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重读《杂阿含经》——用《杂阿含经》解答几个佛法问题(转载)

[复制链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3: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七十七种智
    
  《杂阿含》第35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七十七种智?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缘行智,非余无明缘行智,过去无明缘行智,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未来无明缘行智,非余未来无明缘行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是名七十七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通常,人们会认为过去的事在过去发生,现在的事在现在发生,未来的事在未来发生,这是把过去、现在、未来切成三段;实际上,过去的改变即是现在,现在的改变即是未来,只有因缘的改变,而没有实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的影响必于现在展现,而现在的作为可以改变过去影响之表现,要改变历史事件对现在的影响,不用回到过去,而应尽力在当前改变因缘、改变想法、改变做法。
  对于修行者而言,无论以往无明贪爱影响多么深重,但现在起开始改变,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改变认知模式,生命的方向将由追逐喜乐,改变成为以断离烦恼为导向,不会后悔过去,不会期待未来,而会尽力于当前。
    
    
  ==============================================================
  佛教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宿命论,这本是奥义书、耆那教的外道思想,由于渗入佛教日久,毒害着古往今来的学佛人。
  学佛人遇到困难障碍,往往归因于个人过去世业障深重,或是臆想过去不当言行导致,解决困难的办法多是拜忏、布施、放生等。
  《了凡四训》是这类思想之集大成者,给人造成只要做善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想法,这当然不是佛陀的教导,也和佛法没有任何关系!
  佛陀不会讲过去决定现在,或现在决定未来,这不符合缘生无常的基本教义,缘生的现实是有影响而不决定,否则必然陷入宿命论的窠臼。
    
  佛陀讲根据问题发生的现况,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原因就在现况之中,而不在遥远的过去。
  宿命论本身就是悖论,只要细想就知道多么荒谬!
  譬如,某人在家中种一棵芒果树,以备夏日荫凉;过了三年,芒果树长大了,还结了芒果,这人就摘来品尝,结果发现味道不好,就把芒果摘下来,晒成芒果干,味道就好很多。按照宿命论,怎么说呢,为什么会吃到芒果干呢?因为三年前种了芒果树。
  但他种芒果树时从来没想过吃芒果干啊,为什么会成为原因呢?如此,就必须把这三年的经历述说一遍,如果要扯的话,还要说这棵芒果树的品种和来源,家里土地的土质,来解释芒果为何会酸,再来说此人有吃芒果干的经验才想晒芒果,诸如此类,其实这些只是过程,而不是原因。
  这是不是和经中所讲中了毒箭之后,不去寻找解毒之法,而去探究箭头、箭簇的材质一样荒唐可笑呢?
  实际上,问题本身也是矛盾,种树的人和吃芒果干的人并非同一人,一切都在因缘中流转,哪里有什么可追溯的原因呢?
  现在为何如此,从当前寻找原因即可,这样问题就不会失焦,当前有一棵结芒果的芒果树,这不就是过去的影响吗?
  佛法不会让人否定过去的影响,而是要破除在过去找原因的错误思维,另外,现在人的作为也很重要!
  同样是面对味道不好的芒果,他可能会去拿来做芒果干,也可能拿去喂猪,甚至可能让它烂在树上,那么结果也就不同。
  这时,如理思维的见法者和不如理思维的无明凡夫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过去已发生之事实无法更改(种下一棵芒果树),现在如何看待当前的事实(结出的芒果味道不好),实施何种行为(基于对事实的判断而行),得到何种结果(问题的解决或转变)。
    
  修行是什么呢,不就是改变自己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修正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在生活中断除烦恼,如此而已!
  不断解决问题,度越烦恼,这就是解脱者的生活啊;离此寻找解脱,幻想脱离现实,另有一片天地,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四十四种智
    
  《杂阿含》第356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十四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十四种智?谓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老死灭道迹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行灭道迹智,是名四十四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于四圣谛如实知,如实知见四十四种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0: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30 七佛如实观十二因缘而正觉
    
  《杂阿含》第369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彼毗婆尸佛正坐七日已,从三昧觉,说此偈言: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知因缘生法。
  若知因生苦,知诸受灭尽,
  知因缘法尽,则知有漏尽。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知有因生苦。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知诸受灭尽。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知因缘法尽。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知尽诸有漏。
  如此诸法生,梵志勤思禅,
  普照诸世间,如日住虚空,
  破坏诸魔军,觉诸结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
  ========================
    
  《杂阿含》第366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知。’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此生?寻复正思惟,无间等起知:缘有故有生。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有?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取故有有。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取?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观察:取法味著、顾念,缘触爱所增长。当知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如缘油、炷而燃灯,彼时时增油治炷,彼灯常明,炽燃不息。”如前来叹譬、城譬广说。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毗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皆如是说。
  ========================
  解读: 读《杂阿含》会发现世尊正觉是通过观十二因缘,这与佛教常识不符。
  通常说法为,阿罗汉修四圣谛法成就,辟支佛修十二因缘法成就,佛陀修六度万行成就,为何本经说过去七佛都是以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成就呢?
  四圣谛初转见法(观十二因缘法,见八正道),二转修道(修习八正道,圆满七觉支),三转证道(解脱、解脱知见),可见,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并非两个法门,十二因缘只是四圣谛初转内容,难道这不值得思考吗?
  又《杂阿含》第393经说,佛陀以四圣谛成就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以四圣谛成就,辟支佛亦以四圣谛成就,【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若得辟支佛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佛陀是自悟,辟支佛也是自悟,有何差别?
  通常说法是,佛陀证悟后教化众生,而辟支佛不说法,又或辟支佛证悟虽较阿罗汉高,而不如佛陀圆满,诸如此类,好像可以解释,但又不能完全信服...
    
  十二因缘真的是造业受报的三世轮回说吗,佛陀到底在菩提树下观察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不清楚,学佛还真的不知在做些什么!
  【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1: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木社区居然有这样的帖子,萨度!萨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如实观察“生死的集与灭”
    
  《杂阿含》第36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杂阿含》第368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已,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老死如实显现,乃至行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是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杂阿含》第428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目前,佛教界广为流传“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然而修定并不必然开发智慧,否则佛陀六年苦行,修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何仍然无慧呢?
  最终佛陀是回到早年的初禅经验,住于初禅,内寂其心,如理作意,正观十二缘起,方成正觉。
  《杂阿含》68 经亦如是说:“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实际上,修定为发慧的善方便,犹如吃饭用的筷子,有筷子可以更好的吃饭,没有筷子也不是不能吃,只是不很方便而已。
  佛陀为人说法,很多听法者并无禅定力,却能当下见法,足以说明慧非由定发,实由观而发也!
  如实观察“生死的集与灭”,从哪里下手呢,还是要回到根境为缘生识的当下,现前身心的缘起就是十二缘起,离此去思维,过去世因无明造作而有此生的业报,此生继续造业,而有未来世的生死,这只是妄想罢了,与修行何干?
  作为佛法核心的“十二因缘”沦为三世业报轮回的浅见,岂不悲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3: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32 无明所盖, 爱结所系, 长夜轮回
  《杂阿含》第266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
  “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干。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皆悉崩落。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脱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修行第一步见因缘法(即如实知五蕴集灭法)断无明,第二步修八正道(即圆满七觉分)断贪爱,最后生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众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轮回之苦,但却不知不觉,因为没有体验!事实上,轮回的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表现。
  譬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努力工作,不舍昼夜,最终完成任务,然后我们会休息放松。
  当然,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但我们可能会很放逸,好像无事一身轻,尽情释放努力工作时所产生的压抑情绪,这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的补偿,吃大餐、看电影、旅游等等,直到新的任务降临!
  人们持续这样的轮转生活,就像把发条用力旋紧,再慢慢松开,再旋紧再松开,如此循环往复。
  这就像是在海边的沙滩上堆城堡,人们一直想要保有城堡,可是海水不断地将城堡打坏,可是他觉得不死心,继续将城堡修复好。
  他会想:“坏了没有关系,我再把它修复就好,持续地修复呢,我还是拥有一座城堡”。
  可是有智慧的人一看,他并没有拥有城堡,他拥有一件工作,一个永远做不完,怎么做都不会成功的工作。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放弃那个工作!如何放弃呢?你就静静看着:只要你不继续做,城堡自然会没有。
  城堡会维持是因为有那个不断的建造者和持续建造的意愿。可是建造者是什么呢,只是一个概念。  
  比如说,这本书是什么样子?当这样放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当那样放的时候,它就是那个样子。
  所有的样子都是不同条件所显现的状况!那书是什么样子呢?每种样子都是特定条件的状况,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没有样子。
  最重要的是当你摆出任何样子的时候,它就一直在改变。书没有样子,所呈现的只是一种条件的状况,所以没有表现出种种样子的那一本书。
  这些样子就是所谓的那一本书,而这些样子就是条件的状况,所以书就是条件的状况。  
  那么,建造者呢,也只是一个概念,在现实当中,只是五蕴因缘的变化。当你明白这件事,就会放下那个完不成工作。
  离开工作的是谁呢?没有离开工作的那个人,只有工作的结束!你可能会想:那我不做这个工作以后会失去什么?
  你不会失去城堡,也不会失去你自己,你只有失去迷惑和贪爱,还有这件永远做不完的痛苦工作的结束;没有得到任何的事物,只有痛苦的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3: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无明故,于五蕴生爱喜,取著五阴是我、我所
    
    
  《杂阿含》第44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若生则系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著。
  “云何不生不系著?多闻圣弟子,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爱喜、赞叹、取著,不系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不生不系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无明缘爱、爱缘取,取已,彼法变异,心随变异,以生系著故,则生恐怖。
    
  古代有一位将军拿出他所珍爱的玉杯把玩,一不小心玉杯滑了下来,他吓了一跳。还好那位将军动作快抓住滑下来的杯子,不过他已经惊吓得满头大汗了。
  当他回过神镇定下来之后,心里想着:“我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从来没有害怕过,可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玉杯就让我吓成这样?”
  那位将军想了一阵子之后,就将他心爱的玉杯打碎。那位将军虽然在沙场上无所畏惧,但心系著于玉杯,当玉杯快摔坏时,心生恐惧。
  后来他沉思良久,将那个玉杯打碎。就如同佛陀经文中所教的:“...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著摄受心住。
  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著故。......”
  “玉杯”不一定都会带在身边,可是五受阴则是随时都在。只是“系著于玉杯”,就能让一位沙场老将心生恐怖、汗流浃背,更遑论众生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赞叹、取著时的情况。这是很难想像的,可是众生却是每天无时无刻都得面对及承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4: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先断无明,后断贪爱
  《杂阿含》第31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谓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灭道迹不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断色。如是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故,不堪能断识。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色。如是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识。输屡那,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
  解读: 舍利弗教导输屡那,如实知五蕴集灭法,堪能断五蕴(之喜贪)。
  因为见五蕴集灭法,则能断除五蕴为常、乐、我之妄见,如实知五蕴为缘生,故无常、苦、非我我所,从而于五蕴生厌离,贪欲断则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相应部》第22.49经
  ========================
  [四九] 第七 输屡那(一)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 时,有居士子输屡那,来诣世尊之住处。诣而……乃至……
    三 一面坐时,世尊谓于居士子输屡那曰:
    四 ‘输屡那!若诸沙门、婆罗门,以无常、苦,变易法之色,观我是胜,观我是等,观我是劣者,如何得非不见如实耶?
    五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受,观我是胜,观我是等,观我是劣者,如何得非不见如实耶?
    六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想……
    七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行,观我是胜,观我是等,观我是劣者,如何得非不见如实耶?
    八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识,观我是胜,观我是等,观我是劣者,如何得非不见如实耶?
    九 输屡那!若诸沙门、婆罗门,以无常、苦、变易法之色,不观我是胜,不观我是等,不观我是劣者,如何得不见如实耶?
    一〇~一二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想……行……
    一三 以无常、苦变易法之识,不观我是胜,不观我是等,不观我是劣者,如何得不见如实耶?
    一四 输屡那!汝意云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是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若无常、苦、变易之法,得观此,而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一五 ‘受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一六~一七 想……行……
    一八 ‘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若无常、苦、变易之法者、得观此,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一九 ‘输屡那!是故于此处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应以如是正慧如实见。
    二〇~二二 所有受之……想之……行之……
    二三 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胜、劣、远、近者,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应以如是正慧如实见。
    二四 输屡那!如是有闻之圣弟子,厌患于色、厌患于受、厌患于想、厌患于行、厌患于识、厌患而离欲,离欲故解脱,令解脱故谓解脱智生,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相应部》第22.50经
  ========================
    [五〇] 第八 输屡那(二)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 时,有居士子输屡那,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三 一面坐时,世尊谓于居士子输屡那曰:
    四 ‘输屡那!若诸沙门、婆罗门,不知色,不知色集,不知色灭,不知顺色灭之道。不知受,不知受集 ,不知受灭,不知顺受灭之道。不知想……乃至……不知行,不知行集,不知行灭,不知顺行灭之道。不知识,不知识集,不知识灭,不知顺识灭之道者。输屡那!彼沙门、婆罗门,不相应于我沙门中之沙门,不相应婆罗门中之婆罗门者。又彼具寿等亦非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而住。
    五 输屡那!若诸沙门、婆罗门,知色,知色集,知色灭,知顺色灭之道。知受……想……行……知识,知识集,知识灭,知顺识灭之道者。输屡那!彼沙门,婆罗门、相应于我沙门中之沙门,相应于婆罗门中之婆罗门者。又彼具寿等,亦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而住。’
  ========================
  解读: 《相应部》第22.49~22.50两经是《杂阿含》第31经的异译。
  可以看到,两种翻译的经文次序有所颠倒,22.49经讲观五蕴无常、苦、非我我所,断我见;
  22.50经讲如实知五蕴集灭法,于现法自证知、现证。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次第,到底是先见五蕴集灭法(断无明),还是先观无常苦非我(断我见)呢?
  这是佛教界相当困扰的问题,根源在于十结论义。
  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通常说法是初果断三结(身见、戒取、疑),而阿罗汉断十结(无明最后断),然而,在《杂阿含》中只有五下分结,并未出现五上分结,其中掉是五盖,如何成为结?
    
  无明是于五蕴集灭法不如实知,不断无明如何断我见。
  《杂阿含》第296经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智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
  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
  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另外,慢以我见为根源,不断无明如何断慢。
  《杂阿含》第58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在转-法-论-经中,佛陀明确指出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的修证次第,初转见法即得明断无明,二转修八正道断贪爱,三转成就解脱、解脱知见。
  《相应部》第56.18经 (初转见四圣谛,见四圣谛即是明)
  【大德!所谓明、明者。大德!云何为明耶?云何为随明耶?’ ‘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此名之明;如是者为随明。】
  《杂阿含》第646经 (慧根即是四圣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
  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
  《杂阿含》第654经 (慧根为首,摄受余四根)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譬如堂阁众材,栋为其首,
  皆依于栋,以摄持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相应部》第48.52经 (慧根生已,余四根安住)
  【诸比丘!于圣弟子,若尚未生圣智者,则无四根之等住,无四根之安住。诸比丘!于圣弟子,若已生圣智,则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
  《杂阿含》第749经 (明为前相,次第修行八正道)
  【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相应部》第45.1经 (以明为前,次第修行八正道)
  【以明为前,因生善法,随生惭愧。诸比丘!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
    
  可知,佛法修行次就是先断无明后断贪爱。
  因此,须陀洹断无明后,才能断我见(无明灭则行灭),才能断戒取(见八正道),才能断疑(成就四不坏净),这就是经中所说的断无明慧解脱。
  《杂阿含》第710经  
  【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
  至于阿罗汉,就是再断除贪欲和嗔恚,三毒断尽,成就心解脱、解脱知见。
  《杂阿含》第1经  
  【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为什么佛法修证次第发生如此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后世论师人为篡改经教,罪魁祸首即是《舍利弗阿毗昙论》!
  目前,无论《杂阿含》还是《相应部》,增加的很多部派论义多是源自此论,它不但修改佛法修正次第,也转变佛教圣者典范,提出十结烦恼、识分位十二因缘、阿罗汉有漏不究竟,并发展出菩萨、辟支佛的圣者典范,这才导致部派分裂,大众部异军突起,阿难系经师僧团远走雪山,最后佛法在世间销声匿迹,果然如世尊预言正法五百年。。。
    
  真谛《部执异论疏》
  【上座弟子部,唯弘经藏,不弘律、论二藏故。……从迦叶已来,至优波笈多,专弘经藏,相传未异。以后稍弃根本,渐弘毘昙。至迦旃延子等,弃本取末,所说与经不相符。欲刊定之,使改末归本,固执不从。再三是正,皆执不回,因此分成异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5: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先知法住,后知涅盘
    
  《杂阿含》第34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若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养佛及诸声闻众,大得利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都不恭敬、尊重、供养众邪异道衣被、饮食、卧具、汤药。
  尔时众多异道聚会未曾讲堂,作如是论:“我等昔来常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悉断绝,但恭敬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此众中,谁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诣彼沙门瞿昙众中出家,闻彼法已,来还广说。我等当复用彼闻法,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其信乐,可得还复供养如前。”
  时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须深,聪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听彼法已,来还宣说。”
  时诸外道诣须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众聚集未曾讲堂,作如是论:‘我等先来为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悉断绝。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间,悉共奉事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我此众中,谁有聪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学道,闻彼法已,来还宣说,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我此众还得恭敬、尊重、供养。’其中有言:‘唯有须深聪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昙法中出家学道,闻彼说法,悉能受持,来还宣说。’是故我等故来相请,仁者当行。”
  时彼须深默然受请,诣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众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经行。尔时须深诣众多比丘,而作是言:“诸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时众多比丘将彼须深,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须深,欲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
  时诸比丘愿度须深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若复寂静解脱,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
  作是说已,众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尔时须深知众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众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
  须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
  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
  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我于正法中盗密出家,是故悔过!”
  佛告须深:“云何于正法中盗密出家?”
  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而今断绝,悉共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盗密出家。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佛告须深:“今当说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盗贼,缚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盗,愿王处罪。’王言:‘将罪人去,反缚两手,恶声宣令,周遍国中,然后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缚两手,恶声宣唱,周遍城邑,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日中,王问:‘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复敕臣,复劖百矛。至日晡时,复劖百矛,彼犹不死。”
  佛告须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宁有完处如手掌不?”
  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复问须深:“时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缘,受苦极苦剧不?”
  须深白佛:“极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难堪,况三百矛当可堪忍!”
  佛告须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盗密出家,盗受持法,为人宣说,当受苦痛,倍过于彼。”
  佛说是法时,外道须深漏尽意解。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此经讲述须深盗法,后皈依正法,漏尽解脱。
  断无明慧解脱,断贪欲心解脱,心解脱者则能自知作证,这是《杂阿含》绝大多数经文的共说。
  本经中有一比丘自称慧解脱,却自记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是不符合正统佛法的。
  根据后面佛陀讲述,慧解脱者只是见十二因缘法的见法者,即先知法住,但还未证涅盘,必须继续修行,“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见法(十二因缘集灭法)、断无明、慧解脱,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即是五根的慧根成就(然后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也是八正道的正见成就(然后起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最后定根和正定成就,解脱、解脱知见生。
  因而,慧解脱者并不需要禅定功夫,例如,舍利弗和目犍连出家前并未修习禅定,却在听闻缘起偈后当下见法。
  慧解脱的证量为须陀洹,绝不是阿罗汉,后世学人揉杂部派论义,认为无明最后断,而将慧解脱者误认为是阿罗汉。
    
  为何后世论师会将最先断的无明,放在十结的最后断呢?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奥义书梵我、耆那教业清净的影响,
  凡夫识受无明和业障染污,必须由苦行和禅定才可回归本来的智慧;
  二是对涅盘的误解,众生期盼圣者住世,但断无明后则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圣者涅盘似乎与众生永别,如何让圣者长久的在轮回中教导众生修行呢?
  必须把断无明移至最后断,或者分段断,不断无明而又能断身见、戒取、疑、贪、嗔,
  这样的圣者即非凡夫,又能长久轮回,这就是后来的菩萨信仰。
  实际上,不断无明就是凡夫,身见、戒取、疑、贪、嗔是绝不可能先于无明而断的!
  佛陀的教导是,见法者务必勤修七觉分,漏尽解脱,此为精进,否则为放逸,见《杂阿含》212经。
  (觉得这是乱解读。
    
  按本经所说,得慧解脱者“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怎么可
  能“证量为须陀洹”?
    
  而且慧解脱者也并非不需要禅定,凡是无定解脱者(得灭尽定)都称为慧解脱,所以慧
  解脱有很多种,有些无禅定,有些证到初禅,有些能证到四禅八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14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5: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当精进不放逸
    
    
  《杂阿含》第855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难提优婆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为放逸,为不放逸?”
  佛告难提:“若于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此等为凡夫数。若圣弟子不成就者,为放逸,非不放逸。难提,若圣弟子于佛不坏净成就,而不上求,不于空闲林中,若露地坐,昼夜禅思,精勤修习胜妙出离,饶益随喜;彼不随喜已,欢喜不生;欢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觉则生;苦觉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圣弟子名为放逸。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如是难提,若圣弟子成就于佛不坏净,其心不起知足想,于空闲林中,树下露地,昼夜禅思,精勤方便,能起胜妙出离随喜;随喜已,生欢喜;生欢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心则定。若圣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难提优婆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礼佛足而去。
  ========================
  解读: 若于五根不成就,于七觉支不圆满,于佛法僧戒不成就者,是为放逸!
    
    
  《杂阿含》第212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行,亦非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类比丘说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罗汉,尽诸有漏,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正解脱。如是像类比丘,我不为说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复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见彼诸尊得不放逸果,是故不为彼说不放逸行。
  “为何等像类比丘说不放逸行?若诸比丘在学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隐,向涅槃住。如是像类比丘,我为其说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习学诸根,心乐随顺资生之具,亲近善友,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所以者何?彼眼识所可爱乐、染著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赞叹、不染、不著住故,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终不退减随于眼色。于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无学比丘(阿罗汉)已断尽烦恼,心正解脱,不复放逸。云何不复放逸?圣弟子正定起已,随正见,随正念,住于正智,行于正道,堪为人天供养。
  有学比丘,当精勤于离贪断爱之八正道,即于可爱乐染著之色,不喜、不赞叹、不染、不系著住,专精胜进,身心止息,心安极住不忘,常定一心,无量法喜。
    
    
    
  《杂阿含》第212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增进,升上上道。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比丘,当于二法依止多住,于诸善法不生足想,依于诸断未曾舍离,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精勤方便堪能,修习善法不息。是故比丘,于诸下劣勿生欢喜想,当修上上升进。多住如是修习,不久当得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解读: 精进即四正勤: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令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
  就修行而言,即未生五盖令不生,已生五盖令灭,未生七觉支令生,已生七觉支令增长。
    
    
  《杂阿含》第727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力士聚落人间游行,于拘夷那竭城希连河中间住。于聚落侧,告尊者阿难:“令四重襞叠,敷世尊郁多罗僧,我今背疾,欲小卧息。”
  尊者阿难即受教敕,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唯世尊知时。”
  尔时世尊厚襞僧伽梨枕头,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告尊者阿难:“汝说七觉分。”
  时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告阿难:“汝说精进耶?”
  阿难白佛:“我说精进,世尊。我说精进,善逝。”
  佛告阿难:“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是语已,正坐端身系念。
  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乐闻美妙法,忍疾告人说,
  比丘即说法,转于七觉分。
  善哉尊阿难,明解巧便说,
  有胜白净法,离垢微妙说。
  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
  此则七觉分,微妙之善说。
  闻说七觉分,深达正觉味,
  身婴大苦患,忍疾端坐听。
  观为正法王,常为人演说,
  犹乐闻所说,况余未闻者!
  第一大智慧,十力所礼者,
  彼亦应疾疾,来听说正法。
  诸多闻通达,契经阿毗昙,
  善通法律者,应听况余者!
  闻说如实法,专心黠慧听,
  于佛所说法,得离欲欢喜,
  欢喜身猗息,心自乐亦然。
  心乐得正受,正观有事行,
  厌恶三趣者,离欲心解脱。
  厌恶诸有趣,不集于人天,
  无余犹灯灭,究竟般涅槃。
  闻法多福利,最胜之所说,
  是故当专思,听大师所说。”
  异比丘说此偈已,从座起而去。
  ========================
  解读: 佛陀听闻阿难讲说精进,不顾病痛,正坐端身系念,怎不令人感动!
  “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杂阿含》379经说成就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声闻弟子亦成就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称为阿罗汉,佛陀和阿罗汉有何差别?
  《杂阿含》75经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