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回复: 0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理解文章意思,感受语言的优美
  2、掌握“而”、“也”的用法
  3、理解欧阳修的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而”、“也”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诵读式教学
  教具:
  录音机,投影机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新课
  1、由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课文
  2、简介欧阳修的生平
  参考课文注释①并补充有关内容。
  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触动保守派官僚们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时写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于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他虽被贬谪,却不消沉,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乐。他自号“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他的志趣,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一州之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的。
  3、听录音朗读,学生轻声跟读。
  4、教师介绍“而”、“也”的用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5、齐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揣摩语气。
  提示:本文共用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本文还用了25个“而”字,读时要分辨轻重,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凡连接词语而有调整节奏作用的,则可轻读。
  朗读时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特点,注意节奏的缓急,语调的高低。
  6、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理解文章主旨
  本文以“醉”、“乐”二字提挈全文,“醉”是表象,“乐”是本质。“醉”、“乐”二字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清晰,试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1)开头一段介绍醉翁亭,包括两个层次:1层介绍醉翁亭的      ;2层介绍醉翁亭的      。其中跟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这句话。
  (2)中间两段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分两层:1层写         ,先用 “      ”一词领起,后用                   总收一笔。2层写           ,先用“       ”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写    、     、     和      四项内容。这四项内容是为结尾“太守醉”三个字作铺垫,又以“太守醉”一句照应第一段“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这句话。
  (3)结尾部分也可分两层:1层写        ,2层写        ,这两层中间用“    ”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结尾用“     ”这句话,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提问学生,然后教师作纠正、补充。
  7、参考文中的注释,请三位同学翻译文章
  8、教师小结,并板书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
  二、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三、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熟读优美的写景佳句
  附:板书设计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
  引出    脉络
  景            
  乐
  事
  归 结
  “醉能同其乐”(主旨)
  作者邮箱: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二、难点、重点分析
  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分析:第1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分析: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分析: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本段描写山!司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分析:本段描写山;司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瞑”;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5第3段包含几层意思?
  分析:本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分析: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7.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分析:这两个重要内容是: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至此,读者可知本文并非泛写山水,虚拟故事,而实乃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分析: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一篇古文。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讲读第1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
  2.重点句解释。
  ①环滁皆山也。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讲读第2、3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
  2.重点句解释。
  ①若天日出……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至于负者……往来而不绝者。
  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讲读第4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
  (五)讨论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含义?
  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③“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4.本文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结合起来的?
  5本文语言有何特色?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课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解释难句,不多费时。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用自主参与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2、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    3、掌握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教学设计:    1、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    2、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要求:   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材料准备:    1、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思想。    3、滁州地理环境的图文介绍。 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欢迎乘坐旅游班车。今日我们要随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到滁州旅游。现趁班车行驶的时间,我请导游为大家介绍我们的目的地。生: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生:滁州还有丰富的人文古迹,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其他诗人如苏轼、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师:不知那位同学记得他们写的诗?生:《醉翁亭记》。生:还有《滁州西涧》。师:对!谁来背诵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生:《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师:很好。同学们,我们现已到达滁州。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的行程?生:(播放琅琊山旅游景区示意图及相关风景片。)滁州——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师:刚才介绍了滁州总体情况,现在请同学来介绍我们所见到的滁州的地理特点,以及琅琊山的风光。 生: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师:谁来解释? 生:鸟瞰滁州四周都是山。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郊的琅琊山。群峰连绵,树林阴翳,草木茂盛,山谷深邃。远望去,又幽深又俊秀,生:琅琊山自古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它是天然的植物园,198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森林公园,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山不但林壑优美,风景如画,而且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全山现已发现从唐到明朝的摩崖石刻300多处,及多处亭台楼阁。师: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醉翁亭,请同学们好好观察,描述醉翁亭的位置、造型。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它位于琅琊山深处,醉翁泉上。生:(播放醉翁亭图像)醉翁亭的造型古朴美观,有飞檐翘角,全亭共有十六根立柱,周围设有栏杆,侧旁刻有“醉翁亭”三个巨大的篆字。师:刚才我们游览了醉翁亭,俗话说饮水思源,那我们知道“醉翁亭”这亭子的来历吗?生:这亭子的建造者是山上的智仙和尚,取名的是当时的太守欧阳修。师:我们经常到各地旅游,如何把我们在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呢?《醉翁亭记》这篇课文就是很好的示范。现在我们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生:文中第一、二段以描写为主,描绘了琅琊山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第三、四段以记叙为主,叙述人物游山玩水的情景,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生:写景主要突出“美”的特点。笔下所绘山、林、泉、亭,无处不美;四时朝暮变幻,无时不美。师:作者写景时是按什么循序展开的?生:作者写景是按由远而近,由静到动展开的。师:叙事时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生:(播放“宾客宴”的画面)写了滁人游、宾客宴、禽鸟归、太守醉等内容。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师:怎么理解“醉翁”这个形象?生:文中“醉翁”是欧阳修有意塑造的自我形象。师:我们又如何理解他“醉”这个现象?生:从“饮少则醉”来看,作者并不胜酒力,而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看出欧阳修之醉并不在酒,而在于山水秀美,百姓安居乐业。师: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字概括?生:可以用“乐”字概括。师:本文在山水风光的描绘,游人活动的叙述中抒发了个人情感,抒情贯穿全文始终。作者是如何写“乐”的?生:全篇共用了十个“乐”字。第一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首次出现“乐”字,与结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形成首尾呼应;“然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则进一步抒发情感。师作者借游山玩水表现了怎样的感情?:生:表现了欧阳修寄情于山水以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师:作者为什么要寄情于山水,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当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当时的滁州偏僻贫穷,作者为政以宽,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政通人和,人民乐于山野之间,欧阳修也常与民众同游。师:今天,我们随着欧阳修游览了滁州,观赏了琅琊山优美的风光,探寻了古人足迹,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希望同学们今后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成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 教学后记     一、新颖求异,激发兴趣。《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何上好这一课呢?回想起来,以前上这一课时,都是按“读——译——析——背”这一路子,其实也不单这一课,绝大部分文言文都是这样上的,就像输入了电脑程序的生产线,一成不变,总是按部就班。也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引起了很多争异,外界的争议倒罢了,关键的是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变得沉默不语,原有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退、泯灭了。学生没有积极性学习起来就不自觉,教学效果也就出不来。其实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难激发,关键是教师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因此上《醉翁亭记》这一课时我抓住它是游记性散文这一特点,从“游”字上做文章。让老师成为导游,学生成为游客,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旅游课”这崭新的课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现,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精神也会为之一振。兴趣来了,热情也就高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画同步,并且介绍一些课外相关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保持新鲜感    二、探究多种授课形式。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一点就是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让他们常有新鲜感。要有新课型,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抛开原有的旧模式,熟套子,虽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增加不少备课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从语文低谷中走出来,开创教育的新局面。其次要有创新思维。语文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少课文涉及到其他学科,因此我们在备课是要考虑到这一点,开动脑筋,找出课文的特点,构思出不同的授课形式。第三是要培养创新能力。把课上得一成不变往往是缺乏这种能力的表现。现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我们要掌握这一技术手段,这样可让我们掌握多方面信息,使我们在备课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灵感。上这课时我就从互联网上查到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一些图像的运用使学生对知识不但有理性认识,也有感性认识。    三、做学生探索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在上课时常强调统一答案,久而久之,很多学生误认为只要我在课堂上抄好了笔记,考试前背熟答案就行了,因此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唯标准答案是听”,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求知欲、探索能力,最终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要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在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求异,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开学生的手脚,激励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不少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为在课堂上能“舌战群雄”,自然会在课前做足准备功夫。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思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把知识迁移转化,最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曾红坚 女 ,1971年出生。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第一中学教师。从教15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不少作品获得省市奖励。
  上一篇:《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下一篇:《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4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三、 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
  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
  一、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二、读课文。
  1、 正音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 潺(chan)
  酿(niang)  僧(seng) 辄(zhe)   霏(fei)
  暝(ming)  朝(zhao)而往      伛偻(yu)(lv)
  洌(lie)  蔌(su) 射者中(zhong)  弈(yi)
  觥筹(gong)  翳(yi)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疏通全文大意。可先给学生译文,但不需细讲,只了解大概即可。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二课时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中字词,逐段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阅读这篇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
  1. 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2. 解释加点词语,学生质疑。
  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
  (给……命名)
  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4.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4.背诵此段。
  二、按上述步骤,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
  要点:
  2.炼字:开、归、暝、发、秀、高、洁、落、出、乐。
  3.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4.背诵此段。
  三、研读第三段。
  1. 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⒋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⒌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⒍ 背诵此段。
  四、独立阅读第四段。
  1、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三、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四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四、课后作业
  写一篇说理文,谈对“与民同乐”的理解。字数:600字。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5  一  教师提示自读要点和自读方法。  
  1.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自读这篇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弄清文章中哪些是叙事,哪些是写景抒情,三者是怎样紧密结合起来的,从而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本文除语言特色外,情致满篇而构成了散文诗。
  4.自读这篇文章,首先要根据“自读要点”和课文前的“自读提示”,结合注释仔细疏通文字,把握课文大意,通过讨论,解决疑难。在这基础上完成课本的“练习” 和本教案设计的“自学作业 ”。自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还可以把本文与《登泰山记》比较,找出其异同。最后,就文章的重点问题请教师讲析。在整个自学过程中,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二  自读作业 。
  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已附答案,下同)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 环滁皆山也。
  D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 而乐亦无穷也。
   ……故自号曰醉翁也。
   庐陵欧阳修也。
  ①表示判断的语气:(A、G)
  ②表示解释的语气:(B、F)
  ③表示肯定的语气:(C、D)
  ④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E)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然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4.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A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  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  这5个字虽则简洁,但意犹未尽。
    这5个字言简意赅,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答()
  5.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选出分析恰当的几项。
  A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B “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
  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乐写哀。
  答(A、C)
  三  讨论重点内容。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明确: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明确: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明确:为了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明确: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5.为什么可以把本文看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明确:这是由本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决定的,详见本文“自读要点”第3点。
  四  课后练习。  
  背诵全文。  
  (选自黄岳洲主编:《新编中学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一  背诵全文。
  二  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能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  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  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  看“阅读提示”,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二  读课文。
  △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 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            壑            琅琊   潺
  酿  僧 辄    霏
  暝  朝而往     伛偻
  洌  蔌 射者中  弈
  觥筹  翳
  △ 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了一些。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  疏通全文大意。
  △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山间之朝暮也。
  (5)山间之四时也。
  (6)歌于途
  (7)行者
  (8)临溪而渔
  (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10)杂然而前陈者
  (11)起坐而喧哗者
  (12)已而夕阳在山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说明]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谁来解决呢?同学之间相互启发,自己解决最好。必要时,教师点拨或讲解。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尽可能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增强。
  △ 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出声音。
  四  再读课文。
  齐读,或各自放声读。
  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布置作业 :
  一  熟读全文
  二  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二  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
  一  读课文。
  集体读或个人读。
  二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讨论问题。
  最终明确:乐。
  △ 文中写出了谁“乐”?
  最终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最终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最终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
  三  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说明]有前边熟读的基础,加上本文语言琅琅上口,学生能够比较快地背下来。若课上时间不够,教师选其中一段,指导背诵,为的是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层,不是本课教学重点,提出将相关内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为方便起见;只要学生容易背下来,一段中怎样“分层”不必较真。
  布置作业 :
  一  背诵全文。
  二  完成课后练习六。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总体说明】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限于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我们以上的认识,便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选自黄岳洲主编:《新编中学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 写作背景:
  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3、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滁        壑 琅  琊 潺   酿     辄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
  蔌   酣 弈  觥  筹   翳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                         (二)
  乐在与众人醉                       (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   (四)
  (以乐掩其郁)  “醉翁”      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8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
  2、 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 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
  教材分析: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先读懂课文,解决文言知识的问题,再理解鉴赏文章内容,两者彼此关照,相辅相成,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醉”字为切入点,理解“乐”的情怀。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并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体会“乐”的情感,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诵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结合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式。
  第二课时以读贯穿,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较为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今天我们要学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醉翁亭记》,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欧阳修。
  明确: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
  二、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学生朗读后,正音正字。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    潺(chan)酿(niang)  僧(seng) 辄(zhe)  
  霏(fei)  暝(ming)  朝(zhao)而往    伛偻(yu)(lv)         洌(lie)  蔌(su)
  射者中(zhong)  弈(yi)   觥筹(gong)     翳(yi)
  2、两人互读,正音正字
  三、合作学习,疏通大意。
  根据预习,结合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疏通文章大意,教师投影重点词语作为学习参考。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四、听读课文,结合句意,注意体会“也”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气。
  五、再读课文,尝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用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六、作业
  1、总结本文词类活用的现象.(附答案)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2、说说下列“而”的不同用法。
  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3、翻译重点句子:略
  4、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的?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
  明确:课文第一段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第二段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出山水之美,显示出山水之乐。
  二、合作研讨,说说文章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的。
  讨论后明确:
  课文第一段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课文第二段作者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总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看来,“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
  三、诵读欣赏,用朗读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学生读,大家评。注意: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陶醉山水的乐趣。
  四、学习第三、四小节,感受作者情怀。
  1、思考: 若仅表现山水之乐,第一、二小节的山水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三、四小节是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明确: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
  2、 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思考)
  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3、思考:在第四小节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确也得到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这正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为别人全知晓,也不需要别人都知晓,而他自己却愿意自得其乐。
  五、朗读三、四小节,读出作者自得其乐的那份愉悦。
  六、总结文章结构,感悟文章构思的奇妙。
  1、你认为文章中的那一句话有着提挈全篇的作用?并简要分析。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所以山林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最后都统一在太守之乐中,“乐”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在醉翁亭得名时就有“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在点出,这样有何作用?
  明确: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收尾照应之效。
  七、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八、作业
  1、翻译并理解重点的句子作用。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默写文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3、完成课后作业二。
  板书设计: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山水之乐:山水、朝暮、四时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教案审核   曹卫萍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
  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而”,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
  本文的结构很有特色,课文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在写了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后又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与众宾客宴酣之乐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而这些内容最后都统摄在“太守之乐其乐”中。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作者的思想情感并没有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寄托在叙事写景之中,特别是描写滁人之游的内容,与文章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易直接把握。所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材设想:
  在熟读课文,在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疏通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以问题切入,课堂学习主要以课文诵读,问题讨论,品味鉴赏,比较阅读等形式,感受文章音韵美,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这次改革失败,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文,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呢?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背景介绍: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三、解题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四、听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
  学生读课文,读通顺,读准节奏
  教师出示重点读音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    潺(chan)酿(niang)  僧(seng) 辄(zhe)  
  霏(fei)  暝(ming)  朝(zhao)而往    伛偻(yu)(lv)         洌(lie)  蔌(su)
  射者中(zhong)  弈(yi)   觥筹(gong)     翳(yi)
  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疏通课文大意,不懂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的同学提问。(教师可出示参考译文作为学习辅助)。
  六、完成下列资料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     山肴野蔌:蔬菜。
  2、一词多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
  临溪而渔(到)朝而往,           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必译出)
  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趣,动词)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形容词)
  七、再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
  教师在学生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作朗读提示:
  第一段,“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自号曰醉翁也──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前四个“也”表判断;五、六、七个“也”表解释;第八个“也”表肯定,语气坚定,“也”的语调要较重;第九个“也”表肯定,但语气较平稳。
  第二段,这一段中“而”较多。关于“而”的读法,凡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节奏作用的,则应轻读。
  第三段,四个“也”均表解释语气,六个“而”有的表修饰,如“杂然而前者”;有的表因果,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这些句子均应轻读。
  第四段,一、二句“也”表陈述语气,四、五句“也”表解释。“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除第三个“而”表顺接需轻读外,其余三个均应重读。
  八、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2、订正并复习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人们经常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相提并论,不仅因为它们同一时期,同样伟大的文学家的作品,更主要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我们刚学的《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在本文中作者要表现怎样的情怀呢?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的呢?
  二、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探究文章的结构。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
  第一段:亭外的风光,亭名的由来,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二段: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第三段:太守出游所见的画面——滁人游,太守宴,宾客欢,太守醉。
  第四段: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2、讨论文章的内容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在写醉翁亭之前先写了周围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与下文内容有怎样的联系?
  参考: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很自然地表现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山水美,自然有游人的乐趣,人们的乐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参考:文章是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挈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文章讲究结构上的前呼后应:第一段提出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第三段描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文章一开头,只云醉翁,只说是太守自号,但太守是谁?并不点破,以下几段也只反复用太守作为称代,共用了九个之多,直到最后一句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夫子自道”。这都增加了本文结构上的妙趣。
  三、结合以上分析,理解作者情怀。
  1、作者结尾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那么太守到底“乐”什么呢?
  讨论后明确:怡情山水,更为滁州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乐。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2、投影出示《丰乐亭记》,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早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明确: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美丽的琅琊风光,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一样,“与民同乐”也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虽然他遭贬谪,他以寄情山水来排解他内心深处的抑郁,但他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滁州得以实现,内心是感到欣慰的。这种深层次的快乐,不是别人都能够理解的,而他也乐得自得其乐。
  四、赏读课文。
  《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富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就课文景物描写的内容,重点诵读,并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推荐一下。
  示例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五、布置作业:
  1、按要求默写。
  ① 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文中描绘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___________
  ② 太守谓谁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句中的“其”,跟“醉能同其乐”中的“其”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c.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d.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3). 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而”作用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朝而往,暮而归       b.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 佳木秀而繁阴         d. 日出而林霏开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别用一句话写出“禽鸟” “人” “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
  禽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课文的主题的内容,意蕴,表达的方式等方面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
  参考答案:1. ① 翼然临于泉上   
  ②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附参考答案
  1、略2、(1) ①不久(或:继而)    ②是(或:为)    (2). c(代词,他们)
  (3) d(表承接。选项a中的“而”表修饰,选项b中的“而”表转折,选项c中的“而”表并列)
  (4)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时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5) 禽鸟:山林之乐     人:从太守游之乐     太守:山水之乐;勤政为文之乐;
  3、滁人、宾客之乐《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景           醉翁亭           山水之乐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
  滁人游  太守宴  宾客欢   太守醉      与民同乐
  山林之乐  禽鸟之乐  人之乐  
  太守之乐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9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对偶句的特点及作用。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
  3、 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内容
  1、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2、 ⑴ 作者及作品介绍: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指定学生回答: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⑵ 作背景简介:作者当时被贬,遭到打击,心情依然乐观。
  ⑶ “记”古代一种文体,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⑷  全文线索:“乐”
  3、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 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
  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 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现在还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⑶  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 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⑷ 指出本段中的对偶句。(学生回答)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  四层(一句一层):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核心)
  ⑵ 学生指出对偶句,教师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⑶ 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  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⑵  前后照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与“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相照应。
  2、 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3、 课外拓展
  ⑴ 你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⑵ 作者身处逆境,心情依然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处理课后练习题
  四  板书设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与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民
  醉翁亭记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同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乐
  上一篇:《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下一篇:《醉翁亭记》(第2课时)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0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 ,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3.词语小结。
  (幻灯展示。)   
  (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2)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
  通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了解二者的异同;欣赏二者的立意美、结构美和语言美;背诵这两篇课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前一项。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因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这两篇佳作在立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既有相近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各具其妙。今天,我们把这两篇世人公认的优美散文放在一起来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二)学生泛读课文及阅读提示与全部注释。
  (三)简介两篇散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学生试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
  (六)欣赏两篇散文的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七)学生分小组讨论两篇散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异同点。教师巡回指导和启发。
  (八)各组代表发言论述本组集体意见或分歧。
  (九)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并归纳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 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纷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
  (十)学生反复朗读、背诵。
  (十一)检查朗读与背诵。
  (十二)完成课文后书面作业 。  
  (饶杰腾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2  《醉翁亭记》是欧阳醉翁亭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描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一提起《醉翁亭记》我们首先会想起里面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这里面的\"醉翁\"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欧阳修。欧阳修写此只有39岁,一个不到40的人,怎么就以老翁自许了呢?对于这一点作者有两句自白可释我们疑团:他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也就是说他年届四十,身强体壮并未衰老的感觉,不过是起个绰号开个玩笑罢了,是否是真的开个玩笑呢?读文知意。
  一、配乐欣赏,整体感知
  放录音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要求同学们随录音想象文中所描的画面,思考每段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总结:欧阳修的文笔清新流畅,文辞委婉,雍容自如,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二、逐段分析,探究鉴赏
  1、分析第一自然段:
  齐读之后指导学生们思考:此段是概括写了亭子的环境和亭子命名的由来,写亭子的环境,作者是从哪里落笔,如何观察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结合抒情的?
  总结: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分析第二自然段:
  让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阅读课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风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的感受如何?
  总结:在作者的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围的景物无一不美,这也说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乐的,他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呢?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看课文分析: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欢图中,众宾的形为和神态如何?太守醉图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态怎样?
  思考:为什么写太守宴图之前先写滁人游?
  总结:这就应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4、分析第四段:
  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两个相同的句式点出了四种乐即: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思考:这些乐中谁的乐的涵义最丰富?其乐的涵义有哪一些呢?(可先做提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政治生涯考虑)
  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方太守的作者,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这种带有\"民胞物与\"情调的宽广襟怀正是宋人\"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理想的一种执著追求。但是这美好的人生境界毕竟只是在作者所治理的滁州局部一方闪现,而在作者曲折的政治生涯和所生活的忧患从生的北宋生活中再现的则是那种力不从心,年迈无力的感觉,这也正是他39岁便以翁自居的原因。
  充满忧患的社会迫使作者在闲适生活中寻觅愉悦之境,而他所觅得的愉悦之境又难以摆脱整个社会忧患阴影的笼罩,故意做出来的平静毕竟掩饰不住政治失意所带来的凄凉心情,在冲淡纤禾农,疏野超诣的外在形式下,带有深深孤寂和凄苦、秀美的山水之间悄然流动的是一股若隐若现的忧郁和悲哀,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回顾全文,总结欧阳修的这篇《醉翁亭记》可谓是一篇千古名文,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面对艰难的国运,欧阳修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取得了可
  观的成绩,而且还以精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文笔,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宝贵的文化遗产,真可令人赞叹。
  作者邮箱: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汇
  二. 体会欧阳修在美景中寄寓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导入:
  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号)的由来:欧阳修自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由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再加醉翁一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二.疏通文字:
  听配乐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加点词语:
  1.林壑尤美  (   )2.名之者谁?(     )3.翼然临于泉上者(    )
  4、饮少辄醉(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7.负者歌于途(   )8.伛偻提携(     )(     )9. 觥筹交错(      )10.颓然乎其间者(         )
  三.诵读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
  1.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
  (1)陈述  (2)肯定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2.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二)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1)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琅琊山间、酿泉边上)
  第二部分(2)山间朝暮四季景色
  第三部分(3、4)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
  (三)分析各部分层次,领会全文主旨:
  第一部分:介绍景点——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
  1.分两层:第一层写地理位置: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醉翁→“醉翁之意”(题眼,主线)。   
  2.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
  3.对照图片将学生带到美丽诱人的风景区去感受自然之美。  
  4.根据提示背诵此段。   
  第二部分:描绘景点——醉翁亭早晚及四季美景。   
  朝暮图:纵向展开,抓住“明”“晦”的特点。
  四时图:横向铺排。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第三部分:描绘景点人物活动:官民同游。
  1、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百姓游乐图:“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
  3、太守宴乐图: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太守宾客,和谐相处。
  第四部分:作者感慨并明志:与民同乐。
  1、 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四)小结全文主旨:
  太守之“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太守之“醉”:醉于山水之乐,醉于宴酣之乐,醉于与民同乐。
  四.欣赏拓展:
  欧阳修的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品:
  《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庄暴见孟子》
  五.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 ___,__ ___,___ __,___ 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3.两段文字均选自《醉翁亭记》,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
  4.第①段先写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5.第②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7.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
  (一)1.c。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b项是《陈涉世家》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d项是《桃花源记》中的选句,这里“之”是代词。c项是《愚公移山》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例句“宴酣之乐”的“之”用法相同。
  2.b。太守虽被贬谪,但并未消沉不振,而是旷达乐观,与民同乐。b项理解错误。
  3.禽鸟 太守
  4.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
  5.a、b、c。d项句意翻译有误。这句话的意思应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呀。”这里的“谓”不是“说”的意思,而是“叫做,称为”的意思,可译成“是”。
  (二)
  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2.译:容颜苍老,头发斑白,歪歪倒倒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判断句式,“者……也”是这一句式的标志之一。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朝暮 四时
  5.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6.a
  7.b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
  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
  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
  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
  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
  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
  二、范读感知
  活动一:我是小导游
  1.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提炼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
  活动:你来做导游,把醉翁亭介绍给游客。
  注: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全文,提炼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造者、命名者、命名的原因、周围的环境、当年的历史等有效信息,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印象和了解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
  多媒体显示:
  2.齐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以导游的身份,读出对风景名胜醉翁亭的欣赏和赞美。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落实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三、朗读探究
  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许多古文鉴赏家对《醉翁亭记》的评价,他们说:《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极富音韵美。你们认为本文的音韵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活动二:走进录音棚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音韵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明确:
  ①“.......者......也”判断句式的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
  ②21个也字,24个而字,回环往复,韵律独特。
  ③骈散结合,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④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脍炙人口。
  注:学生谈出2-3点即可,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补入、补齐。
  同学们,仅仅知道《醉翁亭记》的音韵美还不行,我们还要能够读出《醉翁亭记》的音韵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录音棚录下自己朗朗的读书声。
  多媒体显示:
  2.感情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可以是判断句式;可以是骈散句;可以是也字句、而字句;也可以是千古名句......
  活动: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变化,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录下自己朗朗的读书声。
  注:此处是学生的朗读表演,旨在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音韵美,并随机给学生讲解字、词、句的含义。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字词。
  多媒体显示:3.师生共读,要求:摇头晃脑,拖出长腔,仿效古人,
  读出古韵美。
  注:此处应成为整堂课的朗读高潮,师生情感达到共鸣。
  四、研读品
  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本文除用了21个也字,24个而字,还有一个字,出现了10次之多,是哪个字?(乐)
  活动三:寻找快乐源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包含乐字的句子,并给出翻译。
  答案明确: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山水之乐
  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观也。——宴酣之乐
  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禽鸟之乐。
  ⑤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之乐。
  在该节语文课中,学生急于读课文,都自行读下去了,教师也就顺其自然,这一点非常好,要根据课堂的变化,及时调整。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15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者在研读这篇课文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在句子的翻译上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古文中的句子表达习惯与白话文常常不一样,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遗憾的是教材中的几个注释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一点,让读者总觉得别扭。
  ⑴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里有两个句子,第一句不难译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问题出在对第二句的“太守自谓也”翻译上,想必教材的编写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P132(人教版初语第五册,下同)注释④中翻译成: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笔者查阅了好几种教参,对此翻译莫不如此。
  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翻译前言不答后语。因为原句问的是“名之者谁?”意思是说“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自然应回答是哪一个人才合乎情理。再者也只有回答是哪一个人才能与前一个句子的意思相连。所以笔者认为这里应译成:是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也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整个句子应译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人是谁?是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
  ⑵风霜高洁……
  乍一看这一句是个主谓词组,主语是“风霜”(而“风霜”又是一个并列式词语),谓语是“高洁”。仔细一想,就发现不对头了。因为“风”可以“高”却很难“洁”,“霜”能够“洁”又怎能“高”?根据常理,应是“风高霜洁”才是。这一点教材在P132注释14倒是注明了——“就是风高霜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教材并没有注明。我想只要用事实常理来作依据,就不难理解。
  ⑶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一句众教参均大致译为:面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人,是太守喝醉了。此句实际上与第一例是大同小异,都要回答出是哪个具体的人才合乎常理,否则就是答非所问。所以根据句意应译为:面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人,是喝醉了酒的太守。
  二、注意互文修辞格的运用。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汉语里出现得较多,也是古汉语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修辞。在人教版初语新教材第一册P152是这样定义的:“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并举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例加以说明。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共有两处这样的修辞手法。
  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遗憾的是笔者查阅的数种教参和学习辅导书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甚至只字未提。(如:《最新初中语文教案与作业 设计初三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四轮全优学案初三语文上》,延边大学出版社。)它们统统把这一句译为: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显然这是多么地不合逻辑事理啊!试想:难道只有背东西的人才会在途中歌唱,行人才会在树下休息吗?事实情况是:那些背东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走累了也会在树下休息;而那些爬山的人因为琅琊山景色优美,也会心情分外愉快而在途中歌唱,他们爬累了也需要在树下休息啊!再对照一下“互文”的定义,就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互文”修辞格。只不过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休于树”,而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经出现的词“歌于途”罢了。如果把它补充完整应是“负者歌于途休于树,行者歌于途休于树”。据此应译成如下才合乎事理:至于背东西的人和行人,有的在途中歌唱,有的在树下休息。
  ⑵泉香而酒洌。
  此句如根据原句顺序来理解,就是泉水香,美酒清澈。众所周知,水是无色无味的,哪来的香气呢?自然这里也是使用了“互文”修辞格,其上文省去了“洌”,下文省去了“香”,补充完整应是“泉酒香洌”(“而”表示并列,无实义)。再根据常理就不难译作:泉水清澈,美酒飘香。遗憾的是上面两例,教材均未提及。
  三、注意古今成语的意义不同。
  原文中一共出现了4个现在一直还在沿有的成语,但古今意义已大相径庭。这4个成语分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和觥筹交错。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②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③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④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推荐阅读:
  • 《醉翁亭记》最新教学设计(通用17篇)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精选20篇)
  • 《醉翁亭记》最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通用19篇)
  • 《醉翁亭记》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