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回复: 0

【原】同样是皇帝的龙袍,为什么宋朝主流是红色,清朝却多是黄色?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8 1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马靖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这一代中不乏有喜欢汉服的朋友,大部分人都知道,不同的朝代,汉服的形制、颜色、花纹甚至材质都有不同的区别,有襦裙也有深衣,有汉唐时的华贵大气,也有南北宋时的清丽浅淡。

jkxz1hcyk00.jpg

jkxz1hcyk00.jpg

而不同朝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也有不同。在大部分宋朝皇帝的画像中,他们都穿着红色的袍服;但在我们印象中,清代的帝王又都穿黄色的衣服。为何同样是皇帝,穿衣的颜色却不同呢?

wxbixqkqgt3.jpg

wxbixqkqgt3.jpg

五德始终说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人家朝代都不一样,民族也不一样,穿个不同颜色的衣服不是很正常的事吗?确实,上述这些因素可能是他们为何袍服颜色不一的一部分原因。但是,为什么宋朝就非得是红色,不能是其它什么颜色呢?要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咱们首先得了解一个人——邹衍。
邹衍是何许人也呢?可能大家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你一定知道孟子、老子等人,也一定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除了儒家、道家这些广为人知的学派,阴阳家也是这些林立学派中的一个,而邹衍就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kdu0rtra5pj.jpg

kdu0rtra5pj.jpg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阴阳家,但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大家肯定听过,这个学说便是由邹衍率先提出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听起来玄妙无比又神神叨叨的,但其实这是实打实的朴素唯物主义观。
金木水火土,都是自然界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物质。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世界就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的,这可不就是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嘛,可惜的是没有看透物质的本质,认为金木水火土就是世界的本源。
不过,他在此基础之上来研究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什么是五德始终说呢?大意就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来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也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的变化顺序是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进行的。那什么是五德,五德转移的顺序又是如何的呢?

fbg1aq0qfe2.jpg.png

fbg1aq0qfe2.jpg.png

五德就是对应的五行之德,即土德、木德、金德、火德和水德。五德转移的顺序则是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来推衍的,五行相克是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所以五德转移的顺序就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那这些又和宋朝皇帝的红色袍服有什么关系呢?
五行相对的颜色
前面咱们就说过了,这五行是邹衍所认为的世界的本源,既然是本源,自然代表着世间万物。就像今天咱们的经常在中医里听说五行对应着人体器官一样,五行也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分别是土对黄,金对白,水对黑,木对蓝,火对赤。
按照这个逻辑,再结合五德始终说,宋朝的红色袍服就是火德。那么为何宋这样一个以清丽浅淡为代名词的朝代,会对应的是火德呢?
《吕氏春秋·应同》有言,“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凡是新的帝王要出现了,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让老百姓知道。比如当年的黄帝,当时天现大螾大蝼,这东西又是代表着五行之中的土,所以就是土德,百姓也因此崇尚黄色。同样地,大秦也是这样。我们都知道秦人尚黑,据说是因为当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正碰上天现祥瑞——黑龙,认定这是秦要崛起的标志了。

4hm0dr1xszz.jpg

4hm0dr1xszz.jpg

那么宋呢?它为何是火德呢?南宋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用事切当》中说,“‘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盖高宗生于大观丁亥,孝宗生于建炎丁未,光宗生于绍兴丁卯故也。”这就表明宋之所以是火德,是因为这三位皇帝的出生时间和地点就暗含火德之意。所以宋朝皇帝的红色袍服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古人的智慧
虽说以咱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五德始终说,它确实有些封建迷信,用什么祥瑞什么上天的预示来看王朝兴衰,着实不靠谱。但是这样一个探索世界规律的观点可是在几千年前提出来的啊。
那时的人们能在生产力不发达,科技不到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推衍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参考资料:百科词条“火德”、“邹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