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原】三战考研非全日制MBA234分上岸经验分享 | 2021考研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5 2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wizuwhfb1r.jpg

xwizuwhfb1r.jpg

f1d4dopnw3w.jpg

f1d4dopnw3w.jpg

dqn1hyc4s0g.jpg

dqn1hyc4s0g.jpg

赵巧老师陪你考研~
进入公众号点击“···”

hytrcmtb0e0.jpg

hytrcmtb0e0.jpg

设为星标 ,才会按时
接收我的关键消息哦。

hmt3hlb1t5q.jpg

hmt3hlb1t5q.jpg

24sqrbl2tow.jpg

24sqrbl2tow.jpg

很开心大家积极地参与我们本次的毕业季活动,以下分享内容下方会附上知乎原文链接,大家喜欢的可以进去点赞并且私信联系到学长/学姐哦~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要冲就要全力以赴

2drla2c3dfv.jpg

2drla2c3dfv.jpg

备考历程
2017年6月份我本科毕业,管理类相关的学士学位。2016年底参加了自己的第一次研究生考试,考的是本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最后由于数学拖后腿,遗憾落榜,失落至极。尤其是一起复习的同学都在晒通知书时候的心情,简直不敢回想。所以毅然决然选择二战。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考研失利和自己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当时报的本校,各种胸有成竹,并且考研的那种欲望没有很强烈,就是觉得考个研也挺好,提升提升文凭,没有想逃避工作的心态,单纯的随着大流加入考研大军,那时全国考生170多万。复习时候没报班,英语背单词就用的新东方的大绿本和朱伟的恋练有词,政治白嫖文都的课程,数学跟的张宇的视频课还有习题(也是白嫖的哈哈),总之稀里糊涂的复习了多少,最后也就回报了多少。
6月份毕业后再战,报的外校,算是升了档次。复习的也认真了许多,自己真正打心里想要考研,去名校,跟专业领域的名师。花了不少钱,数学和政治都报了班,感觉都进步了不少。但是不幸遇上了史上最难的一年数学(当年考完也把某位数学老师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经历过的同学一定知道),所以再次凉凉。当年全国考生238万。再次失利之后果断选择工作。
2018年初进了家私企,开始了职场之路。不过考研的种子依旧埋在心中。下了班就翻帖子找资料,后来也是偶然间看到了MBA这个专业,本身管理专业出身,对工商管理这个专业也就不是很陌生。当时考虑最多的两点,一是非全日制这个性质,二是天价学费。
但是为了圆梦,还是选择了考,坚持考。
刚开始自己在网上找相关书籍,后来跟着友课的进度,工作之余看视频,做题复习。
复习经验
MBA相较于之前我考的全日制管理类专业,考的科目少了,只有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本身自己的英语基础还好,再加上之前英语一的复习经历,英语二对我来讲的确压力会小很多,但是复习的节奏还是没变的。
3月份左右开始刷单词,抄写+背诵,毕竟有些基础,所以进度比较快。5月份时候已经刷了小3遍了,之后就是大量做阅读。刚开始是英语二的历年真题阅读,后来就是英语一的阅读(在这我想说,有能力的同学一定要多练英语一的真题,的确在难度上高于英语二,英语一的题做完再看英语二的,真的会轻松很多)。在8月份之前,复习英语就是单词+阅读,其他模块一概不碰。阅读主要以历年真题还有当年的模拟题为主。并且这些文章中(尤其是真题阅读的文章)很多的句子表达都非常好,我会记录下来用在写作里。我的作文基本很少套模板,觉得太生硬,用自己整理的,记得熟,语法句式还有表达上也都能上个档次。关于阅读这块,有很多老师的很多方法,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唐迟的抓中心思想+找作者态度。
9月份开始,英语作文就要开始准备了。小作文信件的类型其实不多,但是近几年的趋势都不再是单一类型,基本都是两种甚至三种类型捏在一起,像是感谢+建议信等等。英语二大作文是图表,三段式,别出什么花样,不跑题,分数也都不会差的。但是无论大小作文有一点一定要说:下笔写!下笔写!下笔写!无论是背模板还是看范文,最终都是要为自己写服务的,不真正下笔写永远不知道自己其实根本是写不出多少东西的。
10月份左右,我才开始练英语的新题型和翻译部分(本身自己有基础,如果基础不好,要提早哦~)至于完型部分......我其实一直没放太多心思,就最后做模拟题和近三年真题时候练了几篇。
英语的重中之重还是阅读,所以主次要分清,科学复习。
至于管理类综合,我是从来没接触过的,里面的初等数学虽然高中时数学还行,但也随着岁月遗忘了好多,跟着网课慢慢捡,查缺补漏,多多做题;写作也还好,毕竟从小到大语文作文写了太多,加上网课的系统学习,得个中等甚至偏上的分数还是可以的;至于逻辑.....真的零基础,主要还是依赖网课学习,整理笔记,形式逻辑的公式一定是要滚瓜烂熟;非形式逻辑嘛...慢慢悟透吧,听着老师讲怎么说怎么对,但是自己做还是一做就错。唯一的方法就是练习+整理,整理比题海重要,尤其对非形式逻辑这块。
总体来讲,管综的复习我还是比较依赖课程的,按部就班。以上的篇幅也不难看出,的确我对英语的复习经验要更饱满一些(毕竟第三次考了,互相都比较熟悉),管综要少一些。
管综另一方面的难度是速度。数学+逻辑的题量还是很大的,再加上两个作文,三小时之内能答完就很优秀了。我从四次模考到最后真正的考试,就最后在考场上是三小时之内完完整整答完了管综题的。所以对于管综来讲,答完所有题,你就已经胜利了。
顺便说一下,这次考研,全国考生共计341万(2020)。
关于报班
线上线下有太多关于MBA的辅导班,良莠不齐,对于这种在职的研究生来讲,一年的学费也都是几千甚至上万的,报班之前一定看好班型设计和辅导方案。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报线下,身临其境。
报名友课也挺巧,准备初期偶然在知乎上看到赵老师发的帖子,当时我对MBA了解的不多,也就联系了老师,有问必答,逐渐熟悉,再加上本身自律性一般,想跟着个班学,好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也会有老师定期会来找我聊聊学习进度,弄得我也是贼紧张哈哈。
上面提到的,逻辑我基本依赖课程,英语其实没怎么跟(悄悄地)。除了每周的网课答疑课,每个月还有月考,后期冲刺阶段每天会有督促打卡,考前有四次模拟考试,都是线上卡时间答题交卷的,最后出分排名。整体来讲,对我这个自律性一般、复习时间有限的上班族帮助是非常大的。
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说,非全日制目前的地位的确比全日制要低,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鼓励支持,但还是不免受到歧视。
其次,我选择非全MBA,第一是考虑到时间成本,再脱产读书的确怕毕业了之后稍微有点晚。第二是人脉,非全MBA的特殊性就是没有报考专业限制和年龄,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学,并且和我同期报考同学中我的年纪也算是最小的,本科毕业三年准时来考,很多人都是毕业了好多年才来的,所以接触的同学的工作经验、阅历都比我多,对我的帮助只能太多太多。第三也就是学历了,非全毕业也是双证(学位+学历),知识学到了,学历也拿到手了,一举多得。
对于在职的考生,最大的难题就是复习时间和精力。我身边的好多考生包括朋友,聊起这个时都会提到这点。但是说实话,没办法,复习的时间就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不逼着自己走下去,永远也就停在这里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能不能做到,就看自己能不能想通了。
考研的人数飞速增长,今年由于疫情虽然扩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录取分数的上涨也是必然趋势,名校名专业的研究生越来越难考。
我认为,考研不是必经之路,但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请努力走下去吧。加油!
最后就上我今年报考财大的初试成绩吧。不算是高分,但是对自己,也是对屏幕面前的你一个鼓励!

v52r4zcmiva.jpg

v52r4zcmiv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