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回复: 0

《分一分》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一分》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
  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
  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2.教师指导学生按一种标准分和按不同标准分并组织练习。3.拓展延伸,课堂总结。1.观看录像,感受分类的价值。2.自主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3.自由发言,交流体验。4.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多媒体画面,画面中大头儿子,到超市想买一盒水彩笔,摸头自问:超市这么大,我该到哪儿去找呢?2.提问: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3.揭示课题。1.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回答大头儿子提出的问题。2.学生说出超市里的商品是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的。
  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
  (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1.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2.分一分,理一理。(1)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一袋物品拿出来,(袋内装食品、日用品若干件)说一说袋中有哪些物品?学生交流时老师巡视。(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1.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应放到学具盒里。2.(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品分别装到两个篮子里,怎样放合适呢?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对又快!(3)提问:大家评一评,分得对不对?3.分一分,做一做。(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谁认识这些小动物?谈话:小朋友,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你能把它们圈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点击画面上的动物,画上圈,并发出该动物的鸣叫声。除了图上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一类是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多媒体显示两个集合圈,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2)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三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都认识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呢?各小组先讨论,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根据行驶地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做记号。如在天上飞行可以画个来表示,在地面上行驶可以画个来表示,在水里航行的画个来表示。(2)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各小组分别操作。学生把本小组分的两个篮子拿到讲台上,一个篮子里装的是食品,另一个篮子里装的是日用品。(3)学生检查各小组分情况。3.(1)学生首先认识题中的小动物。并回答出是什么动物。学生在跳跃轻快的音乐声中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并回答。学生想一想,说一说。(2)小组讨论,学生纷纷互相说出各在哪里行驶。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点击画面上的交通工具,同时发出各自的声音,画上符号。提问:我们把这些交通工具按什么要求,分成了三类?小结:把一组物体按一种标准分,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二)按不同标准分。1.多媒体显示小故事>提问:小白兔、小灰兔把采集来的花分成3堆,都说自己的方法对。你说谁分得对呀?小结: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分得有道理,都对。一组物体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2.选一选,分一分。多媒体显示:观察下面八顶帽子,请你分一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出色的回答给予表扬:小朋友们真聪明!只要他细观察,肯动脑筋,会学到很多知识。3.听口令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听口令的游戏。看哪些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男生起立!女生起立!女生坐下!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我们把全班的小朋友按什么来分的?谈话:现在戴帽子的小朋友起立!这时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是按什么来分的?谈话:我们全班的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分,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想一想。4.分一分,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四题。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然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分法?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教师对于学生说出的分的结果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小结:一组物体有时可以按多种标准分,分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完成后,分别说一说,再把自己画的和符号和屏幕上一一核对。学生分别回答出: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上航行的标准分的。(二)按不同标准分1.学生思考回答分得都对,分别是按颜色和形状来分的。2.仔细观察,有的回答可以根据颜色分分成三类,有的说可以根据帽子的款式分分成两类。3.玩听口令游戏。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学生回答是按男生女生来分的。学生听口令做一做。回答是按有没有戴帽子来分的。4.上“想想做做”第四题。学生观察后讨论,然后各小组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蔬菜和水果分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两类;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小组是按照颜色来分的,有红的、有绿的、有紫的,我们把它们分成三类。等等。
  三、自由发言,交流体验(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一分的方法吗?学生追忆后,回答在生活中做过的、见到的用分一分方法的事。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一组房间衣屋散放的画面。提问:看了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谈话:我们小朋友回家后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一下,好吗?学生观看后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说这个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准备回去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五、本课小结
  本课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分类可以根据同一标准分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用到分类。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分一分
  按同一标准分按不同的标准分
  (注:由于学生刚入学,这里的板书教师要加上拼音。)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探究问题:关于垃圾的分类
  小朋友们,你们别嫌垃圾脏糊糊、臭烘烘的,里面可大有文章呢!让我们一起翻一翻,看看垃圾袋里究竟有什么?我们也可以将垃圾分一分。我们可以将垃圾分成三成以下三类。
  不可再生垃圾:
  ☆主要是指果皮、菜叶、需要扔掉的变质食物和脏土等。
  ☆大多携带细菌,或是非常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和繁衍。
  ☆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危害我们的健康。
  ☆应当及时清除,封闭回收,严格销毁。
  可再生垃圾:
  ☆主要是指废纸(像旧书报)、废金属(像易拉罐)和废玻璃(像酒瓶)等。
  ☆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好像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应当科学地分类回收,实现再生利用,使废物不废,再立新功!
  有毒垃圾:
  ☆主要是指电池、废灯管等。
  ☆这些东西含有毒物质,非常容易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
  ☆应当投入指定的回收桶,由国家统一回收处理。
  探究问题:关于垃圾的处理。
  ☆认真做好分类工作,三类垃圾最好装入不同的垃圾袋。
  ☆对不可再生垃圾必须做到:坚持每天清除一次;扔之前必须系紧袋口;必须扔进指定的回收箱,严禁乱丢乱扔。
  ☆对可再生垃圾必须做到:最好分类放置;定期进行处理,卖给由国家经营的废品回收站。
  ☆废电池等有毒垃圾,一定要投到学校、商场特设的回收桶里。
  ☆在公共场所,食品垃圾(像瓜子皮、果核、香蕉皮、冰棍纸、喝空的饮料瓶等)严禁随手乱扔,必须投进垃圾箱里。
  ☆口香糖好吃却不好清除,所以绝对禁止乱吐乱扔,必须用糖纸或废纸包好后,再投进垃圾箱里。
  ☆从楼上向下投掷垃圾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探究活动:看着眼前的这些垃圾,小婷一时不知该怎样分类才好。请你帮她分一分,然后装进不同的垃圾袋。可口可乐易拉罐、梨核、鸡骨头、啤酒瓶、粘有酱油污渍的废报纸、用过的卫生棉签、脏塑料袋、西瓜皮、用完的作业本、漏底的开水壶
  拓展活动:
  活动一:分铅笔
  小朋友通过按不同的标准分,可以按颜色分;按有没有橡皮头分;按笔杆的形状分;按铅笔的型号分;按有没有削过分;按笔杆的材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活动二:将大街上的人分一分
  如按性别分;按年龄分等。
  活动三:整理书包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评价设计
  一、“看谁分得好”,请小朋友们从每一行中选出一个与其它不同类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二、“看谁想得好”请小朋友们看下面的四个图形,你可以怎样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类的方法多。
  三、“比一比谁最棒!”下面四组图形小朋友们会分吗?可以怎样分?你有几种分法?
  (一)
  (二)
  (三)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水果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交流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苹果图)
  师:老师今天决定把4个苹果奖励给两位表现优秀的同学,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才公平呢?大家帮帮老师好吗?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呢,该怎么分呢?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那又该怎么分呢?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分一分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师:(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平均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认识1/2
  师:那一半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去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表示一半的?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展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你更喜欢用哪种呢?
  (学生交流回答)
  2、涂一涂,进一步体会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指名学生黑板上边展示边回答,师适时强调平均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2
  3、进一步认识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其他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板书收集学生创造的分数)
  (1)生展示自己得到的分数,正方形折出1/4
  师: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认一认,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3/8……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直观学习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巩固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小结: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借助黑板上的分数巩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交流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试一试。
  ﹙1﹚出示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
  2、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智勇大闯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3  让学生感到研究成功的快乐
  ————《分一分》课后随想
  在极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完成了《分一分》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体会——就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老师则只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教学已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而是需要教师有“课堂教学+课外信息”的意识,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课,我采用的就是研究型学习的方式。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培养研究学习的能力这一特点,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课前学习研究和课内汇报交流两部分。
  课前,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学生利用周末假期和家长一起到生活中去观察哪些地方有分类的现象。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方面。于是,我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指导:
  1、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搜集信息的要求。如:在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类的知识(马路上、家里、商场甚至具体到家里的冰箱里等。这样,就使学生的信息搜集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操作性。
  2、考虑到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可学生已有的搜集信息的范围还不够广阔。我就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搜集资料?”从而,使学生知道了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以及家长、老师询问了解等,均可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先相互交流自己周末的收获,然后再让大家分享你的成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上我做了以下布置。
  1、我强调孩子们动手操作、分小组交流,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要体会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研究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习得“如何交流与合作”。这一点,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2、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习的情况,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和处理信息,并提出课内汇报交流的要求。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教给学生如何处理信息、进行汇报交流的方法。我要求他们“选出最符合研究课题要求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来向大家汇报,。从而使对学生进行选择、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落到了实处,也为课堂教学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有了课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交互作用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今天的课堂,学生已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但老师也并不是无事可干,相反,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必须非常了解学生,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导”导在点子上。教学中,我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就学生没有谈到的问题,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给他们进行补充介绍,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对学生汇报的时间及时进行调控等,也都是教师主导作用潜移默化的体现。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而是带有了朋友间对话的特点——是双向和交互作用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我尽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总之,通过对本课的研究,我认识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的素质需不断提高,我们教学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只有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课后的延伸有机融合,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逐一均分的方法把数量是双数的物品平均分成两份,建立数量化等分的概念。
  2、引导幼儿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将两份物品的数量变成每份一样多。
  3、感受分配的过程,体验操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等分物品,建立数量化等分的概念。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将两份物品的数量变成每份一样多。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卡、图卡、食物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数量的比较。
  1、故事导入: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快乐餐厅",小猴是餐厅里的服务员,餐厅里好吃的食物可多了,小动物们都爱去餐厅里用餐,老师也想去看看,你们想去吗?
  2、我们来看看快乐餐厅里都有什么好吃的?(教师出示:6个汉堡、8块蛋糕、10颗棒棒糖、4包薯条。)3、请幼儿分别数一数每种食物的数量。
  4、请幼儿比较食物数量的多少,并说一说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二、引导幼儿等分10以内的物品,建立数量化等分的概念。
  1、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到餐厅,它们要吃一样多汉堡,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怎么分?
  2、引导幼儿用逐一均分的方法把汉堡平均分成两份。
  3、教师小结:在分物体的时候,不但要把物体分完,还要每份分的一样多,这样的方法叫平均分。
  4、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操作卡上的食物卡片有多少,然后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将两份物品的数量变成每份一样多。
  1、粗心的服务员小猴,把给红太狼和灰太狼的食物分错了,我们来看一看错在哪里?(先数一数两个盘子里的食物分别有多少,哪个多?哪个少?)2、怎样才能让两个盘子里的食物一样多?(引导幼儿从比较多的盘子里取出一个,放到比较少的盘子里,再数一数,两个盘子的食物是不是一样多。)3、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从多的那个盘子里取出一些放在少的那个盘子里,使两个盘子里的食物一样多,这样的方法叫取多补少。
  4、幼儿操作:用取多补少的办法把操作卡上两部分的食物分成一样多。
  4、集体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四、带领孩子们分享餐厅里的食物,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5  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课后感受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6  课时计划
  课题7、一分钟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材分析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具
  1、制作闹钟形状的生字卡片。
  2、制作一个挂钟演示图。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①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②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③引导质疑。
  二、初读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①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②学生朗读课文。
  ③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④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⑤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A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B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⑥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⑦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⑧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⑨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③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④再次朗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几遍。
  五、拓展活动: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词,全班读两遍。
  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做找朋友的游戏。问:我是闹钟的钟字,我的左边是金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答:我是钱,左边也是金字旁,你的朋友在这里。
  猜迷。
  A、动作谜语:老师做打哈欠的样子,让学生从字卡中找到哈欠二字。
  B、字谜:门里像市场(闹)。每人用心干(悔)。走了一尺远(迟)。每次少两点(欠)。
  二、朗读感悟:
  ①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说说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
  ②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展示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全班齐读。
  三、组字、组词练习:
  ①出示习题(课后找找说说)。
  ②指名读小泡泡里边的话,引发思考。
  ③师生共同做组字、组词练习。
  四、指导写字:
  ①整体观察,找出重点。
  八个要求写的字中有六个是既要认读又要书写的字:欠、钟、叹、哈、迟、闹。这八个字中,有独体字、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不容易写好的字是迟、闹。
  ②重点指导。
  叹、哈:两个字都有口字旁。书写口字旁时要注意:写在左边偏上一点,要写小一些。
  闹:是半包围中上包下的字,里边的市字不能冲出门外。
  迟:里边的尺字捺变点;走之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平捺,要托住尺。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展示自己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对名言的体会。
  布置作业1、读生字、读课文、写生字。2、33页《找找说说》。
  板书设计我会认:钟、零、闹、哈、欠、迟、叹、决、诲
  我会写:欠(欠条)元(几元)包(书包)钟(钟面)叹(叹息)哈(哈欠)迟(迟到)闹(闹钟)
  课后小结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认字游戏,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认识生字。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 想想做第3题。
  学校的科学小分队收集了一些树叶,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这些树叶真美呀!你会分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第4题。
  国庆节快到了,许多班级已开始排练节目。瞧,这是四2班的学生正在彩排呢,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先独立分,再指名交流,说出理由。
  四、检测完善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完成课堂作业。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
  2.尝试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3.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物质准备:钟表、操作材料:剪圆圈——剪刀、画圆圈的纸;夹珠子——珠子、筷子;拼插花朵——雪花片;写数字——纸张铅笔;运动器械——跳绳、篮球。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多长时间?(你们每个人入园的时间不一样,最长的已经三年了,这么长时间啊!)
  你们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快要毕业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那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60秒又有多长呢?
  基本部分:
  1.出示钟表,幼儿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1)出示钟表,幼儿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
  师:认识过时钟吗?时钟上都有哪些指针?
  谁走的最快?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2)师:刚才我们静静的等待的时候,你们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比比看,一分钟到底可以干什么?
  2.幼儿计时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拍球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提问:一分钟时间两位小朋友拍了多少个球?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拍的数量不一样?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小朋友排球的数量不同,所以我们要多练习本领变得更能干。
  3.幼儿动手操作,感受一分钟能做的事情
  (1)师:“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剪纸、夹珠子、拼插、写数字
  (3)提示操作规则: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即停止,看看大家一分钟能干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计时
  4.展示操作结果,交流讨论
  (1)讨论:为什么小朋友做相同的事情,有的小朋友做完了,有的却没有做完?
  (2)小结:一分钟很短,做事情要认真,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小朋友只要抓紧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就能做很多事情。
  结束部分:讨论珍惜时间的办法。
  师:时间很宝贵,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3、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课后感受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活动反思: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体验1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道1分钟的长短,抓紧时间。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珍惜时间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绳子,穿珠,笔,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出1分钟的重要性。
  2、体验1分钟的长短。
  (1)我们平时怎样计算时间呀?
  (2)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各种方式体会1分钟的长短。唱歌、静坐、做游戏。分别请小朋友谈一谈哪个一分钟长那个一分钟短。
  (4)穿珠子感受1分钟。
  先自由穿一遍几下多少,在抓紧时间穿一次记下多少。为什么数量不一样?讨论一下。
  3、总结一下抓紧时间就会做更多的事。
  4、回家后让父母帮忙记算时间做各种不同的1分钟游戏体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比较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也能从中知道了1分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可是从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在以各种方式体验1分钟的环节中有一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一个动作1分钟不动,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小朋友没站稳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这是老师没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水果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交流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苹果图)
  师:老师今天决定把4个苹果奖励给两位表现优秀的同学,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才公平呢?大家帮帮老师好吗?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呢,该怎么分呢?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那又该怎么分呢?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分一分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师:(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平均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认识1/2
  师:那一半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去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表示一半的?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展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你更喜欢用哪种呢?
  (学生交流回答)
  2、涂一涂,进一步体会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指名学生黑板上边展示边回答,师适时强调平均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2
  3、进一步认识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其他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板书收集学生创造的分数)
  (1)生展示自己得到的分数,正方形折出1/4
  师: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认一认,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3/8……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直观学习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巩固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小结: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借助黑板上的分数巩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交流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试一试。
  ﹙1﹚出示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
  2、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智勇大闯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2  年级  一   班级      主备人  张雯  备课时间  2 010  年  8月  29 日                                    周    次                                    一                                    课次                                    3                                                    授课课题                                    分一分                                                    教    学            基本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7页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反馈分类的结果。小结。            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想想做做第3题。            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
  4、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口头交流,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的分类。
  [学生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而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在此之前不过上了三、四节数学课而已,他们对“分东西”的事情又有多少体验呢?课堂上怎样才能让他们兴致勃勃而又能理解分类的思想呢?因此,我决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一番调查了解。通过与小朋友做游戏、对话交流发现:我们班级48名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整理玩具、物品的体验,但是能在平时生活中主动整理文具和学具的不到四分之一。并且,孩子们对物品的分类只是限于平常的生活经验,如:到超市买东西,营业员会把吃的放一个袋子里,用的放一个袋子里等等,还没有上升到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有的小朋友只能按一定的标准将物品分类,但是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因此,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如下:
  1、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用小熊奇奇一天的生活、游戏的故事情境将新课和习题串联起来,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2、本节课上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自身积极投入的情感和态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多样性要求。
  [教学过程]
  一、在故事中让学生进入学的“情境”。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好吗?
  学生兴高采烈地说:好!
  课件展示:在森林学校里,小动物们放学了,小熊奇奇回到家做完作业,各种学具、文具杂乱地放在桌子上,奇奇正拿着橡皮和小刀朝学具盒里放呢。(此时画面定格)
  师:小朋友,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啊?
  生1:小熊,你放错了!
  生2:小熊,橡皮和小刀应该放在文具盒里!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熊谢谢你们的提醒啦!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帮助小熊奇奇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了自己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
  (二)学生操作,探索方法
  1、自己动手,寻求分类策略。
  师:小朋友们平时也会遇到和小熊一样的问题:写完作业后要整理用具,平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积极举手想要发言,教师指名几人发言。)
  师:小朋友桌上有和小熊奇奇一样的物品,请你们互相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2、交流反馈,形成分类策略。
  (1)课件中传出小熊着急的声音:“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快点告诉我,让我也早点把这些物品整理好呀!”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展台上操作,汇报本组是怎样整理的,汇报后集体评议。
  (3)多媒体演示小熊的操作,小熊一边操作一边说:“噢,现在我知道了,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文具盒里。谢谢小朋友教给我的好方法。”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熊在你们的帮助下,学习用品整理得多好呀!以后在家写完作业,你们也要像今天一样,自己动手整理物品,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帮助动画中的小熊解决遇到的难题,符合一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好表现、爱帮助别人的心理特征。由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分类方法,在介绍的同时将本组的分类情况在实物展台上充分展示。其他各小组成员自由评价,可以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目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在情境中让学生掌握分的“标准”
  1、“想想做做”第1题。
  情境创设:(动画展示并配音)小熊奇奇刚整理好桌上的物品,就听到有敲门的声音,它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好朋友们来啦!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好朋友。(课件:大森林里许多动物依次出现,最后定格为一幅画面:鱼、小狗、白兔、青蛙、海狮、鲸、小鹿、螃蟹、猴子、松鼠、虾和小鸟)
  师:你能说一说,小熊的朋友中,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吗?
  学生回答。  师:你想把这些动物怎样分类呢,请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寻找不同的分类方法。反馈时适时表扬。
  [设计意图:用学生十分喜爱的动物录像,将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动物王国,让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如何将画面中的所有东西分类,学生的思维开阔,能按自己不同的标准分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道理,都是正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用鼠标拖动小动物,初步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2、“想想做做”第2题。
  (1)情境:熊妈妈对小熊说:“客人来了,快点把你的小桌子整理整理,把玩具拿给小客人玩。”小熊高兴地说:“好的,妈妈。”(课件呈现:小熊以及它很乱的小桌上摆着面包、牛奶、梳子、茶杯等等。)
  师:小朋友,桌上的东西要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我们和小熊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分类。
  (3)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3、“想想做做”第3题
  情境:(动画:小熊把桌上的物品分别装入两个袋子里,高兴地说:“好啦好啦!现在可以玩玩具啦!画面呈现出第3题的玩具图。)
  (1)师: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生:飞机在天上飞,车子在路上跑,小船在水里行驶。
  师:你说的真好,请小朋友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学生操作课件汇报分类方法,学生正确分类后,多媒体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熊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熊的好朋友,请看(课件出示:第4题的水果、蔬菜。)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呢?
  (1)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有几种分类策略。
  (2) 根据教师观察,选择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展示。
  (3) 展示结果后,学生自评:你认为他们组这样分类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到前面指着分类结果评说。)
  生1: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让我看得很清楚。一边是水果,一边是蔬菜。
  生2:我认为这一组这样分也可以,一边是红色,一边是绿色,葡萄是紫色,他们这样是按颜色来分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几个练习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者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分实物、分学具、分水果卡片,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在实践中让学生拓展用的“范围”
  1、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超市买的东西时,吃的放在一个袋子里,用的放在另一个袋子里。
  生: 放学站队时,坐公交车的站一队,走路的小朋友站一队。
  生:学具盒里,三角形放一起,圆形放一起,正方形放一起。
  ……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就有好多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的森林旅行也要结束了。我想分别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当司机,开车送大家回家好吗?
  师:你们商量一下,自己想上哪辆车,为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代表发言。
  师:小朋友们一定要按要求上车,千万别上错车哟。
  (学生排好队后,做出开车的动作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选出男、女两名小司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商量:应该按怎样的标准分别乘坐两辆车呢?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再次体验到分类思想的应用,并且再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依依不舍地在分类游戏中结束本节课。课虽尽,趣正浓。]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对一组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圆形、正方形的物体,白纸、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分类表并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形状放进了一个大的框框里。
  2.请幼儿先按照颜色分类,将红色的放在一起,黄色的放在一起。
  3.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后,指着红色的这一边,请幼儿再继续按形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按颜色与形状进行描述,如红色的时正方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5.继续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
  6.拿出白纸,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本活动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种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幼儿能力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个人能力在原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通过此活动,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5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惟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惟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惟一的。第1题的标准是题目中明确告诉学生的“在水中生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狗虽然会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它能在水中生活。二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动物,应该告诉他们。三是圈出有关的动物并校对后,还要让学生说说11个动物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怎样,从而体会分类。第2题分一分的标准是通过“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加以提示的。先让学生逐一说说名称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思考应该按什么分,分几部分,哪几部分。在分的时候,可以画不同的记号。如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下面都画“ ”,水上行驶的船只下面画“~”,天空飞行的飞机下面画“△”。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树叶分成三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第4题的分类标准是开放的,让学生确定,进一步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可以按性别分,可以按衣服颜色分,还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5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活动难点:
  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幼:“师好。”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讲一讲自己所摸到的物品。
  1.小朋友们看桌子上都有一个什么?
  幼:盒子
  2.那你们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幼:不知道。
  师: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打开盒子,哎呀,可是这个盒子打不开呀?再想想,引导摸得动作。)(再摸之前讲清楚,摸得时候我们不要一个一个的摸,只能摸一个东西)
  3.提问:看看你摸的是什么?小朋友们举手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并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1::我摸得的是糖果,它是红颜色的。”
  幼2: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红颜色的。”
  幼3:我摸到的是糖果,它是绿颜色的。”
  幼4:我摸到的是积木,它是黄颜色的。”
  (小朋友们都在说老师听不清楚,我们一个一个的说)
  三、 分一分,游戏:送宝宝回家。”
  (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栾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可是我们小朋友手中的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也有自己的家,看,这就是它们的家。)
  1.提问:这个家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红色。黄色。绿色。
  2.那红家应该住哪种颜色宝宝的家里面呢?
  (分小组送宝宝回家,如苹果组的宝宝,把你手中的糖果和积木宝宝送回家。送的时候可要看清楚,并一边送一边说。)
  四、 活动评价:
  (小朋友们都把糖果宝宝和积木宝宝送回家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送错的)(盒子举起来,给幼儿看有没有,没有就表扬真棒,有错的就说:“还有一些宝宝没有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吧。)
  五、 活动延伸
  通过游戏《五彩圈》,帮助幼儿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我们小朋友真棒,把糖果宝宝和积木拜拜都送回家了,现在我们跟着栾老师一起去玩个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五—彩—圈》。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17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会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3.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⒈各种图形卡片。
  2.分类板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⒈以“图形宝宝出来玩”为题引入活动,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啊,图形宝宝们都想出来活动活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都有哪几个宝宝出来玩了呢?(有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长方形宝宝……)
  2.观察图形材料,进行游戏。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他们什么是一样的?把一样的宝宝放到同一个圆圈里,代表他们是一家,并给图形宝宝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颜色的宝宝)
  幼儿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特点分类的。
  活动延伸:
  摆到区域中让幼儿巩固图形的特点。
                         推荐阅读:
  • 《分一分》教学设计(通用16篇)
  • 《分一分》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分一分教学设计
  • 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教学设计(通用17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