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原】李颀很经典的一首诗,好友别离,满怀惆怅,充满了牵挂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情深厚的朋友就要离别,心里除了怅惘还有寄托。朋友渐行渐远,孤独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的边缘,留下的只有满满的思念和担忧。相逢总是短暂,分离又是如此漫长,梦里只留下模糊的记忆。长亭依旧,鸿雁归去,落红秋枫,为谁而舞。唐代一位诗人送别好友,用一首诗承载了满怀的惆怅。

rc0o2l12w5q.jpg

rc0o2l12w5q.jpg

送魏万之京   
唐代: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cv1mxtzk2bc.jpg

cv1mxtzk2bc.jpg

李颀,河南登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中的进士,曾经担任新乡县尉,由于久不升迁,就辞官归隐。李颀喜欢道术,与高适、王维、王昌龄等都有交往。李颀擅长写景、抒情和描绘人物。他的边塞诗慷慨激昂,描绘人物也传神写意。
魏万是李颀的好友,也是唐代一位诗人,在唐肃宗年间登榜,后来隐居在王屋山,曾经编辑过李白的诗文。这首诗写于魏万入京求职时,作者似乎对他的前程寄予厚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鼓励话语。

exyvostee5w.jpg

exyvostee5w.jpg

首联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可能见到的景物,极易引起羁旅乡愁。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了薄霜,今天你却一早就要渡过黄河。诗人采用倒叙的手法,又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x2juhm5qrfp.jpg

x2juhm5qrfp.jpg

颔联述说人事,设想朋友在路上。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大雁秋去春归,飘零不定,嘹唳的雁声从天边飘来,使人凄切,惆怅的人听了更难以忍受。云山的风景令人向往,而落寞失意的人,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

wvjkwrivtoe.jpg

wvjkwrivtoe.jpg

颈联侧重写景,征人此去,路远秋深,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听到捣衣声,便感到时光流逝,岁月催人。一个“催”字富有情感,十分生动,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

0hyrixxjzkn.jpg

0hyrixxjzkn.jpg

尾联阐述别后的期望,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消磨掉宝贵的时光。诗人谆谆告诫魏万,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这首诗情调深沉悲凉,却催人向上。李颀多次到过京师,曾在那里历经辛酸,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擅长想象,仿佛秋寒是一个有感觉有生命的事物,它看到树黄叶落,草枯蓬转,自身也感到凄凉,于是便向那仪态可人的翠绿杨柳走近,绿树对它有无穷的引力,秋寒也催促着绿树变色。

2mrjvequ1rk.jpg

2mrjvequ1rk.jpg

秋寒不息,还要继续寻求;枯叶飘零,却很无奈。秋寒如此执着,永远都找不到可以歇脚的树木,秋寒与绿树的相逢与别离,是审美情感的对象化,蕴含着诗人与朋友分别与相送的真挚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