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回复: 0

认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位置,(精选15篇)
认位置,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
  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
  “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1 “想想做做”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注意叙述完整,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2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3选横排里三个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 b c),请小朋友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又说b在右边?
  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述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边);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慢慢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
  (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述物体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若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3站一站。
  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7号站6号的左边等。
  4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
  [评: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巩固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
  [评:在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就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总评]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 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位置,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位置观念。
  3、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准确认识物体之间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请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疑: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简要归纳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的游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谁?
  3、投影演示冰箱。
认位置, 篇3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吕舟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上)第9~10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操作、实验,从中感悟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位置的各种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引入,激发兴趣
  1. 以左、右手引入,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知道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在课堂上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2)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儿歌教学,体会上下与前后
  教学儿歌,学生边说边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位置(揭示课题:认位置)。
  【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用儿歌导游戏入富于生活气息,容易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认识左右的欲望,并初步对左右获得感知。】
  二 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教室。
  (1)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指名回答)
  (2)说明:图中的四个小朋友分别叫小明,小红,小刚,小芳,你瞧他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
  (3)同桌讨论,交流反馈,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提问:有同学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小结:在描述物体间或者人和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后面或者谁在谁的上面、下面。
  2.小游戏(“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说说各是什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例题图中的人物与学生方向一致,学生通过观察较易做出相应的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学生通过完整主题图中的人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体会到位置的知识就在我们的教室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巩固深化,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情境图,谈话:星期天,蘑菇老师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她的好朋友。谁来说说她都买了什么?
  提问:你能用我们刚才学的上下,左右这些词语来描述冰箱里的东西吗?(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教师读要求,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2)提问: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请六个同学到黑板前排成一列纵队,依次指着一位同学,提问:说说他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指名回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看图数一数,红花的左面有几多花,右面有几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红花左面有五朵花,右面有三朵花。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四、 总结全课,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认位置, 篇4  课堂实录:
  1、初步感知左和右
  师:小朋友,我们昨天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你们喜欢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你举起左手,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
  生:右手。
  师:对,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生:右手写字。
  生:右手画画。
  ……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左右手可是一对好朋友,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别的好朋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
  生:有。
  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生:能。
  师:有小朋友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生:(有些不敢确定)不对。
  讨论思考,交流。
  生:不行。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我们就不知道在谁的左边。
  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3、联系自己
  我们已经认清了画面上的位置关系,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左右各是谁吗?
  生自由说。
  4、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师:现在你和你的好朋友握手,请一、三、两排得小朋友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握一握,你发现了什么?
  生:好像有点不一样。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原来我们握手时面对面,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
  自我反思: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左右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手和右手,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认位置,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 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认位置, 篇6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在此基础上认识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用方位名词去形容物体的位置。一年级学生新课的设计情境很重要,可以很快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为了方便认识和实践操作,我选用了书本的教室情境图,结合实际教室一同用作材料,可以让学生边学边操作。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先教一个方位,学生跟着做、练习、说一说的方式进行。教师的教占小部分,学生的练、说占大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节奏,一起说一说、练一练。少数学生对于左、右方位分辨存在困难。
  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正措施:
  1 六个方位中学生分辨困难的是“左、右”,教了方法:吃饭、写字的手是右手,听到“右”,就想到吃饭写字的手那边。但是有的学生反映还是有点慢,后面还需要再多问、多练。
  2 学生能说出物体的位置关系,但是对于题目中要求全出正确的答案就有困难了,学生对于表示方位的这几个字,认识不到位,知道答案是“左“,但不知道哪个字是“左”。所以对于方位的词,之后还要加强认识一下。
  3 对于两个物体的位置的相对性掌握不好,“谁在谁的哪边”,有学生分不清楚谁是主体,像这类题还需要多练习,对于个别学生要个别指导。
  一年级学生有个别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就可以选用单独辅导,平时还是要多做练习,多说一说。
认位置, 篇7  一、基本信息
  1)学科:数学
  2)所用教材版本:苏教版
  3)年级(册):一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认位置》
  5)课时数:第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 、使学生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的用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对今天的知识而言,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也已经接触过了,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谁在左边谁在右边,但是今天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谁在谁的前边(后边),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科学和完整。更重要的是“谁在谁的左边”、“谁的左边是谁”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比较严重的混淆。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四天了。周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先举手,老师让你说,再站起来说)对啊,如果一起说,谁都听不清你说的是什么了。但是,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了。那么,想发言,举手要举哪只手呢?(学生:右手)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知道的小朋友举手示意老师。那老师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向周老师打个招呼。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到右手写字,右手拿筷子)那另外一只手,我们叫它什么呢?(左手)
  现在,你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周老师要来带你做一个游戏!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第一遍的时候,教师背对着孩子来做。第二遍的时候教师巡视学生做。
  我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认识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二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 出示情境图)
  1 老师向学生介绍这四名学生,然后提问:仔细观察,小刚和小芳桌上放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放的?你能不能换个说法?
  2 你知道小刚的左边是谁?地球仪的右边是什么?你能这么说说吗?
  3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还可以怎么说?你还能再找一找吗?书本和粉笔是怎么放的呢?
  4刚才,我是用左右来形容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你还能找找什么是前后关系的?
  三 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观察了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下面,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点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
  提问:(1)谁能按顺序说一说橱子里都放了哪些食品呢?
  (2)苹果上面是鸡蛋,你还能怎么说(鸡蛋在苹果的上面,苹果在鸡蛋下面)?
  (3)你看图还能怎么说?例如什么的下面是鸡蛋?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了。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把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边
  (2)同桌位互相检查摆的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依次取名为:小绿,小红,小紫,小蓝,小橙,小黄)
  (2)小红说:“我前面有1个同学,我后面有4个同学。”她说的对吗?
  (3)假如你也是里面的一个小朋友,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四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说一说吗?虽然在教《认位置》一课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四)、效果检测:
  学生基本能认清位置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问题。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空间,学会描述空间中物体相对位置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从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而且对于今后各个领域数学内容的学习都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导入环节,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几个方位词的含义,而一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两次组织学生做游戏,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几个方位词的认识。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还分不清左、右,所以把认识左、右放在后面,作了比较细致的教学安排。
  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涉及谁去判断,以什么作参照物去判断,是把图中的人或动物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还是把看图的人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作为答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尽量使问题简单些。教学时,把图中的教师隐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而且教学中由扮演图中的人物作出判断,到作为看画人作出判断,还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呈现真实情境,进行描述自己在谁的哪一面,按要求说出一位学生在另一位学生的哪一面,使学生加深体验。
  在做书上的“想想做做”练习时,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第一种是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握拳、拍手、摸耳朵,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以及按方位要求在课桌上摆放书籍和文具等具体的现场操作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几个方位词含义的认识,体会物体简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种是看图判断,通过画面的观察,描述物体简上、下、前、后、左、右,还让学生给图中人物起名字,这样便于表述,也增加对所学内容的亲切感。
  课上下来觉得还可以,但在做课堂作业时,还是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有学生这几个方位词不会写,写错别字;还有的题目看不懂,也导致填错方位词;有些学生用这种方法提问会,换一种方法提问就糊涂了。例如:谁的左面是什么,什么在谁的左面。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看题、解题能力。
认位置, 篇8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位置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难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课前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二.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2、讨论交流。⑴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⑵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⑶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⑴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⑵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 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⑴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⑵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⑶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四. 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认位置, 篇9  教学内容:
  《认一认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本课所要认识的汉字中大部分是孩子不太常见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孩子理解其意思并认识其字型显得较为重要。
  教学准备:
  课件、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刀戈弓矢牛马车舟”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尤其是“戈”和“失”。
  一、教学“刀戈弓矢”
  1、放一段古时候打仗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古时候,战士们打仗需要用到很多兵器,瞧,你认识吗?
  (出图)
  2、这些武器的名字你会读吗?自己借助拼音认一认,读一读。
  强调“矢”是翘舌音
  3、你知道每一种武器在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吗?
  刀:你还知道什么刀?
  戈:同学们看,这也是一种兵器,叫做“戈”,是用青铜制成的,突出的这部分上下都有刃,可以横着用,也可以钩杀。
  弓箭:大家看,这两种兵器是同时使用的,你知道它们怎么用吗?
  (可以拓展“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离弦之箭”等成语)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武器?
  矛、盾、枪、剑、镖等(认识图片和文字)
  二、教学“牛马车舟”
  1、离开战场,来到生活中,如果你想出门,会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古时候的人怎么出门呢?(出示:图)
  我的十分钟:
  1、认图,识字
  2、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汉字组词
  三、认读8个汉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羽角齿革瓜果麦豆”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这些动物身体的部分由什么用,及农作物的特点。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今天我们要认识8个汉字,[出示:图和字]仔细看一看,读一读
  二、互学:认识汉字
  1、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2、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小组活动:
  1、学习“羽角齿革”。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或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2、“学习瓜果麦豆”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瓜有哪些种类,果实有什么,豆有那几种,有什么用。
  想一想:给汉字找到词语朋友
  3、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四、总结
  1、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认一认5
  刀戈弓矢
  牛马车舟
  羽角齿革
  瓜果麦豆
认位置,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环境里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习惯,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难点:通过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要求体会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与另一个物体相对的。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室挂图。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盒。
  教法学法:
  1.启发诱导,激发求知欲。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促成。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小学生就有日常生活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以及想一想练一练,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大家猜一猜?{教师在空中指出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激发学生求知欲}
  2.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位置,看一看.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3.板书:认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教室图
  (1)
  a.图上画的是仕么地方?画上画了些仕么?
  b.上课时同学们要发言,我们要举哪一边的手?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好那另一边的手是……
  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课桌上的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那么书本又在作业本的哪一面?
  c.谁还能像这样看着图说一说呢?
  (2)谁能完整的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说一说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析清楚,认清位置。
  2.想想做做。
  {1}做游戏。
  a.教师示范。
  b.师生共同游戏。(教师下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
  (2)想想做做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想想做做3
  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
  (4)想想做做4(摆一摆)
  a.帮助孩子理解题意。
  b.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说一说。
  (5)想想做做5
  a.教师示范说一说。
  b.集体交流,说一说,看其他小朋友可以怎么说。
  (6)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位置,今后在日常生活种经常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清楚。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位置,并用手指一指?(让小朋友们自主发言,想一想说一说,今天都学了些什么知识,便于总结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
  四、板书设计:
  认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玩具坦克在小男孩的边,小狗在小男孩的边,剪刀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剪刀的面。
  六、教学反思
  《认位置》这一单元教学原以为很简单,学生在生活中早就接触过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也能分清楚这些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认位置, 篇11  反思一
  课堂实录:
  1、初步感知左和右
  师:小朋友,我们昨天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你们喜欢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你举起左手,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
  生:右手。
  师:对,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生:右手写字。
  生:右手画画。
  ……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左右手可是一对好朋友,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别的好朋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
  生:有。
  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生:能。
  师:有小朋友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生:(有些不敢确定)不对。
  讨论思考,交流。
  生:不行。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我们就不知道在谁的左边。
  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3、联系自己
  我们已经认清了画面上的位置关系,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左右各是谁吗?
  生自由说。
  4、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师:现在你和你的好朋友握手,请一、三、两排得小朋友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握一握,你发现了什么?
  生:好像有点不一样。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原来我们握手时面对面,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
  自我反思: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左右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手和右手,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
  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反思二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练习时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教学反思
  “前后左右”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在完成我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有如下感悟: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为了让简单的东西吸引人,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教材动态化,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去感悟这样一个情景、多种感官来参与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认位置,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 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 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 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 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 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 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①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1) 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 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略)
认位置, 篇13  认位置教学反思
  首次尝试一年级教学,心中多少有点忐忑。拿起一年级数学教科书,心中一阵狂喜:内容真的很简单!这有什么难教的,太容易了!
  第一天,    数一数,基本都会。
  第二天,    比一比,有点糊涂。
  第三天,    分一分,出现不会。
  第四天,    认位置,很难理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在课堂中,反复训练,还有个别学生不分左手和右手。为了辨别左右手,我先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但是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光这个游戏,就花了一节课。第二节课,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算强。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认位置足足用了三节课,从这里我认识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什么位置,今后我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到适合教学一年级学生的好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认位置教学反思
  一、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之导出新知。
  生活经验是小朋友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并意识到“生活经验是小朋友数学数学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的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小朋友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其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对小朋友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利用,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信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又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利用的学生的已有资源,借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帮助他们认识“右”,列举生活中常用到右手的例子,唤起他们的回忆,调动已有经验,加深对方位右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在“玩”中学。
  我们的教育还教学应是基于对儿童的认识、对教育本性的理解之上,应是从自身的行为作出限制,发展起教育自我约束的本性。所以我们必须从儿童出发,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深刻把握儿童本性和教育本性的基础之上,对儿童进行教育,考虑儿童的当下以及长远利益。爱玩是儿童的本性和天性,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这节课中我安排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韵律操”、“拍手游戏”“猜一猜”等游戏活动环节,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游戏过程中露出的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出学生是在开心地学习,不仅增长了他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创设出灵动课堂。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没有感动、没有激情的;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动”,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死水一潭,更谈不上教学的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被吸引,怎能不走神?课堂教学就应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理解,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索、交流过程方可获得成效。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化”的合作模式为主,把课堂学生置入一个宽松、自然,充满平等,充满竞争,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中,进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认位置, 篇14  第 四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有一些感性认识,但不一定能准确进行判断,尤其是对左右的认识。因而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和前后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材通过教室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由于学生认识上下、前后比较容易,而认识左右较难,所以教材先安排上下、前后的方位学习,再安排认识左右的方位学习。 “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景和活动来进行教学。教材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  通过情景操作,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学生能按下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地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三
  单元设计意图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面包的上面是苹果,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认位置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在具体场景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活动,学生初步具有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正确的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能联系生活运用。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课后延伸 围绕自己身体上的组成部分辨认左右,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并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能按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2、3题,围绕学生间的座位关系的讨论,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该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教学反思
认位置, 篇15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1、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精品源自地理科,认位置教案
                         推荐阅读:
  • 认位置,(精选17篇)
  • 认位置(左右),
  • 认位置教案(精选5篇)
  • 《认位置》教学反思(精选7篇)
  • 一年级《认位置》教学反思(精选4篇)
  • 认位置教学反思(精选5篇)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 位置与方向教案
  • 确定位置教案
                             
                   
                   
                     
                            认位置,(精选15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