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回复: 0

这四种跨界能力,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掌握它们你会更容易成事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2 16: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今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涌现出大量T型的人才。
所谓“T”型人才,就是自身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有跨行业运作的相应技能。而这一类人才,已经慢慢有一种成为当今时代的“标配”的趋势了。
例如你是一个实体店的老板,你认为专注实体店的买卖就足够,还是懂得结合互联网思维,多渠道去拓展自己的生意更好呢?
答案不言自明。如果你无法具备某些跨界的能力,你就很难让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得更加厉害。
所以,学习一些跨领域的能力,对我们的发展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那有哪些跨领域合作的通用能力呢?

3gubbqvyzj2.jpg

3gubbqvyzj2.jpg

第一: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不用多说了。
想要更好地跨界运作,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明知道今天互联网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你偏偏死守传统买卖方式,你还怎么能够跟得上时代呢?
我们必须用掌握一种“学习思维”。而所谓的“学习思维”,首先要做到两点:
1,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为自己“充电”;
2,敢于接触自己未曾了解的知识领域。
当你意识到自己缺乏某种知识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去学习,不管这些知识对你来说是不是陌生,也要敢于接触、了解。
而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先对于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一个综合而基本的认知,就是先花时间去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构成,从中把你想学和要学的内容,筛选出来,最后才再去“埋头苦学”。
这是一种针对性的学习,也是比较聪明的学习方法。
当你通过广泛筛选相关的信息和书籍,了解到相应领域的基本架构,哪些地方可以先去学习,哪些地方以后再去学习,哪些部分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帮助,哪些部分只需要稍微了解一下就行,那么这对于你设定学习目标,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我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作“组装机学习法”。
设想一下你想去买一台电脑,自己组装,那你要怎么做,才能够组装出一台自己满意的电脑呢?
第一步,了解电脑硬件的基本架构。
组装一台电脑,你会发现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显示器这些东西必不可少。那么针对你想学习的领域,有哪些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呢?
第二步,深入了解不同硬件的作用。
有了第一步后,我们就会知道各个硬件会有不同的级数,例如显卡有核显和独显,而独显有1050到2080ti这种不同级别的分类,我们会根据需要和能力去购买。
那当你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时,是不是也要弄懂某个知识的用处以及用在什么地方呢?
第三步,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硬件。
你要知道,你这台电脑,主要是用来办公还是用来玩游戏。根据需求搭配硬件,这样就不会乱花冤枉钱了。
那么我们学习跨界领域的知识时,又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学习相应的知识呢?
第四步,测试电脑的运行的效果。
搭配好电脑后,就要试着运行相关的软件或游戏,来检测电脑的效果了。如果检验的结果满足,自然就正式投入工作,反之就会更换硬件或者调试软件。
同理,检验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检验成果,如果不行,就进行反馈和调整。
最后一步,当你做足上述的步骤,这台电脑,就可以在你能力的范围内,做到你想做的事了。如果对结果不满意,那就继续努力挣钱,以后用同样的方式去更新电脑。
所以,针对你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每天用固定的时间广泛去搜集和了解相关的信息,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学习内容。
当你做到这样,你就完成了入门级的学习,在这个领域积累到逐渐成熟的知识体系。

mfmpiyiriga.jpg

mfmpiyiriga.jpg

第二: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任何领域都需要用到的重要技能。
而在工作和职场上,用到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发现和推断出两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A说:这个月公司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增加了10%左右,客单价就增加了20%。
这个结果,看上去好像很好,但如果你具备逻辑思维,就会懂得去分析:客单价的计算方式是销售额÷顾客人数。而现在客单价增加了20%,销售额却仅仅增加10%,那就说明,新增的顾客数量,有下降的趋势。
当你发现这个因果关系,那么你自然就懂得去思考问题原因,找到对策,例如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还是用各种手段吸纳顾客等。
这就是逻辑思维的运用了。
那怎么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呢?首先要学会因果论证。
所谓“因果论证”,指的是两起事件或两类事情之间的一种关联——有规律的联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这两种是有关联的。
因果论证的形式是这样的:
事件或条件A1与事件或条件A2之间存在有规律的联系;
因此,事件或条件A1,导致了事件或条件A2的出现。
换言之,因为A1(顾客数量)与A2(客单价)有某种规律性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得出A1(顾客数量)导致A2(客单价)变动的原因。
研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提升我们逻辑思考的能力。当然,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如此明显的因果关系的。因果论证的复杂之处在于。因为任何关联,都可能有不止一种解释。
好比有人退学创业成功,未必都是因为退学而导致,更有可能是退学后,某些因素的出现,才让他们的创业成功了。说不定就算不退学,他们遇到这种因素,然后去创业,依然会获得成功。
单从两件事之间的关联,我们很难完全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许有些关联或许只是巧合,例如你出门就下雨,这件事未必都因果关系。
再者,就算彼此确实存在关联,但这种关联本身也无法证明因果方向;例如有些人退学和创业成功尽管存在关联,但到底是退学导致他们创业成功,还是因为他们心里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然后才去退学呢?这点要弄清楚。
第三,一种结果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因为一个原因,可能导致很多种结果,同样,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这点。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复杂点,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寻求最有可能的解释。
由于一种关联通常可能有多种解释,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寻找可能性最大的那种解释。怎么寻找呢?其方法是:
  • 补全导致结果的其他可能的原因
  • 尽可能多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判定
  • 梳理每种关联与结果之间的合理性
  • 采取复盘的方式寻找忽略的因素只有通过这些方式去弄清楚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这种方式进行因果论证,我们思考出来的答案,就会更加合理。

    24nlofyjw3v.jpg

    24nlofyjw3v.jpg

    第三,表达能力在工作中,只要涉及到合作和与人协调,就必须会存在沟通。
    而你和别人沟通得好不好,有没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表达能力是怎样。当你无法把应该要表达的事情说出来,其结果轻则影响合作,重则可能会影响到事情的运作。
    如果说,逻辑思维是从材料到结论,那么表达能力就正好相反,是从结论到语言材料。你所思所想,对于事情的分析、看法和判断,就是一种结论。至于你怎么把这种结论,通过语言材料传达给别人,就要求你有很好的表达能力。
    从结论到语言材料,这种表达过程一般会涉及到三个要素:结论,证据,论证过程。正如上文所说,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找出因果关系,有了自己的推断,那么你怎么把这个推断告知别人,让别人清楚明白呢?
    如果你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你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而且别人秒懂,那么说明你就具备很高的表达能力。然而,很少人会注重训练自己这种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不错的训练方法给大家,就是一分钟训练法。
    一分钟训练法,指的是在一分钟之内,清晰表达一件完整的事情或观点。
    为什么是“一分钟”呢?因为沟通专家研究发现,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人们能够自我控制的最佳表达时间差不多是一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我们就容易会失去时间概念,开始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逻辑,就要训练自己用一分钟的时间,聚焦一个点去组织语言材料,构建表达。
    在正常语速下,一分钟大概可以说200个字,如果你希望用这200个字完成表达一件事,没有停顿,没有多余的语气助词,没有沉默思考,就需要好好怎么说了。
    组织语言材料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用一句话提炼你要表达的中心观点,也就是你思考的结论。
    例如当你通过逻辑思维发现,这个月的顾客人数减少了,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认为要制定一些吸引顾客的措施。
    2,开始论述你的观点,大概100字左右。
    制定什么样的措施吸引顾客呢?为什么这些措施会有用呢?列出一到两个的证据或例子,形成论证的理由。
    3,结果,包括你要怎么做,希望对方怎么做。
    到了这一步,就是告知对方,希望接下来可以怎么实施你这个观点了,否则你说完,都不知道要怎么做。
    通过这种方式去训练自己,就可以训练到你的表达能力,这样即便以后表达的时间拉长,你也懂得怎么控制讲话,补充哪个部分的内容。

    kst4yfhz2d1.jpg

    kst4yfhz2d1.jpg

    第四,决策判断能力当我们具备学习能力,掌握逻辑思维,懂得运用表达能力,那么剩下的事,就是要学会如何做决策了。
    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我们一定要建立在掌握充足信息的前提下。
    我们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局限,对事物的了解肯定也会千差万别,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咨询专家的原因。
    例如我们想买一辆小车,销售员对这辆车的优缺点肯定会了如指掌,倘若我们无法掌握车辆相关的信息,我们很可能就会被销售员牵着鼻子走。
    他刻意掩藏车辆的缺点,避重就轻只说优点,我们就会蒙在鼓里买下一辆不怎么适合的车辆,从而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决策前尽量要掌握充分的相关信息,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减到最低,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
    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很潇洒,但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对较大。如果出行前能够对目的地做做功课,了解一下当地的景点、交通、住宿、饮食等信息,我相信在这个基础上再说走就走,你的人身安全和游玩趣味会得到更多收益。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越多,他做出的决策就会越对自己有利。设定一个目标,可以帮助你筛选有用的信息;围绕着这个目标搜集信息,你的效率会更高。
    也就是说,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你不但要掌握充分多的信息,还需要懂得如何甄别信息。那要怎么做呢?
    有四个步骤:
    第一,判断信息来源的途径,如果是第一手资料,亲眼亲身接触,可信度会较高,如果是道听途说,那就要小心了。
    第二,不要盲目相信自己已有的信息。有时我们对自己的直觉有种认知偏差,不管真假,觉得是就认为是,这很容易出错的。
    第三,透过各种渠道去核实和获取信息,通过对比,通过分析,来思考哪个渠道的信息更为准确。
    第四,向权威或者官方机构核实。别人告诉你地震要来,跟地震局告诉你地震要来,你会相信谁?当然,你也要懂得避免“权威效应”。
    以上,就是四类职场发展上的通用能力。
    不管做什么事,掌握这四种能力,我们在跨界工作的时候,也就更加容易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