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回复: 0

【原】转行/跳槽容易吗? 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1 20: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5f2dpvnt3n.jpg

b5f2dpvnt3n.jpg

敏芊的人间理想
聚焦成长中的两大基石:
认知思维&知识框架,活出强劲的自己。
敏芊的第51篇原创文章
标签:强劲人生
本文共有 7500 字
是近期最长的文章但我相信会有收获
最近跟朋友见面,开口就是:“疫情对你影响如何?”这话俨然成了当今形势下的主流开场白。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2020年?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难」,但即便如此,经历了“暂停键”之后,很多人想的却是“重启”而不是继续。
于是便有了以下朋友向我的诉说和探讨:
我在一个行业里已经做了七八年,感觉触到了天花板,想转行,但在这里做了太久,对其他行业很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办?
甲:疫情前,我就想跳槽,可没曾想,唉,虽说现在保个饭碗都难,但每天做着差不多性质的工作,感觉没有前途,也偷偷的面试了几家,看得上我的,收入给的和现在也差不多... 想转行做其他的,又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 我之后就这样了吗?真不太甘心。
乙:我今年30多,已经成家,有稳定的事业。但自己慢慢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无趣,感觉不是我想要的,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也很害怕失去目前的稳定,怎么办?
或许你所在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期」,你感觉很难有突破了;或者,你干了七、八年,才发现它跟你的长远规划相悖;又或者,你已经试过多个岗位,但就是无法热爱自己的工作。
的确,在这种情况下,跟继续熬下去相比,跳槽or转行,或许是最不坏的选择。
那么如果你正在谋求转行,或者开始产生这种念头的话,我有几个建议:
01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葱我是实现价值的葱

绝大多数人想要跳过去的行业,多半不外乎两种:特别有钱的,比如互联网、金融,或者长期发展比较有利的。这种情形下,非常容易产生一种情况:
我们会过多地考虑「行业」的问题,而忽视了「自己」——
在文章《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写过自我进化的过程,说的是如何用『客观化』这个校准工序来避免我们看待自己时的“盲维”。
而今天我给出的一个方法:『眼高手低』通过“升维”来了解自己——
这是个常用贬义词,但我为什么还要用呢?得益于毛姆的《月亮与六个便士》,这本书说了一类人的一种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是一个只知道六个便士的人,却不知道还必须要看天上的月亮。
其实,毛姆是用"月亮和六便士"分别代表了我们看世界的两个维度:平面的和向上的。
他提醒我们,无论是只关注月亮,还是只关注六个便士,都是单一维度看问题,而只有把"月亮和六便士"合起来,才构成一个立体的人生。
立体的看待人生,这才是我们认真思考的态度。
那么如何立体的思考呢?
用罗伯特·迪尔茨的逻辑层次理论来看,
用『眼高手低法』来思考,如图:
“六个便士”所指的维度,就是「环境层」,今天我们要转行/跳槽,往往想的都是这一层级,职场中的不尽人意,疫情导致了公司的运转出现瓶颈等等。
基于这一层次的思考,就会指引我们的「行为」,采取一些行动和步骤,当然我们也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包括能力状态、处世模式等。这就是「手低」的维度,自下而上的思考。
自下而上的思考往往会让我们忽略最重要的三个层级「价值观」、「身份」及「愿景」。这就是「眼高」所指的维度:
「价值观」层级是关于“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以及“为什么重要?”
「身份」层级是关于“我目前是哪根葱?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葱?”
「愿景」层级就是我们要仰望“月亮”的最高维度,它是超越个人身份的,是关于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或者你想完成什么样的人生使命?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似乎有点唱高调;很多人也跟我说,不至于吧,我为什要在我现有的生活之上设立一个新的维度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警醒我的场景:
有一次,我在一家牛肉面馆吃中饭,突然领座的一个女人跟店主吵了起来,原因好像是店主少放了一个鸡蛋,她要求退钱,店主不肯。
旁边有个女人,估计是她朋友,一直在劝解。
吵着吵着,那个女人突然坐下,捂住脸,哭了出来。
她朋友吓了一跳,忙不迭地跟她说:不就一个蛋嘛,至于吗?你哭啥呀,咱们不要就是了。
她抽泣着说,我不是哭这个,我是伤心,为什么我都30多了,却还要为了一个蛋跟别人吵架?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对呀,
我们每天都在「不想要的生活」中为了类似于“一个蛋”的事情撕扯——我们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是却很少思考,我到底要什么呀?
而我们的「价值观」也往往会基于同一个维度上去衡量,比如有一个测试: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你一年收入7万”和“其他人一年挣9万、你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多数人居然会选择前者。
数据的公布往往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为什么我们屡屡遇到困境,为什么走着走着,人生会变得平庸乏味?
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困扰在「环境」层级中,像「救火队员」一样应付各种生活工作带给我们的大大小小事件。却很少「眼高」自上而下的思考一下:
我的「愿景」是什么?我究竟要什么样的人生?我的「身份」是什么?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交往十年了,今年33岁。
过往的十年,他一直在互联网行业里,自己创业,自创品牌,卖减肥产品,有几年,日收入都持续达到1万+。
可他却跟我说,他非常焦虑,不是担心明天是否还能赚这么多?就是担心万一公司倒了,该怎么办?
于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由此也造成了他婚姻的不幸,老婆忍受不了结婚了还是一个人的孤独生活,离开了他,扔给他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
这次灾难性的人生变故,让他终于开始思考:天天赚那么多钱,却一点都不快乐、幸福。
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他开始专注生活,专注陪伴儿子,最后是他儿子的成长教育了他,让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愿景」。
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
我突然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就是我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我想把爱和坚毅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我太明白,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痛苦了,也太理解没有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什么样,我之前的人生已经不能用灰色来形容,用黑色可能会更加的贴切。
所以我愿意为这个事业奋斗一生,到我死的那一天,我可以自豪的跟自己说,我活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第一阶段我将用15年时间造福10万个孩子,我会感召更多像我一样有使命感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
于是他扔下减肥产品,成立了一家儿童教育公司,开启了实现人生意义的旅程。
这是想明白了「愿景」层案例,那什么是对「身份层」的追求呢?
塔勒布说:成功是在中年时成为你在少年时梦想成为的那个人,而其他都是失控导致的结果。
我的另一个朋友,大家都叫她「钻石美女」。
24岁的时候,她就梦想成为时尚前沿(珠宝首饰)的引领者,出入时装周,走红地毯,参加各种高级酒会。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她去了一家钻石工厂作为一名普通工人打工,打工期间了解了钻石培育过程,打磨工序,各种“净度”等级,还修炼了一副火眼金睛,不但能一眼看出钻石的真伪,还能头头是道的说出各原产地钻石的特点,成为了专家。
第二步,从工人岗换到了销售岗,下市场卖钻石,零距离了解用户需求,市场供需。
后来在深圳手工业不景气的时候,抓住了时机,以包销的形式收购了一家工厂,并自创品牌,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走上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发布了自己的珠宝品牌。
我用了不到200个字来描述,但这个实现「身份」的过程,她走了12年。(本文案例真实,可加微信glasses4mj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思考,先「眼高」再「手低」的方法,让她走出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
今天如果你想成为:一家公司某个岗位的主导者,一家小店经营主,享受充实而快节奏的事业;抑或是成为一名旅行美食撰稿人,天天飞往各地寻觅美食;又或者,只是想安稳下来,拥有一间不大的房子,享受恬静的家庭生活.......。
那么相信自己的内心,捕捉住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碎片——可能是一些形容词,一个场景,一种氛围,一些物质.......。
将它们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第一页,作为主干,这个过程可能会花上几天时间,但不要着急,尽量遵从自己的内心,写的具体一些;
然后填充脉络、骨架(你的价值观、能力,行业的评估)慢慢完善,直至将这种生活状态勾勒完整。
这个才是你往后一切努力的方向和根源——
只有这样「眼高」了,我们才能接着分析「手低」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思考当下所处的「环境层」是否能满足我们:既能求生存,又能求发展的需求——02
我这根葱适合什么样的「生态位」?如何发现Affordance?什么是生态位?
生态位的英文叫Niche,我们通常把这个词音义两全的译成“利基" ,有些人把它译成细分市场。简单说,是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你找到一块真正属于你的地盘。——《认知方法论》
在营销战略中,也常常会把企业想占有的某一新兴市场的细分领域,称为“利基市场”,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地盘。
换言之,真正的「生态位」,都不是只凭泛泛的认知和能力就能够应对的,一旦你凭自己独特能力占有了某个「生态位」,别人是无法轻易把你排挤出去的。
反之,如果你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差不多就能够混下去的,那就证明你现在并不在一个「生态位」。
举个栗子:我们知道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是极其挑剔的人,对产品的挑剔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走遍大江南北,乔布斯最终选择了“富士康”?
富士康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乔布斯心仪呢?
这还要追溯到富士康在大陆办厂之前,他们在山西晋城——郭台铭的老家做的一件事——
郭台铭刚来大陆的时候,很多人都让他赶紧办厂,赶紧开工,但郭台铭说,“要把一件事情真正做成、做大,必须从根子上做”。
他在山西 晋城办了两所“特殊”的学校,专门招收老企业里的老工人——这些老工人的共同特点是:对零件的差别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
这种敏锐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用他们的术语说:如果误差一个μ(10的负6次方,相当于百万分之一的误差)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这些工人用手指摸两边的厚度,就能感受出来。
答案显而易见了,是“不可思议”的挑剔,和“不可思议”的精准,让他们碰上了。
因此富士康工人,这种独特的、不可思议的“敏锐”,让他们占有了别人无法取代的地盘。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很卓越”,“那个人很优秀”或者“那个人很平庸”,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的评述,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不同品质的人就会发现:越是卓越的人,他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生态位」,而平庸的人往往是「生态位」不明晰的人。
现代社会会出现很多平庸的人,他们没有特殊的技能也能活下来。——《人类简史》
反过来说,人类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卡洛里的竞争,所以渐渐失去了作为动物抢夺『生态位』的本能。
而自然界的任何能活下来的物种,都是具备“某种独特功能的”。
比如:17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个科学家把蝙蝠和猫头鹰都放在一个密室里,里面只有极其微弱的灯光,然后他发现,蝙蝠和猫头鹰都能躲避障碍物,但如果把这个微弱的光关掉,让屋子完全陷入到绝对黑暗的时候,猫头鹰就没办法躲避障碍物了,但蝙蝠还能。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蝙蝠,比猫头鹰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有超声波。
小结一下:
蝙蝠其实和富士康工人一样,他们找到了「生态位」不意味着他们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物理位置,因为物理环境大家都一样。
而是因为他们都具备满足独特需求的独特能力,并以此激活了这个物理环境,从而抢夺了别人无法替代的「生态位」。
这种「具备满足独特需求的独特能力,并能激活物理环境的能力」,称之为:Affordance。
提出Affordance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如果简单的翻译,它的意思是「示能」,指所有操作的可能性。
我们所关心的是,无论转行还是跳槽,如何能在一个「生态位」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Affordance」——
举一个比较老套,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
有两个人,小张和小陈,先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和职业生涯。
小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他进入一家营销型公司之后,获得了一个很多人都羡慕的位置--总裁助理。
在他的想象当中,总裁助理是各种风光无限,但他很快发现, 总裁不止一个助理,而且让他做的都是看起来最低级的工作--每天帮着总裁接待客人,确定接待和会谈的商务场所,当然, 最让他头疼的是给总裁收集、整理、粘贴发票和填报销单。
一个怀着很高预期想要大展拳脚的人,居然要花很多时间搞发票和报销单,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角色不对等,这不是他想要的,于是几个月以后就愤然辞职。
于是公司招聘了小陈,来到这家公司,要做的工作和小张一模一样,但小陈不仅没有辞职, 而且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总裁助理跃升为公司重要部门的市场总监。
小陈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句话,她具有一种发现Affordance的强烈需求,所以她能在完全一样的环境里找到属于她的生态位。
小陈和小张最大的不同是:她在贴发票的时候,别开生面地发现了一种东西--数据的收集和挖掘。
从发票里看到了不同时间、地点,甚至一个月不同时期,老板会选择的会谈和招待场所的差别。而且,为了获得更多数据,形成更好、更具有智能的判断, 她不仅贴现在的发票,还把以前的发票和报销单都研究了一遍。
这种看似无意义的工作,让她清楚知道了老板的体验和偏好, 并且通过报销金额和老板的感受,知道了每个场所的性价比和体验的优劣。
后来,当老板让小陈安排事情的时候,她只需要知道来的人的数量和身份,就能妥帖地安排场所,老板不但满意还很惊喜。
再后来,老板很愿意听小陈关于营销方面的建议,渐渐的,小陈就爬上了市场总监的位置。
之所以能这么详细描述这个比较古老的故事,因为这个小陈,就是我,呵呵。而当时进公司的目标,就是「市场总监」。
小结一下:
富士康工人,蝙蝠,小陈都在同样的物理环境中,发现了「Affordance =满足独特需求的独特能力、并能同时激活这个物理环境」,因此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无法被别人替代和排挤的「生态位」。
其实,我们每一个想转行/跳槽的人,都是积极主动选择自己人生的人,都是那种只要有阳光就能灿烂的人。
因此一旦具备了以上的人生逻辑,并立体的思考规划人生,我相信接下来的实战就非常的笃定了——
03
大量学习、快速了解行业火力侦察,最小可行性(mvp)试错
生态位决定认知——《认知方法论》
由此可见,我们之前的认知,是对当下所处的「环境层」的认知,那么如何获取要跳或要转行「环境层」认知呢?
这个方法论如下:
愿景-规划-列出条件-用「框架思维」大量学习-路径(火力侦察)-反馈检查(最小可行性mvp)
还记得上文写在笔记本第一页的「愿景」「身份」吗?那么接下来,就是翻开第二页,第三页......填充脉络、骨架:
01
列出条件
尽可能地罗列出你所知道的、达成目标需要满足的条件。
比如:你今天要转行做互联网产品运营,或者营销经理,那么首先在拉勾网、boss直聘上,找到职位需求,如下图:

ylba4ioo3u5.jpg

ylba4ioo3u5.jpg

看着菜单一个一个的分析,比如分析第一个:负责产品已有功能和新功能的推广策划,意味着你需要这几样能力:
1、深入了解目前产品的功能:
  • 这个功能目前的目标用户是谁?
  • 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
  • 是怎么解决的?
  • 目前产品的卖点如何很好地结合用户的需求?
  • 哪些是强需求、哪些是弱需求?

    2、这些目标用户活跃在哪里,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3、在了解用户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策划产品推广方案的能力。
    一项一项的去分析,然后通过大量的学习,找到答案。
    再比如:你要开一家奶茶店,你需要满足的条件,可能是这样的:(未必准确,只是一个参考)
    一笔至少20万元的启动资金(视城市和地段而定。包括租金、装修以及前几个月的必要开支等)。
    奶茶的相关知识。
    店铺运营、资金管理、会计等基本商业知识。
    市场营销及推广的基本知识。
    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店面、LOGO设计和店内布局)。
    有竞争优势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
    稳定可靠的供货渠道。
    大量的成熟案例参考资料。
    ……
    这样列出要满足的条件、能力,接下来如何学习,就非常清晰了。
    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能否在2年内成功跳槽/转行」,变成了「能否在2年内满足这个条件」。
    02
    运用「框架思维」大量学习
    这是整个实施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将来跳槽or转行成功与否,较为关键的一步——
    我用了两篇文章详细讨论,包括「个人能力框架」「个人知识框架」的搭建,可以点开了解:
    《高手是如何把碎片化知识 变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框架》《框架型思维 是不确定世界的高阶生存之道》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主要挑选行业领域里,牛人写的书,牛人上的课,所谓的牛人,是在这个领域里做出结果的人。如果你没有具体的方向,可以加我(微信:glasses4mj),一起探讨。
    0
    3、路径(火力侦察)
    4、反馈检查-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其实在上文中,我已给出了线索,钻石美女「手低」的做法:进入钻石工厂打工,就是一种「火力侦察」。
    「火力侦察」的意思,要正面的、近距离的跟你要去的行业发生接触、互动、冲突、博弈,这样才能获取对这个行业领域的真实情况。
    比如你要开个奶茶店,就像钻石美女一样,至少要去奶茶店打3个月工吧。
    比如你要应聘某个职位,那么就多试几个面试,在面试中,主动跟面试官聊天,各种聊,主动提问,问一些自己还没搞懂的问题等等。
    这种近距离的互动,交流,正是对你前期大量学习的一种考试,只有这个时候,或许才知道这些知识是否内化。并且这个过程也会积累大量的面试经验,为正式面试做好准备。
    而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是指:你想应聘新媒体行业,那么,先学好文案、PS、排版、运营,花三个月时间自己做一个公众号出来,这就是你的作品。如果做得好的话,单凭这一点,完全可以突围。
    你想要应聘产品运营,起码要具体分析某一个APP,能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为什么?如果你要做一款相似的产品,你会从什么角度着手?你曾经关注过那个APP推广活动,让你特别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等等之类的,然后把这份调查写下来,作为你面试的资料。
    火力侦察+mvp,即深入到所属行业领域中,把自己代入新的、未知的「环境层」中,从点到面到体,从某一个职位技能,到与其他岗位、部门的协作,再到整个行业的背景,从而获取新的认知。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环境层」匹配上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最后的话:
    其实,不论你选择跳槽还是转行,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按照自己写好的脚本运行的。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不断的试错和碰壁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方向。从头开始并没有什么,更多的时候,恰恰意味着能走出舒适区,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但不论怎么选,选择的关键都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它是否能与你的「愿景,身份、价值观」相互匹配。这,才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