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佛之形|中国佛教造像的演变(多图详解)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8 16: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相由心生”,在中国的佛造像艺术上也深深灌注着这种理念,只不过这不是佛像自己产生,而是通过人们用雕刻艺术把心中的相貌展现到佛像上。正所谓: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是现实生活。

1buskvayq31.jpg

1buskvayq31.jpg

△ 北魏 交脚菩萨

kxvxxhq4r5y.jpg

kxvxxhq4r5y.jpg

△ 辽代 彩绘木雕佛像
宗教并不等于宗教艺术,宗教是信仰,而宗教艺术是带有人们现实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佛教石刻造像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年代。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佛像艺术亦随之传来,在南北朝时期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而到宋代开始走入衰落。

io2hxp0gxx0.jpg

io2hxp0gxx0.jpg

tsbgdwie3nr.jpg

tsbgdwie3nr.jpg

△ 元 铜鎏金弥勒菩萨立像
佛造像艺术的沉浮也反应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更迭,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纵观中国佛造像发展历史,每个历史时期的佛造像艺术都带有本时期特有的印记。

ebpp5lnxgvy.jpg

ebpp5lnxgvy.jpg

△ 明 木雕罗汉

lncuanlwisf.jpg

lncuanlwisf.jpg

△ 北魏 青铜弥勒佛立像
北魏时期的“瘦骨清像”
北魏时期是一个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在思想上最富智慧,最热情的时代。在烽火硝烟的年代,统治者和百姓们把心里的恐慌寄托给刚传入中国不久的佛教,虽然此生无法改变现状,期望来世得以重生。

1nc5idhqdl4.jpg

1nc5idhqdl4.jpg

△ 北魏 青铜佛像

giv1pebg5ez.jpg

giv1pebg5ez.jpg

△北齐弥勒思维半跏像
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愈睿智、高超。出现了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成为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典范。

3hfrmm2vjbk.jpg

3hfrmm2vjbk.jpg

△ 云岗石窟

dkwlgtqinoi.jpg

dkwlgtqinoi.jpg

盛唐的“雍容华贵”
隋唐时代在经历了延续约3个半世纪的分裂和动荡以后,重新得到统一和安定,进入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从而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盛唐时期,中国人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胖为美,“形式美的观念积淀过程同样以人自身为根据”,佛像也因此发生趣味性的改变。

4xczgmuag3a.jpg

4xczgmuag3a.jpg

△ 唐 迦叶木雕头像

11olddoboui.jpg

11olddoboui.jpg

△唐 木雕观音立像
盛唐佛像在人体造型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饱满为美,给人以丰腴感,面部清秀,平稳,祥和,起伏自然,曲线和谐,变化多样,使佛像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
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此时的石刻造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润丰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jmvfbleh0ug.jpg

jmvfbleh0ug.jpg

△ 唐 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mwb1po0liui.jpg

mwb1po0liui.jpg

△ 唐 石雕佛教造像
宋代的“典雅秀美”
佛像在中国历史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但物极必反,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好转,人们已不再需要佛教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佛造像艺术也随着这种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它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

fypvjme2xfm.jpg

fypvjme2xfm.jpg

△ 南宋 普贤菩萨像 大足北山第一三六号窟

r42y2ef5tff.jpg

r42y2ef5tff.jpg

△ 北宋 协侍菩萨
所以在宋代的造像艺术中,宗教的气氛有所降低,宗教中的神,完全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人,增添了许多可以表达亲切的人性审美雅趣。并随着石窟的衰微,大型石雕佛像的数目大减,木雕佛像开始流行。

s44j5vq4ugo.jpg

s44j5vq4ugo.jpg

△ 明代 阿弥驼佛像

orui44ydhdt.jpg

orui44ydhdt.jpg

△ 清 菩萨立像
在古代佛教的盛行,不仅是统治者的需要,也是平民百姓的需要,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都是为了渡过内心的魔障,寻求心理的平衡。

ttuv301z3ak.jpg

ttuv301z3ak.jpg

△倦勤轩藏

sik4zbhw3gs.jpg

sik4zbhw3gs.jpg

△倦勤轩藏
倦勤仰前辈之高标,通过对中华雕刻艺术文化的追根溯源和对禅佛文化的研究,以木质为表现载体,融合前代先贤之造像技艺,将禅意人物的形象具象化表达,寻脉千年,用作品体现雕刻背后的文明,用刀工刻录题材内蕴的时光。
这些积淀下来的这些东西带有人的情感和温度,也带有时代的“刻痕”,他们属于文化和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