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回复: 0

【原】【统编版备课】《白鹭》文本解读与教学构想(下)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9 20: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统编版备课】《白鹭》文本解读与教学构想(上)

qtgfj0djbug.jpg

qtgfj0djbug.jpg

教学解读《丁东草》三章,唯有《白鹭》选编入教材,读过自然就理解了。《石榴》结构严谨而自然,叙议结合,抒发的感情坦率而热烈,但与《白鹭》比起来,语言形象少了明快和诗意;《丁东》表达的思慕之情,和语言一样,显得沉重滞涩。郭沫若还有一篇《银杏》,被视为名篇,不过感情抒发过于直率而缺乏节制,从特定历史时期表达特定思想情感来说,思想性的确鲜明多了,但艺术性不及《白鹭》。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尺度”。不管怎么说,这几篇当中,《白鹭》是最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学习的,这一点大概会是一个大众的“尺度”。《白鹭》的构思精巧而自然,以一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篇,行文围绕这个中心意思展开,最后又精巧地收束全文,与开头呼应;文章语言清新而精练,有着明快的节奏,描绘的形象意境隽永,如诗如画,令人回味。学生静下心来自主读这样的文字,也会被吸引,会感受到语言形象的美感吧。边读边想象体会,白鹭这首“精巧的诗”,学生能够从其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以及不同场景下的姿态、形象感受到、欣赏到的——因为,从三年级开始,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训练。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寄托在白鹭身上的情感吗?这,也正是本单元需要落实的重点阅读训练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其实,从第一句开始,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了——把白鹭比作“诗”,而且是“精巧的诗”,感情就氤氲在文字里了。进一步要追问的是,作者为什么赞美白鹭,为什么喜欢白鹭?因为它平常而独特,它从外形到行动姿态,都精巧自然,生机盎然,在哪儿都能创造出令人赞叹的美好意境。有人解读此文,总要说作者是借白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甚至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我没有查阅到郭沫若自己解释文意的资料,也就无法知道郭沫若写此文的真实意图是否与表达志向有关。一篇文字到底要表达什么,总当从文字中去解读,读者的尺度应该是与文字本身紧密联系,而不是从文字之外运用尺度。因为郭沫若创作此文的年代背景,便揣测其必然要在白鹭身上寄托高韬的志趣,未必不是先入为主的附会;或者,因为《丁东草》的其他两章,尤其是另一大家认为的名篇《银杏》,都能让人很容易体会出言外之意,就作此判断,似乎也算不得有说服力。我以为,《白鹭》,就是一篇纯然的咏物散文,作者就是真切地抒写自己心目中白鹭如诗的形象、气质、生命之美。学生也一定是在这个最切实的层面上,与文字产生最自然的共鸣。也只有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品读、想象、体会,才能让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认知与审美经验,与文本展开深入、真切的对话,沉浸、涵咏、习得,与美的语言、形象、意境相遇。再从《白鹭》说开去——也是从学生学习的需要着想。学生的生活经验、语言经验、审美经验等,都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会决定学生与文本建立连接的方向、形式和程度等。学生熟悉生活中的白鹭吗?学生在其他文本中遇见过白鹭吗?学生对白鹭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吗?如果有,是一种怎样可资利用的学情基础?如果没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课堂学习更好地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师生需要做哪些准备?一般来说,南方的学生,尤其是生活在乡村或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是见过或熟悉白鹭的;北方的学生,相对来说,生活中见到自然界中白鹭,机会要少一些。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提供有关白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是有必要的。杜甫的《绝句》中有这样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应该是五年级学生都很熟悉的诗句了。张志和的《渔歌子》也应是很熟悉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首诗中白鹭,都增添了诗歌描绘的画面的意境美,也说明在诗人眼中,白鹭是美的。古诗词中,写到白鹭的诗句数不胜数,白居易、陆龟蒙等都以“白鹭”为题写过诗。白鹭,早已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的是单纯的咏物,有的是借物抒情,每个作者眼中的白鹭,都是经过自己的尺度艺术化的白鹭。了解以白鹭为抒写对象的传统,不一定对理解郭沫若的《白鹭》有直接的帮助,却可以将母语学习置于更加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中,让教室课程生活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做这样的教学解读,其实已经在构建课堂学习活动了。教学构想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重点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性,理清行文思路,欣赏、品味文本精巧的构思和诗意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也是学习《白鹭》十分适切的目标定位。从学生学的角度考量,有效落实学习目标,课前要做些铺垫。其一,可以在了解学生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白鹭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其二,可以在晨诵课程中,安排诵读十首左右比较典型的有关白鹭的诗词,如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欧阳修的《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杨慎的《出郊》等。直接以课文为学习对象的课堂学习活动,可以设计以下六个板块。板块一:说说白鹭,对比词典中对白鹭的解释与课文第一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激发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以说明性语言与文学性语言的对比,提升学生语言的敏感性。)板块二:围绕“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自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块三:细读品味,得意得言。环节1:细读二至五自然段,品味作者是如何描写白鹭外形之美的。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对比的写法和第五自然段语言的运用。第五自然段,一是要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自己见过的白鹭体会作者是如何勾勒白鹭样子的;二是想一想后半句还可以用来写什么,体会这一表达蕴含的鲜明的情感态度;三是反复朗读品味,体会句子节奏,从多角度体会语言之美。环节2:细读品味六至八自然段,自主读,想象画面,为三幅图画分别取一个诗意的名字。(可以与古诗词有关诗句联系起来。)环节3:品味最后两个自然段,联系全文,体会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的写法之精巧;师生合作,多种形式朗读背诵全文。板块四:联系生活,尝试迁移表达。交流自己喜欢的事物,仿照课文的开头,围绕开头写几段话。这几段话,可以仿照二至五自然段,也可以仿照六至八自然段,愿意还可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gvokis35oxn.jpg

gvokis35oxn.jpg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要素梳理I语文要素I电子教材I一年级I 二年级I三年级上册I三年级上册1I四上第一单元I五年级I六年级I新教师I 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I 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点击图片,拥有好书

x43qvjyfq14.jpg

x43qvjyfq14.jpg

ze3clnuxtey.jpg

ze3clnuxtey.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