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回复: 0

《 三首》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三首》教案(精选12篇)
《 三首》教案 篇1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 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 , 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探海导航】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 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听取老师讲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人物形象鲜明,学习中要能分析诗中男女主人的形象性格,要能理解中诗中六章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无衣》是一首反映军旅生涯的爱国诗歌,学习该诗要理解诗中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和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静女》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爱情诗,学习该诗要注意理解男女之间的深情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
  【思路结构】
  《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结构图: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无衣》可理解一首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的出兵动员誓词。全诗三章,采用 了增叠复沓的结构形式,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又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战斗激情。结构图:
  “与子同仇”   (感情基础) “与子偕作”   (行动开始) “与子偕行”     (共赴战场)
  《静女》描写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 “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结构图:      
  俟于城隅不见人 贻我彤管思情人 爱物及乌重归荑
  【疑难指津】
  ·如何理解《卫风·氓》第二、三章的比兴手法?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如何理解《邶风·静女》中男子所接受的两件礼物?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  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语言揣摩】
  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评析: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2.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评析:这一句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于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转眼之间竟然不见,不禁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可是却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无声胜有声!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评析: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      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      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4.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评析: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  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名题讲析】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选自任志鸿编《语文复习优化设计》)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讲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中即考到了本课所学的有关古体诗和《诗经》的知识。这类知识应在平常的课文学习中逐步积累,然后形成系统知识。本题题干要求找出错误的一项,这就是说,有三项是正确的。《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A项中说“《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属明显错误。 答案为A。
  2.对《诗经·相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选自刘建琼《古诗鉴赏》)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①!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②?
  注:①俟(si),等待。 ②遄(chuan),速或快。
  A.这首诗三章,每章四句,将那些不知廉耻的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揭露得体无完肤,骂了个痛快淋漓,表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恨和鄙视。
  B.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和《硕鼠》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压迫剥削的不满,但这首诗显得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
  C.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和《伐檀》都运用了铺陈和比喻的手法,但,《伐檀》还用了起兴手法。
  D.《伐檀》《硕鼠》《相鼠》三首诗都有民歌的风俗,同属《诗经》的“国风”,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
  讲析:《相鼠》是一首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古民歌,如同原高中老教材的《伐檀》《硕鼠》一样都出自《诗经》的国风。全诗三章,重章叠句。题中四项主要是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设题,解答此类题要善于从已学的相关课文所积累的知识能力中寻求思路并注意作比较阅读。“相鼠”是“有皮、有齿、有体”,而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是“无仪、无止(即不知耻)、无礼”,诗歌抨击得淋漓尽致,极尽憎恶与鄙视。但是与中学课本篇目《硕鼠》相较,后者的末尾还有“乐土、乐国、乐郊”的理想追求,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故此《硕鼠)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境界。答案应该是B。
  【风景剪辑】
  剪辑1:        
  汉初,因为秦火,古文《诗经》几乎失传了,但由于诗歌便于记忆,仍能在人们头脑中保存下来。孝文帝刘恒时,燕人韩婴因传诗而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韩诗》。孝景帝刘启时,齐人辕固生因传诗也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公弟子兰陵人王臧,以传鲁诗而为太子少傅。以上就是古人所称齐鲁韩“三家诗”,都是靠口传,然后用今文,即汉代隶书,记录下来的。此外还有毛公讲《诗》。毛公有两个:一是大毛公,名亨,鲁人,一是其弟子小毛公,名苌,赵人。孝景帝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很好学,搜集不少古文先秦典籍。他任毛苌为博士,所讲的古文诗叫做《毛诗》。到了东汉,经学家郑玄,给《毛诗》作笺注,并大力提倡,《毛诗》遂渐盛行,“三家诗”因而消亡了。今天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所以有的人把《诗经》称做《毛诗》。现存的“三家诗”,较完整的只有《韩诗外传》一书了。
  剪辑2:
  《毛诗·关雎序》(节选)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惰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1]
  [1]
《 三首》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 三首》教案 篇3  一、目标全解:
  1、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二、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们就组织一次古诗接力背诵,一名同学背出上句,其他同学以抢答形式背出下旬或全首诗,要求准确无误,看谁背得最多,接得最快。占5分钟(解说:初一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接力背诵的形式导入新课,唤起他们对所学篇目的回忆,并激发其“温故而求新”的渴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竞争气氛。)
  三、解题
  1、《十五夜望月》。
  作者介绍: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宗大历间进士。其作品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王建诗集》。
  2、题目解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等障碍。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停顿,流畅朗读。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解说:贯彻读思结合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十五夜望月》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思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的非常委婉动人。
  (解说: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
  3、欣赏品味及课堂训练。
  (1)(解说:在同一首诗中各句话侧重表达的感情是有区别的,要指导学生把握体会。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体会诗歌遣字用词的技巧。)
  五、布置作业
  1、怎样体会后两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十五夜望月》。
《 三首》教案 篇4  1、能说出诗词的意象,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2、学习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写法:
  3、能在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基础上说出诗词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多媒体
  2课时
  第一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学习重点:
  一、理解词的大致意思,并能背诵全词。
  二、理解词人的感情变化过程,体会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从写月或月光的诗句入手,进入新课。
  自古,“月亮”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字眼,不少文人骚客尤其喜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成就名作佳篇。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北宋词人苏东坡的一篇旷世杰作,同样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预习检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
  提醒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栖鸦(  )绮户( )宫阙( )琼楼( ) 天涯( )
  2、教师范读。
  3、学生一齐朗读这首词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四、第二次朗读训练
  ①学生个人朗读;
  ②学生齐读。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讲解“想象”的定义。
  (一)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二)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 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五)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六、达标测试: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联想:草尖上的露水珠(滚动的珍珠等)。
  (五)想象:看到旋转的电扇,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七、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八、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诗篇,写一首四句以上的咏月小诗。
  第二课时:十五夜望月 我的思念是圆的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两首首诗;
  2、领会诗中美好的意境、情思以及思想境界。
  学习《十五夜望月》
  一、朗读全诗
  二、教师简介作者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为凄凉。为官在外,常与家人别离。
  三、师生共同分析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水到渠成地在第三句引出了望月,并扩大了望月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真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含蓄深沉。特别是“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四、分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五、深情并茂背全诗。
  学习《我的思念是圆的》
  一、检查学生对诗人艾青的了解
  教师肯定学生并给以补充。
  二、赏诗
  1、学生个人朗读全诗。
  2、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由诗人创作背景入手分析。
  “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情感上的东西,诗人渴望团圆,渴望美满。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诗人由思念到圆月,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月儿常圆吗?不圆时又是如何的一番情感啊?人们在看月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激起人们对个人命运的遐思。
  诗人由眼前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引出自己渴望亲朋团聚的情感。
  3、学生集体朗读全诗。
  4、请学生说说朗读体验。
  5、深情并茂背全诗。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收集更多咏月诗句;
《 三首》教案 篇5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元日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屠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旧符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符
  “日+丨=旧”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课件出示: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是为了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
  【设计意图: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 饮屠苏酒 贴桃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清明
  【教学目标】
  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hún jiǔ mù
  魂 酒 牧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
  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  )朝的(  )所写的《    》。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欲魂酒借何牧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云+鬼”是“魂”,“酉+氵”是“酒”,“谷+欠”是“欲”,“昔+亻”是“借”,“牛+攵”是“牧”。
  形近字比较:魂一魄洒一酒猎一借牧一牡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2)“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3)“魂酒借何”都是左窄右宽,“牧”左右等宽,“欲”左宽右窄。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作者简介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遵循“受人一鱼,不如受之一‘渔’”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板书设计】
  清明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4]。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2.简介诗人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dú yì jiā xiōnɡ bèi
  独 异 佳 兄 倍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
  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生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田字格)兄 独 异 佳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比较:独一蚀 异一导 佳一挂 只一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异”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介绍诗题和作者,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三首》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 三首》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第二课时
  一、背诵《墨梅》。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竹石》。
  1.初读指导。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在重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2)引导学生自学。
  (仿照学习第一首的方法:初读,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细读,逐句连起来讲解;精读,想象情景,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思考、讨论、交流。
  ①指名朗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逐句试讲。(注意书上注解。)
  ③讲述全诗意思。抓住以下关键字:咬、立根、千磨万击、任。
  2.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3.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两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二、讲读第三首古诗《石灰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吟:歌唱。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
  ②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三首古诗。
  4.默写。
  四、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
  板书设计:
  墨梅(清气)  竹石(坚劲)  石灰(清白) ——借物抒情
《 三首》教案 篇8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相关人物资料,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熟,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或相关课外资料初步理解诗文大意。
  3、了解诗人杜甫。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
  先看——《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身在仙境一般。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范读)
  好,下面的时间我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1、检查预习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在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
  学生提出,交流。(字词讨论解决。思想含义方面可保留在后面的深入学习中处理)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
  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
  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习《寒食》
  美好的春天让人陶醉。清明是春游的好时候。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也来到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寒食节的故事。(介子推与清明节的由来)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学生谈,教师结合时代背景,适时引导加深理解。
  思考理解: 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3、再次感情诵读
  三、引申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
  你喜欢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的美景,还是喜欢那柳絮纷飞的皇家花园?请画一画。
  第二课时
  学习《泊船瓜洲》
  一、复习导入
  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寒食》
  二、学习《泊船瓜洲》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 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 “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 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 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 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 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把我们想像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绿”原是形容词,用在这里却有了动态感,春风拂过,吹绿江南两岸。“到”“过”“满”都不能让人产生这种既动态变化,又能让读者想像春天来到江南一片绿色的画面感。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拓展阅读
  1、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身在何地,遥远的家乡总是心中最温情的牵挂---  (交流收集的思乡诗文)
  2、《“推敲”的故事》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五、作业
  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1.满 过 绿 入 到
  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 三首》教案 篇9  汉魏晋诗三首  
  魏晋五言诗三首
  第一课时
  短歌行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作家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和魏晋时期的五言诗。
  2、根据作者及相关背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了解五言诗的节奏,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学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语   
  汉魏晋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可以说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古代诗歌的第三次高潮。
  本课学习本阶段的三首代表作。
  二、作家及背景
  《古诗十九首》为汉末一群中下层知识分子创作的抒情短诗。这组诗长于抒情,善于比兴,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委婉含蓄,感情缠绵曲折,韵调和谐流畅,是我国古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作品,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艺术上是对《诗经》《楚辞》及汉乐府民歌的继承和发展,直接开启了建安时代五言诗创作的繁荣局面。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有《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诗篇。这些诗主要描写汉末的战乱和劳动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政治思想,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诗风慷慨悲凉,沉雄豪壮。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伟大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他的咏怀诗语言朴实,直抒心志,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归隐后的田园诗,或写乡村风光,或写劳动生活,情景兼备,淡而醇厚,白而不俗,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代表性的诗篇是《归园田句》(五首)和《饮酒》(二十首)。
  三、诵读疏通,整体感知。(略)
  四、文章层次结构及主旨。
  (一)迢迢牵牛星
  1、层次结构:《迢迢牵牛星》共十句,句句深入,层层推进,一气呵成。首先以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起兴,接着写诗人想象中的织女织布的情景,五六句写织女因相思而无心支部,七句至十句写牛郎织女相距并没有多远,却不能相见相聚。
  2、主旨:诗歌主要写了织女隔银河而望牵牛,可望不可即,只能含情脉脉,无限相思,通过对织女情思的描写更是比喻了人间情侣之间,遥遥相隔,能见不能言的情怀。
  (二)短歌行
  1、结构层次:《短歌行》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节作者以微吟低唱的形式,抒发着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深沉的感慨。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才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之后对贤才的毕恭毕敬。五六节承上,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最后两节,以比喻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咸菜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结尾处,诗人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故,用心有二:一是自勉,二是点题明义。苦索贤才是为了完成天下大业的目的。
  2、主旨:《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叹,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抒发其延揽人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这首诗于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
  (三)归园田居
  1、结构层次:开头六句写诗人的个性和思想。中间十二句为本诗核心。这一层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这里富有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最后二句收束全文,是一层。作者何以如此高兴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自然是其乐无穷。
  2、主旨:此诗表达了作者厌恶污浊的官场生活、热爱纯朴的田园生活的情感。
  五、赏析诗歌技巧
  《迢迢牵牛星》
  1、 运用白描手法。
  2、 景、物、人、情的转换与交融。
  3、 叠词用得确切、自然。
  《短歌行》
  1、 运用比兴手法。
  2、 化用典故,援引称誉。
  《归园田居》
  1、 运用比喻手法。
  2、 运用白描手法。
《 三首》教案 篇10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唐代〕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三首(其三)拼音解读:
  wén dào huáng lóng shù,pín nián bù jiě bīng 。
  kě lián guī lǐ yuè,cháng zài hàn jiā yíng 。
  shào fù jīn chūn yì,liáng rén zuó yè qíng 。
  shuí néng jiāng qí gǔ,yī qǔ lóng chéng 。
  相关翻译
  听说黄龙冈的防地,连年争战,从不撒兵。
  那本应在闺房被人欣赏的明月,却长年挂在边地大营。
  少妇苦苦地思念从征的丈夫,丈夫也夜夜怀念着闺中的佳妻。
  谁能率领我们的军队,一举夺得黄龙城。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写闺中怨情,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艺术上颇具特色。
  首联是闺中少妇听闻黄龙成一带常年战事不断,从而引发感情的导火线。
  颔联借月抒怀,昔日闺中团圆之月,现在却是军营中的离别之月。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
  足见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颈联中,“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进一步表现出两地相思之情。
  末二句是闺中少妇希望之词。攻取龙城后,良人就可回乡团聚了,照应首联。
  全诗构思新颖精巧,一气开阖转折,闺中少妇层层自诉衷肠,口吻别致。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为前人所未道。末尾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可谓至论。
  作者介绍
  沈佺期沈佺期(约656 -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武后时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附张易之,被流放驪州(今属越南)。工五言律诗,与宋之问同为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并称“沈宋”,其所作多为应制诗,不脱梁陈宫体诗风,但他们也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的创作经验,重视对仗的谨严精密与音律的和谐,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唐诗品高序》中评道:沈宋之新声,苏(廷)张(说)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
《 三首》教案 篇11  一、目标全解:
  1、了解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掌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名句。
  二、作者简介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2)读小序了解写作背景,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看其上阎与下闽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说:在老师指导、讲析之前完成自主阅读,为下面的研读作好准备。)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l)《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像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几个词语同样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气派。
  (解说:对作品从整体与细节上做分析评价,切实感受作品特色,了解作者风格。)
  3、欣赏品味及课堂训练。
  1)找出《水调歌头》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解说:词风的豪放正是作者为人旷达的'表现,“文如其人”,通过作品风格了解作者品性。)
  四、布置作业
  1、苏轼虽是豪放派词人,其作品中也不乏有婉约柔美的。将本文同《江城子》作比较阅读。
  2、背诵《水调歌头》。
《 三首》教案 篇12  一、目标全解:
  1、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领悟诗人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和联想。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2)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了向往、追求和讴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又同新鲜的诗美结合在一起。
  (3)题目解说:
  “我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我追求美好的团圆……
  三、研习课文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诵读《我的思念是圆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我的思念是圆的》。
                         推荐阅读:
  • 《三首》教案(精选16篇)
  • 《三首》教案(精选17篇)
  • 《 三首》教案(通用13篇)
  • 《三首》教案(精选15篇)
                             
                   
                   
                     
                            《 三首》教案(精选1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