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回复: 0

【原】《论语·八佾篇第三》3.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7 1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日一句论语”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47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每日一句论语#专栏,
每天花5分钟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xpjnosq1r5q.jpg

xpjnosq1r5q.jpg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
②征:证明、验证。
③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④文: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因为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知礼的人才,我就能引用作证明了。”
【解读&感悟】
本章讲的是孔子对“礼”的发展史的研究。孔子虽然熟知各朝的礼制,但由于不能通过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以及贤人验证,便对古礼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孔子的这种治学态度,也为后世树立了实事求是和严谨的典范,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依有据,特别是做学问。
温馨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