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中华礼仪之邦的交往精髓都在这了,重拾老祖宗的智慧吧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1 2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是传承数千年的礼仪之邦,名声早已流传海外。华夏礼仪的平和待人与尊重人性等特点也成功的被今人所钟爱,例如我们在社交中会经常用到一些敬词,一来是尊重别人,二来就是显得非常平易近人。那么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敬词你还知道多少呢?
   当我们与一个人谈的非常投机的时候,难免不会扯到各自的家庭,以示诚意。这个时候如果用到一些敬词更能拉近好感,例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这就是对长辈的敬意。而如果是晚辈,则也要表示出自己的谦虚,女儿就是“令嫒”,儿子就是“令郎”,总之关于对方的亲人我们都可以用一个“令亲”来形容。除了“令”之外,我们都还可以用“尊”来形容。生活在我们经常听到“悉听尊意”的说法,这种尊意就是指对方的意思,同理“尊命”就是对方的嘱托,注意啦;这可不是遵命(上级嘱托,然后属下知道),二者不一样哦。

xvazovd3oda.jpg

xvazovd3oda.jpg

  其次,你以为“令”和“尊”就是全部对别人的敬词了吗?其实不然,还有着一个叫做“高”,“高就”,现在依然经常听到,代表的是一种职位,这个“高就”也包含对对方事业的美好希望,在和朋友之间经常用得到,毕竟谁不喜欢自己升职加薪呢?除了高就外,还有着“高见”来形容对方的见解。不难看出“高”的用法主要是在思想、生活这方面,大家准确用这些对对方的敬语,就能使得自己在社交中轻松畅然。
除了这些经常用到的敬语外,还有着一些称赞的敬词,例如“华”,华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称美”。何谓称美呢?如果有人给你寄书信,你就可以说“华翰”,称赞对方文笔斐然。

1v0lu4gjiax.jpg

1v0lu4gjiax.jpg

  再比如你到别人家中的时候,你可以说“华堂”,就是指对方的房屋装修精美等。那如果是别人来到你家了呢?一样也要用敬词,但不能夸自己,而是要足够谦虚。你可以说屈尊,意思是别人降低身份来到这里,这样谦虚一出口就会让人心情愉悦,对你也会来自内心的尊敬。还有一种说法是“屈驾”,不过这个词一般用来邀请别人来自己家,而如果你邀请的宾客来了,就要说“光临”,而不是屈尊。大家用的时候不能搞混,要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中国的古文化传播到日本时,汉字被他们原封不动的借鉴,甚至发扬光大,中国的汉服被他们裁改得无不优雅,变成了和服,日本人一见面就是“阁下”。作为憧憬中国古文化的日本,已经将我们的家常礼仪变成他们的日常生活了。特别是韩国人从屈原的著作中“拿走”很多中国古人的正宗传统,甚至连节日都要一并借走,当然这是在中国人不在乎国风的情况下。

asmrkji5ob0.jpg

asmrkji5ob0.jpg

   在古代许多文人之间,他们附庸风雅的同时常常会用到“雅”这个字,我们现在用这个也能显得更有文气。“雅教”是指对方的指教,“雅兴”就是指对方的兴趣。而“雅量”也并非是指酒量,它代表着一种度量。比如;大人别跟他一般见识(一边指着一个破落户,一面对着上大人卖笑),您大人有大量,您雅量这么高等等。还有,当你需要把自己诗文书画等作品需要请教对方时,就要说“雅正”,而被人给了你意见,就是“雅意”,怎么样,你搞混了吗?
欧美人学习汉语的时候,这都是必学项目。如果有哪些没有弄懂,就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请中国老师给他再“雅正”一下,或许咱们自己还不太清楚,来自加拿大的大山已经对这些中国的传统国学溜熟了。

nnrnaz0zdg0.jpg

nnrnaz0zdg0.jpg

  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不方便问的,但是如果用了敬词,就不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反感。都知道年龄对于女人来讲,一直都是一个“禁忌”,但是我们如果称她“芳龄”,或许她就会告诉我们了;(这位娘子!芳龄几何?),她乐意倾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说谢谢她的“玉成”,代表着一种(像秘密一样告诉给你)的成全。那么男性怎么问呢?相信大家也知道,就是“贵庚”,当然男性的年龄并不是什么紧要的话题。

2u5xowpletf.jpg

2u5xowpletf.jpg

  不过如果是对方抱病在身,我们想要询问病情,虽然很不礼貌,但是我们只要说“贵恙”,就能让对方明白,我们是真心的关心他。如果是两个人初次见面,问名字也是很不礼貌的,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只问姓,您“贵姓”啊?一般来说,问姓的时候对方都会把名字也告诉你,当然他告诉你,如果他不识趣,你就接着问他的大名,或者扬长而去也可,还有,作为回答方,我们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用“免贵”哦!
你不学或者学了不用,外国人就比你强了,这时候英语你还不懂,别人已经把你的学问了解的透透的了。

ldynufb3uzo.jpg

ldynufb3uzo.jpg

  除了这些常用的敬词外,还有着一些不常见的。比如自己的见解称之为“浅见”或“管见”,对被人称自己的家为“寒舍”。“昆玉”是对别人弟兄的敬称,“谨悉”是指恭敬地知道……总之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积累无数经验,并发明创造了敬词来教化民俗或者赞扬美德,这都是血浓于水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怎么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