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68|回复: 77

作为那烂陀寺的顶级僧才是如何看待大乘的

[复制链接]

3

主题

90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发表于 2020-9-22 1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玄奘大师作为当时那烂陀寺的杰出僧才,为何翻译了那么多的大乘经典!
  2.彼时的那烂陀寺作为全球佛教顶尖学府,玄奘大师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可见实力非凡。
  3.加上他步行几万里去印度,这种求真务实的无畏精神,可不是古今罕见,而是绝无仅有了!
  新手,想真正了解佛教的发展以及相关真实资料史料,望有识之士拿点干货,给我参考学习!我现在对佛教的认知是,想学,又怕掉坑里,无从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1: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天涯回复某网友帖子编辑整理
  照俺说吧,其实信佛很简单,就是原原本本照佛经相信,如是我闻信受奉行就可以了。问题是不信,有的甚至一句都不当真,心态摆不正。“智信、愚信”,在他们看来,好像说智信,就是只相信自己,只接受在自己能够接受理解范围之内的,如果是原原本本照佛经说的相信,虔诚供养礼拜诵念,在他们看来就是愚信迷信了的。
  其实也用不着担心,但凡有人说相信什么的,真正有信仰的,把信仰真当回事的人,他首先都得经过自己内心的确认,理念的认同,按照的心中有数,觉得好的对的有道理的,他就信受奉行了,这不自然吗?
  以上这种原理,也就是佛陀言教自始至终都强调的两方面:“自依止、法依止”。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中间没有第三者,有的地方佛陀甚至将作为人的自身也排除在外,相当于作了终极的示范,这些原则或说道理都非常明确。
  佛教信仰的成立,完整的就是这两方面:自依止、法依止。两方面依止,缺了哪边都是愚信及迷信,狂妄或者虚妄。好像在那些人看来,所谓智信就是只要的自依止,也就只相信自己,以自我(这个还是小我)为中心,如果再叫他相信句佛经,那就好像要叫他投降似的,十分的不乐意,这种就是心态摆不正,就像是中医说的“阴阳失调”,为诸病之本。所以这类型学佛人,也有些平常表现出来的病症,人格上面也出了问题,处在了尴尬中,就是往往在自卑与自亢两者之间徘徊……
  回到说原原本本照佛经相信,当然前提是能够看得懂佛经(基本上只要字面意思读得通就行);若看不懂佛经,那么就可以多听佛友法师同道讲解;即使都懂不进去什么,那么只要以虔诚信仰之心,结个缘拜个佛,也是不可思议的。
  无论如何,佛教的基本教义:因缘果报(或说因果报应),平常人都是能够理会的,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也就足够了。为什么呢?如佛经开示,“因缘”二字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理。也就是说,佛法从最基本最浅显最简单,到最深奥的“缘起性空”般若智慧等等,无不都是从“因缘”二字道理阐发演示出来的。所以若我们去宣传佛法,无论网上还是现实当中,碰到人无论有文化没文化,都可以从“因缘果报”一义说起,这是最容易的。
  最高深莫测的是佛法,最平易近人的也是佛法。佛佛道同,诸法平等。南无妙法莲华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王子的小小大乘起信论】
  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觉者自觉,迷者自迷。心安便好,本无忧虑。诸法实相,悟亦空,不悟亦空。真理法尔如是,用不着人为之担心事。说理为解疑惑,明理还归诚信。大乘佛法不是叫人各自为己游渡过海的,是叫我们乘船过去的,菩萨行自利利他人我为一体。此处深信佛语得心安,随顺归依得解脱。佛经处处赞叹一四句偈功德,于佛法中但闻得一偈一句信受不逆者,是人不堕三恶道,是人当无忧来时路,常念常存,世世生佛法中,辗转增胜,已决定成佛。再如依《法华经》中佛说保任“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护念之人,随所住处恒安乐。南无妙法莲华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3: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乘妙法莲华经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学法华者,一切经法皆可随喜,并都是妙法莲华经,普佛普法大乘一乘,“若于此法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可以免于佛法中起人见,取此舍彼、自赞毁他,而造谤法之罪。
  原原本本照着经典佛语相信,一佛一菩萨名号,一偈一句大乘经典,皆可度人出轮回,安置生天涅槃之道,同登彼岸,皆共成佛道。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南无妙法莲华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0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经典我也看了些,我感觉部分大乘经典记载手法
  有点绕啊,功德多少,福德多少,地狱多少,
  都是无量无边,非常大无限大,不可思议大,想象不到的大!部分经典读完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只记得读完各种功德福报之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头雾水!
  难道就不能换种表达方法吗?相对来讲~阿含经~
  就没有那么绕,直讲本质,没有各种大无限大不可想象的大!为什么大乘经典的记载行文不学学《阿含经》的方式呢!要我讲删除各种功德福德,读起来轻松多了,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5: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识 2020-01-03 16:50:10
  佛教经典我也看了些,我感觉部分大乘经典记载手法
  有点绕啊,功德多少,福德多少,地狱多少,
  都是无量无边,非常大无限大,不可思议大,想象不到的大!部分经典读完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只记得读完各种功德福报之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头雾水!
  难道就不能换种表达方法吗?相对来讲~阿含经~
  就没有那么绕,直讲本质,没有各种大无限大不可想象的大!为什么大乘经典的记载行文不学学《阿含经》的方......
  -----------------------------
  咱知道佛法的本怀是普渡众生,所谓“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它就有必要照顾芸芸众生的各种阶层,它不能只照顾几个出类拔萃的知识分子的。就算是为了照顾到少数的人,它既然要几千年这样子传承下来,没有庞大的载体,没有群众基础它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从理论上,至于大乘了义经典,前面该说的好像都说了,所谓“诸法毕竟空”、“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如是”以及“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已经没有必要再啰嗦了,接下去就是当体即真、当体即空即中道妙有,所以大乘佛经讲到后面,差不多都是宣扬“此经”的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意思道理已经讲得够多够明白了,再讲也还是翻来覆去原样子,那么学佛人中如果“如是我闻”还是领悟不了(毕竟大多数还是领悟不透),那也不要紧,佛法以方便为门,可以结缘薰修,慢慢来,只要有信心于佛道,迟早可以觉悟的,且结下善缘,至少可以免堕恶道。
  反正真理永恒不坏,诸法实相,你悟也是空的,你不悟也是空的,根本不要紧的,你暂时不明白,只要相信就可以了,迟早会明白的。
  过去少儿教育就是这样子的,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且不要求你现在就理解其中的涵义,你少年儿童记性好,且就把它读得滚瓜烂熟就可以了,那样子自然会深受文化气息的熏陶,等以后慢慢知识积累包括人生阅历,自然便能够会得其中的意思,乃至受用终生。或许可以理解为,这也就类似于佛经宣扬的无量无边功德。
  以上所说本人观点,与交流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505

帖子

37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
发表于 2020-9-22 16: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位高僧竟然不知道那个那烂陀大道场经,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7: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6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2
发表于 2020-9-22 19: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识 2020-01-03 16:50:10
  佛教经典我也看了些,我感觉部分大乘经典记载手法
  有点绕啊,功德多少,福德多少,地狱多少,
  都是无量无边,非常大无限大,不可思议大,想象不到的大!部分经典读完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只记得读完各种功德福报之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头雾水!
  难道就不能换种表达方法吗?相对来讲~阿含经~
  就没有那么绕,直讲本质,没有各种大无限大不可想象的大!为什么大乘经典的记载行文不学学《阿含经》的方......
  -----------------------------
  此番回复原发上面第7楼,可能是因为有啥mgc被删,修改了重发如下:
  “功德多少,福德多少,地狱多少”
  ——此中意义显然包涵有劝善戒恶,这可是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本位,或说最基本的功能。
  “都是无量无边,非常大无限大,不可思议大,想象不到的大!”
  ——这说的一方面也在打开人的心量,学佛第一发大心,不能只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自我里面,也不能只局限在地球人间这“一小世界”里面。
  人的无限的心灵,局限在了一个有限的身体里面,这是芸芸众生普遍遭遇的尴尬处境。而佛法出世的本怀,就是为了解脱众生,满所有良善本愿。
  咱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无量无数无上的美好愿望,只不过受了条件的牵制……就这方面去思索,也可以发起菩提心。请考虑下,是不是如此,有没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0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朋友讲讲,大乘到底在讲什么?以及大乘讲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