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5|回复: 38

于某练拳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发表于 2020-9-24 0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某某练拳一年多了。练的内家拳。
  一直觉得现在的世道,练这个有点点类似于练屠龙技,遇上事情,防卫过当还要判刑呢,练的再好,也没地方施展啊。
  于是时不时调侃于---教主什么时候一统江湖??
  教主你悠着点啊,现在的医药费误工费很贵的。。。
  前些日子看昆明暴乱,想法突然有了点改变。
  有点武艺傍身还是好的,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的时候,会点武艺,可以防身,被灭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有点类似于汽车的安全气囊,平时也许总也用不到,但是一旦用到,就是救命的买卖。
  于练拳起因动机很简单,一年多以前,也就阳历2013年初,于陪我去看一位中医,不是医院里的那种中医,属于野生的大夫,就是跟着师傅学,没有医科学历,自己有别的工作,偶尔在熟人那里客串医生的那种大夫。
  不过医术还是很厉害的,朋友的红斑狼疮在他那里治好了。
  给我开完药,也给于把脉了一下。然后给了一句评语--------你的身体比较虚。
  于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壮的。虽然不是很高,但属于电冰箱身材的那种,骨大肉厚。
  开始思索如何健身,第一选择是游泳,大冬天的,就是室内恒温的泳池也有水冷奈何的味道。因为腿关节受过伤,跑步啊骑车啊那些需要关节承受很多力的运动想也不要想了,灵光一现,那就练拳吧。
  于十几年前练过一阵子拳脚,跟朋友学过本地很流行的一种拳法---四通锤。认真的练习了没有半年,后来逐渐放下了。、
  说的更确切点,是身体放下了,嘴巴上没放下。。起码嘴巴上还可以标榜我是练过的人,我是懂拳的人,我见识过高手。还可以心血来潮是比划几个姿势,娱人娱己。
  教于练拳的朋友的师傅X老爷子,是不折不扣的高手。
  朋友经常说起他师傅多么厉害,与人动手总是随手一挥,对手就出去了。而且是出去大老远。大有李安拍的电影推手上那个老爷子的风范。
  于有幸接触过X老爷子,并当面对内家的劲力提出质疑,特么太像传说里杜撰的东西啊。。。。老爷子轻描淡写的在于肩膀上拍了一下,于说当时感觉五脏六腑都被人拎起来抖搂了一下,脸立马就黄了。
  终于见识到了神拳的影子,终于确认内家拳不是掰扯骗人的。。。于蠢蠢欲动想抱老爷子的大腿,可惜可惜老爷子没过多久就突然去世了。。。。。。
  没有跟随好师傅的命啊。。。于大受打击。。。于是放下了。。。
  一放就十几年,似乎习练拳脚是年轻气血旺盛时候的陈年旧事。
  习练拳脚,舞刀弄枪,在冷兵器时代做万人敌似乎是很拉风的事情。可如今再高的武功似乎也抵不住一颗子弹。
  不过能强身健体,这就已经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干什么的时候先喜欢占有大量讯息资料。
  所以要感谢网络,很多大师的视频和讲课在网络上都有。也要感谢那些把这些资料公开的人。
  没有小家子气气的藏着掖着。能公开传播,惠及大众。
  学习中国传统东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顿悟和渐悟。按照我的理解,顿悟类似于眼睛一下子空降到了山顶,俯瞰了从山底到山顶的枝枝蔓蔓,对路径了然明辨。然后指挥着还在山底的肉身一步一步走向高峰。渐悟类似于拿着地图攀爬,高处的风景你没亲眼见过,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验证。
  当当当!!!!!!!!太极拳论!!!!内家拳里九阴真经总纲一样的存在。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内家拳提纲挈领标杆一样的东东。。。
  这么牛掰的总纲还是留着渐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4: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最先接触的是意拳,看了些视频,我也跟着看了些,意拳在我感觉里是很自由奔放的,看姚宗勋视频,他步法轻快跳脱,手法灵活随意,一会像打拳击,一会像扭秧歌。。。。。姚老的视频一看就拍摄的很早,改革开放以不久的感觉。没有他详细的解说教学。
  不过网上有王永祥讲的意拳的视频,于开始习练王永祥讲解过的几个招式。
  于是经常看到于慢慢悠悠的施展招式出来,有时候双手划拉脖子左摇右晃,这个学名神龟出水。两只胳膊张开不停摇摆如儿童游戏里老鹰捉小鸡里的母鸡护崽,好像学名叫试力式
  。于做的最好看的是海葵式。这个名字是我给取的,身体前后晃动,胳膊和手如海葵的触手慢慢舒张和起落。。非常有美感。。。。。
  有舞蹈的节奏和花开的韵律。。。。
  于意拳练习了没两个个月,又去投靠太极拳了。。。于像个挑嘴的食客,只吃一个菜系里的几个菜,吃的差不多了,又去转战别的菜系了。
  于说,太极拳国标版是太极拳的一大毒瘤。。。生生把太极拳往体操路子上引的罪魁祸首。
  拳脚么,不用来掐架用来干啥。。。脑残搞出的去技击化,把内家拳的灵魂给扔了,把僵尸给留下了了。。。于是就有了非常艹dan的国标版本。
  遇到昆明的事件,花架子打的再好看有什么用,还不如擒拿格斗来的实惠。。。
  从网络上一搜索,大把大把的太极教学视频都是这个,简直遗毒无穷。
  只有肢体动作毫无劲力,看着华美内里假大空。
  于一再吐槽国标版本是---塑料花,印刷体,老年体操。看着害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择法之眼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开始先看,从对的那里看。
  如何甄别对的错的?
  参考标准1号----太极拳论。
  1号这个太抽象,那就二号----有正宗传承的名家。
  于开始看傅钟文。傅是杨家第三代正宗传人杨澄浦的弟子。跟随杨澄浦多年。
  视频黑白底片,光影模糊,但是还是看的非常养眼。
  这才是太极拳啊。。。在傅老的演示下,太极拳存在一种非常奇妙的对立统一,放松却又全神贯注,极柔软又极刚强,是运动的又是安静的,就像风暴眼里的宁静,蕴含石破天惊的力度却温柔如婴儿的呼吸。。。又那么自然,一招一式都无懈可击。。。。。
  我的语言匮乏,无法描述被催眠了一般的感觉和震撼。
  傅老的太极拳是我看过视频里水平最高的太极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6: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五六年前见过一个太极教练,科班体育学校毕业,学的就是太极专业,客套寒暄谈了一阵子太极拳后,她突然冒出一句话-------我是教太极比赛套路的。
  这句话很突兀,但当时也没多想。
  后来看了太极高手推手的视频之后,我突然明白了她那句话的含义。她摆明立场,她与武功PK无关。她只是教花架子的。
  太极里的武功PK就是推手,推手很高妙,明明是较量,却又搞的那么斯文。。。又要对抗,又要不撕破脸。。。很典型的中国的感觉。
  我比较爱看大师推手发人的视频,两眼发光的看。
  看多了也发现了点门道。
  和高手过招,被发出去的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你能从被发出的人身上看到他身体不受控制的感觉。蹭蹭蹭往后退出多少米停住。有点功力的还能保持架子,没多少功力的一推就散了。
  某天突然看到隔空打牛的某大师,那些隔空被打的牛居然能好整以暇的转身往后跑。。。大师应该去冲击奥斯卡,,牛牛们是敬业的群演,去横店更有前途。
  然后去看大师打拳的视频,在我的有限的经验判断,大师是否能算作入门都值得商量。
  大师打拳很利索,简直嘎嘣脆,可是却没有内家拳最典型的松沉力。很努力的用后天力模拟,模拟的越像越南辕北辙。
  套用一句禅师说的,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大师也许就是因为多少年了没摸到门径,所以才咬牙一搏的吧。如不红的女星咬牙一脱。
  大师被逐出师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还买了一根大杆子,三米多的白蜡杆,没事就拿出来抖。
  内家拳或多或少都有脱胎于兵器的痕迹,四通里面枪的痕迹很明显,无数个挑和扎的动作,只是手里没了那根棍子而已。
  形意拳也有枪的痕迹,而且是勇往直前的枪,我扎我冲我向前。
  拿跟杆子,可以模拟枪,也可以当棍,回到内家拳的源头,有返璞归真的意思。
  抖杆最疯狂的时候是夏天,于只穿条短裤,随着发力,身上的肌肉随着高频震颤。。。。。。。
  问于练的是哪一派的杆子?于说都一样,都是扎拿拦三个动作。
  于肉明显结实了。肤色也好,开始泛出浅浅的粉。。气血旺盛的原因。于
  的劲头明显比以前大了很多,而且居然出来了从来没在他腰腹上见过的马甲线人鱼线。可惜从头到尾,都没见过腹肌。估计见到腹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看看太极拳里盛产胖子。杨澄浦。傅钟文。马岳梁。郝少如。。。。功力和腰围成正比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于练拳开始,偶就悲催了。
  他总时不时兴致勃勃跑我面前----我又领悟到点东西,拿枕头垫着,试试我这一拳。。。。。
  当抖M,小怪兽也罢了。。。还要被反复追问被打以后的感受,来回比较这次打的和以前的打有什么区别。这简直是刑讯逼供的节奏啊。。。。
  在有亲朋好友聚会的场合,我就坏心眼的撺掇别人试试老于的拳头----我简直是为虎作伥里面的伥啊,
  只要试过的,下次绝对不试了,反复游说都无效。
  只有我是打不死的小强。
  内家拳的劲力打身上还是很恐怖的,于开始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撞击,类似于那种非常沉重的大木头撞在了身上,,挡无可挡,只能退避。劲力隔着厚厚的海绵枕头传过来,不由自主的退几步倒在沙发或者床上。
  于的拳头透过来的劲力慢慢发生变化,由沉重的撞击慢慢开始变柔和,最近开始有种风吹树叶的感觉,虽然还是同样被打倒。
  据说当年杨露禅教王公贝勒们练拳的时候,有几个陪练,练成了。看,当小怪兽也是有好处的啊。遇到大神,还是有晋级奥特曼的机会。。。。其中一个是吴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吴氏架子很小,非常绵软。估计当年当陪练的时候,防守为主,反击也很温柔,不敢明目张胆的打回去,想来是职业痕迹渗透到了他的拳法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9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0-9-24 1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来吹了。有能耐去参加散打比赛看看。
  记我们见识一下内家功夫是怎么在台上跑的,像不像狗一样。给人追着打。
  所谓的名家,那一个不是一上台。给人打的到处狗一样跑。生怕跑慢了直接打倒。
  你的讲的东西等于放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来吹了。有能耐去参加散打比赛看看。
  记我们见识一下内家功夫是怎么在台上跑的,像不像狗一样。给人追着打。
  所谓的名家,那一个不是一上台。给人打的到处狗一样跑。生怕跑慢了直接打倒。
  你的讲的东西等于放屁。
  -------------------------------
  呵呵呵,在我眼里,不用练成绝世高手,咱又不靠拳脚吃饭。。第一,能找个乐子,第二,能锻炼身体,第三,能打过普通人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练大杆有半年吧,大杆又成了旧爱,于又有了新欢。
  于看了铁恩芳的视频,迷恋上了转八卦圈。
  转圈--就是在一个直径不到两米的圆上走,看于不知疲倦的转,简直要化身为拉磨驴子的样子。
  于说铁老爷子很厉害,化繁为简。。。转圈看着简单,其实是很高级的功夫。
  我比较接受转圈。因为简单。也跟着转了些。
  练整体力比较便捷的法门是练桩。三大内家拳里都有桩法。
  有时候感觉拳脚的套路就是一个桩连接另一个桩的过程。
  这种感觉在武氏太极和孙氏太极里最明显。
  可练桩太枯燥了,安静的摆一个姿势坚持五分钟,就让人无聊到抓狂。
  转圈就比较好,起码比桩欢实,比桩有聊。
  还发现了一个功用,就是转圈让人心态平和。
  练的拳脚和人吃的食物一样,可以对人造成影响的。
  练意拳的时候,感觉特能吃,而且脾气大,压不住火的感觉。
  转八卦圈就不一样了,慢慢悠悠,不急不躁的走。来回反复的走,就像一天又一天磨人的日子,你急有什么用,上火有什么用,一切还待慢慢来。
  铁老爷子活到接近100岁,估计与这个功法息息相关。
  就视觉美感上来说,我喜欢杨氏太极和八极。
  杨氏太极非常舒展。慢悠悠大开大合。
  八极很痛快,酣畅淋漓。八级是有节奏感的拳脚。相对太极一个节奏,慢动作一样,八极的动作有快有慢。特别是发力的时候,雷霆一击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