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疑论(隋天台智者大师说)(转载)

[复制链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说五戒。杀盗淫妄酒五戒是佛门的根本戒。也是三皈依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只受了三皈依不受持五戒的等于是自欺欺人。不受持五戒那么三皈依如何体现呢?耍嘴皮子是没用的,是不会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的。
  五戒一展开就是十善业。简单说就是管住我们的身口意。身三业是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人不邪淫)。口四业是不妄语、不二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业是不贪、不嗔、不痴。五戒持的好身口意就清净了。身口意清净了心就定了。心定了本性本有的智慧就开启了。这就是以戒定慧为纲领指导修行的结果。
  因此三皈五戒是实践佛法的关键和标志!这是佛法修行的开始和基础。没有经历这个修行的过程就是没有亲身实践过佛法。没有亲身实践过佛法的人请问你有什么资格评论佛法?更没有资格批判佛法和诽谤佛法。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的都是纸上谈兵耍嘴皮子的外行人。是拿佛法当消遣的人。
  还有的自己看过不少佛经,自认为已经深入佛法了,已经了解如来真实义了。在此我要问问这样的人你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了吗?你如果真懂得了为什么不去三皈依呢?你真懂佛法了你为什么不去受戒呢?你自己说的通吗?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还大言不惭的在这里评论佛法。你配吗?这种人还不少。愚痴之极狂妄自大自欺欺人不懂得要恭敬三宝、礼敬三宝、皈依三宝!实践过佛法才有发言权。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法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经通一切经通。一经错一切经错。禅宗也是千七百公案一透一切透。如果有一件公案没有参透就等于都没有参透。识得一万事毕。这是禅宗祖师的教训!这才叫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到了此处说不出道不得。真说无口,真经无字,实相无相无不相。离四句绝百非。此时也不过是刚到法身边,还需要绵绵密密的保任,加以时日才能登堂入室。否则很容易悟后又迷。如何保任?如赵州般吃茶去。
  《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心经》、《坛经》等等这些大乘佛法了义经典其义理都是相通的。一部经明白了其他经典就都明白了。比如说自己看《坛经》真懂了那么看其他任何一部经典都应该懂。这就叫一即一切。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真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如果说《楞严经》是伪经那其他经典都是伪经。说大乘佛法某一经典是伪经的人证明你还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仅如此你还诽谤三宝。经典是佛说。弘扬经典的祖师大德是僧宝。诽谤三宝的罪极重!此是佛祖教诲。学佛修行人应当依教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逻辑关系上讲,那些诽谤佛经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说某某佛经是伪经等于骂了从当年翻译这部经典的祖师大德们到弘扬这部经典的历代祖师大德们。还有后来集结《大藏经》的这些祖师大德们。说明他们都是瞎眼的祖师瞎眼的大德。这可能吗?这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只能证明说某某经典是伪经的人才是真的瞎眼。论修行、论证量、论威望、论名气、论著作这些人捆一起也比不了任何一位祖师大德!否则这些诽谤佛经的人应该是祖师大德才符合逻辑关系。应该到处有人请他们去讲经说法才符合逻辑关系。对不对?历史能错吗?错不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诽谤三宝的人你们反思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句话说,净土宗那些祖师大德们如果都是假的,那么同时代的其他法门的祖师早就会站出来批判了。哪怕是一个半个也是不可能让他在佛门来惑乱当代和后世众生及灭佛形象的。况且是十几位祖师大德都是假的?你拿佛门净地当什么了!你拿佛法当儿戏吗?你拿三宝开玩笑吗?那么多的祖师大德都不如你一个人明白?你去看看《大藏经》里有没有净土经论和那些祖师大德的注疏?你比集结《大藏经》的那些祖师大德们还明白吗?他们都是瞎子是傻子吗?你是从火星来的吗?好好想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小看了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是步入佛门的标志。是自己修行的开始。是迈向了脱生死的第一步。三皈依好比在佛门的学校里报了名了。受持五戒好比在学校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三皈五戒的佛弟子在其他众生的眼中是不寻常的,因为他已经踏上了解脱之路。
  有人说重实质不重形式,这是对个别特殊的人说的(比如特殊的环境、团体、身份、根性等等)。我们大部分的人还是老老实实先从形式入手。其实后来你会明白形式就是实质。是一不是二。如果谁认为三皈五戒太小儿科了那只能说明你离佛法还有一段距离。
  佛法是圆满法。三宝一展开就是全体佛法。五戒一展开就是全部的戒律及佛法。是一不是二。三宝是一体。说佛就包括了法和僧。说法就包括了佛和僧。说僧就包括了佛和法。绝对不能将三宝分开。这才是正知正见!
  有的人说自己只看佛经不看论注和疏。其实经律论也是一体的,同样不能分开的。分开经律论等于分开了佛法僧。再说谁敢说自己是上上根性只看佛经就一闻千悟?我看这里说只看经不看论的人对三宝还分等次,证明他还不认识一。一就是圆满的意思。虽然说修行上是有次地的但是这个一体的概念是不能丢的。丢了一体的概念就会自相矛盾问题重重。
  佛法是平等法。佛法僧如果不平等还叫佛法吗?这个僧宝指的是圣贤僧。就是有修有证佛知佛见的人。不是凡夫僧。但是凡夫僧我们同样要恭敬顶礼!因为我们不知道谁是过来人?眼前的凡夫僧说不定是哪位佛菩萨再来的呢!
  被收入《大藏经》里的论注和疏说明了是正知正见如理如法等同于佛经的文字开示。比如《六祖坛经》。能翻译佛经、集结《大藏经》留下论注的这些祖师大德们都是有修有证证果的圣人!他们的证量不是我们凡夫能臆测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证量才能保证了集结经典、翻译经典、集结《大藏经》的严谨和正确!如果谁对此有怀疑那从逻辑关系上就讲不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9: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认为僧宝不能等同于佛宝。对不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这个观念不叫平等也不叫清净。清净僧宝是指依佛说的法而修行证果的圣人。僧宝等同佛宝法宝才能叫平等法才叫三宝。僧宝又是证明佛法修证的实例。没有僧宝的实修实证佛法就是空谈。僧宝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再者,觉正净全体叫佛。僧宝同样是觉正净一体的与佛无二。有二就不叫三宝了应该叫二宝才对。能把觉正净分开吗?分开哪一个都是错的。所以佛法僧(觉正净)是佛法的标题,代表着圆满代表着一体,绝对不能分开讲。
  觉正净(佛法僧)从根本上说是理事不二性相不二,这是三宝的真实义!把清净(性)僧宝(相)分开就不是佛法了。等于把理事分开把性相分开一样。能分开吗!说应该分开的是因为他住在佛的那个相上了。从相上说应该是二宝才对,从性上讲呢?佛为什么说三宝不说二宝?性相一如啊!这才是佛法。见相就是见性,不二。他住在佛的相上才会说僧宝不能等同于佛宝。觉正净是理,佛法僧是事。是一还是二?
  如此一分析就明白为什么僧宝同样可贵!僧宝是佛法的实践者和证明人。同佛一样为后世学人指明方向。可以说佛不在世僧宝就是活的指路牌。清净僧宝又是佛法传承的关键。所以不可以轻视僧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不致得少为足,及以凡滥圣耳。今之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此大妄语之罪,甚于五逆十恶百千万倍。其师其徒,当永堕阿鼻地狱,经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末由出离。何苦为一时之虚名浮利,膺长劫之惨罚酷刑。名利惑人,一至于此。 (印光大师嘉言录书一三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2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者大师世称释迦化身。其所证者,谁得而知。然佛为众生现身作则,故即以凡夫自居。其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者,以己诫人,乃现身说法也。以大师最初志期断惑证真,真登地等。(地,十地,等,等觉,)以弘fa利生,荒旷自己禅定工夫,故止证得圆五品观行位而已。故曰,损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者,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种耳。圆五品位,圆悟藏性。( 藏性即实相妙理,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缠,即无明,未断,故名在缠,) 与佛所悟,了无有二。圆伏见思尘沙无明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若断见惑,即证初信。及至七信,则思惑断尽,得六根任运不染六尘之实证,故名六根清净位。又于一一根中,俱能具六根功德,作六根佛事,故亦名六根互用。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说。南岳即示居此位。此位之人,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其神通又非小乘阿罗汉所能比。故南岳生前殁后,皆有不可思议之事,令人若见若闻,发起信心。南岳智者,皆法身大士。其实证地位,谁能测其高深。此不过欲勉后世专精学道,而作此曲折耳。岂真止证十信相似位,五品观行位而已耶。我等博地凡夫,那堪拟彼。我等祗好粗持重戒,一心念佛,兼修世善,以为助行。依永明莲池之法行之,则无往不利矣。(印光大师嘉言录书一四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2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仗自力修行,断惑证真,颇不容易。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见惑一断,即证初果,预圣流。尚须七生天上,七反人间,方可断尽思惑,以证四果。虽云十四番生死,而天上寿长,固不易以年月论也。初果圣人,欲了生死,尚如是之难。况具足惑业之凡夫乎。
  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永断,超出六道轮回之外。若发大悲心,入世度生,则乘愿示生。非如具足惑业者,随善恶业力所牵,升沈于六道之中,自己一毫作不得主也。自力了生死,非宿根深厚者不能。
  末世众生,何能企及。于是如来特开一净土法门,俾一切若圣若凡,上中下根,同于现生了生脱死。其慈悲救护之心,至极无加矣。其修持之法,亦须严持净戒,力修定慧。而兼以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信愿真切,念力精纯。现生亦可证圣,临终直登上品。则入菩萨位,证不退地矣。纵根机陋劣,未能如是。但能至心念佛,则心佛相契,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必蒙佛慈接引,带业往生。下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其人生大怖畏,生大愧悔。虽念数声,即便命终。亦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渐次进修,必证佛果。
  仗自力了生死,如彼之难。仗佛力了生死,如此之易。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往生。有血性汉子,决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背悟净缘,随迷染缘,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而莫之能出也。(印光大师嘉言录记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43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2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馀法门,皆须依此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正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印光大师嘉言录书一二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