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回复: 0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通用13篇)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地心引力。
  2、认读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自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
  (4)做游戏:同座互拿字卡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读得全对的小组可以得到地球仪模型。)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记忆本课生字的字形。
  2、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举例说说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二、分析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卡,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三、指导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五、课外建议: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黄金屋”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
  《地球爷爷的手》一课引入所想
  课的开始,我就设计一个很成功的教学片断,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地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
  ①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②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喜欢玩纸飞机,但纸飞机总是要落到地上,这是孩子习以为常的,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而我再次演示放飞纸飞机,则强化了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体现了教师“引导者”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我最“精彩的表现”,而无需教师自己再去“表现”她自己的才华了;因为教师的精彩表现就应该是常常呆在舞台一边的高明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舞台的主人——演员。学生永远是“学习”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以上精彩教学片断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2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好,现在咱们就一起来玩纸飞机?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
  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但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1、生自读课文。
  2、认读本课的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3、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开火车”的形式读。
  三、再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一部分就给大家读哪一部分。
  (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其中着重读第五、七、十自然段。)
  2、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4、做磁铁与回形针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引力”。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5、师小结: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6、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再分别请愿意展示的小组给大家戴头饰表演读。)
  四、课外拓展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
  2、师: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生自由想像说。)
  五、师总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那么你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以前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教师在执教《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利用让学生玩纸飞机来巧妙地导入新课,所以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也采用了这种导入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每个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这节课我利用学生喜欢玩纸飞机的特点,让学生思考“飞机无论飞得多么高,但总是要落到地上”这个问题,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现在,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
  另外,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自己给学生演示放风筝而是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可以说,成功的“激趣导入”,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飞起纸飞机"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3  >是一篇童话式的科普文章,讲的是小猴和小兔想请猴爸爸帮忙摘桃子,可没等猴爸爸动手,桃子早就自己掉子下来,后来经过猴爸爸和地球爷爷的解释,小猴和小兔终于明白这是地球引力在帮忙。
  记得第一次拿到课文,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孩子去上这一课的,但当我走出教室时,却发现自己低估了学生的水平。于是,今天我再次拿起课本走进教室时,我的心中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我面前的小家伙们一定也能和我一起去感受神奇的大自然。
  在课上,果然不出我所料,当学到地球爷爷的话“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时,有一个孩子刷地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发现地球爷爷说到这儿,后面用了省略号,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地球引力,课文当中没有讲完呢。”“哦?”我心里一惊,原以为是一个难点的地方却让这个孩子一语道破了。抓住他的话,我又问:“那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在是和地球引力有关的吗?”一语激起千层浪。一双双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举在了半空中。
  学生一:“老师,我们的桌椅能放在地上,就是因为有了地球引力。”
  学生二:“要是没有地心引力,我们喝的水就在空中飘,就像在太空一样。”
  学生三:“老师,如果我们没有了地心引力,就好像在太空中一样了。”
  一个接一个的回答越来越让我佩服孩子们的课外知识。看来,平时的课外知识此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呢!说到这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打断了孩子们的回答,并鼓励他们说:“大自然还有很多神奇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呢!让我们一起向走进科学好吗?”
  下课后,有许多孩子还在讨交流着他们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其他知识。透过他们激动的神情,让我看到了一颗颗求知的心。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4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
  《地球爷爷的手》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桃子熟了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在教学时,我们不妨运用这样两条规律,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1)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2)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喜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于是,我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再加上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留意的细节,并以此为切人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此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而在设计本堂课的同时,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就是如果在一堂课中将识字和阅读两不误。任何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不想把精彩的部分省略,可那样就会使得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中就没什么重点可言,都是轻描淡写地过过场。后来经教研员指点,我才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根据新课标规定:小学低年级语文重点是识字,而本堂课,我却把重点放在了阅读部分,淡化了识字教学,并且识字的手段也太单一。因我舍不得放弃任何精彩的教学内容,使得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太多,以致课堂时间匆忙,每个环节落实得不扎实,最后连学生写字的时间都没有,写字教学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偏偏没了。这节课后,让我明白,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最后只会都落得一场空,要舍得放弃,教学必有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教学要准确把握好教材和组织教材。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5  教师要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下面是《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一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
  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几点如下:
  一、导入设疑,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前我采用了游戏(投纸飞机)导入,我把一架纸飞机向上投出,飞机掉了下来后。我再让一个学生投,飞机再次掉了下来。我问学生,为什么飞机会往下落呢?学生们一下子对地心引力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抓住重点段落教学,提高课学教学效率。
  课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较多,一问一答比较琐碎。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后,我直奔主题问:地球爷爷有手吗?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0段。这是一个重点段落,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地球爷爷的语气。有的说:地球爷爷很老了所以说话声音要老一些,慢一些。有的说:要读得响亮,因为地球爷爷很有力气。我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让他们读出自己的体会。第10段里地球爷爷说: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后面有一串“……”,课文结束后还有一个学习小泡泡:“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于是我创设情境把这两个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爷爷的手还能( )。让学生来造句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抛到半空的篮球掉下来。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黄的树叶掉下来。也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人站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半空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式,孩子们知道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对课文理解了,也做到了有效的拓展!学习完第10段后,我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角色的语气。
  三、拓展想象,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文讲完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地球爷爷的手没有了怎么办呢?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结合自己懂得的在太空中失重的种种现象,七嘴八舌地抢着说起来。有的说: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我们就会在空中飘浮;有的说: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桃子就不会往下落,而是会往空中飘……最后我接着总结:“是呀!就跟生活在太空一样。我们的生活也会一团糟,我们能这样正常的生活学习多亏了有地球爷爷的手呢!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故事呢等着有心的小朋友去思考、去发现。希望小朋友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以后还能用科学!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二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以下几点比以前有所进步:
  一、游戏导入: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导入,让学生把桌子上的铅笔举到半空,然后再松手,学生看到的是铅笔掉落的现象,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抓住识字教学的重点:
  设计本堂课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就是如何在一堂课中将识字和阅读两不误。任何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不想把精彩的部分省略,可那样就会使得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中就没什么重点可言,都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这节课上,我始终坚持着抓住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并把它跟读文紧密的地结合在一起,自由通读全文,初识生字朋友,课件领读字音,生字扩词练习;分段指名读文,及时订正字音。识字中不仅关注汉字的读音,还重点关注汉字表意的特点,抓住“桃”与“跳”, “球”与“求”等的不同形旁巧识巧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一点也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课堂要遵循规律,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舍得放弃精彩但可能无效的教学形式,要准确把握好教材和组织教材,落实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环节。
  当然,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在很多时候,只在担心时间的问题,关注教师自身与关注学生的因素有时还有些错位。譬如说,关于引力的磁铁试验,当时学生想动手的欲望特别强,但因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满足的念头在一瞬间划过我的心头,所以就索性没有让一个学生动手了;后来,有几名同学展示了自己写的字,而且是确实写的很好,可就因为下课铃一响,也就只字未提了……
  第三: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6  一堂课,40分钟,孩子们学得扎实,学得快乐。源于我真正践行着学本课堂的理念。我熟知一年级孩子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巧妙地处理教材,以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形象的呈现教材,巧妙的设计一个个训练平台,带着孩子们在童话世界里摸爬滚打,没有过多的解读和莫名其妙地“渗透”。这堂课里,有朗读训练、思维训练、句式训练、字词训练,这些联系互相呼应,疏密得当、难易恰当,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快乐“学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定位在引领、启发、帮助、配合的角色上,从不强势,突出。
  孩子们学得扎实,学得快乐,还因为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态亲切,教师语言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会自学的孩子一定会越来有优秀;会提问,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最喜欢;某某孩子坐得正,眼睛亮,听得仔细,表现真好。”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整课堂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充满快乐,也充满生命的活力,孩子们在课堂里幸福地成长。
  聚焦点之一:始终关注学情,以学定教。
  本课教学难点“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当学生质疑“地心引力是什么呢?”老师做了这样的引导,地心引力摸不着,看不见,说不能,但是“地心引力能干什么?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地心引力能干什么,从而既训练了孩子的说话能力,又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聚焦点之二: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问个为什么的年龄特点,站在学生自学的起点上,让学生充分质疑,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开展学习活动。
  尤其是抓住一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形象地呈现故事,抓住文本一问一答的对话特点,引导生读情感性很强很重要的句子,而自己读叙述句子,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读得兴趣盎然。带着问题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各种形式的读,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了解桃子落地的原因,突破本课的难点,重点。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7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以下几点比以前有所进步:
  一、游戏导入: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导入,让学生把桌子上的铅笔举到半空,然后再松手,学生看到的是铅笔掉落的现象,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抓住识字教学的重点:
  设计本堂课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就是如何在一堂课中将识字和阅读两不误。任何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不想把精彩的部分省略,可那样就会使得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中就没什么重点可言,都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这节课上,我始终坚持着抓住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并把它跟读文紧密的地结合在一起,自由通读全文,初识生字朋友,课件领读字音,生字扩词练习;分段指名读文,及时订正字音。识字中不仅关注汉字的读音,还重点关注汉字表意的特点,抓住“桃”与“跳”, “球”与“求”等的不同形旁巧识巧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一点也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课堂要遵循规律,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舍得放弃精彩但可能无效的教学形式,要准确把握好教材和组织教材,落实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环节。
  当然,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在很多时候,只在担心时间的问题,关注教师自身与关注学生的因素有时还有些错位。譬如说,关于引力的磁铁试验,当时学生想动手的欲望特别强,但因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满足的念头在一瞬间划过我的心头,所以就索性没有让一个学生动手了;后来,有几名同学展示了自己写的字,而且是确实写的很好,可就因为下课铃一响,也就只字未提了……
  第三: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比较成功几点如下:
  一、精彩导入。
  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丢铅笔)导入,让一个学生把铅笔丢在地上让另提个学生捡起来,再丢再捡,学生们一下子对地心引力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成功运用省略号
  课文的第10段里地球爷爷说: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后面有一串……,课文结束后还有一个学习小泡泡:“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于是我创设情境把这两个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爷爷的手还能(                       )。让学生来造句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举手发言。郭元鑫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抛到半空的篮球掉下来。刘继钊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放出去的纸飞机掉下来。田童舒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树上成熟的梨呀苹果呀掉下来。杜豫蒙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人站在地上而不是飞在半空中。张兴宇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汽车在路上跑来跑去而不会飞起来。
  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式,孩子们知道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对课文理解了,也做到了有效的拓展,一举两得,我和孩子们都很高兴!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在这节课开头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放飞机的过程,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这“激趣导入”开始,“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产生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从孩子们的笑脸中读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学科学。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课文的4-9自然段比较琐碎,教学时容易出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在引题时就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顾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读文(4~9自然段)感悟,学生很快发现从小猴摘桃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有手,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开始学习4~9自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我也显得不那么罗嗦了。此外,课堂中小兔对猴伯伯说感谢的话,我用了一个句式:小说:“猴伯伯,谢谢您!”让学生多元体验,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什么是“地心引力”,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并结合句式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能让还能让。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感悟。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沁园河合小学杨慧芳
  >是一篇童话式的科普文章,讲的是小猴和小兔想请猴爸爸帮忙摘桃子,可没等猴爸爸动手,桃子早就自己掉子下来,后来经过猴爸爸和地球爷爷的解释,小猴和小兔终于明白这是地球引力在帮忙。
  记得第一次拿到课文,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孩子去上这一课的,但当我走出教室时,却发现自己低估了学生的水平。于是,今天我再次拿起课本走进教室时,我的心中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我面前的小家伙们一定也能和我一起去感受神奇的大自然。
  在课上,果然不出我所料,当学到地球爷爷的话“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时,有一个孩子刷地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发现地球爷爷说到这儿,后面用了省略号,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地球引力,课文当中没有讲完呢。”“哦?”我心里一惊,原以为是一个难点的地方却让这个孩子一语道破了。抓住他的话,我又问:“那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在是和地球引力有关的吗?”一语激起千层浪。一双双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举在了半空中。
  学生一:“老师,我们的桌椅能放在地上,就是因为有了地球引力。”
  学生二:“要是没有地心引力,我们喝的水就在空中飘,就像在太空一样。”
  学生三:“老师,如果我们没有了地心引力,就好像在太空中一样了。”
  ……
  一个接一个的回答越来越让我佩服孩子们的课外知识。看来,平时的课外知识此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呢!说到这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打断了孩子们的回答,并鼓励他们说:“大自然还有很多神奇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呢!让我们一起向走进科学好吗?”
  下课后,有许多孩子还在讨交流着他们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其他知识。透过他们激动的神情,让我看到了一颗颗求知的心。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8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竹竿校区 胡胜英
  本课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比较成功几点如下:
  一、游戏形式导入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研究的好习惯。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玩纸飞机)导入,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课堂上飞纸飞机,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湖南省慈利县金慈实验小学 毛福琼
  《地球爷爷的手》一课以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游戏──“放纸飞机”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学生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堂上出现的几个教学的精彩场面,给人颇多启迪。
  【片断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宣布上课后,我手里拿着一架自己折的纸飞机,兴致勃勃地面向全班学生:“同学们喜欢玩纸飞机吗?”
  孩子们都笑着大声说:“喜欢!”说着情不自禁地纷纷拿起课前准备的已经折好的纸飞机跃跃欲试。
  我故意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学生略微停顿一下,纷纷举手说:“我最希望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我希望我的纸飞机能飞向高远的蓝天不落下来……”
  我笑着说:“今天我们上课,就先给大家玩一次放纸飞机的游戏好吗?”
  学生欢呼:“好,好──”
  我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来看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甚至飞出教室不落下来。来,一、二、三……”
  几十架纸飞机一下都飞出了孩子们的手,教室里一片欢腾……可是几秒种以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不满的叹息声
  纸飞机都纷纷落到了地上。
  我又说:“别急,看看老师是不是劲儿大,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孩子都半信半疑地看着我:“好,好,老师,你放!”我一本正经地向教室的后面扔出自己手中的纸飞机,可还是很快就落下来了。
  我这时面向学生遗憾地说:“好,下课后,我们把地上的纸飞机再捡起来。──是啊,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高、多远,最后它总会掉下来。好像这地上总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导出课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激活了。
  【片断二】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自读
  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当孩子们读了几遍“地求爷爷”说的话,让他们说说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时,他们的小手个个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阅读的收获。
  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有的说:“树上的桃子不是自己掉下来的,是地球爷爷的手摘下来的。”
  有的说:“还有,我现在知道纸飞机为什么会掉下来了,也是因为地球的手把它拉下来的。”
  “踢到空中的足球,也是因为地心引力才会落下来的。”
  ……
  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自主阅读、探究所得出的结果而感到欢欣鼓舞。
  【片断三】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
  在拓展和巩固的教学环节中,我提出了挑战性的启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也就是没有地心引力了,我们身边的一切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孩子们这时展开推想和想象的翅膀,在一番交流和讨论后纷纷反馈:“那刚才的纸飞机就不会掉下来,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那我们就不会在地上走了,而是在空中飘来飘去了,真好玩。”
  “我放飞的风筝,永远不会飘落下来。”
  “教室里的课桌会浮在空中的。”
  孩子们都明白了,如果地球爷爷的手没有了,也许地球上什么都没有了,大楼、汽车,也许所有的东西都会在空中的,那就不好了。
  我这时因势利导,出示地球仪图说:“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正因为它有很大的地心引力,所以才会紧紧地抓住我们,高楼以及地面上的一切。”
  以上的精彩片断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及时给与网络延伸,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
  当然,教学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识字教学中,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
  第二: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9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图画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了解到“地心引力”是怎么回事,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也产生兴趣。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在教学达到高潮时,教师用短短半分钟做了磁铁接近
  回性针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引力,再通过看一幅图来直观感受什么是地心引力,又找了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受没有地心引力会产生什么变化。平时学生对扔上去的东西最后都会落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在地上一样。现在,老师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也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些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教学中,我还有不足之处:识字教学中,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10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几点如下:
  一、导入设疑,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成熟的桃子落地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谁也没去考虑过“为什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前我采用了游戏(投纸飞机)导入,我把一架纸飞机向上投出,飞机掉了下来后。我再让一个学生投,飞机再次掉了下来。我问学生,为什么飞机会往下落呢?学生们一下子对地心引力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抓住重点段落教学,提高课学教学效率。
  课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较多,一问一答比较琐碎。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后,我直奔主题问:地球爷爷有手吗?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0段。这是一个重点段落,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地球爷爷的语气。有的说:地球爷爷很老了所以说话声音要老一些,慢一些。有的说:要读得响亮,因为地球爷爷很有力气。我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让他们读出自己的体会。第10段里地球爷爷说: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后面有一串“……”,课文结束后还有一个学习小泡泡:“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于是我创设情境把这两个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爷爷的手还能( )。让学生来造句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抛到半空的篮球掉下来。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黄的树叶掉下来。也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能让人站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半空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句式,孩子们知道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对课文理解了,也做到了有效的拓展!学习完第10段后,我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角色的语气。
  三、拓展想象,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文讲完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地球爷爷的手没有了怎么办呢?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结合自己懂得的在太空中失重的种种现象,七嘴八舌地抢着说起来。有的说: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我们就会在空中飘浮;有的说: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桃子就不会往下落,而是会往空中飘……最后我接着总结:“是呀!就跟生活在太空一样。我们的生活也会一团糟,我们能这样正常的生活学习多亏了有地球爷爷的手呢!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故事呢等着有心的小朋友去思考、去发现。希望小朋友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以后还能用科学!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11  在我校举行的“创造生命课堂”系列校本教研──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一课是以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具体性。让他们去理解“为什么说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这句话蕴涵的科学道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针对孩子们都喜欢的看动画片的特点,教学时我运用课件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当生动形象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浅而易见的理解了“引力”“地心引力”是怎么回事?此后设置的有趣问题更激发了学生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活力。
  【片断】
  师:地球爷爷的手能帮助小猴吃到了桃子,我们生活中哪些事也是地球爷爷它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帮的忙?(无数双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生1: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生2:我们小朋友跳起来还会落下来。
  生3:水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
  生4:纸飞机飞一会儿也会落下来。……
  师: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们开始小组讨论)
  生1:大树会在天上飘来飘去,就像云彩一样。
  生2:楼房飞上了天。
  生3:我们小朋友离开了爸爸妈妈,在天上多孤单呀!
  生4:很多东西在天上横冲直撞,一切都乱了套。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上述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透过孩子们的表达,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地心引力的概念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之大感受的更全面,更深入。
  让学生在自由融洽的课堂氛围中独立探求,尽一切所能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灵性的天地。这不是我们语文课堂所一直追求的境界吗?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12  本次授课总体来说还是在我的设计安排之内的。但是,在课文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我有一个环节是分角色扮演:请学生到讲台前读对话,并给他们佩戴了动物头饰。在这个环节,由于同学们比较热情、积极,都争相恐后地想参与,因此课堂有些混乱。对此,我认为这是我没有提前备课堂的原因,我只是单纯地通过“1。2。3,坐端正”这样的口号来调整课堂纪律,但在当时的情景中,学生们太过积极,并不是很有效果。所以,如果今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可以通过给表现好的学生发星星章的形式来鼓励大家学习效仿;还可以评选最佳小组……这样的经历,我认为对我是很有必要的,让我能够去反思、去总结、去想办法来应对今后的课堂。
  第一方面,在角色扮演环节,为了方便听课教师了解课文,我把课文内容打在了PPT上,学生上前面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叫他们带着自己的书,所以他们都是回头去看投影的,因此我准备的头饰是背对着大家的,并没有展现得很好。
  第三方面,由于以上原因,我对第一轮的角色扮演并不是很满意,所以我请同学来了第二轮。其实我本来设计是想一轮就可以的,然后将头饰送给学生。结果,因为有了第二轮,所以时间延长了,导致在最后的.总结阶段很匆忙……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
  虽然不是一次很完美的授课,但是,我依然很欣慰,因为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我才可以有反思、有总结、有进步!加油吧!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篇13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我在《地球爷爷的手》一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一个主话题“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
  2、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3、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能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教学准备】  cai课件、磁铁、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话题
  1、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猴和小兔这一对好朋友,小猴想请小兔吃桃子,那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小猴家的桃园摘桃子吧!出发了!(学生做动作)
  2、复习巩固。
  师:去桃园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读准了河里的这些词语朋友,我们就能顺利过河了。自己先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自由读—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略学第3小节。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顺利走过了小河,来到了桃园,你看到了什么呀?(出示桃子图)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你会怎么想呢?(出示第3小节)随机读──齐读这一小节。
  4、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地球爷爷就用它的大手帮我们把桃子摘下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揭题): 31、地球爷爷的手。
  5、回顾话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地球爷爷的话中知道了地球爷爷有手而且……(引读第10小节)板书:地心引力。
  二、初识地心引力,读文感悟(学习4~9小节)
  1、师: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4~9小节,找一找吧!(围绕话题研读)
  2、反馈: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爷爷有手呀?(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3、师:小朋友真能干,读了一遍课文就能从小猴摘桃子这件事中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那现在你想不想来当当故事中的这只小猴,读读它的话呀?(出示第4小节)
  4、师:(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呢?从哪里看出它有礼貌啊?你愿意有礼貌地来读读吗?我们一起来当当这只有礼貌的小猴吧!(齐读)
  5、师:小猴的话刚说完,果然有几只桃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动画演示)这下小兔可高兴了,连忙对着猴伯伯说──(生接读:“猴伯伯,谢谢您!”)出示第5小节 。
  5、师:小兔会怎样对猴伯伯说呢?──出示句式:小兔( )说:“猴伯伯,谢谢您!”(同桌先互相说说──指名说)
  6、师:这些掉下来的桃子是不是猴伯伯摘的呢?(出示第5小节)请你读读这一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那你能来读读吗?
  7、师:难怪猴爸爸会笑着说:“……(引读第7小节出示)猴爸爸的这句话让小猴和小兔觉得可奇怪了。(出示8~9小节)那现在谁想当当小猴?谁又想来当当小兔呢?(读完追问:小猴和小兔你们为什么这样读呀?想不想带上头饰读啊?(同桌分角色读读8~9小节──指名带头饰读──评议: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啊?)
  8、 课间操《小猴子摘桃子》: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动一动吧!
  三、再识地心引力,拓展想象(深入学习第10小节)
  1、师:小猴和小兔觉得很奇怪,我们小朋友可聪明了,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那就请你再来读读课文的第10小节,看看你还能读明白什么?
  2、(出示第10小节)反馈: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还读明白了什么呀?
  师:小朋友真会读书,那地心引力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磁铁和回形针,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是引力好吗?
  3、 理解“引力”和“地心引力”。
  ⑴ “引力”:(教师做磁铁靠近回形针的实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谁也想上来试试看啊?(指名实验说说有什么发现?)师小结:当磁铁靠近回形针时,磁铁会产生一种力,能把回形针牢牢地吸住,磁铁产生的这种力就叫引力。
  ⑵ 那什么是“地心引力”呢?(请你看这幅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呀?)
  ⑶ 师总结“地心引力”: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磁铁大很多倍,能吸住地球上的一切事物,这种里就叫地心引力。正因为有了地心引力,这只小兔才能稳稳地站在地球上而不掉下去。
  4、师:那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地心引力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呀?(看录象)
  5、(出示第10小节)师:现在你觉得地心引力重要吗?那你想不想来当当这位了不起的地球爷爷啊?(指名读──评议,谁也想读?──师生接读)
  6、师:小朋友,你们也很了不起,读得真棒!那地球爷爷的大手是不是只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让踢到半空的足球落下来呢?(不是)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那你还能不能举出一些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例子吗?(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指名说)反馈 。
  7、出示四幅图,请你看看这几幅图,能不能用上这个句式把话说得更好听?(出示句式: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能让 还能让 。)自己先试着说说吧!
  8、(学习第11小节)师:是呀,地球爷爷的手本领真大,难怪它的话刚说完……(接读第11小节)
  9、师总结:小朋友,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去探索,去发现,就一定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课件出示)
  四、指导书写
  1、小朋友今天学得很棒,我要把这两个生字桃送给小朋友,想要吗?那就现把生字桃上的两个字写漂亮吧!
  2、出示“玩、球”两个字,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先描一个,描的时候想想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4、学生说说注意点,师范写。
  5、生练写,师巡回指导。(写得好的展示出来并发给生字桃)
  五、布置自选作业
  1、师:学了今天的课文,我还给大家布置了几个自选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2、课件出示自选作业:
  ⑴ 课后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这篇课文。
  ⑵ 去图书馆借阅几本有关地球的课外书。
  ⑶ 用笔画一画我们的地球爷爷。
  【板书设计】
  31、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课后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找准话题,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课文的4~9自然段比较琐碎,教学时容易出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在引题时就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顾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读文(4~9自然段)感悟,学生很快发现从小猴摘桃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有手,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开始学习4~9自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我也显得不那么罗嗦了。
  此外,课堂中小兔对猴伯伯说感谢的话,我用了一个句式:小兔(  )说:“猴伯伯,谢谢您!”让学生多元体验,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什么是“地心引力”,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并结合句式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能让 还能让 。”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感悟,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二、适度拓展,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复习巩固的环节里,我设计了过词语河的游戏,让学生来复习词语。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但如果过分注重对地心引力的讲解会让冲淡语文课的味道而演变成科学课,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上,我采取适度拓展的方法,用短短半分钟的实践做了磁铁靠近回性针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引力,再通过看一幅图来直观感受什么是地心引力,又找了一段很段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没有地心引力会产生什么变化。平时学生对扔上去的东西最后都会落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在地上一样。现在,老师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些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必然是主动、积极的。不需要多余的讲解,直观和形象的诠释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地心引力,也为进一步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课堂的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是生成的。执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课文4~9小节的学习虽然借助了一个话题,但我的牵还显得多了一些,可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己区读懂课文。再如让学生在举出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时,有一位学生讲到了把餐巾纸从窗外扔出去还是会落到地上,这时教师应对学生适当进行讲卫生,不乱扔纸屑的教育。总之,课堂是灵活的,是多彩的, 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处理好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推荐阅读: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精选7篇)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精选15篇)
  •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点(精选14篇)
  •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12篇)
  •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精选14篇)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 幼儿园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与反思资料(通用13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