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王春惠1958

【原创】解读长篇隐情小说《红楼梦》(2019连载)

[复制链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篇:“女娲补天”的隐情
  通过解读《石头记》的“回前凡例”就能看出:《石头记》写的是作者曹雪芹和他曹家的坎坷经历,这就为解读《石头记》的全文指明了方向。现在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第一回开始解读,主要是以曹雪芹的原文为依据,因为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拐着弯来启发读者,因此解读《石头记》中的“真事隐”就应该在脂砚斋的启发下进行解读。本文的解读方法是先录下一段曹雪芹的原文,然后就对这段原文进行解读,觉得解读清楚后,再录下一段原文继续解读。
  因为脂本批语并非局限于脂砚斋一人,似乎也有作者本人、长辈、亲属、以及其他的知情人。因此本文对批书者统称“批书人”,但有个别的批书者似乎还能猜出身份。
  请看第一回的回目就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其中的意思在解读“回前凡例”的时候已经介绍了,现在来看第一回的开篇说到: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这几句话意是说:书中表面上的故事好像很荒唐,但细分析就能看出话中有话。
  接下来书中讲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这“女娲补天”与曹家有什么关系呢?看起来很荒唐吧?但细分析却是话中有话。其实在这段原文里有很重要的真事,这就是作者借“女娲补天”的故事来影射作者经历过天下大乱的年代。因为传说中“女娲补天”的起因是通过世间皇位的争斗导致了天破的神话,后来女娲娘娘练五色石补了天,又平定了天下。而在现实中也非常巧合,因为作者曹雪芹是生长在雍正和乾隆年间,雍正等人也因争夺皇位搞得天下大乱,在雍正当皇帝的十三年里,天下一直不太平,因为雍正疑心很多人对他当皇帝不赞同,无凭无据就视某某朝臣为异己,于是胡编了一些罪名就把对方拉下马。而石头城的曹家和众多朝臣都是这样被雍正抄了家。后来熹贵妃钮钴禄氏设计杀了雍正,方使天下平静。再后来又有弘晳为争夺皇位造反,但也被钮钴禄氏皇太后平定,从此天下太平。而作者曹雪芹就是生长在这个时代,也是深受其害的人,他用“女娲补天”来形容钮钴禄娘娘平定天下,这是一步非常高的妙棋!但书中的“女娲”不止一个,详情后文会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篇:炼石、用石、弃石
  上一篇解读了“女娲补天”是在影射熹贵妃平定了天下,但书中的“女娲”有很多原型,不能完全限制在熹贵妃一个人身上。但究竟有多少个女娲呢?等解读下一段原文就能显露,现在就先来看这下一段的原文: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原文说“女娲氏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其中的“顽石”就是暗指石头城金陵的曹家,因为当时的曹家人思想固执,就被称为“顽石”。再看“十二”,和“二十四”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在雍正五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被雍正下令查封。因此“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就是曲指金陵石城的曹家被“十二月二十四日”给方了!但这跟女娲有什么关系呢?请注意“女娲”的谐音可读为“女娃”,而金陵曹家被抄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女娃”的缘故!原来金陵曹家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跟太子胤礽暗结了娃娃亲,后来曹家就把太子刚出生的女娃偷抱到金陵,这样金陵曹家在暗中就成了太子的亲家。实指望太子日后登基,曹家就是驸马府了。虽然太子被康熙一废再废,但曹寅夫妇坚信太子胤礽是皇后所生,是皇家正根,将来的皇位跑不了胤礽这一脉。
  但后来却是雍正即位!雍正也认为废太子胤礽是皇家正根,很有实力夺回皇位,因此废太子胤礽死于雍正二年的事件是雍正所害。但虽然胤礽死了,儿子弘皙仍有呼声竞争皇位。于是雍正就要削弱废太子家的实力,凡是废太子家的亲属和有密切关系的人都会被雍正借故打击。后来雍正又听说金陵曹家当年跟太子胤礽结了娃娃亲,并偷抱了太子家的女娃,于是雍正就把曹家当成了废太子家的亲属打倒了。这就是一个“女娃”导致了金陵曹家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被抄。
  但原文说女娲炼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三万六千五百”是暗写曹家归清后有百年的辉煌历史,因为“三万六千五百”是一百年的大约天数。但这句话后边的“零一块”是在暗写辉煌了百年之后的曹家。因为原文说“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请注意“娲皇氏”在这里又影射了皇帝。而“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就是暗写曹家在之前的百年中一直被皇帝重用,而曹家的先祖为皇家打天下和治天下,这就是在为大清王朝“补天”。而“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被抄之后就与官场无缘。顽石被“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就是暗写曹家人离开大清官位,最后被发落到辽东岫岩的大孤山下。
  再看原文说:“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这是暗写曹家沦落后经历了艰苦生活的锻炼,就开始醒悟。石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这就是在暗写曹家后辈看到祖辈们都有补天之才,都是国家的栋梁,而自己却无所作为。石头“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就是暗写曹家的后辈曾一度的情绪低落,觉得愧对列祖列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篇:一僧一道
  继续接看原文:
  —— 一日,(石头)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请看这段原文说石头正当嗟悼之际,来了一僧一道。这“石头嗟悼”就是曹家人在悔悟,而“石头正当嗟悼之际却来了一僧一道”,这是暗指曹家的失误与僧道有关。有什么关系呢?先来看僧道是人上人的神仙,传说神仙要想得到富贵荣华并不需要劳动,他们使法术一伸手就能得到。这就是暗写曹家人不想付出幸苦,想借神仙之力得到富贵,而曹家人心目中的神仙就是皇帝,只要和皇帝结亲就能借到皇神的力量。而眼前这两个“出家人”就是预指曹家曾经两次因结皇亲而被迫离开家园,第一次是被雍正赶出金陵,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间被赶到辽东岫岩,原因都是结皇亲惹的祸。再看这两个“出家人”都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这就是暗写曹家人的所作所为脱离了现实。
  因为作者安排两个神仙来见石头,就是暗指曹家人犯了两次错误,两次想结皇亲得富贵。因此僧道二人来到石边聊到“红尘中荣华富贵”,这神仙所说的荣华富贵之地就是皇家,而石头非常向往这个地方就是曲指曹家人向往皇家的富贵生活。但又无法接近这个地方,就“自恨粗蠢”,这是曲指曹家人有自卑感。石头看到僧道去过“红尘中荣华富贵”之地,这是曲指金陵曹家看到苏州李家能接近皇宫。因为苏洲李家是皇亲,因此金陵曹家也要追随苏州李家结皇亲。于是石头就求僧道把他带到那荣华富贵之地,这就是暗写金陵曹家为结皇亲托过一些人,特别是和太子胤礽结了娃娃亲之后,要想把太子的女儿偷抱出宫就必须疏通宫中各个环节。
  再看石头想成为补天济世之材,这是曹家人的实话,但石头没有自己修炼,而是求僧道帮助。这就是曲指曹家人想成为国家栋梁,但自己不努力学习,而是要依赖皇亲去实现。可叹结果却酿成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4: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篇:僧道之言
  上一篇解读了石头乞求僧道把他带到富贵之乡,现在请看僧道如何回答: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请看之前石头让僧道把他带到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但僧道却说:“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所谓“红尘”此时影射红楼紫禁城的皇宫,跟皇家结亲“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也就是说,不能永远依赖皇家生存,“永远依恃”就等于把命运掌握在他人之手。一旦他人有事,依赖者也必受牵连!
  再看僧道又说:“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所谓“美中不足”的 真意是说:曹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已有百年的辉煌。但后来曹家子弟没有继承先辈那些勤学进取的优良传统,而是因结皇亲误了终身!虽然曹家人最后重新站起,但作者回顾曹家的光辉史记,觉得自己醒悟太晚而深感不足。再看“好事多魔”一方面是指曹雪芹婚姻上的好事多磨,另一方面是指曹家所结的两次皇亲都是好事多恶魔!第一次结皇亲导致被恶魔雍正迫害,第二次结皇亲是曹雪芹的亲身经历,下文就能写到。
  再看僧道又说:“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所谓“乐极悲生” 是作者曹雪芹的亲身经历,在乾隆十五年前后,曹雪芹被招为驸马,娶的是被乾隆封为义女的李凤公主,但李凤早已和乾隆的长子永璜私定终身,因此曹雪芹的驸马府实际上是李凤和永璜的暗中新房,曹雪芹虽然是戴绿帽子,但却得到了名义夫人的真正丈夫永璜给的许多钱,因此突然暴富,这就是“乐极”。但后来卷进了皇家的是非之中酿成悲剧!原来永璜和曹雪芹夫人李凤的事情后来传到皇子妃的耳朵里,因此曹雪芹就卷进了皇子妃们争宠的是非之中,在这次“争斗”中导致李凤出走,永璜因为找不到李凤而殉情自杀,但曹雪芹却难逃牵连,最终捡了一条命,却又一贫如洗。之前的“乐极”和后来的“悲生”就是“乐极悲生”。
  再看“人非物换”,一是指金陵曹家被抄又被赶出金陵,从此金陵曹家就是“人非物换”!但也是曹雪芹被招为驸马却不住在驸马府,这也是“人非”,真正住在曹雪芹新房人是永璜,这也是“物换”。
  再看僧道又说:“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是暗指曹家两次皇亲的结果都是一场恶梦,“万境归空”弄得个一无所有,“倒不如不去的好”,还不如踏着先辈的足迹走自己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4: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篇:石头的去向
  在上一篇里解读了僧道向石头所陈述的红尘艰险,现在来看石头如何反应: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请看石头执意要僧道把他带到红尘,就是暗写曹家人执意要结皇亲。因此二仙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就是说曹家本来是平静的,这一“动”(结皇亲)就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二仙又说:“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其实后来的事也难以料到,所以石头就说:“自然,自然。”
  再看那僧人又说:“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所谓“性灵”是指本来很精明的曹家人,而“质蠢”就是暗指精明的曹家人却在结皇亲办蠢事,“并更无奇贵之处”就是说曹家人没有富贵命。“只好踮脚而已”就是说曹家人本来够不上皇亲,但曹家人硬踮着脚往上攀。可以想象,一个人长期踮着脚走路该有多累?这就是暗写曹家人结皇亲结得很累!
  再看那僧人又说:“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当然,曹家人还要感谢帮助曹家去结皇亲的人。所谓“待劫终之日”是预指曹家会有劫难,但“复还本质”是预指曹家人醒悟之后会从新站起。
  后来僧人施法术将大石头变成扇坠大小的美玉,镌上数字,便袖了这石,飘然而去。之后这块美玉在书中经常出现,美玉的所见所闻都和曹家紧密相连。而僧人把大石头变小就是暗写曹家从兴旺走向衰败,其原因就是因为想走捷径来追求荣华富贵,结果这个捷径却越走越穷。书中说石头被变成扇坠大小,“扇”就是曲指曹家最终是亲属离散,“坠”就是曲指曹家偷抱的郡主后来上吊了。
  再看僧人说要带石头“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所谓“邦”就是国,暗指皇家。“簪缨之族”就是指世代为官的曹家,“花柳”就是暗指曹家两次结皇亲,因为“花”有小女孩之意,暗指曹家和太子胤礽结娃娃亲,把胤礽家刚出生的郡主偷抱到金陵;再看“柳”是绿的感觉,暗指曹雪芹娶李凤公主而戴绿帽子的第二次皇亲。再看僧人最后所说的“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就是指曹家最后落户在乡村,“温柔富贵”,“安身乐业”就是指曹家最后的乡村生活是比较理想的。而僧人所说的“日后自然明白”就是预指曹家人日后会明白醒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6: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篇:空空道人
  再接看下一段原文: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所谓“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就是暗写曹家依赖他人的结果是“两手空空”。变成“空空道人”了!
  再看空空道人“经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就是暗写曹家在乾隆五年之后被流放到辽东岫岩的大孤山下。
  这时空空道人又“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所谓石头上有字,就是《石头记》一书的暗示。也就是说:《石头记》是在岫岩的大孤山下写成的。
  再看空空道人“把石头上写的东西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就概括了曹家子弟因为无才而不被国家重用,也难养家。却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携入“红尘”,这就是在暗写曹家的“两次红尘”,实际上是曲指两次结皇亲。但最终的结果是“皇亲渺渺茫茫”!而曹家却“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再来解读最后的一首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前两句“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就是写曹家子弟因无才而不能保国养家,这样枉入红尘虚度了很多年,太可惜了!
  第三句“此系身前身后事”就是指《石头记》的故事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第四句“倩谁记去作奇传?”这是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警示后人要自强自立,并告诫后人:命运应该由自己掌握,不应依赖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6: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篇:班姑蔡女
  现在继续解读石头上的文字,先来看石文写道: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这段石文的开头再次暗示了《石头记》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家庭闺阁琐事”就是指书中主要是写作者的家务事。
  再看石文说的“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其中的真意是说:书中的闲情诗词或可帮读者揭开“真事隐”,
  再看石文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句话请看甲戌侧批的解读:“据余说,却大有考证。”。意思就是说:书中的内容并非“无考”,而是“大有考证”。
  再看空空道人看了石头上的文字后提出了一些看法: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请看空空道人说石文中“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这是暗写过去的曹家和大多数家庭都认为只有“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才是“大贤大忠”。那么不在朝为官就没有“大贤大忠”了吗?其实这是一种依赖朝廷的思想。也就是曲指在曹家人只想依赖皇家的资助来生存,没有自己去寻找更好的出路。
  再看空空道人又说:“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而这几“异样女子”就是指在曹家长大的郡主和后来曹雪芹娶的宫女李凤,再加上曹雪芹的妹妹。因为这三姐妹生长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所以被称为“异样女子”。再所谓“或情或痴”主要是指曹家对皇家的痴情,正因为曹家对皇家的痴情,才出现“几个异样女子”。
  再看空空道人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这是在暗写过去的曹家人不想当“小才微善”的人,而是想当跟皇家有亲缘的大人物。作者之所以要用“班姑蔡女”来比喻曹家所向往的大人物,一方面是因为“班姑蔡女”堪称“文学之最”,所以作者就用这“文学之最”来影射万户之首的皇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曹家的女子确实有“班姑蔡女”的经历和才华。所谓“班姑”就是在影射曹雪芹的妹妹,曹雪芹的妹妹是谁呢?就是红学中大名鼎鼎的脂砚斋。而班姑帮助哥哥班固写《前汉书》就是在比喻脂砚斋帮哥哥曹雪芹重评石头记。在看“蔡女”就是在影射曹雪芹的夫人李凤。蔡女继承父业写《后汉书》就是影射李凤继承了父亲的文风。而“蔡女归汉成为后汉的臣民”就好比“李凤归曹成为后曹家的媳妇”。蔡女写后汉书,而李凤改造后曹家,给后曹家写出了光辉的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7: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篇:汉唐年纪
  上一篇解读了空空道人对石头提出的问题,在这一篇里就解读石头回答空空的话,但石头的话比较长,而且非常重要,为了详细解读,本文就把石头的话分成几段来解读,先请看石头第一小段话的原文: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请看石头说空空道人太痴,这是在曲指曹家人结皇亲的事办得太痴,结果皇亲没结成,反而把自己的曹家害成了“空空道人”!
  再看石头又说:“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红楼梦》发生的年代是“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但实际上是在曲指金陵曹家的罪名是雍正“假借胡编”的!
  但石头话中的“汉唐”却与曹家有关,先来看这个“汉”就是指汉朝,而汉朝有西汉和东汉,西汉灭亡后,东汉又复兴汉室。这就是暗写曹家人没有在雍正的迫害中倒下,因为西汉影射金陵曹家(前曹家),东汉影射辽东岫岩的曹家(后曹家)。金陵曹家灭亡后,辽东岫岩的曹家又复兴了。再来看“唐”就是指唐朝,而唐朝发生了杨贵妃以及家人的悲剧!曹家的悲剧也类似唐朝的杨家,都是因为被皇帝恩宠导而致后来被嫉妒者栽赃陷害。最终赐死的赐死,抄家的抄家!
  再看石头又说:“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这句话是暗写曹家犯了第一次结皇亲的错误后,又“皆蹈一辙” 犯了第二次结皇亲的错误!
  再看石头又说:“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这句话是暗写曹家人后来觉悟了,不再走原来的老路,而是开创了一个“新奇别致”的路,而且这条路越走越亮!
  再看石头又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这两句话意是说:书中是写曹家的是与非。并不是在写曹家的历史,所以读者不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篇:讪谤君相,贬人妻女
  现在解读石头对空空道人说的第二段话,先来看第二段的原文:
  ——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
  请看石头说:“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所谓“理治之书”就是代表学习上进,但这样的人甚少。再看“爱适趣闲文”,就是爱看自己感兴趣的书,或闲的时候拿书来解闷,这样的人特多。其实看“理治之书”既是在学习做官为国效力,对自己而言也是在学习生存的本领,学习生存本领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生存。虽然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有些人却能花钱买官,能卖官的人就认为:生存不一定要苦学本领。而曹家就属于这一类的人,在曹家有曹雪芹的爷爷曹宣等人捐过监生,后来曹雪芹的堂爷爷曹寅为晚辈走了一步所谓的高琪,这步“高棋”就是给晚辈结了皇亲,曹寅认为有了皇亲就不愁无官,有了官就不愁吃穿!
  但这步高棋的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石头后边的话:“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其中的“讪谤”就是讥笑诽谤的意思。那么这是在讥笑诽谤谁呢?请看“讪谤君相”中“谤君”可读为“傍君”,这样就是暗指曹家想依赖皇帝生存。再看“讪傍君相”的“君相”反过来读就是“相君”,就是说曹家人相亲却相中了皇帝,要跟皇帝结为亲家,从而达到依赖皇帝生存的目的。但跟皇帝难以结亲,就跟太子结亲家,目的就是等太子继承皇位之后,曹家也就是皇帝的亲家了。但后来即位者并不是太子,而是雍正,从而导致曹家结皇亲的结果却酿成了悲剧!什么悲剧呢?请看“讪谤君相”四个字和在一起就是暗写依赖皇家生存的曹家被人诽谤了,其结果又被人讥笑!而诽谤者就是雍正,原来曹家所结的皇亲却被雍正认为曹家是自己竞争对手的亲属,为了削减竞争对手的势力就把曹家拉下马。当时曹家的罪名都是雍正胡编的,而胡编罪名就是诽谤!
  再看石头说:“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话中的“贬人妻女”就是暗写曹家被雍正赶出金陵,贬回北京。因为“贬人妻女”的“妻”就是暗指曹寅的妻子,“女”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因为这两个女子都是曹家的主要成员,所以“妻女”就是曹家的代名词。因为雍正是把从前曹寅的账目强加在下一辈的头上,而曹寅早已亡故,雍正贬不了曹寅,也只能“贬人妻女”了。但在作者和知情人的眼里,雍正就是个“奸淫凶恶”的人, 其罪孽“不可胜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37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9: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篇: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现在解读石头对空空道人说的第三段话,先来看第三段的原文:
  ——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
  先来看石头说的“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中的“风月”点出了金陵曹家结交月(太子)引来了风波。再看石头说的“淫秽污臭”就是暗写金陵曹家被淫秽污臭的雍正所害。再看“涂毒笔墨”就是暗指雍正设毒计来栽赃陷害金陵曹家。再看“坏人子弟”就是暗指雍正迫害的是曹寅家的子弟。再看石头说“不可胜数”就是暗写当时雍正害的人很多,不可胜数!
  再看石头又说:“至若佳人才子等书”,这“佳人才子”有男婚女嫁的提示,再看石头说“则又千部共出一套”,这又是在提示曹家的两次婚姻都是“皆蹈一辙”!再看石头又说:“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这又是在曲指曹家被“淫滥”的雍正所害。
  再看石头又说:“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这话中的两对才貌男女是在提示曹家的两次婚姻。如果仔细分析这两对男女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两对男女是来自不同年代,不同的地点,是毫无缘分的男女。现在作者把这两对无缘的男女聚在一起,就是在暗写曹家的两次婚姻都是硬撮合的婚姻。在康熙五十年,曹寅和太子胤礽结娃娃亲就是硬撮合的婚姻。在乾隆十五年前后,曹雪芹和宫女李凤也是硬撮合的婚姻。再看石头又说:“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这就是在提示:“硬撮合的婚姻”就是作者曹雪芹要写出自己家的两次皇亲,其中还有作者的亲身经历。
  在这里还必须注意两对男女中的“子建”,这个“子建”是三国曹操的儿子,曹操死后,儿子们争位就是在影射康熙死后皇子们争斗。现在作者把子建列入两对男女中,这就是暗写曹雪芹的家是因婚姻而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其实曹子建并没有参与王子们的争斗,但他却在王子争斗的是非中险些丧命。这就是在影射曹雪芹家本来就没有参与皇家争斗的事,但也在这场争斗中险些丧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