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回复: 0

【原】有了这五项准备,不愁写不出好作文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9 2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jq3fxgodll.jpg

mjq3fxgodll.jpg

有了这五项准备,不愁写不出好作文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写作实践积累的经验,可以发现,小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一般需要做好以下五项准备。1.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我想写”与“要我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体验,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后者是消极被动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带来的实际结果就是,前者乐写,后者怕写,前者主动找方法找支撑,后者被动等方法等支撑。做任何事,喜欢的人总会比不喜欢的人更积极主动,更愿意接受挑战,不畏困难。写作文,古人早就说过:“情动而辞发。”内心有强烈的分享、书写欲望,就是充分做好了写作表达的心理准备,只等着可以“奋笔疾书”了。小学生写作文,为什么要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入手,就是为了让作文任务与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一致,能相互促进。笔者多年来特别重视“班级故事”写作,就是考虑到小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同学之间会分享学校、班级生活中的故事,回家跟爸爸妈妈也会分享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班级故事。班级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就是他们真真切切的生活。每个人每天关注的故事不一样,到底写什么班级故事,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保证他们写的就是他们想写的。学生内心表达欲望的激发,是有方法有策略的。方法一:话题热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或主题,提炼出学生熟悉而关心的话题,组织学生“热聊”。比如自己或同学的“趣事糗事”,很多学生都会兴趣盎然。但是,热聊要有策略,不能让学生聊尽兴了,要在聊兴正浓时让大家留下悬念,让大家在意犹未尽中、在期待中改用文字来“聊”。方法二:阅读唤醒。经常写作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经验,自己正在阅读某篇文字或者某本书时,读着读着,就想起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或者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并迫不及待地想提笔写下来。小学生也会有这样的经验,读一篇故事,急着找老师、伙伴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自己的想法。这就启发教师可以在布置具体的作文任务之前,选择合适的文章与学生一起阅读分享,唤醒学生的类似经历、经验,激发表达的欲望。方法三:发表诱惑。要让学生拥有持久的作文热情,就不能只靠每次作文前来激发具体的表达欲望,还要在班级生活中创造持久性的“诱惑”——发表。发表的方式有很多,班级周报月刊、博客微信班级群、推荐学生刊物、班级故事沙龙等等,这些方法最好能够同时使用,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笔者班上一位长期偷懒不写作业的大男孩,有一次主动将发生在自己和同伴间的一件事写了下来,大概因为这件事他不写不快,写得十分真切。我马上将他的这篇文章评为三星作品,打印出来,在班上“发表”,赢得掌声与喝彩。不久,我们在班级剧中又用上了他的这篇故事。接着呢,他很快又交上来一篇……2.值得信任的表达对象上面“发表诱惑”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有值得信任的表达对象,是小学生写作十分重要的心理准备之一。先来看看大男孩的那篇班级故事——当路队长张博允文用一种恶狠狠的眼神盯着我,又用一种仁慈的眼神看着杨和于。他耸了耸肩膀,又开始看着一只虫子哈哈大笑起来。我转过身,看着队伍走远了,想跑着追上去,突然感觉到脖子发凉,一回头,他们又用那种恶狠狠的眼神盯着我。我每次当上路队长,每当排队,他们都疯狂地大声说话。“可以回班了吗?三位大少爷!”我说的话又让他们烦了,说:“一边玩去!”这下可把我激怒了,我们一起用瞪眼法攻击对方,但很快,我就把他们打败了。突然,文上来就给了我胸口一拳,我开始追他们。但不一会儿,我越跑越慢,越跑越慢……我回到了班,气呼呼地用桌子上的书轻轻地拍了一下桌子,以免被老师发现。“哼!下次别让我捕到你们仨!”我冲着文说。文听到了,又瞪了我一眼。我恨不得将他的脑袋活生生地从脖子上拔下来。中午去吃饭的路上,因为老师在后面,所以他们仨一直不敢说上一句话,我在心里暗笑:“有老师就不说话了吧!”但是,如果没有老师,我应该怎么办?可惜,明天的路队长就不是我啦!显然,博允同学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潜在的表达对象(也就是有了“读者意识”):首先是老师和全班同学,其次是文中的聪和帅。他要用这个故事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他希望能还有机会做好整理路队这件事,也在告诉聪和帅,他们的行为不对。对,关键是要让小学生感受到,写作文是有用的,是有目的的,不是因为老师要求写才写的。“为老师写作文”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需要和自己选定的读者对象写作文,拥有的是安全的心理体验。同时,这也启发语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要善于发现亮点,要保护学生的信心,要主动成为学生信任的表达对象。3.被唤醒了的表达素材的确有学生会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即使是写班级生活故事,学生每天都在课上课下经历和创造着不同的生活故事,也还是有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写。没有什么可写,就是没有做好写作准备,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项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所以,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发现、唤醒表达的素材。笔者在《作文故事会》一书中写到一个故事——“浩远啊,今天我们要写的是昨天的故事。”飞刀老师弯下腰,和和气气地对浩远说。“昨天都已经过去了,有啥故事好写啊!”浩远毫不犹豫地回答,语速快得像高铁,不过飞刀老师都听清楚了,15个字一个不落,加上标点符号17个。飞刀老师直起腰,转过脸,问同学们:“昨天有啥好写的啊?”“开学典礼——”大家异口同声。飞刀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又向浩远俯下身,但浩远说的话更快,飞刀老师的目光还没有落在他的脸上,话音已经落了。不过,飞刀老师的耳朵早就将浩远说的10个字都捕捉到了:“开学典礼有啥好写的?”同学们忍不住笑起来。飞刀老师将一根手指竖在嘴唇前,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慢慢轻轻、一字一句地说:“现在,你们都安静下来,我要请教浩远一回。”浩远问:“请教我什么啊?”飞刀老师盯着浩远的眼睛,微笑着说:“现在,我来扮演你的爸爸。时间是昨天下午放学回到家。浩远,”飞刀老师的语气变了,已经在扮演浩远的爸爸了,“听说今天学校挺热闹的,说来给我听听?”“没什么啊,就是开学典礼。”浩远说。“开学典礼啊!爸爸小的时候从没见过开学典礼,说说是怎么回事吧。”“全校的老师都打扮成水果,到操场上集合……”飞刀老师,哦,是浩远的“爸爸”插话了:“说说,你是怎么打扮的?”“我打扮成香蕉了啊,妈妈帮忙在我衣服上粘了香蕉图案的贴纸。”“你看见同学们打扮成什么水果了?”“进校门的时候,我看见小轩打扮成梨子,畅畅打扮成草莓了。”“开学典礼什么时候开始的啊?”“八点半吧,我们排队到操场上去的。”浩远回答完,望着“爸爸”,不说话了。“爸爸”歪着脑袋,望着“儿子”,问:“然后呢?”“然后,然后就是开学典礼啊!”浩远无辜的样子,惹得同学们真想笑,但都努力憋着。“爸爸”盯着他,不说话。时间好像停止了,从窗口射进的阳光也似乎凝固了。“浩远,你就说你在操场上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睿睿终于没有忍住,“啪啪啪”像阳光下炸裂的豆荚一样,快而脆地蹦出了一串话。浩远瞪了睿睿一眼:“我爸也没问我!我妈问我的!”“哈哈哈……”同学们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了。飞刀老师也忍不住笑起来。等大家再次安静下来,飞刀老师对睿睿说:“睿睿,你来当妈,问。”“哎——”浩远不服气,为了不让睿睿当妈,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说就是。”浩远说开了:“我们排队来到操场,老师让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先在篮球场等着,原来是要牵着一年级的小朋友走红地毯。等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站好了,我们走到他们中间。我牵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是什么水果啊?”飞刀老师问。“小男孩是一个苹果,小女孩是一个西瓜。我牵的是一个苹果和一个西瓜。他们都喊我‘哥哥好’,我想这两个小家伙还听懂礼貌的,就朝他们笑笑。周围很多家长在拍照。该我们走红地毯了。我牵着两个水果,走上长长的红地毯,把他们送到了舞台前的场地上,交给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我回到了我们班的场地。等一年级的水果都站好了,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了。”浩远低着头,滔滔不绝地说着:“主持人上台了……”“停!”飞刀老师突然喊了一声,浩远抬起头:“怎么啦?”飞刀老师狡黠地笑了笑:“不说了,你的故事已经苏醒了,可以开始动笔写了。”这个故事提供了激活学生作文素材的一种方法策略——还原生活情境法。激活表达素材的方法策略还有很多,例如图片回忆法、思维导图法、关键词提示法等等。4.足够充分的语言积累写作文需要足够充分的语言积累,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能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好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画面里还有细节,一个人回忆起来还沉浸其中,可是要讲出来,却找不到与情节、画面匹配的词句,要写下来,就更困难了。学生没有足够充分的语言积累,是写不出好作文,进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在学生写具体内容的作文时,了解学生是否在相关的语言积累上需要帮助。广义的读写结合,其中就包括了丰富语言积累以确保学生自己表达时能较自如地从语言库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积累包括具体的字词积累和修辞(修辞方法和表达形式)的积累,这些都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落实,词句迁移运用、小练笔、仿写都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课堂上要做扎实。课堂之外,语言积累的落实,依赖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读得多,不一定就会用会写;但读得不多,肯定不会用不会写。教师不妨在共读经典或优秀作品时,适当安排语言欣赏的活动。笔者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张晓风的《行道树》,特别安排了欣赏语言的学习任务,那一周的班级故事写作,就有学生模仿运用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有事情写,却写不出来,教师就要了解一下,是不是语言积累不够,提笔忘字,提笔忘言。如果是,就要坐下来,陪学生一起“找语言”,让学生意识到,平时多积累语言,就不会再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有的学生常常有词不达意的时候,这正好是帮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丰富语言积累的好契机。有的教师会在平时安排学生课下摘抄好词好句,笔者以为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丰富语言的积累,因为积累的目的是运用,能运用的语言才是活的语言,才是学生自己真正“积累以随时备用”的语言。摘抄的“好词好句”,极大可能会成为“死”语言。5.满足需求的方法支撑同样一个活动,有的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开头结尾有设计,中间情节有取舍有详略,越写越有成就感;有的学生不知从哪儿写起,内容要么简单干瘪,要么冗长无聊,写得痛苦,越写越没兴趣,越写越挫败。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有构思布局的方法支撑,后者没有。作文构思的方法是需要学的,很少有学生在表达方法选择和运用上有“天赋”。笔者在班上会用作文讲评、听读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构思布局的方法。一个营养丰富的题目,一个吸引眼球的开头,一个或明或暗的线索……这些通过鲜活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其奇妙的表达效果,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例如,吴彤同学在《绊脚石》一文中,开头是——星期四的骄阳挂在校园的天空上,它是那么耀眼、那么温暖,又那么孤独。结尾是——天上的太阳也笑了,温柔地照亮每片黑暗的角落,透蓝的天空上,云朵心无旁骛地随风浮游,享受着午后的静谧。这样开头,既运用了照应的方法,又实践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策略。这些方法,不教,学生是很难做到自动会用的。

dxdrst4biij.jpg

dxdrst4biij.jpg

讲述引人入胜的校园故事
附有学生原创的优秀作文
融汇好学好用的写作技法
京东、当当等网热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