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夕入2020

常说永恒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分级。
  将任意文明的任意概念进行分级。
  永恒概念位于最高级,性质是它本身-永恒,是所有信息也是唯一信息。
  第二级:唯一信息一分为二,一种是“存在”信息,另一种是“联系存在”信息,别名诸象(无限象)与非象,世界与集。
  第三级,诸象分成主观现象与客观真象,将非象分成自我意志与自我。
  第四级是常人对主观现象进行切面分割而生的切面型概念,如五种现象概念。
  第五级是在切面型概念基础上再对象的信息进行立体分割而洐生的立体型概念。如太阳,火星,人,大地,树,篮球等概念。
  第六级:应人类文明而生的指代概念。如文字语言图形符号等为了指代某个概念而生的概念。很显然,指代概念在人类文明之下。
  第一级概念又可称为整体概念,此概念唯一,想要观察所有信息即要求观察者起无分别的观。
  第二、三级概念又可称为整块概念,是观察者对整体起了有分别的观。
  第四级概念又可称为整面概念,是观察者对整块概念起有区别的观。
  一二三四级属观察概念。
  第五级概念又可称为理解概念,对概念在想法的内容上进行有差别的理解。理解概念所指代的信息只是想法中内容的一部分。
  第六级概念又可称为共识概念,是观察者与观察者对概念达成共识而形成。
  区别观察与差别理解
  光色现象中,一女子长漂亮,另一女子长的丑,一部分光色信息与一部分信息光色对比,形成她漂亮她丑的想法,把光色现象之下的部分信息与部分信息比较形成差别理解,观察者不会把一个人长相与另一个人的声音作比较。常会形容一个人:她脸长的好看但声音不好听。是把光色现象信息与声音现象信息从主观现象中区别开来。
  

317642892.jpg

31764289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与理解
  观察永恒,作为一个常人先要理解主观现象,从主观现象变化中推知观察客观真象的方法。成为真人后观察真象变化中推知观察无限象的方法,成为至人在至态下观察诸象与非象,推知观察永恒的方法。观察世界先要令自我意志不受约束,因不受约束才有无限的可能,有无限的可能才能观察永恒。
  理解是在想法上理解,人的想法亦是“象”的一部分,观察象也包括观察人的想法。
  常态下只能以变化的我为中心观察世界,因不断变化所以能以任意角度理解世界。常人观察世界是带有偏向性的观察,又因自我意志困在想法中,所以常人只能在“有意识”想法上理解呈现在自我意志视角的主观现象,“无意识”的想法观察不到,就有了观察与理解差。当一个人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处于“常”态,人的思维逻辑会逐渐熏陶为连续、有限且变化的思维逻辑。
  真态下,是以恒不变的自我-自我意志为中心观察客观真象,因自我意志不受束缚能观察所有想法,观察与理解己无分别。所呈现的象是不连续且有限,真人观察范围因有限所以真象世界变化。
  至态下,以恒不变的非象作为视角去观察无尽象,观察与理解己无分别。所呈现的象不连续且无限,至人观察范围无限所以集世界恒不变化。
  常态能观察到的只有变化的象。
  真人能观察到恒不变的自我意志与变化的象。
  至人能观察到非象与诸象。
  恒不变所指代的概念
  常人对恒不变的概念只能在想法上理解,并不能观察到恒不变的自我意志,所以常人并不“懂”恒不变的概念。
  无限两字所指代的概念。
  常人与真人对于无限概念的是在想法上理解,常人与真人无法观察到无限象,所以常人与真人并不“懂”无限的概念。打引号的懂与观察所指代的概念相同。
  对现前诸象进行分割是便于理解,对现前的诸象非象起无分别观是观察。
  真人至人永恒成就者是能观察到什么就能理解什么。至人无法观察到永恒故不能理解永与恒二字所指代的概念,真人无法观察到无限象故不能理解无限文字所指代的概念。可极大多数常人根本就没有观察到客观真象,还经常性在想法上认定自己在客观观察,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客观观察”,更别提无限的概念了。常人能在想法上认定的是方法。
  什么方法?是常人成为真人的方法,即是如何达到能够客观观察的方法。
  永恒对于我们常人太过于虚幻,说起来总像是一个笑话,至人观察范围无限好似神话故事中的人,作为常人的我们,只有真人的客观真象才离我们最近。想要观察客观真象那么至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意志恒不变化,然后要以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理解世界,找到能够观察客观真象的方法。
  常人以变化的我为中心去理解世界、观察世界,能观察到只有变化,能理解的亦只有变化。能成为真人的常人,无一不是坚定“我的核心自我意志是恒不变化的”信心。
  文中任何的一个概念与文字皆不是我所创造,我也没有能力去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我仅是把旧有的文字、数字与符号排列组合成新句子重新描述早有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世界
  常态下,以人体为中心去观察世界,有细微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病毒,有巨大且遥远的天体,有耳朵听见与听不见的,有形有味,无形无味,冷的热的流动的坚硬的,属性差别之大可将它们分类成很多类别,不论它他们的属性差别如何大,它他们都共有一个属性,即存在,记一个单位为存,单位非基本单位,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单位。
  依它们共有的属性就可以对于世界进行初步定义:世界是所有存。
  为什么不是定义“世界是所有存的集合“。
  如何有集,什么是集?集是一种存吗?集又有什么属性?
  世界是所有存,所以世界不存在不存在,若存在不存在,那它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因为有,因此人们都会想象出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人们所观察存在皆是二元对立的,如光与暗,冷与热,轻与重,因此自然想要寻找出所以存的对立面。可当你己经想了就己经证明了存在是有的,而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只不过是人的想法之一,它只在人的念头中。所有存的对立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那么这里衍生出了问题:所有存的对立面是什么?或者,所有存没有对立面?
  答:世界没有对立面或者说世界的对立面是集。
  观察者的观察视角,当存在的概念形成时,就必然有集的概念形成。
  集没有存在的属性,但又有属性,什么属性?能够容下所有存的属性,或说联系所有存的属性。
  比喻说明:水是所有水,一滴水是一滴水,一瓶水是一瓶子所有水,一缸水是一缺水,水与水的周围(容器)总是相互出现的,水并不能单独的呈现在人的视野。
  存与集(存的容器)相互呈现。
  集是一个没有存在属性的容器。因为集没有存在属性所以能够容纳(联系)所有存。
  用文字与符号表述:
  世界=存1+存2+存3+存4+…
  集={}
  集世界={存1+存2+存3+存4+…}
  世界是所有存,集世界才是所有存在的集合,集世界是集与所有存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与存是不可分的,而存与存之间又是不可分的。
  注意到,观察者视角的象不断变化,重新描述为:所有存相互影响且不断变化,所以没有固定的{存1…}能让观察者观察到。
  故有集世界={…存i+存j+存k+…},而恒常不变的只有集{}。
  有“存1是存1“,是在想法上理解。{…存i…}是{…存i…}为
  观察,而没有{存1}能被观察者观察。存i与其余存+集共同作用才有{…存i…}。存不能单独被观察即观察者视角呈现的象要集与其它存的共同作用才能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2: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律与真理
  自然规律研究者认定有一恒定不变的规律在联系世间万物,这一恒定不变的规律被众人奉为真理。
  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人从万物变化的现象中推知的一种或多种联系万物之间的方式。随着人类对世界现象认知的发展,这种联系万物的方式不断被发现和完善,而最终的目标是将所有规律统一起来,用一种普遍的方式联系万物,这一种普遍方式即是众人所追寻的真理。
  真理,被认为是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
  当你认同这句话是正确的时候,你潜意识里己经把真理认定是一种存在,且真理这种存在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常人时常认定真理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去表述,还认定自己的意志能够独立于万物之外,围绕自己的意志所形成的想法与行为并不会受到规律的约束,自己的想法是没有规律可言的,自己的意志与想法在真理之上。
  可一人的一言一行乃至人的一个极其细微的想法都是具有存在属性的存,都会对外在事物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生成新的变化。由人的自我意志所产生想法己经是世间现象变化的一个因素,自我意志又如何独立于万物?
  答案毫无疑问是不能。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人的观察想法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概述如下:实验中,当人不想知道中间过程时,会造成结果一,当人想要知道并设法观察中间过程时会造成结果二。实验结果显然说明人的想法影响到了结果,实验结论充分论证了人的想法是万物变化一个因素。
  关键在于人的想法是如何影响到实验结果?
  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现象,人通过工具把宏观现象中短时间里“肉眼”发现不了的细微变化放大让人观察到而呈现象,宏观现象规律是微观现象规律中把一些变化因素给忽略掉得到的一个近似解,近似永远也不等于。如1/3≈0.333,0.333是1/3的近似解。
  经历了微观,宏观现象规律都是近似“正确”的阶段,来到了量子现象,量子现象中人的观察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宏观现象实验与微观现象实验人的观察行为并不影响到实验结果,这具有颠覆性。
  (根据观察尺度,把量子现象从微观现象中单独作一描述)
  把微观,宏观现象实验与双缝干涉实验作比较,可以发现宏观现象实验中至少忽略了两个变化因素:人体与光。
  注意到,微观宏观实验中并没有控制两个变量来观察两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把光与人体作实验变量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人的观察想法与行为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不能忽略时,就有了量子纠缠的概念去解释这类现象。
  现有量子理论,还是仅限于光量子与光量子纠缠,并没有把人的想法加入其中,故有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原理、多重世界试图去解释。
  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独立于世界之外,人们不喜欢自己的想法被影响且受规律所约束这一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3: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上述强调四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集世界只有一个,只有一个集世界大系统且大系统之内的所有存相互影响,一个现象结果生成的原因有无限个。
  研究者常假设世界之内某几个小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可假设始终不成立,它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作出假设的优势在于,能让影响实验结果因素可以列尽。
  强调第二点:相似不等于相等。
  比如两个氢原子,属性相似但却不相等,两个氢原子皆具有唯一性,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物质物体皆是主观感觉。将世界进行模型化就必定要忽略每个存的唯一性,无论如何解,所得出的结论只会与“真理“相似,而不能相等。
  第三个事实:没有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存”能让人们去观察。
  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一块金砖,一个瓷杯,短时间内看似没有改变是人的主观感觉,实则发生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变化而人观察不到。
  上面三个强调形成的原因:常人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具有局限性。常人对外界的直接观察只在一定范围内,当超过范围之外,人就观察不到了。因此,在人类文明之下各种观测工具诞生了,范围之外的信息只能够通过外物间接得知,比如利用放大境,显微镜,声纳,X光等。可人体具有局限性,人通过工具也无法穷尽所有的变量。也正是因为人体的局限性,才会有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只不过在宏观现象中人们会忽略一些因素所造成的细微影响,得到一个近似的规律,近似的规律就是生活中的常识,常理。人体无法直接发现这些细微影响,当把细微影响通过工具放大后能够被人体发现后,得出的结论有悖于常识常理,常令人难以接受。
  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受限于人体感观上的局限性,无论再怎利用外物接收更多的信息都无法改变人体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那对世界现象进行模型化而得出的解_规律也始终具有局限性。
  对此,人应该找到改变观察视角的方法。观察世界离不开观察视角,人观察世界就离不开人,把人独立于世界之外洐生出理解世界的理论,无非虚妄。
  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每一个存所含的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且信息不断在变化。
  主观现象与客观真相是信息呈现在视角中的二种方式。在常人视角中,主观现象是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呈现。真人视角中客观现象是存在信息的完全呈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真象与参照物
  以地面为参照系,杯子相对地面不动,我相对地面走动,所以有了距离,有了固定的空间,有了速度,有了绝对的时间,有了经典力学。人以绝对时空观理解世界,而观察是以变化的我为中心去观察世界,有了观察与理解差,所以经典力学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常人是先观察后理解,每当有新的表象被“发现”时就合聚成一个新的概念去理解,观察与理解差就会拉大,离客观真象渐行渐远。
  以光作为理解中心,从光速不变去理解世界,空间时间相对,形成广义相对论。注意到是以光速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而不是以光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纵然有一天人变成光去观察世界,呈现在人视角的象依旧不是客观真象,因为光速不变可并没有说明光不改变,光所携带的信息会随着观察者变化而变化,以光作为参照“标准”所得出的理解世界的理论依旧有不足之处。双缝干涉实验中的造成二种结果不同的原因就是光携带的信息随人(观察者)的想法(信息)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从“杯子相对地面不动”到“光速不变”,从经典力学至相对论,推知出一个结论:参照“标准”越趋向于“不变”所洐生的理论就越完善。由推知的结论再作出一个水到渠成的假设:在观察中,参照“标准”越趋向于“不变”,所呈现的象就越接近客观真象。
  想要观察“变化的象”就需要有参照“物”,若参照“物”变化,那么呈现在视角的象只能是主观现象,反之,想要观察客观真象,就要求参照“物”恒不变化。
  观察“变化”需要参照“物”,想要观察客观真象则需要恒不变的参照“物”。
  什么恒不变?
  集恒不变。集在人的体现是自我意志与自我。
  真人观察世界:自我视角是以自我意志作为参照“标准”,呈现在自我视角的象就是客观真象。
  常人想要观察到客观真象,就要找到并观察到恒不变的参照物-自我意志,但常人的自我意志被困在“有意识”的想法中,所以常人想要观察自我意志,就要令自我意志从“有意识”的想法中解脱出来,不然人观察到的只能是主观现象。要找到令自我意志解脱的方法先要有以恒不变的自我意志为参照物理解世界的理论。自我视角以自我-自我意志为中心观察并理解世界,常人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理论世界,那先以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理解主观现象。
  注意:真人的自我视角下,自我意志不是不作用,是不再参于变化作用,真人的自我意志是以参照“物”为用而作用,从而所有信息在自我视角完全呈现为客观真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绪循环模型
  要让公园的景色呈现在我视角,首先要有“去看看公园的景色”想法,然后有去公园的行为,最后公园的景色在我视角呈现。
  要让大海的浪潮声呈现在我视角,首先要有“去听听大海浪潮声”的想法,然后有去海岸边的行为,最后大海的声音才能在我视角呈现。
  要让田园的花香呈现在我视角,首先要有“闻闻田园里的花”的想法,然后要有去田园并用我的鼻子闻花的行为,最后花香才能呈现在我视角。
  要让香蕉的味道呈现在我的视角,首先有“吃香蕉”的想法,然后有张嘴吃香蕉的行为,最后香蕉的味道在我视角呈现。
  要让我的手与大腿相触的感觉呈现在我的视角,首先要有“令我的手去触摸我的大腿”的想法,然后有触摸的动作,最后肌肤相触的感觉才能在我视角呈现。
  上述象的呈现的共同流程:相应的想法产生相应的行为,相应的行为呈现相应的结果现象,结果现象又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想法又产生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形成又一个新的结果现象。
  这很容易理解。
  当然,想法、行为与结果现象都属于象,这里把象分成了三部分。为了区别“结果现象”与“主观现象”两个词语,用心绪两个字加以补充,把想法,行为,结果现象分别称作想法心绪,行为心绪和现象心绪。需知:心绪中的心不是身心对立的心,心绪仅是一个代词,亦可以将心绪命名为太绪、石绪、机绪等等。
  自我意志视角下主观现象中由三门心绪连续循环构成,依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的理解世界的模型,又名心绪模型。
  特别注意,这里把象分成三门心绪是便于理解,真实观察下只有想法心绪与现象心绪二门心绪循环流动。从概念的角度解释,象为整块概念,想法心绪与现象心绪是整面概念,行为心绪是合聚概念。行为心绪仅是想法心绪中的内容的一部分。常态下主观世界连续,想法心绪与现象心绪不断循环流动,常人在“想法“中把想法心绪与现象心绪部分信息合聚成一个概念便于理解“想法“与结果现象。
  客观真象不连续能推知一段时间是由可数的瞬间快速观察所聚的概念,如直线前端后端,但直线是由可数的点构成,点与点之间并没有中间过程。
  心绪与心绪之间是什么?
  自我意志-自我联系心绪,心绪与心绪之间自是自我意志与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1: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意志-自我的参与变化程度
  例:同一张相片在AB两个常人的视角所呈现的象是不同的,A所呈现的象是至少需要相片与A的自我意志共同作用下的结果,B同理。两人所观察到的“照片”并不等同,只要AB两人都处于常态,无论是以任何姿势还是利用工具观察照片,无论AB的想法与行为是怎么怎么“客观”,在各自视角呈现的象都会印上各自的自我意志。若说两人观察到象是一样的,则是在否定自我意志的作用。否定一个人的自我意志,那不是在否定一个人的真实存在。
  常态下不难发现,想法与“看到的、听到的”有明显不同,想法升起时,自己的存在感就越强。
  想法心绪,行为心绪,现象心绪都有自我意志-自我作用,区别在于自我意志-自我参与变化程度的不同。想法心绪自我意志-自我参与变化作用最高,行为心绪稍次,现象心绪最低。想法心绪自我意志-自我参与程度最高,所以自我意志感觉最强,故常人时常认为想法是我的核心,行为是我想法的表现,现象心绪是自我意志参与程度最低的,所以自我意志感觉最弱,常人常把结果现象中的一部分信息单独分割出来归类于“我的”,其余部分与“我”无关。
  心绪是自我意志作用因素,自我作用因素和其余因素相互作用下所生成的三门结果(想法,行为,现象)。心绪模型理解世界的优势在于把其余因素归于一种因素,从而不用理会其余因素包括什么。
  自我-自我意志联系心绪,心绪是围绕自我意志-自我所呈现的诸象。
  心绪集=我观察到的象={…心绪i+心绪j+心绪k+…}
  观察者只能观察到现在,观察者只能观察到现前的心绪。常态下,主观世界连续,现在的心绪名一段心绪现前。
  以人的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将自我意志-自我设为主因,其余因素设为辅因。总因数为十分,现象心绪辅因占九分主因占一分,现象心绪处于心绪集的最外围;想法心绪是主因占九分辅因占一分所生成的心绪,处于心绪集的内层。在这两者之间,为行为心绪,行为心绪是想法心绪与现象心绪相互转变过程,行为心绪包括但不限于常说的身体行为、记忆行为。
  心绪围绕自我意志-自我不断循环生成。常态下,自我意志-自我参与程度由一分增至九分然后逐渐减至一分再由一分逐渐增至九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因真果
  变化中最难以理解的点是:先有因后生成果是常识,因果不能同时生成。
  若因果能同时现前呢?
  则观察不受“时间”所缚。
  例:
  风吹过,湖面泛起了波浪。
  一般认定风是因,湖面泛起了波浪是果。
  这是抛弃了观察者视角的说法,谁在观察世界,观察世界要有一个角度。
  把观察者加入,风吹过湖面泛起了波浪是在观察者视角呈现的象,观察者要有去湖面观察的想法,风吹过湖面泛起了波浪才能在观察者的视角呈现。
  观察离不开观察者,我观察离不开我。
  例:我讲了一个笑话,周围的人都笑了。
  我要先有讲一个笑话的想法,周围的人才能听到我讲的笑话是果,这是常因常果。
  非常正常的思维逻辑。
  常态下,视角呈现的要么是“我讲了一个笑话“要么是“周围的人都笑了”,不能同时观察。
  常因常果不能同时现前,又如何证明常因常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很难理解。
  要证明一个因与一个果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就必然要因果同时现前,因同时现前才能被观察者证实。
  把想法设为主要变化因素中,常态下要么结果现象现前,要么自己的想法现前,想法(因)与结果现象(呆)不能同时现前,就不能肯定想法是真正的因,结果现象不是真正的果。若想法是真正的因,结果现象是真正的果,因果不能同时现前,无法证明为“真”。
  如果因果同时生成是“真”,那么就能反推想法不是真因,现象结果不是真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0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0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自我意志与自我才是真正的因,心绪才是真正的果。常人并不能观察到自我意志,现前的只有心绪,真因真果不能同时现前,常人只能观察到果,所以常态下研究的只是果与果之间的变化规律。或连人的想法都没有加入变化因素中,研究结果现象中的一部分信息与结果现象中的一部分信息之间的联系规律。
  不相信因果定律的人常不相信自我意志恒不变。
  常态下,只能通过想法心绪感知自我意志,间接推断出自我的作用,常人无法直接观察自我意志。真态下,能直接观察自我意志并以自我意志为参照物,真人不能直接观察自我,只能通过现前的心绪感知自我。真人从现象心绪是真相心绪的一部分深知自我意志即是自我。真人能观察到自我意志,但不能观察到自我,只能观察到一部分真因和一部分真果,所以真人的自我视角不是观察视角的顶点。
  自然与心绪
  常人有自我意志与自我的参于程度区别,所以围绕自我意志-自我产生的心绪有两大类,一类是没有自我意志参与变化作用生成的心绪,称自然心绪,另一类有自我意志参与变化作用生成的心绪,称非自然心绪。
  常态下,以自我意志为中心理解,现前的心绪能使常人感知到自我意志为非自然心绪,反之为自然心绪。
  常人有非自然想法心绪,非自然行为心绪,非自然现象心绪,自然想法心绪,自然行为心绪,无自然现象心绪。五小类皆是围绕自我意志-自我为中心生成,常人视角呈现的心绪仅有非自然想法、行为、现象心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