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回复: 0

【原】黄庭坚文采俊朗的诗作,最后七个字,让人闭目深思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天性不尽相同,有人善良质朴,有人勇猛刚强;有人大智若愚,有人张扬跋扈。比如李白就浪漫豪迈,杜甫则沉郁多思;王维隐忍退让、刘禹锡执着高傲。天性无所谓好坏,但有时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功,有时却反而阻碍前进的步伐。北宋的大文豪黄庭坚就是一位天性多情豁达之人,但在下面这首诗中,他却责怪自己天性太多情。

sduughnf0cq.jpg

sduughnf0cq.jpg

奉答李和甫代简
宋代:黄庭坚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abf4pfuxlkw.jpg

abf4pfuxlkw.jpg

古人经常以诗代简(书信),黄庭坚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子,诗人托景寄情,抒发了对分别久远的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苦闷的心情。诗人仕途坎坷,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但也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于是在参禅、饮酒中寻求解脱,这首诗就真切地反映了这种内心的痛苦。
诗的大意是:往事历历在目,梦中还随心可见;那些浮名虚利,不过醉乡乱眼中的幻象。长期以来,都是因为自己耿介不屈的性格,才惹了这么多烦心事。还不如天性无情,那样就不会有如此深重的痛苦了。

qfertwdzdcv.jpg

qfertwdzdcv.jpg

诗人回首往事,感慨深沉。黄庭坚自幼聪颖过人,喜欢读书和思考,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长大后不仅书法一流,而且诗词也是上品,真乃人中豪杰,青年才俊。然而正当他被师尊苏轼极力夸奖、名震四方时,他负责编写的《神宗实录》被人指责。其实不过有人想陷害他,找个借口。

ubkc2bzjuwn.jpg

ubkc2bzjuwn.jpg

初次被贬,黄庭坚却并不以为然,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他到了贬谪地四川戎州,当地的士子都久仰大名,十分仰幕他,纷纷向他请教。黄庭坚也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cynkv4iitlv.jpg

cynkv4iitlv.jpg

诗人对朋友真诚,对富贵荣华却无比的淡漠。宋徽宗即位后,要重新重用黄庭坚,他却推辞不就,后来没办法只好当个地方小官,可是仅仅九天又被罢官。如此三番五次,怎么不令人心寒。所以诗人悲痛地说,“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黄庭坚到了苏东坡的门下后,就开始颠沛流离,即使偶尔可以暂时安顿下来,生活也是非常艰苦。体谅他的人敬佩他的执着精神,不懂他的人背后说三道四。诗人并不在意生活艰难,却一直痛苦自己不被人理解。

0uxdomudzhw.jpg

0uxdomudzhw.jpg

所以惆怅之余,他无奈地说,“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其实读者都知道,黄先生是正话反说,他哪里是恨自己天性多情,只是沉痛之至,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却有更深的感染力。

2bkkqb5xukb.jpg

2bkkqb5xukb.jpg

这首诗文采俊朗,最后七个字,让人闭目深思。其实一个人最宝贵的就是天性,这是与生俱来,很难掩饰也难以泯灭。好友张耒就赞扬黄庭坚说,“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苏轼更是表扬他为人光明磊落,超逸绝尘。

hvnltsjczd4.jpg

hvnltsjczd4.jpg

这样高规格的评价,黄山谷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不苟附进,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为众人敬仰,丰绩万年。虽然千年之前北宋的朝廷中少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庸吏,但中华大地上却多了一位正直勇敢的诗人,值得我们一再地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