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中华词坛演义·第二回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1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词坛演义

dco2ejlv3tc.jpg

dco2ejlv3tc.jpg

zfaracfdp1v.jpg

zfaracfdp1v.jpg

第二回
千秋词祖开天地
百代诗仙耀古今
  上回书说到唐明皇与杨贵妃朝朝笑语,夜夜笙歌,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有一天,宫中红、紫、浅红、通白的牡丹花一起盛开,明皇乘照夜白(马名),贵妃以步辇跟随,大唐头牌歌唱家,那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李龟年手捧檀板,正想放歌一曲。明皇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于是命龟年手持金花笺,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李白带着酒意,援笔立就: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章将名花与美人合而颂之,风流旖旎,绝世丰神。时而花喻美人,时而美人比花,真是声响调高,神彩焕发,喉间有寒酸气者读不得。尤其是其中两个“想”字,用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美丽的彩云盼望成为她的服装,漂亮的花儿盼望成为她迷人的笑脸,何况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儿呢?
  李龟年将词传给皇上,明皇当即让梨园弟子调抚丝竹,催促李龟年引吭高歌。太真妃手持颇梨七宝杯,斟上西凉州葡萄酒,明皇亲自调玉笛和歌曲合拍。后来杨贵妃曾为李白奉砚,皇上也自是别样对待李白。
  某日,李白奉诏写《和番书》时佯醉,还让皇上宠幸的高力士替其脱靴。
  故清人李调元有联曰: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ftb0ba0g3gp.jpg

ftb0ba0g3gp.jpg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某日高力士为泄私愤,在贵妃旁故意言道:“我本以为贵妃受李白侮辱,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贵妃竟爱其诗!”杨贵妃惊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
  高力士说:“诗中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虽立为皇后,但最后被贬为庶人……”
  杨贵妃听后,对李白恼怒起来。此后,唐玄宗几次欲任命李白官职,皆被贵妃阻止。
  这李白仕途不顺,便遨游四方,欲踏遍天下名山,阅尽人间大川。某日携着酒意,骑着毛驴经过华阴县城,县官见其醉眼朦胧,衣衫不整,大怒,带至大庭之下呵斥道:“汝何人,敢无礼!”李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县官看后惊魂落魄,赶紧致歉:“不知翰林至此。”也难怪,那时的李白虽是大唐的网红,但从没有进行视频实况转播,无数粉丝只闻其名,不识其人。李白见县官这番窘态,哈哈一笑而去。
  这李太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下了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两阕词,其一《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这首词起笔写登高远眺,极目平林寒山,苍茫而悲壮。第三四句从“楼”说到“人”,静细孤寂,真化工之笔!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玉阶”由“楼”字来,“伫立”缘“愁”而发,最后点出:思“归”,是愁的源头。
  短短的一首词中意象丰富:平林、寒山、暝色、高楼、玉阶、宿鸟、长亭、短亭,镜头不断切换,由远而近,又从近及远,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交错其间,画面之中流露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梁元帝萧绎的《荡妇秋思赋》可谓是这阕词的蓝本,原赋如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s1rjsmmezwe.jpg

s1rjsmmezwe.jpg

  太白的另一首词与上文的《菩萨蛮》齐名,那就是《忆秦娥》。
  秦娥,本指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列仙传》载,箫史善吹箫,得到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爱慕。箫史成为新郎后,每日教弄玉作凤鸣,过了几年吹的声音非常像凤鸣,召来了凤凰,秦穆公因此作凤台。数年后,夫妻随凤凰飞去。词中的秦娥泛指美貌的女子。
  词曰: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这个词牌又名《秦楼月》、《碧云深》,其最早出处就是这首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全词的大意是:
  箫声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楼上正挂着一弯残月。秦楼上的月儿映着桥边柳色,灞陵桥上分离的人儿伤心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剩下汉朝的陵墓和宫阙。
  前人对此阕评价甚高,明代无锡的顾起纶言:李太白首倡《忆秦娥》,凄婉流丽,颇臻其妙,为千载词家之祖。(《〈花庵词选〉跋》)
  清朝王国维赞曰: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人间词话》)
  这阕词的韵脚颇似箫声,幽咽,凄清,如泣如诉,若虚若幻,以繁音促节表现了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唐代李阳冰在《草堂集序》言: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用如今的话说就是:天宝年间,祖皇帝(唐明皇)颁发诏令,征招李白到宫廷中,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是见了绮皓(绮里季,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赐给李白镶满七彩宝石的华贵坐具,皇帝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是平民,大名我都知道了,不是平日里道德显著怎么能达到这样?”于是把李白安置在金銮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
  一个平民真的这么容易让皇上知道?其实这和一位贵人的夸赞、向皇上引荐是分不开的。那么是何方贵人有此能力呢?各位看官,且听我下回分解。

ewgaalmsai2.jpg

ewgaalmsai2.jpg

中华词坛演义·第一回
看此文用

lfpi4mli5bg.jpg

lfpi4mli5bg.jpg


ctltomdnxre.jpg

ctltomdnxre.jpg

·

0yrtl1x5fr2.jpg

0yrtl1x5fr2.jpg


duotycbxnfp.jpg

duotycbxnfp.jpg

秒,转发只需1秒呦~

ougp0ydn4yo.jpg

ougp0ydn4yo.jpg

这一“疫”愿读懂“人定胜天”
今春“鼠”我最英雄
书香,地久天长
爱你依旧,深情回眸
我心雀跃
用生命点燃的语言
2018,无怨无悔
爱你已久,执君之手
清言犹在,玄哲不孤
细品知佳句,微闻有梵音
  高扬,业余写手,有逾百万字的诗、词、联、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在省、市广播电台播送,央视征联六度八联登榜,两次进入十佳,在全国征联活动中近百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有多副对联作品镌刻、悬挂于名胜古迹、企事业单位等处,在省内外进行多场楹联讲座,获得专家与听众的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