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回复: 0

《说文解字》第317课:古人对90岁老人为什么会称为“齯”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5 0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接着讲“齒”部的汉字,齒部汉字在日常应用中多不常见,因此今天的这六个字基本上仍属生僻字,分别是:齳、齾、?、齯、齮、(齒出)。学生僻字最大的难题是枯燥,请忍耐!六个字的详情如下,标题中的问题,请直接看“齯”字词条。
1、齳。读yǔ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齳,无齿也。从齿,军声。”形声字。今本的《说文解字》认为本义是无齿。但依据《六书故·人四》所载:“齳,《说文》曰:‘老无齿也。’”可见,在早期的《说文解字》系统下,齳,本义指的是老人无齿的样子。

jnrp1dmwr1m.jpg

jnrp1dmwr1m.jpg

(老人无齿貌)
清代厉鹗《齿痛》:“但忧即渐堕,齳然无复余。”指牙掉光了。又同“齫(亦读yǔn)”,齿起貌。掉牙的样子。如清代王士祯《齿落》:“齳然落未已,一往将何如?”
齳的小篆写法如图:

ryos4hhy5yx.jpg

ryos4hhy5yx.jpg

(齳的小篆写法)
2、齾。读音有二个:
(一)yà。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齾,缺齒也,从齒,獻(xiàn,就是“献”)声。”形声字。本义是缺齿。还是清代厉鹗《齿痛》诗,其中有:“齾似蛀蚛(zhòng)石,动比尯(危臬)车。”这一口坏牙被他形容的淋漓尽致。

rmdgxzppyoz.jpg

rmdgxzppyoz.jpg

(缺齿貌)
本义之外,又指器物缺损。《手龙龛鉴·齒部》:“齾,器缺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齒部》:“齾,缺齒也。引申凡缺者皆曰齾。”比如韩愈《征蜀联句》:“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又引申指挫损。比如唐代皇甫湜《韩文公墓铭》:“还拜京兆尹,敛禁军,帖旱籴,齾悻臣之芒。”又引申为缺漏。比如宋代梅尧臣《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其间常有言,但未见疵齾。”
(二)è。读这个音时,指兽食残剩之物。《手龙龛鉴·齒部》:“齾,兽食之余曰齾。”

md2b3tvt1jv.jpg

md2b3tvt1jv.jpg

(野兽食余猎物)
齾的小篆写法如图:

gud3zu433rn.jpg

gud3zu433rn.jpg

(齾的小篆写法)
3、?。读j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齗肿也。从齒,巨声。”形声字,本义是牙龈肿大,固齿不牢。《集韵·语韵》:“?,齗不固曰?。”牙龈肿大,其实,就是坏牙的开始。为了这个字好记,这个“巨”,可以理解为会意,但不是牙变巨大,而是牙龈巨大。图片实在不雅,所以不上图了。
?的小篆写法如图:

xafbkuydw0w.jpg

xafbkuydw0w.jpg

(?的小篆写法)
4、齯。读n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齯,老人齒。从齿,儿声。”形声字。组成专用词“齯齿”,本义指寿高或年寿高的人。单用义同。《尔雅·释诂一》:“黄发、齯齿……寿也。”郭璞注称:“皆寿考之通称。”比如《诗·鲁颂·閟宫》:“既多接祉,黄发儿齒”。唐代陆德明释文:“儿,字书作齯。”
为什么会有这个字呢?因为老年人恒牙掉了之后,有一部人会再生细齿。《释名·释长幼》:“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广韵·齐韵》:“齯,老人齿落复生。”比如柳宗元《永州万石亭记》:“吾侪生是州,蓺是野,眉齿齯,未尝知此。”原注有:“齯,齿落更生细者。”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了齯字,其实就是一个“齿”,加上了一个儿童的“儿”,因为老年人再长出儿童一样的牙齿,一定是寿高的人。

vnotvpfs4ce.jpg

vnotvpfs4ce.jpg

(柳宗元在永州)
“齯”也用来专指九十岁。关于这一点,值得多说几句:
《释名·释长幼》:“九十曰鲐背,前有鲐文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人到90岁之后,除了称“耄耋”外,还有不少称谓,“鲐背”是其中之一,鲐是一种鱼,背上面的斑纹就像老人褶皱的皮肤,所以用“鲐背”来比喻;
也称“冻梨”,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许多老年斑,就像冻梨的皮斑,这也是一种比喻;
此外就是“齯”,老人大齿脱落后,又生出如小孩那样的小齿,这是老人的特征之一,所以把90岁以上称作“齯”,或“齯齿”。
其实以上这些称谓都是以老人的生理特征来确定的,多多少少含有不敬的成分,因此并不多用,我们一般仍把八、九十岁以上合称为“耄耋”或“耄耋老人”。
齯的小篆写法如图:

43cee5jbd33.jpg

43cee5jbd33.jpg

(齯的小篆写法)
5、齮。有两个读音:
(一)yǐ。这个读音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齮,啮也。从齿,奇声。”形声字。本义是咬、嚼。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蚁)相齮者,相禽者,胜相嗾者,败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动者,沓然眩目。”

ugs4szm1awh.jpg

ugs4szm1awh.jpg

(咬牙切齿)
本义之外,还有两个用法:(1)侵犯。王安石《祭范颖州文》:“戎孽猘狂,敢齮我疆。”(2)用作姓氏。《集韵》有载。
(二)qǐ。读音出自《篇海类编》,指切齿。
齮的小篆写法如图:

mcxiz5qllv2.jpg

mcxiz5qllv2.jpg

(齮的小篆写法)
6、“齒出”(GBK字库无此字,只能描述)。读zh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齒出),齚齿也。从齿,出声。”形声字。本义是咬、咀嚼。桂馥《说文义证》:“(齒出),齚齿也者,当为齚啮。”也指咀嚼之声。《广韵·质韵》:“(齒出),啮声。”

tidqukfhygk.jpg

tidqukfhygk.jpg

(咬、咀嚼)
(齒出)的小篆写法如图:

dq5nrfdkg51.jpg

dq5nrfdkg51.jpg

(齒出)字的小篆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