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回复: 0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通用12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1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龙沙小学   崔玉秋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a.数学书有多少本?b.语文书有多少本?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30+8◆35+30◆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
  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e.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f.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  + 3=□     35  +  30=□
  └───┘         └───┘    □                □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习。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a.学生独立完成。
  b.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2  教学内容:(P61例1和练习十一 1~4T)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 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设计
  P63的4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 + 20     40+2
  50 + 30     50+3     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二、新授: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   30+8   35+30   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课本第61页
  教学目标: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 + 20     40+2
  50 + 30     50+3     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二、新授: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   30+8   35+30   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6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然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在计算中的不同处。
  教学准备:
  主题情境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我们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小结:原来你们可以找到身边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师真佩服你们,课后老师一定把你们的例子全部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
  3、我这有一幅图画,是红星小学第一天开学,同学们到学校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主题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1)语文书有多少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3)数学书有多少本?
  (4)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该怎样列式?
  4、承上揭示课题。
  30+8我们已经学过了,谁能说说得多少?
  对35+3、35+30、38+38怎样计算,我们还没学过吧,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像35+3、35+30这样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探索1,35+3你会算吗?
  (1)先用小棒摆一摆是怎样计算的?再在头脑里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35+3。
  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同学们用数数法,摆小棒法,数的组成法计算35+3,做了一回小小发明家,那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师:在计算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这三种方法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想想它们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结:我们在计算像35+3这样的算式时,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整十数相加。
  (4)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出示“35+3”的变式题“3+35”你会算吗?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探索
  (1)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那么35+30该怎样算呢?(学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动脑想)在小组内说说,请生汇报(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算法)
  (2)35+30应该先算什么?
  (3)小结:在计算35+30这样的算式时,应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指一组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书练习十一第3题。
  独立做,集体订正。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8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6=30+60=60+4= 60+40=
  5+20=50+20=9+40= 50+50=
  2.填空
  (1.) 3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42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3.) 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察分成图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3=3835+30=65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察算式 35+3=38 35+30=65
  引导学生对 35+3=38 和35+30=65 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42+3= 40+17=
  3+42= 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 4 = 42+ 3 = 5+ 21 =
  35+40= 42+30= 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很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后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 ).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准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 23+ 10 33 + 3 36+20 56+3 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 ■+28=78 50+=91 ▲+ 7 =69
  ●=( ) ■=( ) =( ) ▲ =( )
  10.小青蛙填数字
  3 ( ) +4=3( ) ( ) 8+50=( )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 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9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30+60x30+6并说出计算过程。
  50+20x50+2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x30+8x35+30x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1)、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总结算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六、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七、作业
  P64的2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11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事例和事物设计情境,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操作、讨论交流,来探索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进位加法。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节课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利用多煤体及摆小棒的直观演示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法:
  课堂上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这环节主要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比较以下两组式题的不同点,突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1)40+250+320+560+150+440+3
  (2)40+2050+3020+5060+1050+4040+3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新课开始我以新学期第一天发生的事“发新书”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已找出图中的相关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根据本节课教学需要,从学生提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与本课有关的具代表性的两个问题:
  (1)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作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入课堂教学。此时学生很快就能列出式子,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指出35+3是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子,35+30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式子,从而点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35+3时,在小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一个同学出35,另一个同学摆出3,通过讨论如何把两人的小棒合起来,讨论交流得出先把5根小棒加上3根合起来,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操作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算式里发现先把个位上的5和3算出来。计算35+30时,用相同的方法,通过摆小棒理解计算方法,再让学生从算式里发现是先把十位上的30和30合起来。最后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面的实践应用打基础。
  (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紧扣教材,挑选了教材中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四道针对性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速计算—拓展思维—实际应用”的作用。
  (1)例题后的“做一做”,尝试完成让学生说说算理,目的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
  (2)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分组比赛,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目的让学生知道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好处,使自己计算速度得到提高。
  (3)我设计了一题判断题。这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掌握的计算方法来判一判对错,从分析原因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4)我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把数学的计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自我评价,分享快乐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习知识作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会简单自我评价学习的成果,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快乐。
  【说教学评价】
  这节课从实践应用检测中,前两题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后两题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合作比赛形式进行检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篇12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需要借助直观的,可以摆小棒;无须借助直观的,就在头脑里思考。其实质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
  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e.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f.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  +  3=□      35  +  30=□
  └───┘         └───┘
  □                □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习。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a.学生独立完成。
  b.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执教: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号桥小学  马  俪
  评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    曹培英
                         推荐阅读: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通用15篇)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通用10篇)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通用1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