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回复: 0

【原】陈子昂很有禅意的一首诗,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0: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四季,寒暑交替;人生漫长,苦乐悲喜。累了困了,心里容易上火,情绪就会急躁,待人处事时也就不够圆润。只有静心体味生活的艰辛,才能笑看人生的起起落落。当我们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初唐的一位诗人就曾经遭遇过一些挫折,经过一番修行,终于有所悟。

oixri05yejd.jpg

oixri05yejd.jpg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唐代:陈子昂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hrthrtga0ue.jpg

hrthrtga0ue.jpg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人。陈子昂中进士是在唐高宗开耀二年,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陈拾遗。解职归乡后他受人所害,忧愤而死。这首诗是为酬答晖上人的赠诗而作,当作于陈子昂中进士之前,晖上人是大云寺僧人圆晖,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陈子昂中进士之前与之结识。

d0pltnm2mku.jpg

d0pltnm2mku.jpg

晖上人的赠诗与秋夜禅坐有关,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闲静谧。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上人在此修行,远离尘嚣的喧闹,没有无端的烦恼,诗人字里行间充满了羡慕之情。

14wkjx03wfg.jpg

14wkjx03wfg.jpg

颔联写景咏物,“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
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僧房附近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很嘈杂;寒气湿重,草木上凝结了很多露水,更使月光清冷。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

bc0cpi5zrd4.jpg

bc0cpi5zrd4.jpg

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作者向上人致意,但依然感叹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陈子昂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那样忘却机心,才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那种境界的追求。

lme1cceudj1.jpg

lme1cceudj1.jpg

禅是一种知觉的反映,是智慧在思虑后的表现。禅意人生是一种人生境界,当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最终把名利都看淡。平常心就是禅,无念也是禅。离开取舍心、分别心、执著心,心外无心,这就是禅意人生。 

evoqccxf1lm.jpg

evoqccxf1lm.jpg

作者说的忘机就是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诗人在前面三联铺叙很多,描写了上人的居住简陋,生活条件艰苦,却甘于寂寞,忘记机心,作者却遗憾地说自己“尘忧未能整”,看来他依然还是有很多牵挂,难以割舍,不能放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