纵有苦难,总能熬得过去并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满足感,因此觉得能在生活中闯荡并不算是悲惨的遭遇。然而这种想法只是因为凡夫眼光浅短,不能藉由禅定的神通力见到前生与来世。
  当知,在长劫的生死轮回中是没有幸运可言的,众生轮转于五趣之中,经常成为地狱、饿鬼、畜生道的常客,遭受着惨绝人寰的苦楚,正如同佛陀对比丘们的告诫:‘诸比丘不见极苦!’恶道的苦痛,是生为人类所难以想见的。
  佛陀殷切地关心众生在五道轮回中所受无谓的苦报,不愿众生因无知而平白受苦。现今已有许多人道主义者开始提倡关怀生命,除了关怀人类的生命,也已注意到动物的生命需要关怀。殊不知佛陀对生命的关怀范围更深更广:不是为了防止众生受到不合理的痛苦,而是希望众生能彻底断除一切苦。不仅关怀众生今生今世的苦,还关怀未来生生世世所有可能遭遇的苦。
  倘若没有生命存在,就没有受打击、遭痛苦的主角。而生命仅是种无常、苦、无我的不实现象,何苦为着这么虚幻不实的一种现象受尽各种折磨!佛陀教导生者必有苦的真谛,唯有认清生命的真相,人们才能面对现实以务实的态度看待生命,而非浸淫在不切实际的自我陶醉中。
  稍俱佛学基本常识的人,大约都听过三转十二行法轮的教理,提到苦圣谛,‘此是苦,逼迫性。’‘此是苦,汝应知。’的法句就能朗朗上口。但究竟‘此’者为何?具逼迫性的是什么?应知的内容又是什么?却极少有人认真地思惟、探讨过。解释苦圣谛总是漫无边际地广说三苦、八苦、无量苦、世间苦、五浊恶世苦、天灾人祸苦等一切外在加诸于生命的苦迫。偏偏没有人体认到生命本身就是苦。
  多少佛教徒热衷于开悟、修证。但是,倘若不如实知五受阴、六入处、缘生法的无常、苦、无我,又怎能如实知苦圣谛?怎能开悟、怎懂修证?
  苦,是圣谛、是真理、是生命的真相、是普世的法则。只要有生命存在之处,苦恼便如影随形,苦圣谛的真理也就无所不在。
  不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命中注定就得遍尝艰辛,另一些人打从呱呱坠地就被安排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在长劫轮回中除了‘有生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一命运是注定之外,其余都只是在巨苦与稍缓和的苦之间消长。多得是养尊处优的人忽然遭逢遽变、穷苦人终于翻身的例子,但遽变前的好命人和翻身后的穷苦人都一样受着生命无常、苦、无我的现实所折磨,谁都没有注定更好命或较歹命。
  在尚未清楚剖析生命无常、无我的真相前,直接将苦圣谛解释为:‘痛苦是生命的真理。’当然令人不服,毕竟有许多人觉得生活是一种享受。苦圣谛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生命以这种无常、苦、无我的方式存在,本身就是无可奈何的苦闷与折磨。觉得生活是一种享受的人不记得锥心泣血啼哭号呼的惨痛教训;不警觉抽肠拔肺般的悲惨际遇必将迎面袭来;不明白现前一举一动都是受着无常、苦的催逼而不得不然。苦,不是相对于生命在生活中偶然遇上的。生命本身即是苦!只要还有生命存在,行善、消灾、祈福、财大势大、神通广大、往生极乐乃至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通通没用、通通躲不开苦。
  若有言说:‘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彼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契经 杂因诵】
  无间等是确实地体悟圣谛、与圣谛契合的意思。一个人尚未体证苦圣谛,不可能躐(音列意超越)等体证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且莫汲汲于显发佛性、求证菩提或忙着修各式各样的法门;体会五受阴、六入处、缘生法无常、苦、无我的正知正见,才是修学佛法的先决要务。
  ‘生命现象的存在本身就是苦!’这项颠扑不破的真理,不会因为不予理会、不予承认就能幸免。至于能彻见这项真理的人,佛陀为他说明正法的其它部份——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苦圣谛结束。转者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开始转发“苦集圣谛”部分。本部作者分为七个小部分,计40000余字)
  苦集圣谛
  一、集起
  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契经 杂因诵】
  生命的由来,是世界各地、从古至今、全体人类一致关心的题目,宗教师创造了神造世人的神话;哲学家想像生命的本型、自性;科学家则研究物种、基因的进化。对所有未见法的众生而言,生命的由来是个令人向往、遐思的谜:生命洋溢着希望与惊奇也潜伏苦难与恐惧;生活充满了满足喜乐的气氛也带来无情的打击与伤痛的折磨,这使得生命既像是一项慷慨善意的馈赠,可是却又附带了恶毒的诅咒。不由得,人们开始臆测生命的起源:这项大方的馈赠从何而来?又是为了什么原故而受到诅咒?是否当人上溯到生命起始之处,就能回归生命的原乡,回到无忧无虑纯然满足的世代?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及北俱罗州的向往述说着这样的期许;哲学家的各种理论透露着同样的思惟;科学家则渴望借进化的经验达到同一个愿望。不论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所有基本的思考模式都是相同的——设想自古以来生命起源的故事。
  可是跟随佛陀学法的圣弟子,一旦了悟生命仅是种无常、苦、无我的虚幻现象之后,就不再堕入这项迷思,好比已由梦境中醒过来的人,不会视梦境为真而继续耽溺其间。在佛世,思想界有些相当盛行的基本论题,当时的人们热衷于探讨世间有无极尽?生命最早的起源何在?灵魂在身亡之后是否继续存在?痛苦由谁主持等等。每当有人向佛陀或圣弟子提出这些疑问,所能得到的回覆若非‘此是无记!’就是默然不答,这便是早期佛教经典中著名的十四无记。这些问题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外没有任何作用,无论是否真能得到答案,对生命所实际遭遇的困境都毫无助益,徒然流於戏论诤执。
  对已觉悟生命真相的圣人而言,最初始的生命如何产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管生命现象是无常虚幻的,但众生所承受的苦难却千真万确。圣者所了解并要向学法者解释的是:既然生命仅只是无常、苦、无我的现象,既没有主体也没有自我,那么又该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它们一再聚集生长、一再承受痛苦乃至生生世世生死流转?
  〈苦集圣谛〉这一章即将探讨这些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二、轮回(一)
  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长夜轮转。【契经 杂因诵】
  佛法解说生命运作的实际过程,每个人都能以自身生命活动的经历验证佛法的正确性,并可以依照佛法所教授的观点,学习正确面对生命的态度,消弭不必要的人为悲剧发生。因此佛法和语文、算数、健康教育等社会教育学科一样,是一门相当具有实用价值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知识。可是轮回的议题却使得佛法染上了迷信甚至怪力乱神的色彩,以至于知识份子用‘不信教’的理由对佛法敬而远之。原因在于一般人认为轮回一事无法验证,除非诉诸信仰。
  事实上,轮回确实也是生命一种实际的历程,所有的众生都不断地经历这个过程,可是在重新历经胚胎细胞分裂的过程后,脑细胞通常无法再记忆前生的事迹。由于无知无觉无有回忆,轮回反倒成了查无实据的宗教神话。但只因无知无觉无有记忆,便否定轮回其事未免过于武断,任何人都对自己的胎儿时期无知无觉无有记忆,是否便依此否定自己曾经历胎儿阶段?
  轮回并非真的无法验证,较为具体但难度很高的方法是借助禅定力量,当心灵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意根就有机会观察到其他众生生命形态的转换,一如超音波追踪胎儿成长历程。不过困难之处在于很少有人能将心意控制在那么深层的专注状态,除了禅定显发的天眼通外,很难臆测未来的科技是否能发明人造仪器来捕捉轮回过程。
  较简易的方法是思惟缘起法则。说明来生来世的因果并不是缘起法则的主要内容,它更着重在现世日常生活的运作过程。缘起法则对现世生命活动的解说精准、切实、证据确凿而不容蔑视,人们可以依之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与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学会掌握自己的生命趣向,也终能让人因理解生命运作过程而认同生死轮回的确实性。这个方法不像禅定那么困难且受益更大,只需具备常人的理解能力,花点心思认真去思惟,每个人都能深受其利。
  有太多人自命现实、实际,以为关注现生实际面临的问题都来不及了,哪里还吃饱撑着,跑去担心下辈子的事!若论起轮回,就更是当成宗教狂热分子的梦呓。那样的人才是最不现实、最不实际。试想,若一个人从不关心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以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拒绝了解、拒绝学习、拒绝奋斗、拒绝理想,只专注着眼前是否有某种欲望待他去满足。那样的生活方式到底要称为率性或是愚昧?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生命长流亦复如是。若拒绝了解生命的实相为何?生命运作方式为何?生命真义何在?生命目标何在?又怎能以现实、实际的态度面对生命呢?又怎知该如何替自己当前的所作所为下定义呢?难道不曾在午夜梦回之际惊觉生命的空虚与茫然?
  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契经 五阴诵】
  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今世一些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性向等,多少都受到过去生的影响。至今,即使是信奉科技的人,受到心理学探究童年创伤乃至以催眠术追溯前生记忆的影响下,也越来越愿意承认确有轮回其事。
  有些人对轮回的概念也不过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有些人否认人类以外的生命(无论是高等哺乳类或低级的昆虫螺蚌)有任何感受、意志及认知能力。那无非都是些狂妄自大的想法,违背轮回的确实现象。
  轮回是依众生自己的趣向而决定,如果现生的生活习性就已显得粗鄙下劣,那来生可能就难以保持人的身形了,因为人是较为高尚的生命形态;一个富于悲悯、奉献的人,由于气质优于常人的水平,他的来生便可能升上更雅致的天界(天堂)。轮回并不命定一个人生生世世都以人的姿态重生。
  虽复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成就人间神力,王四天下,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然犹未断地 狱、畜生、饿鬼恶趣之苦。【契经 道品诵】
  只要是生命就具备了五受阴的功能,无论以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中哪一种形态显现,都配备了与其生命形态相应的五受阴,因此所有形态的生命都值得人们以对待人类、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尊重、善待。更何况每个人都有机会生为畜生,不需仗势着目前自己身为‘万物之灵’就无所不用其极地涂炭其他生灵,诸如生剥活烤、动物实验、拷打奴役、残忍凌虐、灭绝栖地等等。
  也由于五受阴是无常、灭法,意念当然也同样是无常、灭法,无论是善念或是恶念,都不可能一经决定就永不更动。纵使今生致力于善心善行,为来世开辟一条人道、天道的光明坦途,但在五受阴无常生灭的实际运作中,没有任何人能保证在长劫的生死流转中,永不误入歧途、绝不造作恶心、恶行、恶因而堕落恶趣。甚至只因临命终时生大怖畏或心极忿恨,都会形成强大的牵扯力量,阻绝了人、天之道,谁能保证自己必将安详逝世呢!   
  轮回!是条坎坷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三、业力  
  这是唯一无法引经据典的一节,因为在《契经》中,几乎找不出与业力相关的法句。 
  不过,由于普遍的佛教徒都已根深柢固地信仰业力推动轮回的理论,是以在讨论苦集圣谛的这一章,应该对业力论作个说明。因为业力论的目的在解释生命延续的原因,而苦集圣谛所要讨论的是生命集起的过程,它们同样是企图说明生命流程的学理,但却是两套不能相容的系统,于是在此借由对业力论的检讨,来澄清对生命缘起的误解。
  北传的《契经》三处提到业报:〈杂因诵〉有‘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及〈六入诵〉的‘有业报而无作者’、‘业因、业缘、业缚’都未见《相应部》收录,即使它们有可能是一切有部自派见解,却也尚未偏离正法的胜义,并且这些与业有关的法语也不能支持现今佛教徒所信仰‘善恶终有报’的业力论。
  在第二次结集之后,释沙门僧团很快就因见解的分歧而分裂成意见不同的部派,各部派依自部的意见解释经文、著作论典,也依之修行。
  南北传的《契经》都是出自上座部。僧团首先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其后上座部又分裂出一切有部与分别说部。北传的《杂阿含》传自一切有部,南传的《相应部》则传自分别说部中的铜牒派。是以,在对法的歧见与理论的诤议下,不论是北传的《杂阿含》或南传的《相应部》或多或少都对经文加以修饰、增添甚至编造新经文,藉以支持自派的立论。
  例如以三世实有为思想特色而命名的一切有部,在《杂阿含》经文中偶然读到‘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这样标榜三世实有的句子,当然就不需感到费解!分别说部的法义则强调现在有,是以《相应部》也不遑多让地编造‘过去曾有(已非实有)、现在现有(正是实有)、未来当有(尚非实有)’的经文。所有这与胜义无关的花絮,都仅是论师们的一些逻辑游戏,一旦沉迷于哲学思辩,便迷失了佛陀说法的真实旨趣,徒然陷于无助于灭苦的论议迷思而求出无期。
  再举一例,三爱的内容《相应部》就解释为欲爱、有爱、无有爱。何谓无有爱?既是‘无有’又怎能列为生命现象的一部份?有哪个众生会对从未存在过的‘无有’生渴爱?
  《杂阿含 六入诵》提到:佛告摩罗迦舅:‘若意未曾识法,汝当欲识于彼法起欲、起爱、起念、起染着不?’答言:‘不也,世尊!’
  《相应部 六处品》也说:‘摩罗迦!于意云何?于未识、未曾识、当来亦不识之法,汝当起欲念、染着、爱乐与否?’‘大德!不然。’
  众生对经验不到的事是无法产生爱欲的。相较于《杂阿含》对三爱解释——欲爱、色爱、无色爱,倘若以正法的胜义作为判别的标准,便能比较出在三爱的诠释上,北传的经文才与法相应。
  因此,在今时研读南北传的经典,审核佛法的三个标准:一、修多罗相应。二、不越毗尼。三、不违法性。仍是理解佛法正义不该忘失的准则,若能将南、北传的《契经》对照参考,当然更有帮助。叫人感到遗憾的是大众部的《契经》完全失传,是以当一切有部与分别说部的见解相左或冲突时没有第三部经可供比较,或者是否有些法句早在‘根本上座’时代即已失真也将永远成谜,于是当尚传于世的《契经》中遇到令人感到难以正确解读的经文时,就更得依赖‘不违法性’的准则了。
  谈到业力论,既然最原始的《契经》并未结集与之相关的法义,那么由《中阿含》﹝中部﹞起,直到当今南、北、藏传所有的佛教,何以都将业力观视为佛法的根本教义?
  这得由奥义书哲学谈起。
  印度阿利安文化最早在吠陀经典时期,重视的是对诸神的礼赞、祭祀。
  后来的梵书时期,则确立了唯一大梵的一神论,种姓制度也是想像:‘婆罗门由大梵之口而生、刹帝利由大梵之腹生、吠舍由大梵之膝生、首陀罗由大梵之足生。’的神话而订定的阶级制度。  
  逐渐地,到了奥义书哲学兴起,则是对梵书一神思想的反动。由于对婆罗门至上的社会制度不满,统领军政的刹帝利阶级网罗了阿利安人之前的印度原始宗教——瑜伽冥想,建立了具备轮回观以及业力观的奥义书哲学。大梵则由人格神进化成超越人格神的生命最高本质,但它仍然是唯一大梵。
  在奥义书哲学中,众生是由业力决定轮回的趣向,不再如婆罗门所说:婆罗门生生世世为婆罗门,刹帝利与吠舍也生生世世生为自己的阶级。更进一步地,奥义书还发展出修行的观念,认为一个依法修行的人努力于净化业报,最终便能与大梵圆满结合,完成生命的终极目的、终极使命。
  业力轮回观念传布近千年后,到了佛陀建立僧团的时代,早已融入主流的吠陀思想与梵书思想中,成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基本信仰。
  来到释沙门僧团的修行者,全都非常熟悉印度的传统思想,若非已具正知见,对于同样承认轮回的佛法,很容易不加思索地就将业力观套进来。就好像中国的佛教徒都受过儒家思想的薰陶,理所当然地将忠君孝长的观念带入佛法;西洋佛教徒不由自己地将神(耶稣)与佛陀相提并论一般。业力论就依附这人之常情而混迹佛法教义中。
  业,是造作的意思;正法中所谈论的行,也是造作的意思。《契经》承认现今五受阴现象的生成,是由过去诸行所造成的:‘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还是可以有选择地接受‘过去业因造成未来果报’的业力论,例如‘有业报而无作者’这样的法句,虽然没有《相应部》的经文可资比对,证实它确为《修多罗》原有的内容,但在缘起无我的正法胜义中,它仍可以被认可为佛法的。 
  于是从《中阿含》起,关于业的法义,就正大光明地进驻‘如是我闻’的佛经之中了。再加上所有的印度人都对业力观倍感亲切,一旦‘五受阴无常、苦是变易法’的教义被逐渐遗忘之后,业力论理所当然地取而代之,成为贯串(佛灭之后的)原始佛法、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乃至秘密大乘佛教的一贯教义。
  如果‘业’的内容一直都保持与‘行’相当:缘行(业)故有;行(业)是无常、苦、变易法。那么‘业’的观念便相应于法,而可以接受其为佛法。但今人对业力论的理解,早已超出正法所能认同的范围了。
  业力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行善业者应受乐报,造恶业者必受苦报,倘若善行之后承受苦报或恶行之后得享乐报,则是因为今日善行之果未熟而旧时恶报今熟,今日恶行之果未熟而旧时善报今熟。
  为了保证这善恶业终必受报的理论能够圆满,每个众生都必须随身携带一个庞大的资料库,用以记载所有曾经造过的一切善恶业。于是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生现行的理论纷纷出笼,为的是解说所造的业究竟记录在何处,以及保证未受过的果报即使历经多生累劫的轮回也终必遭受报应,而已承受过的果报则不会被算旧帐、炒冷饭。
  在因果业报的理论上,业的力量非常强大,只要曾经造过的业,不论潜伏多久,终必成熟、结果而遭受报应。造了地狱的恶业,总有一天下地狱;造了升天的善业,安心等待上天堂,众生轮回六道就是由业力这般地推动。无论神通如何广大、也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一旦果报成熟,命中注定该出车祸就必得出车祸、死期到来之时就必得认份受死,没有任何办法逃得过报应。
  以至于当佛教徒承受重大的打击,自然的反应就是先懊恼自责‘究竟上辈子造了什么业?’似乎一切苦难都不是他的责任,只怪过去世的业障忽然现前,因为过去世要造什么样的业,根本不是今生所能抉择的,为了防患未然,聪明的中国佛教徒开发了很多套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的仪轨,希望事前就能防备过去世的恶业忽然在今生造成突如其来的恶果,这种防患未然的心态附带地造就了中国佛教经忏事业的发达。
  不仅如此,如果所有的业都得受报才会销毁,那么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必然无量无边,清净业障的期待也就难以达成,更何况只要生活一日,就必造一日的业。难怪印度的苦行外道终日以受苦为唯一要务,他们认为,只要把应受的苦报集中在今生一气呵成地受完,也就解脱、涅槃了。
  正法与这些见解并不相容。首先善恶各有报的看法,已与佛陀所说的‘诸所有受悉皆是苦’的教导相抵触。而‘所作业不亡’的观念,更是与‘一切行无常、苦是变易法’的法义严重冲突。如今‘业力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已是绝大多数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可是佛陀从不曾说:‘行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由佛法正知见的立场而言,业力论是违反缘起法、四圣谛的。它既不符合缘起法的法说、义说;也与四圣谛的真理相捍格(意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它完全无法纳入正法的体系之中。
  可是这么说就要引起许多的怀疑:那么是否没有因果报应?是否可以为所欲为?何必当傻瓜作善事?为何有人生而聪明、健康、富裕;有人却生来愚笨、残障、贫贱?为何丧尽天良的恶棍事事如意,心地善良的人却受尽磨难?生死轮回又该如何安排?
  这一切都将在〈苦集圣谛〉这一章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