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原】高瞻的两首绝句,对比鲜明,句句都发自肺腑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时期,虽然盛世的繁华不再,曾经的辉煌也渐远,却依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其中既有多愁善感的李商隐、还有风流倜傥的杜牧,不仅出现了花间派词人韦庄、更有传奇诗人罗隐。
这些才子虽然满腹才华,却生不逢时。他们不愿沉沦,却熬不过凄风苦雨,如鲜花般早早凋零;他们也不甘寂寞,却最终输给了流水的时光。下面介绍高瞻的两首绝句,对比鲜明,句句都发自肺腑。

d1xnoovjw2w.jpg

d1xnoovjw2w.jpg

渔家唐代:高蟾
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
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高蟾自小家贫,却工于诗,气势雄伟。为人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曾经赴考十年,竟未得一第,于是自伤运蹇,还自嘲说“颜色如花命如叶”。乾符三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官至御史中丞。

1yr4usslia5.jpg

1yr4usslia5.jpg

高蟾的诗作思路清新,但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内涵寡薄。不过他的《落第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却表现出安于本分、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许。

wwj3pnkjiec.jpg

wwj3pnkjiec.jpg

这首《渔家》语言朴实,蕴意深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大意是:这条野外的溪水,千年来一直奔流不息,而水面上的落花,却在旦夕之间消失不见。最近浪迹尘世,却道路狭窄;不如栖身钓船,快乐悠闲。

im1lskci4pl.jpg

im1lskci4pl.jpg

这首诗与张志和的《渔歌子》意境相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达了一位隐者毫不眷恋名利场,只愿安然终老的豁达胸襟。
高瞻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千年在、一夕空”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浮世艰辛和短暂人生的态度,次联看似羡慕渔家的自由生活,其实却暗示了作者对仕途受阻的怨愤之情。

noy2mb41eh3.jpg

noy2mb41eh3.jpg

长安旅怀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十年寒窗苦读,学子们不仅指望金榜题名,而且还梦想在凌烟阁上留下自己的画像。可是正如诗人曹松所说,“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杜甫羁留长安十年,最后依然落魄终生;罗隐十上不第,铩羽而归,也只好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h5sqvfbpvn.jpg

2h5sqvfbpvn.jpg

高瞻还算是比较幸运,让罗隐也有些嫉妒,不过罪魁祸首还是不合理的科举制度。所以诗人开篇就很惆怅地说,“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长安城里,王侯将相纸醉金迷,皇亲国戚繁华的日子“日日新”;穷街陋巷中,诗人却马嘶九陌,觉得生活“年年苦”。两相对比,足见作者内心的悲愁,让人如此迷恋和向往的长安,诗人却感觉既怨且恨。

lr1dtijacio.jpg

lr1dtijacio.jpg

后两句就暴露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终南山仿佛是一个隽秀清逸、超尘脱俗的仙境,而京城长安不仅是举子们的伤心之地,更像一个梦魇,不断地消磨着诗人的热情和锐气。

2yhwfqykpzv.jpg

2yhwfqykpzv.jpg

其实作者并不奢望豪宅美眷、万人恭奉,也不幻想出入车舆、仆从如云,他只希望不辜负这些年来的苦读生涯、以及父母老师的教养之恩,更不希望身在火炉中炙烤,心在刀剑下煎熬。长安之大,为何没有我的家?人生悲凉,我不愿一直这个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