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读书札记(3)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0-4-7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三十[/B]
惠特曼说:“读书是最崇高意义中的锻炼,阅读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崇高,就在于精神信仰的层面,而锻炼,则是如粹铁增强增硬增靭的过程,“恨铁不成钢”,说到底就是缺这种锻炼,这种信念与精神的打造塑形,由庸俗上升为崇高,由毛坯整铸成精品。比之读书很形象,不读书者便是没受锻炼不成器之人,更何谈崇高?但这并非朝夕之事,举手之劳,而是一个长期的历练过程,是应形成方式和习惯的生活。我自己就觉得,这首先是树立信念,尊重崇高,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视书如神圣,对阅读有兴致。或想改变自己,或欲到达一种目标,就从读书开始。要大略选择一番,框定轮廓,尝到滋味,加深加多。时而细品慢嚼,时而囫囵吞枣,即便不求甚解,只要稍有会意,就能欣然忘食,登堂入厅,感觉兴趣和给力。这种境界便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你实行着,就是锻炼着,就在走向崇高,就变化着心灵,开阔着胸襟,拓展着视野。这时你站高了,行远了,视听感触不同了,觉得有力了。
三十一
回顾过去,从学前看连环画开始,几乎再没离开过书本。这种持续的与文字结缘,到如今仍乐此不疲。没有什么东西比一本好书看上去更令人高兴了,也没有什么活动比用笔纸将大自然引发的心情和生活中的感触恰当表达出来更令人舒畅了。那种惬意是任何玩乐游戏都无法取代的。特别是得到一本久盼经典或写出一篇真情散文,简直是欣喜若狂。哪怕读开后或写出来不尽如己意,也不能轻易就破坏了第一影响,而且再读又胜于先前,庆幸自己还没失去初心终于见到又一村的柳暗花明。
   曾经以为少青年时期将很多时光花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书籍报刊上,并写下点幼稚东西,可是细品回味,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起码衬托出名著经典的不凡出众和自己的一些长进,让自己增长了一些对比鉴别能力,有的保存了可贵的原始质料和真实细节,如废土中的金银碎屑。很多作家都有如此情况,不过各有特色,所起作用也大不一样。
曾喜爱的以后没了兴趣,曾厌烦的以后又喜欢上了。其中奥妙,有吋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我觉得多数是提高进步了,是人到一定年令阅世积淀所起的作用。也有从青年时起一见钟情的,至今仍兴致不减,也许是秉赋性情使然吧。
   我书架上保存最长久的,有小学时读过的书籍,比如鲁迅、赵树理、孙犁等的著作,现在还不时翻阅,觉得那些“过时”论并不正确,反而见出其中光芒亮点,是人民生活的心声步履,而如今很难寻觅。今天我们对那些曾经唤起民众照亮人心的文字仿佛遗忘,如果真要能以他们的观念手法去表现,还能行得通吗?其中悖论原因深沉,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悔悟吗!就是再也激发不起原先那种痴迷的书籍,也并非作品单方面原因,怕是自身出了变化,丢失了童贞初心,需审察反观。
   我们的趣味因社会时尚而变化无常,有时却认为是鉴赏力提高了,或者阅历资深了,为一时接受所谓新观点而沾沾自喜,岂知已误入歧图,被纸醉金迷误导。定神彻悟,才觉走过刺眼的亮丽后的斑驳黑暗。
   现在,读和写都慎重多了,但仍不能保证全是对的,具有经典性和永恒价值。有的弯路一辈子都得走,不过少了大弯绕得少一点,也算是进步。不然,就留传不下“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了。
三十二
文字与书写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经验发现或成果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扩大的最重要的方式。“智山慧海传薪火”,端赖于书的文字。
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成为人们了解人类历史性活动的记录。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
   读书在涵养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仅满足着人的工具性需求,而且也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人离不开物质与精神两个世界,书是精神世界中再现物质世界的载体,凡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都时常生活在书里。读书才能过更有趣的生活,本身成为目的和享受。读书,是消闲的乐园,情感的伴侣,精神的食粮,展才的天地。是唯我感知的精神保养,物外神游的美乐享受,“钟灵毓秀”的智慧结晶,延续生命的心灵良药。读书扩大了视野,博大了胸怀,滋润着生命,丰盈着活力,让人积累底蕴,修身明理,提振精神,洞悉人生,上下博通,左右逢源;让自由心灵翱翔于精神世界。读书可联想类比,触物而发,鸿爪印痕,思致足远,掠影浮光,曼衍无端,聊以自慰,涉思绎度,灵源畅流,文思泉涌。让人因情入幻,自放眼手,别开生面。古代有“孔颜乐处”,刘禹锡“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朱子“敛身正坐,缓带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令人舒怀适意,心向往之。清人萧抡说:“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意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的精神生活与生理反应有了联系。当代人文学者那种“无功利”美学情态,修养性的读书,也是对古风的一种扬释。
   读书,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命运走向。人与书的关系如何,便知其生活怎样和怎样生活。阅读文化意味着人摆脱了生存对物质的直接依賴,也升华了生命对欲望的直接依赖,而发展起丰富的精神生活向度。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三十三
“我认为在反思人类生活的历史时,最悲伤的事情之一就是伟大的人物在关键时刻,由于不能忘却自我而犯下的错误,丧失的机会。这种失败有其必然性。一个人的权力越大,就越难以忘却自我。只有世界上特别伟大的人,而且这些人灵魂的博大,道德的力量比他们强大的权力还要大,这样的人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忘却自我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共事务中掌握着更多的机会,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尽自己所能为全世界服务”。
这是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很有影响的诺森伯兰郡弗劳顿区子爵爱德华.格雷(1862——1933)在其《华兹华斯的》一文中说得一段话。他是英国当时的外交大臣,任职期间国际风云变幻,欧州暴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格雷当时是欧州政坛上一位深受信任和尊敬的政治家。作为阿斯奎斯政府不可或缺的政治要员,能够写下那样的语言,怀有那样的见解,实为少见。从他的《自然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关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弗劳顿的水鸟》《浮生半日闲》等文中,可知他是一位挚爱大自然的“乡野之人”,也是一位在阅读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的作家、演说家,一位喜欢大自然、喜爱养鸟、种植,具有生态理性的人,肯定是一位心性向善、肯为公众出力服务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向往无拘无束、不愿受限制的人。他主张“人类应该在坦诚理解对方的基础上,走到一起”。
  可想而知,他身处高位,遭逢乱世,是多么渴望自由与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只有从大自然中,从闲暇的阅读中,从乡野的种植、赏花、观鸟等活动中获得。在寻求快乐、亨受自然乡野情趣中,通过忘却“自我”而找到自我。他极力冲破那不能忘却自我的羁绊,摆脱防碍着人们对知识或天赋的运用的束缚,去寻求积极的向善的快乐。他不是依仗权力寻求快乐享受,而是要利用公共事务中更多的机会,尽自己的所能为全世界服务。这就需要“灵魂的博大”、“道德的力量、比权力还要大的品格”。那些权力越大的人,越难忘却自我。因此,在历史上,很多所谓大人物在关键的时刻犯下了错误,丧失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机会。
三十四
1950年,罗素(1872——1970)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欲以褒扬他的哲学著作,它们不仅丰饶而且重要,同时,它们使他成为人性与思想自由的捍卫者”。
这位提出“罗素悖理”、逻辑原子论和所谓“中立一元论”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罗素那刚直正义与诚恳的性格,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面对人类的状况,他忧愤地呼喊:“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肋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弧独、贫困和痛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他在86岁高龄时,还因加入“反核战组织”的百人委员会而二次入狱。
他无力做到减少罪恶而痛苦。但他有勇气对付贫穷、有勇气忍受嘲笑,有勇气正视自己营垒里的敌对者。对那些说他作品“龌龊、下流、堕落”的浅薄之徒,他就是毫不客气决不容忍地对待的。在荣获诺贝尔奖的前一年,他荣获了英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最高功勋章”。他在流行性感冒病情加重的最后时刻,仍在工作。他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值得的,如真有机会再给他一生,他也会欣然接受,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十五
以前,我写的《学习论》中提到“学习”的新趋向,称“学习”的新理念是使行为得到改变。以后阅读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发现,这一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就提出来了。当时的定义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而认知学派则认为“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来定义学习”。未反映在行为变化上的学习称潜伏学习。后来便逐渐形成学习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与倾向的相对稳定的变化。这种观点在西方早已流行。这在《智育心理学》中更加明确。
  至于“读书”与“学习”的关系,是这样的:读书,并不就是学习,只有在读书导致行为发生变化时,或者说导致能力和倾向的改变时,才算学习。但读书的陶冶情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潜伏学习,是一种积“量”过程,“量”之积累可以产生“质”之变化。
知识的获得通过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知识运用,最后达到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都是为了应用与创新!
三十六
“科学”,是个时髦的话头。人们很喜欢以“科学”说教。但是这个“科学”,本身内涵如何呢?除了各科的研究发展成果,是不是也应当让它自身“科学”一下呢?蒋劲松的《人天逍遥:从科学出发》一书可以开阔一下视野。书中讲“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就是由于科学在于其它文化传统的竞争中,不断吸收其它文化的优点,不断奋发进取,综合创新所致。如果我们满足于目前所建立起的科学传统,沾沾自喜,排斥一切其它竞争者,不注意吸收其它文化的宝贵财富,动辄以反科学和伪科学为名排斥诸如中医等文化传统,就违背了健康包容的科学精神,就会重蹈中世
宗教裁判所的覆辙”。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斯.佩鲁兹说:“研究成果是有偶然性的,做出伟大发现的人不一定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可能是能工巧匠,或是留心的观察者,甚至只是拿工资干活的平庸之辈”。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彼得.梅达沃也提到:“并非只有聪明绝顶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大多数事实上已经成为科学家的人,原本很可能从事的是其它某种职业”。《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一书中引述了一个观点,“诺贝尔奖甚至可能被授予一个蠢材,只因他无意中发现了重要的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某种规则、现象和技巧堤供给那个有机遇的人,他可能就会认识总结出一种重要现象和成果。但千万不可认为,诺贝尔奖是可以轻易或走捷径取得的。特别象文学奖。观察、博学、专注、钻研、思考等品质是不可缺少的!
三十七
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讲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
黑格尔上述语义,随着年龄增长而理解渐深。这是由于人的经历和阅读累积认知等决定的。字面上的意思是浅显层次的平面认知,而内含的立体化理解,是非到一定年纪和相当经验后不可。就是现在,重读过去的经典,又见出文字背后新的涵意和厚重东西,因而才有“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之感。这是经典的价值,也是人生的进步。
  就拿《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幽梦影》《格言联璧》等来说,开始读时有懂有不懂有似懂非懂的,以后屡翻阅屡有所得,不懂的懂了,似懂非懂的不疑惑了,过去认为懂了的又发现新意或原来之懂是不正确的等等。文字还是那文字,所以发生变化,是你的底蕴积厚了,阅历多了广了,认知视野不同了。
  单从阅读角度说,原来只是儒家东西的影响,对《菜根谭》中的很多语句理解偏狭,当又读了道释等诸家学说后,理解就加深拓宽了。特别是禅宗之“心性”,是全书一以贯之的,从知与行两方面结合来讲论人的修行养性,就联系到王阳明与道家,还有随处可见的唯物论辩证法。
至于读书处世等方面,自己就已经从实践中学到很多有关对书中格言警句的诠释,理解认知自然便不同了!
三十八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是美国老人吉恩.洛格斯登晚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他以平实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叙述了在俄亥俄州农场生活中与癌症斗爭的事迹和感想,揭示了大自然向他透露的生命奥秘。
  吉恩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才开始写作此书。他历经农场生活社会磨难和与绝症斗爭,如梦方醒,是该写写“长生不死”的话题了。他实行“花园疗法”,辅以医治,更主要的是在大自然中充分享受劳动之乐,向往“永恒”不老境界。他客观接受无常,观察生命,思索死亡。他一边珍惜自己熟悉的“农夫”生活,比以往更仔细地观察农场和花园的一切,一边适应着牧场和时代的变化,了解有关长生的前沿动态。竟然奇迹般战胜了癌症。
  他深受大自然启发,特立独行,不听信科学与宗教,而从道家观点出发,相信“物质永恒”,万物都能在食物链上得到永生,死亡不过是生命形式转变的开始。吉恩的现点与佛家理念不谋而合。
  吉恩的哲学让我们想到中国文化的“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向自然学习,生命的质量方能返归本真,活到生长期的七倍。而最佳的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就是田园生活!
这方面,首先让我想到陶渊明。“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四》),“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与子俨等疏》),“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饮洒二十首.十一》)。而最典型的体现生死观的是“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诗三首.一》)。苏轼也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德国存在主义哲人海德格尔认为,人最大之畏惧是死亡,但从本体论出发,就会变“大畏”为大无畏。
  这是自然达观的理性彻悟。正如卢梭说的:“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十分不幸的人。当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可以想象得到,我在这里说的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所有一切人)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爱弥儿》)?
  陶渊明在《饮酒20首》中说:“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扫死之悲哀,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我生之贵之价值,就在“一生”之学习奋斗,在奉献社会人民,在创造事业中享受快乐。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做贪
三十九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普通读者》一书中,有一篇《多萝西.华兹华斯》,写了威廉.华兹华斯的妹妹。作为女子,她除了料理家务支持哥哥写诗外,业余时细心观察自然,体悟人生,写了大量的日记。这本记录个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文字,使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日记作家。
她在描述大自然方面,确有自己的独特见地。凭自己天赋的暗示能力,“抓住非常普通的事实,略加点染,那整个景象,宁靜的湖水,壮丽的群山,就以浓郁的色调、天然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她的才能是由于经常练习、运用,而使观察力磨炼得非常纯熟、敏锐。她能发现某种极关重要的秘密,隐藏在事物的表面底下。
读着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对于生长于最活跃的大自然中的我,从小就不乏山峰、田野、树草、河谷、庄稼、野生动植物的怀抱呵护,怎么就缺少那么一点亲切体验感受,写不出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共呜,内心深处燃烧的炽热纯真的热爱,与大自然奉献精神的互动提升……联想到众多自然文学作家的作品,那发现与表述的背后,都有各自非同寻常的眼光和笔力,而这一方面有生活中的现察磨炼,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秉赋品质,也可说成“天才”之类的东西。就我觉察到的,如博物知识、细致情感、独特视点、作家智慧等等这些“短板”,须要用心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