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至真斋主

贾宝玉续《庄子》的深意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0 2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树根偶谈。
  《贻洪昉思》吴雯”洪子读书处,静依秋树根。车马何曾到幽巷,肮脏亦不登朱门。坐对孺人理典册,题诗羞道哀王孙。……頺然醉卧借芳草,忽忽明月升金盆。方纲按……渔洋所存今亦存之然恐不可以训后人矣“
  《还书与子文》吴雯”昨日借书来,今朝送书去。何从点脂粉,亦未污寒具。他时重相过,请参句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0 21: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来看看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的一句“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以及文本中出现的曹娥碑,这两块碑明显藏有隐语。结合之前提到的作书人:吴梅村和吴雯。看看王士祯用《李贺小传》的写作手法为吴梅村和吴雯生平写的文章,明显就是分别指向宝玉(圆石)和黛玉(甘露)。
  一、王士祯就在用《李贺小传》的笔法描述梅村去世前的情形。
  王士祯《池北偶谈》:太仓吴梅村伟业祭酒,辛亥元旦,梦上帝召为泰山府君,是岁病革,有绝命词云: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时浙西僧水月,年百余岁,能前知。先生病亟,始孥舟迎之,至则曰:公元旦梦告之矣,何必更问老僧?遂卒。
  先生属疾时作令书,乃自叙事,略曰: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第一大苦人,吾死后殓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
  二、王士祯又用《李贺小传》的笔法写了一首《挽天章征君》。
  《挽天章征君》 王士祯
  生入甘露门,死为甘露灭。岂况无生忍,不生亦不灭。予昔事禅悦,兼复慕游仙。门前玉女峯,上有十丈莲。下界六十年,逢场暂游戏。来去众香国,终然饱禅味。不屑海山住,应归兠率天。下视大火聚,蠛蠓争扑縁。已空文字障,静阅庄严刼。何事劳结集,犹烦大迦叶。【天章逝时异香满室与先兄西樵同众香一语亦脗合竒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0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士禄《燃脂集》中也有林四娘的故事。
  王士禄(1626~1673)字子底,一字伯受,号西樵,山东新城人。是王士禛的兄长。顺治九年(1652)进士,投牒改官,选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主事。康熙二年,以员外郎典试河南,因事免官。尝游杭州,历览湖山之胜。居数年,起原官。学士张贞生、御史李棠先后建言获咎,力直之,人以为难。寻又免归。母殁,以毁卒。
  王士禄《燃脂集》中的林四娘故事应该来自其弟王士禛的讲述或《林四娘歌》序或《池北偶谈》中的林四娘故事。
  《红楼梦》中的林四娘故事也应该是根据王士禛《池北偶谈》中的林四娘故事演化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0 2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本中隐藏的人物,基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王士祯应该是提供了吴梅村的书稿以及大量素材给吴雯,最终石头记由吴雯完稿,故王士祯才会说,得其髓者吴雯也。
  从吴雯的诗中也可以发现,洪升与吴雯的关系也非常好。所以小说中可以看到长生殿的影子,而王士祯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并有意收购,更说明王士祯有收购优秀书稿的动机和能力,故其可以拿到吴梅村的手稿也是符合逻辑的。
  王士祯又非常欣赏吴雯才学,而吴雯落选,足迹遍布九州大地,完成该小说的时间和生活体验完全有,其生活落魄也符合后人对曹雪芹这个人物的描写。当布衣诗人有着吴梅村,严绳孙,王士祯,甚至洪升等人的加持,凭着其才华,不仅写出红楼梦奢华场景,以及诗词,又能将众多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小说中又有各地不同方言,就非常符合逻辑了。
  所以说,红楼梦是集体结晶。无论如何红楼梦不可能是写满人或者皇宫秘事,庄子离骚无论如何也挨不到废太子。它就是一部明末清初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0 23: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四娘故事的源头是林云铭根据陈宝钥的口述所作的《林四娘记》,其后蒲松龄根据当地的传说在《聊斋志异》对林四娘故事进行了补充修改,王士禛又根据《聊斋志异》写了《林四娘歌》序和《池北偶谈》,并在《池北偶谈》中对林四娘故事进一步予以完善。《池北偶谈》于康熙三十年公开刊印发行后,林四娘故事得以广泛传播,随后其他人关于林四娘故事的记述基本是依据《池北偶谈》中的记述演化而来,只是略作一些变化而已。
  吴雯将林四娘加入小说,明显可以看出其中的突兀,但正因为如此,就更说明红楼梦是经过增删,而吴雯加入林四娘的目的,是姽婳词中含有隐语血凝碧,意在苌弘凝碧,这才是增此内容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1 0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梅勿斋》吴雯
  我爱梅夫子 高怀无古今 著书已白首 举世谁知音
  偶以观流水 因之弹索琴 茫茫春色重 千树碧桃深
  《留别严荪友二首》吴雯
  我爱严夫子,高情无古今。最要英主契,终执野人心。
  衮衮承新命,依依念旧林。草堂连夜梦,几处白云深。
  几时到城阙,衣尚烟霞斑。紫府留君住,青山羡我还。
  愁添飞燕后,醉卧落花间。最悔浮名悞,春光掷等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1 0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谷宗一两先生各有哭先兄诗极其悲恸赋此奉谢》
  吴天绮
  诗中有泪为交身,把读一过一痛心。
  却忆平生最心折,君家兄弟是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1 03: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岑公洞》王士祯
  岑公昔学道,遗迹空山中。洞门界飞流,白日生雷风。石髓无古今,钟乳尽玲珑。岩泉日穿穴,点滴成洼窿。
  中央若累棋,狡狯造化功。頽竈倚青壁,中夜丹砂红。睠彼遗世翁,于今悟参同。壁间题字人,岁月何匆匆。
  巨碑亦笏立文词…….元符间岑岩起象求虚鉴真人賛一碑,李廌文叔所书,岑洞鲁池今皆为侯家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1 04: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徐元叹落木庵》吴梅村
  落木万山心,萧条无古今。弃家归去晩,别业住来深。
  客过松间饭,僧留石上琴。早成茅屋计,枉向白云寻。
  元歎棄家住故鄣山中亂後歸天池/丙舍落木菴竟陵譚友夏所題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发表于 2020-9-11 04: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雯《五美吟》
  ------摘《莲洋集》第七卷第71页
  西子(华林姜公属赋)
  响屧廊前夜月孤,苎萝村畔没寒芜。已教旧恨伤麋鹿。又肯新愁入鹧鸪。
  铁网皆云沉寂寞,黄金任轻铸模糊。江东救得无余事,那复扁舟共五湖。
  明妃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绿珠
  盖代贞心盖代姿,鲛珠百斛价难追。已拼知已借金谷,岂肯才人嫁养厮。
  璧月沉时香未冷,彩云散后梦何之。当年也有翔风侣,不识春风又付谁。
  太真
  人间天上两茫茫,倾国倾城恨最长。何处玉妃留别院,尚教亭子忆沉香。
  汉宫自喜同飞燕,春色争夸似海棠。七夕牵牛私誓在,同心愿只属三郎。
  虞姬
  楚歌一夜动悲凉,百战空嗟霸业荒。子弟皆知归长者,美人独解报君王
  江东日落垓尘散,原上春归墓草香,回首五陵烟树尽,千秋同作恨茫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