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学了3年得到,为什么还成不了高手?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4 2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r][td]很多人担心自己被“时间”远远的落下,就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只不过学完的效果不太理想:
u 学了1年混沌之后,发现混沌越来越好,自己越来越混沌了;
u 听了50本书,发现樊登读书已三级分销,我还是那个韭菜默默地等着被薅;
u 学了得到3年,得到的鸡犬都已升天,工资却没涨半毛钱。
学习错觉1:难道是不努力吗?
ü 上下班在拥挤的途中中听【得到】;
ü 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还要挤出一点时间在【樊登】上听本书;
ü 周末难得不加班,还要从孩子和家务抢出时间学【混沌】
对于疲于职场的普通人,时间都好像是“从石头中拧出水来”,这应该算是“努力到让自己毛骨悚然”了吧,可是还没成为高数。

q2sbqxkkzio.jpg

q2sbqxkkzio.jpg

学习错觉2:选错了学习对象或平台吗?
更好的平台或学习对象,既可遇更不可求;再说了,好的平台和学习对象价格似乎也不是几百块就能搞定的。
最主要的是线上平台推出的知识,购买的人那么多,而且无论是内容还是设计的形式比好多高校老师讲的都好,毕竟人家做的生意,讲不好收入就不好。
所以,没成为顶级高手和平台及内容也没啥关系。
在找到原因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知识真的越多越好吗?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准确的意义是:掌握的知识才是力量,或者说能使用的知识才是力量。
人对知识从获得到使用跟一个工厂很相似,工厂通过各个工序形成的加工流程,把一件件产品从原料生产成产品:

vaoeoobuwr3.jpg

vaoeoobuwr3.jpg

工厂里各个工序的产能不均衡:第一道工序的加工20个/天、第一道工序的加工16个/天、第三道工序的加工10个/天、第四道工序的加工14个/天、第五道工序的加工18个/天。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就会有产能较弱的工序前半成品积压。

shkr5crvybi.jpg

shkr5crvybi.jpg

上图中,第二道工序和第三道工序产能相对较弱,积压很多半产品,而半成品对工厂有两个很严重的危害:
1) 占用资金,资金周转速度低;
2) 半产品还会衍生出管理成本,要占用组织的注意力:挪动、存储和保管等;
学习也是一样,通过一系列认知步骤形成的信息处理流程(苟且叫之【知识加工流程】),把一个不会的知识加工成可应用的知识或技能。
知识在大脑中的加工大概也分几道工序:识别→分类→存储→提取→应用

yydvzn50tlo.jpg

yydvzn50tlo.jpg

在大脑中知识半成品积压,同样也会造成两种伤害:
1) 占用脑细胞,大脑CPU转速低。
一种情形是在用的时候想不起来,常说的有“提笔忘字”、“忘性大”等,甚至昨天刚看的“时间的朋友”,今天“时间”就又成了路人。
这就是【提取】不出来,是卡在了【知识加工流程】的某道工序,形成了知识的半成品库存,如同工厂里半成品占用资金,进而造成周转速度低,同样知识半产品也会耗费大脑资源,大脑CPU转速低。
2) 造成认知负资产,干扰思考、判断和决策
另一种情形只加工到大脑中的某个环节,而没加工成成品,那么对该知识肯定不是太理解,只是记住了一些不太理解或逻辑不严谨的概念而错把“不知”当“已知”,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陷阱中难以自拔。逐渐的累积成了曾火爆朋友圈一时的“愚昧山峰”(源于:达克效应,又称邓宁-克鲁格效应)。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还很难知道自己“不知道”,因为搞清楚自己“不知道”,需要很高的智慧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不自知的状态给我们的思考、判断和决策都带来了伤害。因为:
我们完全知道一个事物信息前提下,进行思考、判断以及决策出现错误的概率不高;
在完全不知道一个事物信息的前提下,一般我们会避而远之,出现错误的概率也不高,可以说为0。
可明明不知道,而却自以为知道的情形下做出的任何思考、判断和决策就必然犯错。大事大错,小事小错
为什么会犯这种自产自销,又不知的错误?
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跟人的信息描述方式有关,当我们接收到一些陌生信息,有时信息是杂乱无章,这样就给我们的认知(大脑CPU)造成负荷,为了消除这种负荷,就自动将无序的信息进行主观有序化处理,比如下面这种图:

pdimc0svyew.jpg

pdimc0svyew.jpg

上图中,第一句话只是简单的信息陈列,而且“皇帝死了”和“皇后也死了”两个信息之间毫无关联,二者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而第二句增加了解释,让“皇帝死了”和“皇后也死了”两句话就有了关系。
敲黑板:虽然第二句增加了信息,但实际上减少了整体的无序和复杂,由于我们毫不费力的记住它,也就可以把它告诉别人。
我们学了好多无序,逻辑不自洽,但是我们主观增加了信息,直到貌似合理。而且又把这种“貌似合理的知识”在别人面前热火朝天的讲了一遍又一遍:讲述的次数越多,就会感觉越合理,越合理就认为这个“貌似合理的知识”的就越正确,越感觉正确就越吸纳支持正确的证据,证据越多又越正确,陷入知识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这里面蕴含了认知的一个原理:人的自信与证据的合理性无关,与大脑中故事联想的容易度成正比,有利于故事顺畅的证据自动被吸纳,不利于故事顺畅的证据自动排斥。

vxpyb122tax.jpg

vxpyb122tax.jpg

在“貌似合理的知识”自产自销,自我麻醉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起到了催化的作用,那就是学习的【虚荣指标】。
曾经我们的知识匮乏,人才稀少,因而学问成为了一种荣耀。在那种时代,这种荣耀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为教育的繁荣起到了部分作用。
如今是信息和知识爆炸,如果还把拥有某种知识当成一种【虚荣指标】,喜欢人前“秀智商”,在“误人”的同时势必“误己”,让自己的认知负资产持续累积。
我本人参加过混沌大学的线下活动,就发现了这样的“妄人”。
比如混沌大学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分形创新”,有的朋友就对这个概念侃侃而谈,分析的头头是道,大有“评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觉。很享受,也很嗨。
“分形创新”这个概念类比于分形几何。而类比的实质就是事物的性能和状态之间有相似之处,然后利用这种相似,把一个新概念比喻或比拟成一个熟知概念,然后起到理解顺畅的作用。
有且仅仅只理解顺畅的作用,因为一个原理的出现,要么是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出一个原理,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要么是在旧有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然后这个被推导出来的原理又可以应用到具象当中,这就是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说的直白一点,这种类比出来概念或原理,既不是特殊到一般,又不是一般到特殊,更像是“特殊”到“特殊”,“个案”到“个案”。既没有实践支点,又没有理论依据,那这样的概念或原理就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就不能指导具体工作。
所以,学习要破除“虚荣指标”,要以实践为导向,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东到底有什么用,而不是学了这个东西之后又可以去吹牛。用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一句骂战的话:笔下有千言,心中无一策。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谈理论就高潮迭起,一到实战就有气无力。

5dolxedhuxa.jpg

5dolxedhuxa.jpg

那如何破除【虚荣指标】,又不掉进知识错觉的陷阱?
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思维的结果,而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思考”。高手的分界线不在于知识量的累积,而在于掌握信息的有序性和知识的逻辑自洽程度。
只有被深度质疑和思考的知识才更有序,逻辑连接才更顺畅。否则,没经过深度质疑的知识在大脑中越多,越容易出现类似的“布朗运动”,让大脑的信息熵增,也就是如果我们把知识当成一种结果,也就等于不经任何思辨就认同了这个知识点或结论,那么就又会造成“愚昧山峰”的现象。
高下立判:有人学了3年,深度思考不足3小时;有人学习3个月,深度思考300小时。

htcijob5bzp.jpg

htcijob5bzp.jpg

所以我们对遇到的知识和信息要不停的思考和质疑,才能更加接近合理性。
丰田发明了一个质疑工具:连问5个为什么?
在缅甸有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找不到“凶手”,就是用【5 个为什么?】破的案。
一开始,缅甸的很多生物学家都认为这个树种绝育了,所以找了“欧亚男科”和“玛利亚妇产”,可还是不孕不育。
看来还得认真思考:
第1个问题:为什么树的果子掉到地上不发芽?
因为没经过猴子的肠道蠕动和发酵,以前都是猴子吃了之后再拍出来的果子都发芽;
第2个问题:为什么猴子没经过猴子的肠道蠕动和发酵?
因为猴子被卖没了
第3个问题:为什么猴子被卖没了?
因为卖了能赚钱
第4个问题:为什么卖猴子能赚钱?
因为游客买的贵(不卖本地人,本地人卖不上价);
第5个问题:为什么游客花贵的价钱买猴子?
因为游客喜欢又萌又可爱的缅甸猴

mfeghbj1o5e.jpg

mfeghbj1o5e.jpg

后来,缅甸出台了制止卖猴子的政策,让珍贵的树种又“朽木发芽”。
[tr][td]PS:猴子又萌又可爱和游客买都是前序原因,可是这两个原因对缅甸政府来讲不好处理,所以就处理了相对容易的后序原因。整个过程就跟警察破案的过程一样,通常警察就将嫌疑人的照片贴在白板上,然后在嫌疑人之间画上线来说明他们的关系,然后不停地思考这些关系: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关系?有什么线索没找到?……

0jtee4bz04q.jpg

0jtee4bz04q.jpg

借鉴警察破案的方式,将【5个为什么?】演变成一套知识学习的破案方法和工具。
1. 准备白板、白板笔和便签纸;
2. 将知识点写在便签纸上;
3. 把写好的便签纸贴在白板上;
4. 审查不同知识点是否有关联;
5. 将有关联知识点的标签纸画上线,并在线上写下关联的原因。
对原因再问5个为什么?
比如,人力资源和营销属于两个不同的模块,但二者有什么共性(解释一下借口:由于没有白板,只能由PPT代替推演过程):
第1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更高级的抽象本质呢?
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员工,营销管理的对象也是客户,共性:对象都是人。
第2个问题:人都有什么?
是人就有痛点,就有问题,也就都有了解决方案;
第3个问题:痛点和解决方案本来作用的对象是谁?
用户或客户,所以营销管理的对象是外部用户或客户;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内部用户或客户。
给内部客户就算设计福利政策要命中痛点,不然就可能打歪,花费了资源和金钱,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外部客户设计的解决方案不命中痛点,客户就不买。
第4个问题:这种内外部客户的管理方式有实例吗?
军队、阿里;军队的军事长官(军长、团长等)管理外部客户,政治长官(政委、指导员)管理内部客户;阿里的业务负责人管理外部客户;政委管理内部客户。

第5个问题:二者具体有哪些相似之处?
内部客户的选用标准叫任职资格,对应外部客户的寻找标准叫客户画像;
内部客户的晋升,对应外部客户的客户分级
内部客户的好处是达成目标后的绩效,本质是利益绑定和交换;对应外部客户的好处是购买到解决问题的产品或服务,本质也是利益绑定和交换。

qyx0otfxr5v.jpg

qyx0otfxr5v.jpg

如果能够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质疑,即便不学习新的书籍、视频、音频、现场大课等,也能把原来大脑中信息就行逻辑建构,从而由信息存量变成知识增量,实现了知识的增长
所以能否成为专家和高手,不在于知识量的堆积,用创新之父熊彼特的话说:无论多少辆马车相加,都不能得到一辆火车。换一个更时髦的说法,只要是没经过思辨的学习,3年也好,30年也罢,所有的努力都是“装作很努力”,都是大脑的认知休眠,都是一种“偷偷的懒”。一旦开启了深度思考和质疑,你就已经踏上了高手的征程。
结语
1. 上下班、刷牙、上厕所的时间都被利用了,不是不努力,而是装作很努力,因为没有对新知识和新信息开启深度质疑和思辨,都是认知的偷懒;用行为上的勤奋掩饰思维上的懒惰,这是“偷偷的懒”。
2. 为了提高认知水准,学习了很多知识的点,没成为高手。原因不是学的少,而是学的多,因为没形成结构化知识,就不是不停的看、读、听,这是在大脑中一味的疯狂刷屏。没有逻辑的知识库存卡在了【知识加工流程】中会带来两个伤害:
   1) 占用脑细胞,大脑CPU转速低。
   2) 造成认知负资产,干扰思考、判断和决策。
3. 遇到新信息和新知识,可采用知识破案的方式:将知识写在便签纸,然后贴在白板上,并尝试画出关系的线条;然后对关联的线条进行【5个为什么?】审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