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雪是热滴

白话佛教-揭开佛教的黑匣子

[复制链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和一位大德,喝茶聊天,关于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阿罗汉死后如何侃了一天,意犹未尽。
  吃了了我几包花生米。却觉得占了大便宜。
  大德引用了杂阿含经里的一段经文,于是我俩各种比对。
  度娘真好,我把这段经文给扒了下来,是172(104)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时有众多比丘...
  文言文太费劲,我把我理解的这段经文白呼一下,这段挺有故事性。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里讲法的时候,当时有个比丘叫焰摩迦的生起了邪见说了这样一段话。俺理解佛讲的法是说,得漏尽通的阿罗汉,死了以后,啥玩楞都没有了。当时很多比丘听了他这么说,呼啦一下就都往他住的那个地方去了。对他说,老铁,你说得漏尽通的阿罗汉死后什么都没有对不?
  这老哥腰板一听。对啊,咋了?大家说了,你可拉倒吧,别在那疙瘩诽谤佛陀了好不?你这么做太不讲究了,佛可没这么说过哦!你赶快别在这么瞎扯犊子了。这是邪见啊。
  这帮人一说。这老哥更坚定的坚持自己的邪见了,说道:各位老铁,我说的才是真事啊,其他的传闻和说法都是假的。大家怎么劝导,他都这么翻来覆去的这么说。
  大家一看,这货是真也整不了了。拉倒,咱们不跟他墨迹了,走,找舍利弗去。于是大家就来到舍利弗的地方。
  有人说了。老大,那个焰摩迦太犟了,非说漏尽通的阿罗汉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俺们刚才过去问他,他不仅承认了,还说他说的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邪见。所以咱们到你这来,希望你开导开导他,赶快断了这个邪念吧,你慈悲,救救他吧。
  舍利弗说。各位,好吧,我应该让他断了这个邪念。大家一听,都开心的走了。
  第二天早上,舍利弗吃罢早点,出城一趟,回来后,就往焰摩迦的住处走去。
  焰摩迦老远就看到舍利弗来了,马上迎出来,大家分宾主落座。
  舍利弗开口问到:师兄,听说你说了这句话,我来求证一下,你理解的佛说法,漏尽通阿罗汉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是吗?
  焰摩迦点头称是。舍利弗说到,那么好吧,我今天有几个问题,你可随意回答我。咱们探讨一下。
  色是常呢还是无常呢?
  无常,焰摩迦回答到。
  舍利弗接着问到:那么无常是不是苦呢?
  是苦。
  “好,”舍利弗接着又说:那 无常,苦,是变异之法,你能从无常和和苦中见到我,或者我的,自己任何一部分是属于我么?
  焰摩迦说到:不能。
  舍利弗接着说,那你说说看,色是不是如来呢?
  “当然不是,不仅色不是,受想行识都是这个道理。”
  他舍利弗接着问到,那么好,非色有如来没?  
  没有。
  非受想行识呢?  
  也没有。
  舍利弗紧追不舍问到:五蕴中有如来没?
  没有
  如来中有五蕴么?
  没有
  非色受想行识中有如来么?
  没有
  对啊,焰摩迦,如来见的这个法就是如你刚才这个一样,既然万法不能凝住,也没有依附。那怎么会是漏尽阿罗汉在死了之后还以有或者没有来下结论呢?
  骚瑞,大师兄,我错了。
  舍利弗说到,你先前所说,现在为啥又否定了呢?
  焰摩迦说到:大师兄,我一开始并没有理解佛陀所讲,是因为无明,不知,所以才有这个邪见,听你给我解释以后,这些误解和无明都斩断了啊。
  舍利弗点了点头说到:那么你该怎么就先前的邪见,以现在的知见而真正能够远离呢?
  这哥俩的推心置腹的研究佛法真的值得我们敬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1

帖子

6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2
发表于 2021-8-21 0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自天而来,就因为几句话就断了?这是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4: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杂阿含经·2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5: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弗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修行者中,被推为上首,看来确实是智慧第一啊。
  舍利弗不仅调服了焰摩迦,而且进一步的与他探讨佛法。
  舍利弗给他又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大富豪,他招了很多的仆人,为了守护他的财富。当时有个大坏蛋,也来应聘,愿意做他的仆人。
  此人特别会来事,起早贪黑的伺候,不离左右的照顾。让富豪感到特别的开心,舒服。把他甚至当成自己的儿子了都,对他彻底的打消了疑虑。
  万万没想到,这小子咔嚓一刀,就给他杀了。
  舍利弗就这个例子问焰摩迦,元芳你怎么看?是不是这个坏蛋以大富翁最信任的方式作为最初的欺骗,而谋财害命的心却经常的伺候他身旁以取得机会。可是大富豪却一点没有觉察到,最后被他所杀?
  是啊
  那么你合计一下,如果这个大富豪知道这个人是假装亲近,实则谋财,那会不会对他加以防范,就不会被他害死了?
  是啊
  舍利弗点头说到:同样的道理,我们常人也把五受蕴当做常,当做安乐,清泰,没毛病,是我,是我的。而且还把五蕴放任,加以保护,还挺知足,乃至于怜惜。最后却被五蕴所害,却不知道,和那个大富豪被冤家所害却不知道。
  老弟啊,老弟。你应该于此五蕴用心经的观自在菩萨一样去观照,当成是病,或者是尖刺一般,或者当成杀害一样,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你就不执着,不去受。如果不受,你就不会执着,这样你就能自己觉悟而涅槃。
  其结果就是此生已经到了尽头,修行从此开始,该做的也都做了,自己很清楚没有相续了。
  这就是说漏尽阿罗汉所谓的死后什么都没有,其实是因为执着的认为有一个我死了什么都没有。这是常见,这是断见啊!
  说到这里,你们猜怎么的了?焰摩迦一下子领域了,心解脱了。他领域了把五蕴当成了我和我的,这才是把坏蛋当好人,把无常当常,把不相续的如来当成死后什么都没有的断见。这就是本末倒置啊。
  高人和我研究到这里,咱俩哈哈一笑,互敬一杯茶。高人说到:老雪,你看我们学习佛法有时候总是固执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其实和真理相去甚远。那为什么我们却觉察不到呢?
  我笑着说到:我们很多时候更注重于这个受。相信自己看到听到的是真实的。错误的把五蕴当成了是我或者我的。
  然后就会沿着这条错误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很多师兄谈及六祖坛经,我于是也决定跟着凑凑热度。
  坛经据说挺多个版本,这就说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根据自身的需要就增减了很多的内容,可想而知,从印度传过来的经书,很多应该也是面目全非了吧?
  坛经里面很多小故事特别精彩。我觉得五祖给惠能讲法这段特别有意思,就跟大家白乎白乎。
  五祖让大家把记几葛的智慧都使出来,写个学佛心得,如果真正把我们禅宗的核心思想领悟的,或者差不多的,我就把这个掌门传给他。大家听五祖这么说其实都心知肚明。五祖更希望大弟子神秀能够弄出点东西出来,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依附于神秀的。
  神秀这个人也是个大智慧的人,晚上就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句写的确实不错。把身当做菩提树,而不是枯木。心是明镜,要时时观照,精进修行而不被根尘识所染。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
  五祖也认为这个偈子写的好,若人能依此偈行,不堕六道。哎呀,这个评价挺高啊。
  五祖其实还在等一个人。为啥这么说,这里有个细节,那就是五祖让所有的和尚们都读诵,为啥呢?因为惠能不认识字,平时都是在厨房里。只要有人把这个偈子传到他那里,事情就见分晓了。
  果不其然,惠能听到了。于是让人把他对佛法的理解写了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然后又加了一首,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我去了,这首太漂亮了。第一首里,主要讲的是一个空字,通过无,非,常,有,这四个字把清静无为的禅宗理念阐述了出来。第二首更是绝妙。把神秀的身是菩提树改成心是菩提树,,一个把假身当成菩提,一个把五蕴心当成菩提,完全不同。
  神秀把心当成明镜台,惠能正好相反,身是明镜台,这其中的意境更是不同,因为身与心的法性都是一样的,清净二字准确无误,都是没有自性的。哪会染什么尘埃呢?
  故事到这里,开始变成了悬疑剧。五祖对人说,这个偈子我看也不咋地。大家可能不理解。五祖在寺院里的地位是老大,只要他肯定了,那么谁会说个不呢?而且本来挺好的偈子为啥说一般呢?他想干哈么?
  五祖的智慧那是不容置疑的。当时的情景,如果五祖把衣钵传给六祖,那就容易造成分裂。事实上,后来也是承分裂的局面。但是五祖却保护了惠能,并且还发扬光大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六祖还没把真正的“法”传给六祖。果然,五祖把惠能偷偷的叫到自己的屋里,正是法不传六耳。禅宗奉为经典的金刚经,这里的精髓全部告诉了惠能。并用他心通所观测到了惠能处境告诉他了。
  你得快走,否则性命不保。大家看到没。斗争是多么的恐怖,是要死人的。五祖是危言耸听么?当然不是。
  因为真法会令魔王恐惧,而降罪于人。大开杀戒。这里的魔王是谁呢?心啊。
  佛祖当初在树下的几天里,魔王派来了他的女儿诱惑佛祖,魔王是谁?心。
  魔不在外,而在心。这是修佛的人应知应会。帝释天在哪?也在心,应知应会。天地在哪,在心,应知应会,心是啥?是性,身是啥?是命。心动而万法生。
  五蕴才是法生起的源头。生与死不会因你心性的变换而变换,生灭不止。正是诸法无常的真正体现。
  那么为什么两位大德能够预见未来所发生的事情呢?这是什么神通呢?看来,我们所知的东西太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0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法是一件很容易又艰难的事,说他容易是因为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文化,只要你有一颗出离的心,(不是出家),你就可以学。
  说它难,是因为闻正法很难,佛法里掺杂着很多真真假假的东西。若没有慧眼,还真不知道哪些是伪佛学,哪些是真家伙。
  无论你怎么去学,都应该以体证来进行实修,不要把佛法当成一种学问进行炫耀。
  实修是要下功夫的。很多人总是说我没时间,那是因为放不下名利。佛法的应用是在每一刻。
  有个叫智常的来拜访六祖,问到:”佛说三乘,又言最上乘,弟子不解,望为教示。六祖说道:“你应该内观,不要外求。见闻读诵的法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多好的经,你只是读诵这是小乘,领悟并且能够解读法义才是中乘,而真正能做到修行这才是大乘。哪有经分出大小乘了,哪有修行的法门有大小乘啊?
  六祖最后补充到:万法尽通,万行具备,一切无杂,且离法相,做无所得,是最上乘。
  法法都是一理,那就是无常,万行具备,那就是无我,一切无杂,那就是清净,且离法相,那不就是涅槃寂灭么。
  虽然六祖没什么文化,可是他却功满德就。学佛法不要畏难,也不要流于形式。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且莫被法的假象所蒙蔽。
  不要自夸我到了什么境界了,也不必张扬我有了什么神通了。你的言行实际就是在表法。
  好像这些话都是在说我记几葛,因为我太能吹了也。嗨,我也真是太完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8
发表于 2021-8-21 0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佛法的人经常会有这类问题,我该不该出家修行?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也是个大问题。
  在家修行,确实有诸多尘缘纷扰,于修行不便,但是若出家修行,父母无依,妻子无靠。恐怕修行中也是烦恼增而不减。
  其实修行不在所处,而在于心。我们修行要在尘世中运用佛法而增长智慧。不是增长烦恼。
  有些人总喜欢辩论,别人的看法观点与自己不同,马上就加以驳斥,执着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殊不知,如此的话,在哪里修行都是争论不休,烦恼随形。
  修行人修的是身口意。身要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为。口要闭,塞兑就是告诉我们祸从口出。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于色,受想行识,见我,我所,我慢,使,紧着,彼若尽,离欲,寂,没故。就是出家。
  好争斗于学佛法,于解脱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人说,理不辩不明,这就要看是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
  所以,学佛之人以智慧而身处世间,不争一时短长,这才是真修行者。至于人云法真,佛假,道真,德假不与论之,得与不得,唯有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52

帖子

5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寒露童鞋的塞兑垂帘,我很喜欢这四个字。当然,这位童鞋的解释也非常的好。
  于是,在道家的丹修中,也很注重塞兑和垂帘。在打坐的过程中,塞兑有着三层意思。第一,塞兑是接通任脉。据道家的理论,人出生前,这舌头就是顶着上颚的。也就是任脉是通的。小北鼻不是用嘴或者鼻子呼吸的。道家修行就是要回归出生前的这个样子。
  第二层意思是修行人要禁言,舌为一根,口为一个门户。把这几个门户关上,则七窍就内通。那就不会伤神。人说多了就会伤神伤气。所以道家对脑袋瓜这几个门户都是希望关上它,神就不外失。
  第三。根据道家的理论,修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还精于脑。当把精炼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炁,然后这个炁就顺着夹脊两侧的小路一路攀升,最后到脑,然后就会在中心这条路返回来。
  这个期间这个东西就从喉咙这十二重楼往下走。你要是不闭嘴,或者有了闪失,那这些东西容易从鼻子或者嘴巴流出来,那就坏了。
  所以古时候不明就里的,或者没有得到真决的修丹者,用夹子,夹住鼻子,或者用一个墩子顶住屁屁。怕屁顺行从屁屁流出来,或者跑错路从嘴巴鼻子流出来。哈哈。也是挺可笑的事。
  那么垂帘又是说啥呢?在众多的丹经里对修行者要求不要闭紧眼睛。为啥呢?
  闭紧眼睛一是造成眼部紧张,二是容易引起昏沉着举。
  尤其很多派别要求打坐的地方不能过于黑暗。要有一丝的光亮。
  因此,垂帘就是把眼皮自然的垂下来。眼睛露出一个小缝隙。
  这个小缝隙不是让你偷着往外看的,而是让你保持清醒。
  当然了。我师傅告诉我一个秘密。他说:垂帘后,眼睛要看着鼻子头前一寸的地方。这时候眼睛就不会紧张,而且不会昏沉。
  因为无论是道家的丹修或者是法师的内秘,都把左眼睛称之为日,右边是月。这日月要时刻照耀金庭。
  在佛家的修行定功中,前期的观修也非常的重要。如果不能够收心入静,那就根本谈不到禅或者定。
  因此,观呼吸法门里也是要求眼睛微微睁开那么一点点,也叫垂帘。观呼吸。我曾经请教帕奥禅师的首座弟子燃灯尼禅师。(这是不是有举圣压贤的嫌疑)
  她也强调垂帘的重要性就是看嘴巴前而保持清醒。
  所以,我喜欢寒露童鞋的观点。修行者就是要知道在修行的过程中找对方法,然后去实践体证。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以经典论证对错的,也许都对也许都错。
  因为本来就没有一个完全一样的法摆在那里,让你去比较参考。
  佛陀讲法的时候一再声明他没有讲一个一层不变的法。或者一个固定的法。有所说法耶?实无有一法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8
发表于 2021-8-21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一直都是歪理邪说。不必较真。反正也不扣我工资。胡说八道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