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回复: 0

【原】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为何帮李建成,而不帮李世民?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8 16: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fuqx5c4lap.jpg

kfuqx5c4lap.jpg

唐朝的建立,李渊的几个儿女都功不可没,包括平阳公主。于是唐朝初建,便册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三女为平阳昭公主。
但随着唐朝趋于稳定,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却开始了明争暗斗。一直以来,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角色,那就是齐王李元吉。

edos41mn0xv.jpg

edos41mn0xv.jpg

很多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初建,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储君,与宫中文官关系甚好。而秦王李世民,当初为唐朝统一,常年征战在外,手里有一批武将忠士。按理说,李元吉站在哪一边,哪一边的实力无疑是如虎添翼。
那么最终为何却选择大哥李建成,而不是二哥李世民呢?毕竟,李元吉和两位哥哥都曾共同生死,带兵出征,除了是亲兄弟,还都有“战友情”。
先说李元吉和李世民的合作,事情还得从刘武周攻占并州说起。
唐朝建立后,李元吉受封齐王,授任并州总管。可他在封地不务正业,尤其喜好打猎,曾说过“宁可三天不吃东西,也不能一天不打猎”的话。
除此之外,还纵使部下抢掠百姓,随意屠戮,以供娱乐。甚至将士兵分成两队,互相殴斗砍杀。在这样的人统治之下,并州城内是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唐武德二年,刘武周的妹夫宋金刚建议“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于是联合突厥南侵并州,当时并州总管,也就是齐王李元吉率人抵抗,怎料最终全军覆没。于是李元吉趁着夜色,慌忙带领妻儿弃城而逃,直奔长安。
李元吉这一逃,手底下人更是慌乱不已,再加上军心不稳,刘武周便不费吹灰之力,攻陷晋阳。

hxblrc0t45f.jpg

hxblrc0t45f.jpg

后来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山西大部分地界。李元吉作为并州总管,弃城而逃可是死罪。李渊虽然气愤,但那毕竟是亲生儿子,所以最终又选择了原谅。
还颁发了一道手敕:“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刘武周势力太大,李元吉不是对手,也是情有可原,大不了将大河以东的地盘让给他,我们只需守住晋西南关中之地即可,这也算是为儿子开脱吧!
但李世民不这样想,于是请命要去平定刘武周。李世民手下武将众多,也有出谋划策之人,不多久,便击败了刘武周。
刘武周被平之后,李世民率军出征洛阳,和往日不同,这次李渊让李元吉跟着一起去。大概也是因为刘武周之事,想让李元吉多历练历练,跟二哥学习学习。

d2fx1tgqyti.jpg

d2fx1tgqyti.jpg

武德四年,李世民围王世充于东都洛阳,此时窦建德率军驰援,企图与王世充联合,解东都之围。李世民看准时机,亲率三千五百名勇士前往虎牢,前去迎战。将围困东都洛阳的任务交给了李元吉,并且,还给他留了一员猛将屈突通。
东都拿下后,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因功受赏,后来又相继平定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在攻打攻打鲁王徐圆朗时,李世民被一纸诏书召回了长安,留下李元吉率军对徐圆朗作战。而军权呢,“以兵属齐王元吉”。
按理说,他们二人也曾一起经历生死,那为什么后来还站在李建成那边,千方百计的想除掉李世民?
这就要从第二次征讨刘黑闼说起了。

elvuitw1b5v.jpg

elvuitw1b5v.jpg

武德五年,李元吉被任命为左领军将军、并州大总管,奉诏再次征讨刘黑闼。而这次合作的,不再是二哥李世民,而是大哥李建成。也就是这一次之后,李元吉便做出决定,站在大哥这一边。
李建成初立太子,有心立功建业。但也就在这次的二人合作中,李元吉和李建成统一了阵线。
《旧唐书·巢王传》中,也正是在武德五年之后,才有了李元吉和李建成一起合谋的记载:
(武德)六年,加授隰州总管。及与建成连谋,各募壮士,多匿罪人。
大概意思就是说,武德六年,李元吉被加授隰州总管,还跟李建成联合,分头招募勇猛死士,收容逃亡罪犯,算计李世民。
讲到这里,那就基本可以确认,李元吉是在武德五年之后,才选择站在李建成这边的。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一母同胞,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样都是兄长。李元吉和两位哥哥也都有过合作,那为何李元吉最终却选择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而不是选择二哥李世民?

u2240imykpv.jpg

u2240imykpv.jpg

作为李渊仅有的4个嫡子,除了三哥李玄霸早逝,剩下的就是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也就是说,能有机会继位的,只可能在他们三个人之间。
那李元吉有没有政治野心?有,他想不想当皇帝?也想。《新唐书》曾记载:“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又说:“元吉见秦王有大功,每怀妒害。“
但大哥李建成被早立太子,手里握着文官;二哥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手里握着大批武将。那李元吉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论实力,他也干不过两位哥哥。唯有结盟,他才能有机会。

u3r1hnjqooj.jpg

u3r1hnjqooj.jpg

所以,李元吉的内心,是想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从李建成给他的承诺中我们也能猜出一二。
李建成联合李元吉密谋准备在昆明池刺杀李世民时,就曾许下承诺:正位已后,以汝为太弟。这在《旧唐书·巢王传》里有明确记载,李建成许下的这个承诺,也充分说明,他知道弟弟李元吉的政治野心。
当然,李建成并不知道,李元吉的政治野心,不甘心只是当一个太弟,而是觊觎皇位。
所以综合来说,李元吉也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人,他也想取得皇位继承权。之所以最终选择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也有几个原因。

cqy4y25eizn.jpg

cqy4y25eizn.jpg

一是李建成当时是太子,是储君,能登皇位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李元吉帮助李建成除掉了李世民,那对李元吉来说,无疑是除掉了最大的对手,再全心对付李建成,那相对而言就比较容易了。
退一步说,李元吉帮助李建成除掉了李世民,就算日后无力对抗李建成,但仍能保全自己。说不定,日后李建成登基为帝还记得他的好。
二是李建成相比李世民,李世民更难对付一些。李元吉曾经和两位哥哥都一同出征过,显然很了解双方的真正实力。他很清楚的明白,只要除掉二哥李世民,那到时候对付李建成就容易很多,甚至取代大哥入主东宫易如反掌。
否则,他也不会说出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这样的话。
三是两位哥哥的性格不同,李建成其实并不像影视剧说的那样混账不堪。李建成为唐朝的建立,也曾立下汗马功劳。李建成的性格也比较仁厚,这在密谋刺杀李世民时就可看出。
《旧唐书》记载:“太宗尝从高祖幸其第,元吉伏其护军宇文宝于寝内,将以刺太宗。建成恐事不果而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害!”
大概就是说,李世民曾经陪同唐高祖到齐王府,李元吉派人潜伏在侧,准备暗杀李世民。李建成担心此事不成,于是阻止,最终李元吉气愤地说:“只是为大哥着想,与我何干!”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建成是个仁厚又容易相处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想取手足性命。再者,若李建成当了皇帝,李元吉再差,也能像现在一样过着混账日子。但李世民就不行了,李元吉在并州的所作所为,在李世民这里是容不下的。

e0y2gvqi1pf.jpg

e0y2gvqi1pf.jpg

所以综合来说,这就是李元吉选择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的缘由,但一切其实都是源自政治权力。
李元吉自以为计划完美,但谁能料想,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最终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从此入主东宫,拉开了大唐新的序幕!
参考资料:《旧唐书·巢王传》《新唐书》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