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回复: 0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通用2篇)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篇1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湖北潜江市老新中学 周平
  一、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为原则,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索途径,引导学生思维、讨论,在讨论中探究获得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
  二、教材地位
  “运动的描述”是“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方法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本节的内容及特点,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逐步深化提问,学生分析、论证、归纳得出结论,而后实例分析应用来使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五、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这一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学生人人都能举出很多例子。教师选择几例记录。
  2.进行新课
  讨论探究①: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静止的物体真的不动吗?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是如何得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慢慢分析得出是通过看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
  讨论探究③:你们是如何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的?
  这样引起学生再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标准)的,由此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讨论探究④:行驶汽车中坐着一位乘客,请你们描述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这里学生表述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讨论探究⑤:刚上课时,大家所举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现在你怎样看?应如何完整的描述?
  学生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准确描述了物体的运动。
  3.课堂小结
  提问:这一节课你对“运动的描述”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归纳叙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判断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4、巩固练习(略)
  六、课后感悟
  本节课由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人人参与,兴趣极高,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心态。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篇2  一、设计思想: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
  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重点难点
  1.参照物概念的形成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不断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运动的相对性,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我过前沿的航空科技,尤其是飞船对接技术中的相对运动,让学生明白物理源于生活,但又改变生活。
  七、课前准备
  简单的实验器材准备,图片资料、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一.)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图片引入: 1.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2,夏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秋天,落叶纷纷飘落;4.冬天,雪花漫天飘洒;
  6.今天,你上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不断被甩在身后
  7.此时,钟表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学生思考并回答: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
  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如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
  (二).机械运动
  学生活动一: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生]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生]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
  [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三).参照物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静止的,河水、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船只等是运动的?
  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生]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
  [生]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
  [生]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
  [师]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
  [生]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同学们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生]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
  [生]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
  ……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标准.
  [板书]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师]学生活动三:情景模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师]是不是只要说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应该怎样选择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有满意的答案.
  [生]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说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是什么,肯定是相对于某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来说的.
  [生]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生]刚才大家说到参照物中有人、有车、有树木、有房屋、还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生]因为我们词论的物体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运动的,所以—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
  [生]我认为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
  [生]我觉得选择参照物时,应该看怎样选择研究问题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车是不是运动,选择地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作参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车厢里是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否运动,就该选择车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车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归纳选择参照物的注意事项(课件展示)
  参照物比如课本P22图11.1-4中丙图,“乘坐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
  [生]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
  [生]如果老师从讲桌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以老师为参照物的话,假定老师不动,可以认为是讲桌沿老师的反方向运动.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碰到很多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1.1-3及图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九、板书设计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择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3. 物体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十、作业设计
  1. 完成随堂练习,完成《同步》。
  2. 进行小结。
  3. 按照要求预习,。
  十一、教学评价
  本堂教学用了较多的时间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试验和讨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其中有在机械运动,通过老师的移动,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并通过钢笔放在书上推动书移动,讨论钢笔相对书和桌面的运动,这个小实验简单直观,学生可以一边实验一边思考,很快就理解了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不同的结论,这里学生的参与度高,效果很好。但是在后面的对于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理解和运用上,如果能引入一些中国古诗,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例如可以举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
  十二、教学反思
  本堂课由于内容较为丰富,也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可选取的多媒体资料很多,而且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较高,因此在选择上必须注意如何取舍,原本选取了将近15段视频资料,但在授课时反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每个片段只能一扫而过,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只留下5个片段,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学生活动和思考,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好了。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十三、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堂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物体还是很贴近生活,很有趣味,而且很有用。在参照物的学习上一开始感觉吃力抽象,但经过大量的事例和视频资源,抽象便具体,模糊变清晰,纷纷表示物理学习充满信心,表示要认真学习物理。希望老师多做实验,多准备有趣新颖的视频资料。
                         推荐阅读:
  •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运动的描述(精选10篇)
  •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
  • 初中物理说课稿:《运动的描述》
  •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6)
  • 运动的描述
  • 图形的运动教案
  • 新文化运动教案
  • 洋务运动教案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通用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