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苦之道》(法尊比丘尼 著)(转载)

[复制链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四、四食  
  所谓一切众生以食为生。【契经 杂因诵】
  食,是众生延续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一旦失去食物的补给,任何形态的生命都无法继续存活。然而,还有许多其他条件同是众生所赖以为生的,诸如阳光、空气、睡眠等等,为何《契经》仅特别以食为题?
  所谓的食是指原本为外物,却能够纳入生命的运作,融入生命的成份,好比从饮食中摄取的矿物质、维生素、醣类等,经过消化吸收,转变成为身体组织的一部分之后,便不再属于外物了。
  生命现象之所以能够持续呈现数十年乃至生生世世,不会像彩虹、闪电等物理现象般一现即逝,就是由于食的维持,否则不仅身体所须的营养无以为继,就连感受、思想等精神作用也将枯竭、终止。因此,在正法中,能够纳入生命中,成为新的生命成份的‘食’,不仅指一般所理解的饮食、食品。它包括的范围更广泛些。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契经 杂因诵】
  正法所提到的食有四种:粗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
  粗抟食就是普通的食物,它是物质的,透过消化器官分解、吸收的处理,再经由新陈代谢的作用,替代老旧的身体组织,成为新的生理机能如血液、细胞等。这便是粗抟食。
  细触食也是归属于物质的,但它并非直接‘吃进’身体中,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而是透过神经官能的接收讯息以影响生命。视神经藉由光线与有色彩明暗的事物接触、听觉神经藉由声波与发出声响的物体接触、嗅觉神经透过空气的传递与气味接触、味蕾中的味觉神经直接触及食物的酸甜苦辣、遍布全身的触觉神经感觉冷暖饱饿痛等、脑神经(意根)则统筹整理前五根接收的讯息以取得消息,不过一个具有禅定神通的人甚至可以不透过前五根,直接由意根接收或传递他所需要的资讯。
  经由这些接触左右了生命的动向、塑造了生命的形态:被火烫到手的孩子再不敢将手伸进火中;听过好听的音乐以后成为爱乐者。触食以经验的方式融入生命,发展出生命的风格。比起粗抟食,生命接收触食的方式要细致多了,于是便称为细触食。
  意思食是意根内在活动所呈现的意念、意象,不属于色法。意思是食,生命并非本来就具备各式各样的意念,当意根接收种种资讯,组成所得知的种种消息后,应对这些消息的种种考虑、计划、分析、评估、运算、决策、想像等思量一一生起,这些都是凭着外在的条件所长养的生命状况,所以也称之为食。
  生命除了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意思食是精神方面的生命补给。众生对意思食的依赖绝不下于抟食或触食,纵使低等动物如鱼类或蚯蚓,它们也必须由意思食来维持它们谋生、求偶、孕育后代的意愿,更何况脑神经特别发达的人类。人会维护声誉或寡廉鲜耻、会热心公益也会冷酷无情,以意思为食,人们充实了生活意趣、经营了各人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烦恼。
  识食与意思食同属精神作用、同样是借外在条件而滋长生命的因素,所以也同称为食。但它们功能不同,意思食处理受、想、行等意志活动,识食则专司识别——识别五受阴的状态、识别六入处接收的讯息。虽说识是一种待缘而生的无常现象,不能恒常存在,但它却也是生命中的一种基本功能,识受阴、六识身、识食所指都是同样的识。当色、受、想、行活动时;当眼、耳、鼻、舌、身、意遇到色、声、香、味、触、法时,识的作用便自动产生。
  众生有很多渴爱,他们不断地想拥有、想掌握、想丰富满足自己的生命。人们追求种种的物质享受与精神生活,财富、伴侣、社会地位及各式各样的理想,但真能藉由努力争取而得以融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的,就只有这四食了。抟食长养生理机能、触食促进神经系统、意思食激发精神功能、识食产生对待性认知作用。
  无论众生渴望得到什么、拥有什么、想成为什么,尽管富甲天下、子孙满堂、功勋彪炳,那些外在的事物仍旧依照它们本然的状态存在:不论是房产、亲属、名誉乃至手腕上的表,都只是一种藉由社会制度所维持的薄弱关系,并不因为众生认为‘他们属于我’,这些人、事、物便就此依附著‘拥有者’与‘拥有者’融为一体,这恰巧符合世人所谓‘身外物’的归类。众生真能将其纳入生命中的,其实只有这四食。所谓的生活,事实上就只是不断地摄取新四食并代谢掉旧四食的过程罢了,其中确实没有一个‘我’。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诸食爱因、爱集、爱生、爱转。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此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 杂因诵】
  四食是生命的资粮,生活的目的就在于四食的补充,众生尽其所能地补充饮食、感官经验、意志活动与认知。众生不断地摄取四食,生命便不断地延续。
  然而,就如同苦圣谛所揭示的真理,生命无常、苦、无我的现实情况,只是令众生徒然承受既无奈又无意义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以警觉到这项事实的人应该反躬自省,摄取四食的冲动从何而来?何以穷极无聊地自讨苦吃?
  如果四食的需求来自某项终极目标,如与大梵结合、成就佛果;或者四食确实能满足某种不朽的意义,如灵魂的洁净、自性的显发。那么毫无疑问,众生纳受四食的行为应该积极鼓励、广为颂扬。
  许多宗教就是这般地宣扬他们的教义:选择适当的饮食、参与适当的仪式及涉足适当的场合、培养虔诚的宗教情操及行为、确立不可动摇的宗教认知,之后便能达到信仰的目的。或者藉由意思食的滋长,人们企图在哲学、科学、文学的思想启发上,为个人及全人类确立永恒的生命价值,是以人们期许藉由丰足的物资与教育资源,能延续渐趋完美的生命内涵。
  可惜事实并不从人愿。无论人们如何拣择四食的摄取,都不可能改变生命无常、苦、无我的事实;生命并不因吸收了哪些‘比较营养的食’,就得以改造成永恒不朽(常)、丰乐满足(乐)、自由自主(我)、清净无恼(净)的美好远景。
  佛陀总是用实际的观察取代这类一厢情愿的臆想。众生摄取四食并不需要根据某项终极目标或不朽意义,很单纯地仅是为了爱:因为爱恋色身及口腹之欲,众生摄取抟食;因为感官渴望讯息的激发,众生摄取触食;因为欲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众生摄取意思食;因为对各种认知的追逐,众生摄取识食。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理由,纯粹只为渴爱而纳受四食、纳受随四食而轮回不已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爱?是否有某个伟大的理由令众生必须付出爱?或‘爱’本身就具有神圣、意义非凡的特性?答案是否定的。爱一点也不包含世人所歌颂赞扬的伟大情操,唯一的理由是为了受!众生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背苦趣乐是众生的本能,为满足这本能,爱就生起。众生爱着任何能躲避苦受、招揽乐受的条件,无论是民族大爱、亲子之爱、男女私爱,一切爱都超不出趋乐避苦的反应,甚至就连受虐狂也是爱着那痛苦背后所含藏的私密快感。
  受怎么来的?是否冥冥之中某种神秘的力量掌控着人们苦乐等命运?没有,一切受源于触!众生接触境界后,感受随之生起,适意的境界生起乐受、不适意的境界生起苦受、不以为意的境界生起不苦不乐受,有触必生受。
  为何会触?是否有些命中注定的安排,规定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不!只因有感官:有眼必然会见、有耳必然会闻、有鼻必然会嗅、有舌必然会尝、有身必然会触、有意必然会知,很单纯地仅是感官作用,其中没什么神秘的力量在左右。感官接收境界呈现的讯息,使得生命随之反应,这就是触。
  六入引起触;触引起受;受引起爱;爱则食;食则令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种纯然大苦的生命现象,在可见及不可见的未来永无休止地不断聚集而起。
  食所能引发的作用仅只于此。既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也无沐浴其间就能洗净罪垢的甘露圣水;既不会因某种不凡的心智锻炼令人掌握自我,也无法借知识的普及消灭民间疾苦。这便是无可奈何的生命轮回。许多人庆幸轮回,以为生命不会因死亡而消灭殆尽。但了解轮回真相的人,实在无法乐观看待这无尽觅食及无尽老病死周而复始的无奈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五、识(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时,有比丘名曰颇求那,住佛后扇佛,白佛言:「世尊!谁食此识?」
  佛告颇求那:「我不言有食识者,我若言有食识者,汝应作是问。我说识是食,汝应问言:『何因缘故名识食?』我则答言:『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契经杂因诵】
  灵魂、神识、魂魄、自性、本我,这些称呼虽然有别,但它们所代表的意义相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能思考生存的意义,而人们普遍所能期待最崇高的生命价值,便是自我的存在。
  「自我」是求生意志的基础,不分粗浅平凡的或微妙高远的「我」,都是对生命存在的渴求。然而自我是短暂的,无论如何努力经营自己的生命,短短的数十年之后老病到临,一生的心血奋斗都注定要尽付东流。自我认知令众生惶恐死后将何去何从,灵魂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人们不满足于受色身所局限的、如戏梦般的短暂假我,人们说服自己,生命必有更珍贵的永恒真我,它将验收一生的荣耀与成就,享受一生所有的努力成果。
  几乎所有人类的文化,都会发展出「灵魂」的观念:人格完善的人具有高贵的灵魂、人格卑劣的人则是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信仰上帝的人认为虔敬的灵魂得以在身亡之后蒙主宠召、信仰大梵的人期望藉精进的修行使自己的灵魂与大梵结合、祭祀祖先的信仰则相信死后魂魄与祖先相聚并接受阳世子孙的祭拜。可是这么普遍的灵魂观却得不到确实的证据能给予证实,除了想当然耳的主观成见,没有人能证实自己或别人灵魂的存在。
  自然而然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识的作用视为灵魂的活动。识能分辨善恶是非、辨别爱恨情仇、辨认环境状况、学习各种知识;当不省人事时称为神识昏迷、当敏锐警觉时称为神识清醒、尤其曾经有过死而复生经历的人往往描述神识飘荡的情形。未经深思地,人们相信识就是灵魂、就是不会朽败老死的真我、就是上天堂下地狱的主角、就是轮回的主体、就是能够「成佛」的觉性。
  中国佛教有部相当盛行的经典《楞严经》,其中有段经文很能代表这种以识为不朽自性的迷思,虽然此经另立「见」的名目,但所谈论的对象其实就是眼识。它提到一个人打从年幼就能见恒河水滚滚东逝的画面,及至老年身体器官都已朽败,所见恒水东去的景象却一如年幼,经文认为会老朽毁灭的色身并非真我自性,唯有那能「见」之性才是永恒常住的本性。事实上《楞严经》所谓的「见性」即是《契经》中讨论的「眼识」。
  虽然从年幼至年老,众生每次以眼所见的恒水大约都一般无二,但并不是打从第一次见到恒水起,所识的恒水景致就此盘踞不去、常住不变、直到生生世世。绝无此事!一旦离开恒河,走入市集,刚才的恒河景观随即消逝,映入眼帘的所见、所识也一改而成繁华的街景,想要再度体会恒水壮阔的气势,若非回到恒河边,就只有靠一次又一次的回忆(想受阴)去缅怀了。
  无论称为见或识都无法成立为永恒常住的本性,让人心满意足地感到安慰:「噢!这就是我的自性、我的灵魂,就是我永垂不朽的保证!」
  颇求那比丘便是堕入这项迷思难以脱身的个别例证。识是主体、是本我的观念已在颇求那比丘的脑海中根深柢固,是以一旦听到佛陀说识的地位仅是一种食,不禁使无法想象无我的颇求那深感迷惑与惶恐:既然识只是食而非生命的本体,那么又是哪个主体能以识为食呢?于是颇求那请教佛陀:「世尊!谁食此识?」当佛陀为他解说后,颇求那比丘还一路打破砂锅问到底:「为谁触?」「为谁受?」「为谁爱?」总之他就是希望佛陀终能给予一个明确解说本体为何的答案。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无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契经五阴诵】
  众生很难接受自己的生命中没有一个独立主体的事实。曾经有位比丘当佛陀讲解五受阴无我的时候,在心中喃喃抱怨:「如果无我的话,那么所造的一切业岂不是没有人遭受报应了?」对于未见法的凡夫而言,这确实是相当切身的问题,如果没有我、没有灵魂,那么谁来承担行为的后果?是谁享乐与受苦?由谁参与生死轮回的整个过程?众生总认为既有轮回,就该有个主体经历这趟轮回,从今生到来生的旅程就好比沿途停靠的火车,无论停靠多少站,总该有这么一辆火车经过这些车站。轮回也一样,从一刹那到下一刹那、从一生到下一生,都该有个主体居间主持,否则从前造的业如何与未来受的果报衔接?如何在死亡后投胎受生?这几乎是人人都会升起的怀疑。
  然而佛陀却呵责有这种念头的人是愚痴人,无智无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0: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五、识(二)
  尔时,世尊告罗喉罗:「云何知、云何见于此识身及外一切相,无有我、我所、我慢使系着?」【契经六入诵】
  由于众生所有的意识型态都是识的作用,无论是自我意识或宗教、种族、国家等等的归属意识,以及其他关于是非、荣辱、损益、成败等等的价值判别意识,全都是由识一手主导。因此将识视为自身,并将识所认知的对象视为与自身相属的关系,很自然地成为众生一种相当基本的反应。这种毫无事实根据的假设,使得众生不假思索地设定有我、有与我相属的亲密关系,也更促使众生的我慢依恃这些假设而无限地开展:有我、我的钱财,就有消费与赚取;有我、我的国家,就有政治与战争;有我、我的名誉,就有表现与角逐……。
  这样的连锁反应,使众生毫无危机意识地全神投入于生命的持续活动,众生迷信于改善生活以获得福乐、充实自我以描绘美好愿景、发挥实力以迎接挑战、排除困难以赢得成功。殊不知,这恰是种将自己牢牢系缚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详尽安排,日复一日、世复一世。
  众生已经太习惯这种错误的思考模式,一旦闻说无我,往往就直接予以怀疑、抵制而非反省。因此,唯有提出识非我、识所认知的对象不与我相属的证据,才能令人深刻省思受我慢驱役系缚的困境,以及觉察出那习以为常的本能反应。
  「云何知、云何见于此识身及外一切相,无有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佛陀曾以这个题目指导亲生儿子罗睺罗比丘,要罗睺罗注意到这项遗害无穷的错觉。罗睺罗比丘也经常以同一个问题请教佛陀,显示罗睺罗的确对识引生自我意识的问题非常关心。
  佛陀所给予的答案,总不外乎于五受阴或六入处正观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这是为了确认识不足以建立我、及识所认知的对象也不足以建立起与我相属的亲密关系。
  识所能认知的对象并不超出五受阴或六入处,无论是钱财、名誉、国族,人们所能认为属于我、与我相关的诸多事物,原本都只是五受阴及六触入处所提供的资料,一旦受识处理过后,便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定义,而成为「我」的主观意识。五受阴及六入处都是无常、苦、无我,所以事实上识所能认为是我、属于我、与我相关的诸多事物,也都是无常、苦、不能真的建立为我以及与我相属的关系。
  若能体会识非我;识所认知的所有对象也不与我相属,人们就比较容易从既有的成见中挣脱出来,不必受自我意识或其他任何的意识型态所箝制,不再斤斤计较于行为后果由谁承担?是谁享乐与受苦?由谁参与整个生死轮回?如何在死亡后投胎受生?而能以全新的观点,脱离一切意识型态的偏见,从正法、正见的角度看待生命:正是因为无常、苦、无我的特性,所以生命现象才会以生灭不绝的方式一再流转下去。
  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杂因诵】
  虽说识并非自我,识所认知的对象也不与我相属,但识的确在生命流转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识的认知、辨识是种活泼的生命跃动。识一旦获得可资辨识的对象(五受阴或六入处的状态)之后,就会作出好不好、对不对、改变或继续、接受或否决等等的判断,然后驱役生命(五受阴、六入处)依之作出因应行为,随着五受阴、六入处应对之后的新状态,再度有新的可资辨识的对象供新的识生起……。于是乎便一再有新的轮回现象不断地持续下去。
  思量与妄想概括了一切世间思惟:努力地赚取金钱并随心所欲地消费;要求政府提供各种权益并矢志效忠保卫国家;努力表现以博得赞赏或力争上游以超越巅峰……。其实所有这种种的思量妄想,都只是经由五受阴、六入处提供的资料,再经过识诠释后的概念,可是由于众生对生命真相的无知,从而生起对生命错误的期待、计画。这些不断生起的思量妄想,则再次成为识的认知对象,再次为识造就了住着、攀缘的条件,令识增进广大生长。
  无常的因缘引发无常的识;无常的识又激发生命新的活动。众生在识不断辨识、认知的作用后,依之不断塑造未来的生活方式,乃至命终时也依同样的模式与来世的生命型态相应,使得一日复一日、一生又一生,众生无穷无尽地面对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就是生命,没什么神秘可言,大家都正在经历,实在不需要画蛇添足地强加一个轮回主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五、识(三)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契经五阴诵】
  关于澄清对灵魂、受报者、轮回主体的误解,也还是唯有从识下手,毕竟除了识以外,灵魂、受报者、自性、轮回主体等,仍只是一些无从证实的假设。
  识的存在必须依赖另外四个条件──色、受、想、行。识所住、所攀缘、所爱乐、藉以增进广大生长的,都是这四受阴。识的功能是辨识,辨识的对象是色、受、想、行这四受阴,识能辨别前四受阴的一切活动,也是藉由色、受、想、行的活泼运作,令识跟着忙碌、充实、增广而多采多姿。
  但是识的功能也仅只于此,在色、受、想、行之外,识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当幼子受病痛折磨时,心焦的母亲也只能以自己的经验揣摩孩子的痛苦,无法亲身体会孩子究竟是如何疼痛、如何晕眩;从古至今,人们虽然很想知道宇宙形成的最初状态,但因色、受、想、行不曾参与其中,因此只能予以幻想、估计;当熟睡或昏迷,色、受、想、行都暂停活动时,识也无法作用。所有识的认知来自自己色、受、想、行的经验,只要是色、受、想、行无法经验到的,识也无法加以辨识、认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然而,后世的佛教徒不曾深入思惟五受阴无常、苦、无我的流转现象,一味陷于企图解释:「倘若无常,将如何衔接轮回的过程?」的思考模式,因而将一些莫须有的功能强加于识,冀望藉以加强识的功能,增加神识的神秘性,建立轮回主体的合理性。以大乘佛教的唯识教义为例,他们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外另立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希望由这些新设施来「弥补」佛陀无常观的「不足」。唯识学者的意见是将自我意识分摊给末那识、业行的记载交付给阿赖耶识,并认为修行在于将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消除,进而显露出未受烦恼染污的清净本觉(大圆镜智),成就佛果。
  要想建立识别自我或染净所依的主体,也该有这么一个主体存在才行,因此关于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是否真有担负这些任务的作用,就成为首先该辨明的重点。
  在前文〈苦圣谛〉关于〈慢〉的一节,已解说了自我意识仅是种依缘而生的现象,遇见不同的情况,便生起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自我认知、不同的自我意识。这许许多多的自我之间并无一贯的统一性,而是各别地随缘而生,其实自我意识根本就包含在原来六识的作用之中,它仅藉由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便足以引生,完全不必要另立末那识来承担「甚深难解」的自我意识的由来。
  至于阿赖耶识则更是出于想象,既称之为识,就是基于辨识的功能,要能辨识认知种种状况,倘若称为识又无辨识作用,那就仅是种文字游戏而非事实。之所以建立阿赖耶识,立意即在于托付业因、果报的辨识功能──假使百千生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谁来检别众生造业遭报的相关性?谁来辨识已蛰伏百千生的业该当成熟遭受报应?谁来承担储藏业力的任务?为了解释这些疑惑,学者推论出含藏一切业力种子的阿赖耶识。
  然而却没有任何人能够辨识出自己过去潜藏的业力种子、觉察到自己阿赖耶识的存在,或以任何实际现象指证为阿赖耶识作用的绩效。换言之,除了诉诸想象,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
  有些学者会认为,众生所具备下意识或潜意识的作用就是阿赖耶识的证明。可是这也如同自我意识一般,单由六识身便足以包办,潜意识总特别与遗忘已久的经验有关,经言「意、法、意识,三事合和触。」其实潜意识所识的法不过是模糊的想受阴罢了!只因那三事合和触的过程并非清晰有条理,就被赋予了神秘的地位。
  至今唯识学者们依旧意见分歧,无法获得共识找出学者自己满意,也令大家认同的标准学说版本。这实在是意料中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已经肯定地断言:「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是以当人们发现唯识学理间相互矛盾、抵触、冲突、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形,一点也不须讶异,这就好比在探讨乌龟毛的花色、兔子角的形状一般:「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真正值得怀疑的倒是,为何佛陀早已殷切叮嘱,阿罗汉也已结集流传的重要法义竟然无人重视,而在「经有明训」的情形下,教界仍将数世纪的时间、千万菁英的心血智慧,耗费于这类「增益生疑」的逻辑游戏上?
  识的作用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没有具象的形迹可寻的,例如:某位禅修者因姿势不良而禅修不得力,这时他的识受阴辨别出是由于所坐的蒲团不适用,接着想受阴便回忆起过去曾在某个道场参学,那儿的蒲团坐很好,于是又随之生起下一个辨识功能来检视印象中那个蒲团好在哪里?在这个案例中,并非禅修者有一个很具体的识往来于两个不同的蒲团之间勘察比对。事实是,先是缘于色受阴的不舒适而生起识,后依着想受阴的印象又令识进一步衍生发展,识就是依这种方式住着、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同样的,众生从这一生死亡到下一世出生,也是由识依同样的方式住着、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绝不是有个具体的识往来于前生与来世之间,仅只是前一世的五受阴灭、后一世的五受阴生。
  别忘了「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没有色、受、想、行的境界存在,就没有可供识住着、攀附的基础,识也因之没有存在的可能。识是不可能独立于色、受、想、行而单独存有的,有相对应的色、受、想、行,才会有相对应的识生起。认为有一个「去后来先作主翁」的识,是出自唯识论师的想象,没能脱开一般人以灵魂作为生命主体的思考模式。
  彼因、彼缘悉皆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契经五阴诵】
  众生所有的认识作用,全都来自色、受、想、行的运作。离开色、受、想、行,识便无法存在。色、受、想、行是无常、苦、无我,识也就同样的是无常、苦、无我。希望藉由识来担任自我存在的主角,或转染成净的觉性、灵魂,必然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非但如此,对那些不肯接受无常观的芸芸众生而言,更令人沮丧的恐怕是:除识之外,再也找不到能藉以建立灵魂、本体、自性的其他角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1: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识”这部分到这就发完了。围绕着“识”,汇报下我的“心路历程”,看到这部书之前,我读过很多东西,五花八门。当年,就因为读到书中“以大乘佛教的唯识教义为例,他们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外另立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希望由这些新设施来「弥补」佛陀无常观的「不足」。唯识学者的意见是将自我意识分摊给末那识、业行的记载交付给阿赖耶识,并认为修行在于将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消除,进而显露出未受烦恼染污的清净本觉(大圆镜智),成就佛果。”这段话,我把唯识理论放下了。《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个人精力毕竟有限,我没能力、更没精力来判断唯识理论是否完美,我只是坚信佛陀讲说的已经完美了。
  因为“识”这部分很重要,特意插入一层闲话占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3: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作者在这里分为五个小部分来讲说的)
  一、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庆慰,庆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昙!为自作自觉耶?」
  佛告婆罗门:「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为他作他觉耶?」
  佛告婆罗门:「他作他觉,此是无记。」
  婆罗门白佛:「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契经杂因诵】
  人类开展启发各种学问的终极目的,无非是期待生命根本问题的解释: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生命意义何在?而生命只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大部份。为了探索生命、了解生命,人们很自然地由物质结构与心灵机制两方面下手研究。
  曾经,人们很用心地希望发展一套结合物质与心灵的学问,如中国的易经、西洋的占星术等,不过这些构想很快就走入死巷尽头,成为巫卜算卦的技俩。于是物质与心灵的研究发展也只好分道扬镳,人们对完整生命的认知,从此就被分割得零零落落,几乎没有整合的希望。
  唯心论与唯物论犹如两条无法交集的平行线,双方都是人们渴望藉以设定、归结生命最高统一性的对象,但人们始终无法圆满地统合它们,心灵无法成为最高的一元、物质也不能,是以长久以来心与物的研究无可避免地呈两极化的发展:精神与物质、心灵与机械、心理学与物理学、艺术与工业、人文与科技、爱情与面包等。这二元的对立,普遍存在于人类林林总总的知识与生活中。
  心灵与物质研究的最大分野在于一是形而上,除了想象无迹可寻;一是形而下,有清晰明确的理路与因果关系,可证明、可实验,唯独无法处理精神上的神秘经验及感性的心灵活动。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问题发生在心灵方面,如嫉妒、残忍、忿怒、沮丧等,这是物理机械的知识所无法处理的。
  而企图解释心灵的学说又难以条理分明地证实自身的论点:心灵诉诸想象与象征,无法以理智作精确的因果论证与意义阐述,即使专注于心灵的陶冶与锻炼,也无法引领人们彻底脱离人生的痛苦或死亡。这两难的局面,困扰了所有关怀生命的有识之士。
  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学派分流并非发轫自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早在佛陀出生之前百千年,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就已为这些观点而争论不休。是以当佛陀成等正觉的消息传扬开来,很自然地便有人会向佛陀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一位婆罗门就来向佛陀请教:众生的生命运作方式,究竟是属于自作自觉或他作他觉?自作自觉是认为有个自我或自性,它主使了生命的种种活动,并承担活动所带来的后果,能作因、觉果的「自」代表了生命的本体。
  他作他觉则认为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一连串的偶发事件,活动产生的后果也只算另一各别事件,主张他作他觉的学派不承认生命有自我或主体,认为生活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运作所产生的物理性因果作用,并没有性灵居间操作与承担。
  自作自觉肯定有灵魂、有心性、有生命的主体在造因与受果,以今人熟悉的概念来形容便是唯心论;而否定因与果有一共同主人的他作他觉,则称得上唯物观点。对于自作自觉与他作他觉两种理论,佛陀都不同意而答以无记。无记就是不予记说、不予置评的态度,因为这种依错误的思考模式所提出的问题,无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都只会引起更多的迷惑。自作自觉与他作他觉的问题,简单归纳就是古印度人对唯心与唯物之疑惑。
  佛陀告诉婆罗门,自作自觉这种唯心观堕入常见;属唯物的他作他觉则堕于断见。常见是认为有个本性或本心,它必须是个恒常不变的主体,主持着现前所造(作)的业因与承担来生所受(觉)的果报,当然也就有轮回的信仰。断见否定了心灵的事实,仅以机械物理的作用看待生命,认为人死就如同机器报废一般,没有灵魂、没有行为(作)与报应(觉)之间的牵扯与纠葛,当然也就否定轮回现象的存在。
  虽然唯心与唯物的二元对立是自古以来的争论,但实际上,强势的唯物观点还是在科技发达之后才渐渐成为主流思想。在佛世时的九十六种外道中,虽不乏推理严密的唯物论者,但在历史思潮的筛汰中,唯物论实难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在佛陀入灭之后,印度的唯物思想似乎也势微而不见经传了。唯心论总能发扬煌厉的原因在于,人们内心深处无不渴望自己确实存有永恒的价值。
  然而自从科学发达之后,对科学的重视、对因果关系的依赖,使现代人变得不再信仰宗教、心灵,转而崇拜唯物主义。相较于科技,宗教、心灵这些概念拿不出因果确然的证据,形成自由心证又互不认同的混乱局面,使得有关宗教、心灵的各种教派、理论失去说服力,不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所谓的科学,其实就是研究因果关系的学问。基础科学在于理解、证实因与果之间的确实关联;应用科学则在于处理、研发、控制各式各样的因果效应,使其便于受人类利用,确保人们获得日常所需及各项利益。无论是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生物科学等等,都脱不开因果关系的处理。
  现今一切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在古时候只能靠宗教、祈祷、命运、咒誓等因果关系无从验证的心灵信仰,乞求冥冥中的神只庇佑降福,可想而知其效力必然相当有限。而今借助科学的力量,人们变得更有能力、更有自信、更能自主,难怪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对科技的信仰早已远远超过宗教与心灵的重要性,甚至期待科学能够全盘解释生命的奥秘。这一切再再证明了人类对因果关系的仰赖:除非掌握住「因为」和「所以」之间的确然性,否则人们无法获得任何承诺与保障。
  然而在心灵层面上,却因科技难以捉摸其间的因果作用,使得许多人对心灵轻忽、漠视甚至否认。虽有人文科学与心灵科学的专家极欲力挽狂澜,可是基于因果联结上的不够精确与难以普及,以致造福人群的效果仍极为有限,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实难望物理科学之项背。
  在唯心思想蓬勃的世代,人们起码还承认以精神品质作为区分贵贱贤愚的标准,但在科技主导的工商社会里,人们却以经济效益买卖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而不以为忤,万事万物皆以交易商品看待,人生成败全靠获利丰寡衡量,就连心灵、精神、情感的需求也凭消费手段购取。人们不仅以唯物的角度面对周遭环境,也用同样的态度面对自身,伦理道德的诉求再难具说服力,人生失去崇高的理想与目标作为依循,生命永恒价值的期盼就此惨遭封杀。
  这导致了崇尚物质科技的现代人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更缺乏心灵的慰藉,更承受内心空虚、仿徨、迷惘的苦闷:酗酒、毒瘾、暴力等社会问题丛生,精神病患人数急速遽增。人,毕竟是由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共同组合而成的,虽然唯心的迷思不能给予生命正确的解答,但一面倒的唯物崇拜却只会让解脱、救赎的期盼更形渺茫。蓬勃的科技发展无力领导人们步出二元对立的迷宫。
  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佛陀以实际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法则为根据,跳脱常见与断见的窠臼,舍弃唯心与唯物的两极,确立符合生命真相的正确学说,那就是着名的缘起法则──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
  缘起法是唯一能一举解答生命中所有身心疑惑的学说,不但提供了能有效解除精神痛苦及阻止肉体老病死的处方,又如物理学般可证明、可实验,有简单易懂的理论与人人都可自行掌控、操作的因果法则。它成功地突破了二元对立、统合了生命的完整性、揭开了生命存在与活动的真实原理,所有心物对决的僵局,都只能靠缘起法来消解。
  听信权威是一切迷信、非理性狂热的肇因,它所提供的微薄利益,完全无法与它所造成泯灭智慧觉性的灾难性祸患相提并论。缘起法的因果观整合了一切人的经验事实,提供了建立生命意义与生活目的的价值架构,它不须要专家学者的权威认证,不靠科学仪器检测,任何人只须验证自身的生命状态,即使是文盲也能藉正确的思惟观察而体悟,毕竟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最清楚。缘起法可让迷失于物欲而空虚迷惘的人心获得安顿,也可说是一切科学的最终极目标,因为生命因果关系的厘清,远较其他帮人享受物质文明的枝末技术更为重要。除非人类能具备理解缘起法则的智慧,否则永远无法认清自己生命的真相、无法处理自己的生命困境。
  即使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客观的理性解析与主观的情感经验已逐渐对立乃至势如水火的动荡时代,缘起法则也依然能够保持一贯的中道姿态,为两造判决出令人心服口服的仲裁,因为:缘起法是人本的,它站在个人的立场从个人的角度揭橥(音猪意揭示;显示)真理,不以神、上帝、权威专家、独裁统治者的威严身份颁布守则,因此绝无斫(音捉意伤害)伤生命尊严的冷酷与独断;缘起法是无我的,它体恤生命苦迫的方法是严谨细密地以事实真相为依据,冷静地为生命规划有效、可行的出路,不诉诸宗教情操或意识形态之类的情绪力量,因此不会衍生出非理性的狂热与残暴。
  缘起法则不仅适用于有无之争的古代,无论处于任何时空背景,只要还有人需要真理来扭转生命的困厄,缘起法则永远能提供最有效、最彻底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契经杂因诵】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无非都是正观缘起法则而成等正觉,缘起法是佛法的核心,是世间的真理、是生命的法则。凡依自己的智慧体悟缘起法者,即成为等正觉者──佛陀;随顺佛陀的教导而理解、体证缘起法者,则成为初果乃至四果的圣弟子。
  佛法内容丰富充实,有五受阴、六入处、四食、世间——等等的教法,对它们如实知见、如实无间等也一样可以断烦恼、了生死。为什么三世诸佛不分摊开来,一部份可以见五受阴无常、苦、无我而成等正觉;另一些则见六根乃至三受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而成等正觉?为什么所有的佛都非得凑在一块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
  缘起法是整个生命最完整详实的、动态的、流程的观察记录。佛法所关心、照护、处理的对象就只有生命,无论是五受阴、六入处、四食、世间或其他法的观察讲解,全都离不开对生命的如实观照,换言之也就全都离不开缘起流转的运作过程。
  有些弟子执取生命机制并视之为我,佛陀便为说五受阴无常、苦、无我,而五受阴正是十二缘起中名色(或再加上识)的详细解说;也有弟子感官作用时最易受影响,佛陀便为说眼(耳、鼻、舌、身、意)、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而这也正是十二缘起中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的慢动作分析;遇上热衷充实生命意涵的弟子,佛陀便为说四食──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显然这正是十二缘起后半段的重点。乃至后续苦灭圣谛与苦灭道迹圣谛的发展,一样不离开十二缘起的逆向操作──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这就是缘起法则,有缘起法就有四圣谛、四食、五受阴、六入处等等所有的佛法,所以三世诸佛皆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
  没有对生命及生命活动全盘的洞悉、了然、掌握,就没有觉者、没有佛陀。
  所谓有是则是事有,是事有则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杂因诵】
  缘起法是佛教有名的教法,不只在原始的《相应修多罗》中谈到它,后世发展的佛教,如部派、般若中观、瑜伽唯识也都重视缘起法的教说,并加以自由发挥。唯识大乘谈论业感缘起,认为业力是推动生命的因缘。般若中观大乘谈论性空缘起,认为宇宙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成,本性皆空。部派的缘起则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这十二支缘起来附会众生的一生,从一念无明投胎乃至最后的老病死结束一生;或将缘起的十二支别分为三世二重因果:无明与行是前世、从识到有是今生、生及老病死属于来生。
  关于唯识学的业感缘起,已在前一节〈识〉中约略解释过它与正法相左的理由。
  性空缘起的论点偏差在焦点模糊,它着重于一切法无自性空的解析。而在正法中,因缘法说明的是一连串生命缘起流转的现象,是以它并非试图解释万物的组成结构中没有最基本元素、没有最高的一元。人们大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花费许多力量去证明宇宙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合和所生,没有任何实质的存在。但这对于说明及消解生命本身的困境,并无任何助益。
  佛陀并不关心「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加上一个氧原子所组成,所以水只不过是因缘合和所成、水的自性是空。」这类的缘起法,大家都知道电影、戏剧的情节是虚构的,一旦散场,所有的喜怒哀乐转眼成空,但这并不妨碍电影、戏剧的叫好与卖座,人们照常花费时间金钱在这些「自性本空」的事物之上。了解万法皆空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处事态度,日子还是一样照过,人们的行为模式不会因而有所更动。
  佛陀只关心「缘六入生触;缘触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的缘起法,毕竟苦、乐才是与众生休戚相关的切身问题。更何况「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所谓的现象世界,是从「感官接收的资讯」来观察的,佛陀从不将万事万物独立于生命之外作研究,离开生命本身,根本就谈不上世界、宇宙的大道理。
  然而一旦错将注意力转移到「一切宇宙万法自性皆空」,那么整个对缘起法理解、论证的重心,就离开了每个学法者对自身生命的检视,而仅能成为一门热闹有趣的世俗学问:山河大地是空、是非善恶是空、兴衰成败是空,最后连生死涅盘都一股脑地空掉。这样的佛学研究有如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环境评估专家处理各项数据一般,虽然主题仍是针对着人或人的生活,但却非关研究者的切身大事,他要理解、评估、修正的是所研究的「那个」对象或理论,而不是自身的生命、生活。
  这种一切法自性皆空的学说,还提供了容或恶意解读的空间;若善与恶、是与非、烦恼与解脱等一切法皆空、皆寂、无有真实,那又何必汲汲于去恶向善或辛苦修行呢!将缘起相生的重点放在万法之上,则忽略了针对生命无常、苦、无我的现象作深入的剖析,及对生命根本、直接的困境──自身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关注。
  知苦灭苦才是佛陀正觉缘起法则的契机,试图突破生命困境,让人取得根除生命中所有痛苦的能力,才是佛陀出家修行的真正目标。想达成这个理想,热衷于搜求世间一切万法的最终自性、或其他不直接切入生命本身的理论是帮不上忙的。讨论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性空缘起,并非佛陀的真实教说。
  至于部派的缘起观虽没有脱离生命另立重点,但部派论师却未能掌握缘起的真谛。他们将十二支缘起的名相各别赋予年龄上的区隔,或阶段性的归类,却忽略了缘起所特别要点明「有是则是事有,是事有则是事起。」的相关性法则。当然,学者可以说:「就是有一念的无明,才会有入胎的行,继而招揽父精母血而成名色……」或「就是有过去生的无明与行,才会结生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终至召感来世的生老病死……」这些岂不是因果的相关性?
  前文〈缘生法〉一节曾提到:「因缘法(缘起法法说)是维持生命活动秩序的法则,缘生法(缘起法义说)则是实际进行生命活动运作的个别单位。」然而,将十二个名相分配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既难容于缘起法法说;将人的一生分割为十二个时段也有违缘起法义说。部派论师埋首造论以解说十二缘起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只可惜没有抓住缘起法法说、义说的基本精神。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契经杂因诵】
  缘起法法说的重点在于提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法则,这项法则能够合理解释生命活动的原由:生有故老死有,生起故老死起。不同于一般人追究生命起源的思考模式,佛陀并没有去追究老祖宗的遗产,他要从生命的现实状况中找出解决方法。佛陀在现有的生命现象中搜索引发苦难的最基本原因,并一路回溯生命各项流程,这一切都没有离开众生现实的生活过程。
  一切苦难的由来全然不逾于生,有生就有老病死、有生就有忧悲恼苦,无论遭遇什么磨难,追根究底,一切过失归咎于出世。不必责怪暴政、仇敌、意外事故、爱滋病或交友不慎,只要不曾出生于世,就没有遭受伤害的机会。以这种追究问题根源的思惟方式,佛陀务实地推敲生命真相。既不同于宗教信仰者以热情奔放的想象力创作各式各样的神话;也不像儒家学者保守地抱持「未知生焉知死」的训示,无意寻求生命更深层的真理。
  实事求是,并且勇于深入探究,是佛陀追寻真理的基本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三(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
  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
  又作是念:取复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取味着、顾念、心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杂因诵】
  想要正确地认识缘起法,应由当初佛陀正觉缘起时的立意与思惟方式为线索,作为理解真实内涵的凭据。佛陀向比丘们描述「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在成佛前夕,促使这位拋弃释迦王位而剃发修行的沙门能够正觉缘起的机缘,就是惊讶地体认到:一切众生都无可幸免地陷溺在苦难悲惨的世间中。究竟是什么样惊悚悲惨的事件,能令佛陀惊恐不已而非得苦思良策以求化解呢?那就是没有任何人能抗拒的老病死忧悲恼苦。一旦诞生于世,就不再有任何方法能防治老病死的酷刑,众生无奈又无谓地承受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的生老病死。
  这个事实可比有史以来任何紧张大师或恐怖片大导演创作的小说或电影来得更加骇人,因为它是每一个众生必定要亲身面对的厄运、亲自承受的折磨,不像小说或电影只是让读者观众娱乐性地受点官能刺激。然而众生竟然无一例外地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驼鸟心态,坐视自己以神风特攻队的高速俯冲,迎头撞进这一切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凄惨灾难,不明原因、不加警觉、不知防范。
  在清楚体认这个绝境之前,佛陀已经尝试过各形各色的学理与修行,但总如隔靴搔痒,抓不住重点,不晓得修行到底要解决哪些问题、达成什么目标,直到发现生命苦痛的症结──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轮回。佛陀也因这项体悟而得以抽丝剥茧地寻苦因、灭苦果,终而成等正觉。
  是以佛陀决非无关痛痒地仰观星宿以致夜睹明星成道,而是由老病死的现实困境追溯起因,从而逆顺观察十二缘起成等正觉。
  有生故有老病死,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生?经过对生命活动过程的精确追踪观察,佛陀得到正确的答案: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由于这个答案完全契合事实,没有丝毫误差、出入,是以特别称之为无间等知。
  有是存有、存在的意思,当一个生命具备了存在的一切条件,就必然生于世间。哪些条件?欲有、色有、无色有。一旦具备了环境、色身及精神活动的条件,怎能不出生于世间?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经过推究观察,佛陀再度得到无间等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取是积极进取的行动,有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对环境、见解、禁忌、自我的执取,不同的人、不同的众生所取也各不相同,什么样的取就创造什么样的有(环境条件及生理、精神状态),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什么原因使众生有取的冲动?佛陀又一次得知真相:「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契经 五阴诵】
  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契经 六入诵】
  何谓取法?众生将五受阴、六入处等诸法执取为我、我的,所以称之为取法。众生对五阴、六入这些取法生起味着、顾念、心缚,使得爱欲增长,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于是纯粹由众多苦痛所聚集而成的生命,就再接再厉地团结在一起,努力向未来迈进。没有谁在判决生、死或由谁掌管取、有,一切只是此条件生彼现象。
  佛陀还作了很贴切的比喻: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以油灯为例,不断注入燃料、不断替补灯芯,油灯便不断绽放光明。生命现象就如同灯光,爱与取的作用等同于不断为生命注入燃料、更换灯芯的动力;有是配备俱全的灯盏;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命现象则等同于油灯所发出的光和热的现象。生命现象的持续运作就如同油灯持续燃烧的现象一般,其中不需有个自我、灵魂、自性、轮回主体或任何其他名目的主持者。
  正确的缘起法则是无时不体现在众生生活当中的,不必将一期生命切割为十二等份;也不必将缘起十二支划分为三世,佛陀说得好:「如是,诸比丘!于色(受、想、行、识)取味着、顾念、心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众生积极进取地执取五阴、六入为我、我的,使得爱欲不断增长:对环境的爱着、对色身的爱着、对观念思想的爱着。
  爱着滋长各式各样的取:取着境界、取着见解、取着禁忌、取着自我意识。
  执取之后便具备了生存的条件:环境条件、生理条件、精神条件。
  条件完备,生命现象自然就会诞生。而且这诞生也不仅限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人们常说「一个超级巨星诞生了」「一个新科博士诞生了」等等。在生命过程中,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三有,就不断会有新生的状况发生,一个婴儿的诞生、接着一个小学生的诞生、一个父亲的产生乃至一个退休老人的产生,随着环境及身体、心理的条件不同,就有不同的生命阶段形成。对于坚决否认轮回这回事的死硬派,不妨思考一下对「生」的这种看法,撇开前世今生的轮回观不说,仅就现世当生而言,会生成什么样的人,仍是自己造成的,必须由自己全责负担:同样的遭受残疾,何以有些人自暴自弃有些人奋发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6: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三(一)、
  有生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这就是生命的由来,也是痛苦的由来。生为幼童有幼童的苦恼、生为青年有青年的苦恼、生为老人有老人的痛苦。
  不必怀疑为何有人生而聪明、健康、富裕;有人却生来愚笨、残障、贫贱?为何丧尽天良的恶棍事事如意,心地善良的老实人却受尽磨难?谁在主持苦乐业报?为善作恶的因果报应如何落实?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只要还对取法(生命)味着、顾念、心缚,就有爱;有取;有有;有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只要还有个生命在这世间打滚,什么遭遇碰不着?什么苦头吃不到?无论是聪明、健康、富裕或愚笨、残障、贫贱;丧尽天良或心地善良;为善或造恶,一切无非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历程与现象。确实,每个众生都等候着被审判,但审判者不是上帝而是老病死忧悲恼苦,罪名不是杀人抢劫而是爱着五阴、六入这些取法。而且只要尚有生命可继续轮回,就不会有「最后的审判」这项名目,审判会周而复始一再降临的。
  尽管如此,但由于每个众生所爱、所取的对象都不尽相同,因此所获得的结果也各不相同。「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目前所呈现的生命型态是过去的取所造成的,什么样的取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有:贪杯嗜酒的人会上酒馆、交酒友、会醉醺醺地耽误正事、还会酒精中毒,这样的欲有、色有、无色有是滴酒不沾的人无法具备的。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凡事容易为别人设想、宽恕别人,他的受、想、行、识肯定与善妒奸险的人大不相同,就连色(面相、脉搏、血压)都有差别。乃至来生升天道、重生人间、或堕三恶道,也都是自己的抉择。
  当然,所有的人都不会愿意来生堕入三恶道,成为地狱、饿鬼、畜生的一份子,可是不能臆测:「反正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只要我排斥、厌恶三恶道,就能不涉足三恶道。」人世的监狱同样令人避之唯恐不及,但监狱依旧人满为患,进监狱是人们自己的选择: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为何要作奸犯科、铤而走险?同理,可以慈悲喜舍、可以真善美信望爱、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何要贪婪、怨毒、恐畏、奸狡、残忍而与三恶道相应?
  对缘起法则的正确理解,必须能与日常生活的脉动紧密相扣,才不致流于空谈。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 杂因诵】
  爱着五受阴并非缘起法则的最开端,爱,还是可以上溯因缘的。爱从何来?同样,并没有哪个性灵主体以爱为本性,爱仅是因受而起,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受引起三爱:什么样的情况能满足乐受、平息苦受,爱就会随之而起,爱着那些能满足乐受、排除苦受的境界、身理状况与观念想法。
  受也还是从缘而起:因触而起。有六种触──见、闻、嗅、尝、觉、知。这些触发生时若令人满意就生起乐受、令人不满就生起苦受、无所谓的话就是不苦不乐受。
  触则因感官而起,有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种感官引起六种触。
  感官则因名色而有,有身体机能与精神功能,就必须有感官与外界连系,才能正常生活。
  名色又是缘识而有,倘若没有识别作用,名色的存在便毫无意义而势必无法存续。
  当佛陀思惟至此,发现「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缘起法只能上溯至识,再不能超越识而更有发现了。
  尊者舍利弗复问尊者摩诃拘絺罗:「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无因作,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意云何?」
  尊者摩诃拘絺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契经 杂因诵】
  但识也不是凭空发生,识是缘名色而生。为什么名色缘识而生、识又缘名色而生,这岂不相互矛盾?尊者舍利弗就曾针对这个问题质询过尊者摩诃拘絺罗,而尊者摩诃拘絺罗以譬喻作答:好比空地上的三根芦苇,只有一根是无法竖立的,两根相靠仍站不住,唯有三根架在一块才能稳当直竖。名色与识的相依相缘情同此理,名、色与识三者缺一不可。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这段经文正证明了缘名色(色、受、想、行)识得生长。
  识与名色相依相缘而生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直到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起。
  不过,只要是稍具佛学素养的佛教徒都知道缘起法有十二支,既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那么无明与行又该何处安身立命?无明与行其实是整个缘起流程的总执行长,它们参与、主导了整个生命活动的一切过程。无明是对生命真相的无知,行则是因无知而发动的持续生命活动。
  于生命的无常、苦、无我不如实知;于五受阴、六入处、缘起法、四圣谛不如实知,便是无明。不知真相的无明令众生误将无常、苦、无我的生命视为常、乐、我;误将五阴、六入视为我、我的,从而发展一连串缘识名色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起的生命活动──行。有这样的无明就有这样的行、这样的生死轮回。
  当然,无明也绝非生命最基本的元素或创造生命的至高本体,人们不能期盼一切生命从无明流出,最终亦回归无明。无明一样是在生活过程中再再生起的缘起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集圣谛
  六、缘起法
  四、
  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契经 杂因诵】
  缘起法则就是这么简单明了,既不神秘也不晦涩艰深。不过长久以来不知何故,佛教徒对缘起法则总是掺杂着一份戒慎恐惧的敬仰,认为缘起法艰深奥妙、难以思量、不可言诠,于是许多佛学研究者径将缘起作甚深难解的诠释,认为除非是历经多生累世修持的大智慧菩萨,否则光凭一般常人的智商不可能达到理解缘起法则的水准;修行者也因之畏于对缘起法作任何思惟、理解以免思绪混乱。于是导致了学法者错解佛法以及修行者迷失修行方向的结果。
  这种怕事的心态甚至得到《契经》的支持,难不见〈杂因诵〉说道: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可是佛陀怎么会在种种方便广说缘起之后,又恐吓弟子别妄想对缘起法加以任何的心思口议呢?
  的确,在尚未有佛陀出现世间讲说缘起的世代,众生受无明的蒙蔽,对生命、对自我满怀憧憬与期望,怎么都无法想象生命真相竟会仅是种缘起相生的不实现象,试看历来文明,谁不讴歌生命、谁不赞美灵魂?即使是唯物论者或无我外道,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仍对生命、自我满怀爱恋,没有任何省思、警觉。直到大智大觉者体悟缘起、宣说正法、开悟众生,这是万劫难逢的机遇!难怪佛陀慷慨唱言:「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可是一旦佛陀提出了完整的缘起法则后,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再无隐晦,实在没有什么「甚深极甚深、难解极难解」非要宿世久修的大菩萨才能了解的奥秘。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缘起法则中,佛陀所追究的都是最基本的必备条件:老病死忧悲恼苦的首要条件是生,其它理由如历尽沧桑而早衰、细菌感染而患病、意外事故而死亡等都只是次要的助缘,没遇上这因缘也会遇上其他因缘,总之只要生了就必有老病死;爱的首要条件是受,众生可以因子女而引发深浓的母爱、因情投意合的异性而激发爱情的火花、因敌国的入侵而生出国家民族大爱,但也仅只是它们刚好能触动自身的受,若生起的受不按牌理出牌,母亲可以爱钱将子女卖入火窟、情侣可以移情别恋而形同陌路、难民可以贪图富贵而卖国求荣,对象只是次要助缘,没遇上这个对象也会遇上其他对象,爱是否生起关键在于受而不在对象。
  在生活过程中,有太多可能的状况产生,要处理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繁杂琐事,如果找不出祸根,那就仅是治标不能治本,永远都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力感。
  可是众生受无明蒙蔽,总无法掌握问题的症结,一直不能找出彼困扰真正原因是此条件,处理问题总是找错了对象而产生更多问题;解决烦恼总是错用了手段而制造出更多的烦恼。人们太习惯在次要、表面的枝末细节上大作文章,以致不但无法正觉缘起,甚至当现成的缘起法条列分明、纲举目张地呈现眼前时,仍顽固地以世间思惟作自以为是的诠释。倘若缘起法有什么甚深难见,那么所该归咎的也应是冥顽不灵的头脑,而不是缘起法则。修学佛法的人不必担忧缘起法则深奥难懂、不可思议,只需问问自己是否意识型态僵化?是否坚持既有成见?是否固执习以为然的思惟方式?
  虽然缘起法的正觉是如此希有难得,但它的内容却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只要肯先搁下爱着生命、自我的本能反应,如实地对照自身生命的活动过程,就会发现缘起法着实给予追寻真理的人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叹与震撼。
  宗教,凭的是信仰,人们藉由先知的话而得知有神;科学,凭得是学理,人们藉由学者的研究报告而得到新知。因此,宗教与科学都不会有定论,不同的宗教体验、不同的科技发展,就会开发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科学。在那些知识领域中,真理被少数的「权威人士」所把持,一般人除了接受、相信,没有机会亲自触及真相。
  但缘起法完全没有这种困难,因为缘起法是生命流程的归纳、是摆明了的事实,它绝对平等,是每个众生、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生命实况,不劳烦「权威人士」规划设备、发布实施,而且它没有因人而异的弹性空间,已无加减增删的余地。只要肯虚心放弃固有成见、掌握住正确的思考方式,那么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寻常人,也会惊讶于真理就在自身体现,而欣慰欢腾地由衷称叹: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再也毋须悲叹自己根机愚钝,却眼巴巴望着上根利智者开悟去也。
  唯有如此圆满、真确、普及的定则,才称得上唯一的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