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回复: 0

【原】苏轼: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陷入情感漩涡的痴情人可能多少都有点幻想,以为自己喜欢对方,只要用心地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可是幻想毕竟不是现实,当梦醒时分,才知有多么伤心。北宋的苏东坡有一次参加聚会,就很有感触。

r3rhke1lpzt.jpg

r3rhke1lpzt.jpg

西江月    苏轼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kxcbgu51140.jpg

kxcbgu51140.jpg

注释:
1、双衔凤带:双凤共衔图案绣的绶带。
2、鲛绡(jiāo xiāo):纱质薄而价贵。据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亦谓之泉客,织轻绡于泉室,出以卖之,价千金。
3、水沉:又名水沉香,放在水中能沉,烟气浓香,以示敬意。僚(liáo):通“嫽”,美好。

rd5uolx15kp.jpg

rd5uolx15kp.jpg

这首词创作于宋英宗熙宁六年春,当时苏轼在杭州任上,经常参加一些应酬,酒席间也有些娱乐活动。苏轼虽然喜欢热闹,席间经常吟诗作词,但同时他也目睹了很多歌女的红颜薄命,而且非常同情她们,便作了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怜惜之情。

xiqz2yyy0tz.jpg

xiqz2yyy0tz.jpg

这首词描写一位女子在窗前月下遥望情郎,却更加愁苦的情感。词的上片先写薄命佳人的良苦用心,及寻春求佛的情景。
她打听到自己牵挂的情郎已经另有所爱,他还佩带着双凤共衔的绣绶带。可是她依然特地将浓妆改为淡妆,又穿着贵重的衣装。夜晚的香炉不知为谁而烧,她只是怅然若失地望着那珍贵的香木在燃烧,呆呆地欣赏着那散发的烟雾,袅袅地在空屋子里飘荡。

pbmfxkczwin.jpg

pbmfxkczwin.jpg

李商隐曾写过两句诗,“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东坡先生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初春时节,佳人春心盟动。“双衔凤带”的装束本来就很珍贵,但这位佳人还是改换成了更贵重的鲛绡薄衫,当然是为了能取悦于人。
晚上她又烧上珍贵的水沉香木,如痴如醉地怅望烟袅,当然是为了让菩萨保佑她,寻找到一位青春美颜的好情郎。词人采用了一些典型耳朵词汇,比如双衔凤带、单著鲛绡、夜香、水沉烟,这些东西无一不打上了佳人思春的印记,极具感染力。

s41yrk0g5lx.jpg

s41yrk0g5lx.jpg

下片描写佳人的虔诚,刻画了她向往与心上人共度良宵的心态。如云的鬓发被风吹卷成绿圈,如玉的脸庞醉酒之后泛起红晕。一头黑发,一张红脸,在词人的笔下被描绘得唯妙唯肖。唐代诗人温庭筠非常善于描写女子容貌,若是他能看到这首词,估计也会大大地夸奖一番。
新衣服既显示出她身材娇美,也表示她身价高。女子如此精心打扮,又焚香祈祷,当然是想会见自己的心上人。光阴无情,人生易老,词人主张要好好地把握良宵,及时行乐。今夜花好月圆,佳人望月期盼能共度良宵,可是心上人却不见踪影,终于相思梦碎。

srwjt0wexl3.jpg

srwjt0wexl3.jpg

词人将无情的明月化为动心的知音,希望明月能变成心心相印的桥梁,以寄托佳人的情思。但是结局却很悲哀,我们设想可能有几种情况。首先可能是他们相互确实有约在先,不然这位佳人也不会如此精心准备。但是后来也许是他反悔了,没有赴约,或者确实有事来不了,又不能及时地通知。

hizn5sogkhc.jpg

hizn5sogkhc.jpg

第二种情况可能确实是女子的一厢情愿,也许是男子曾经有过暗示,但是并非真的动心,而女子却痴情不改。或者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感情,作者只不过为了表达对这些女子的同情而虚设的一个故事。但是无论如何,“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这两句应该是作者从内心发出的美好祝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