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常见的天气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选10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1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设计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刘翔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            说教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锋面系统
  (一)锋面结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表1
  分类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情况
  被迫抬升
  主动徐徐爬升
  锋图
  略
  略
  锋面符号
  略
  略
  天气特征
  过境前
  温暖晴朗
  低温晴朗
  过境时
  刮风、下雨、阴天、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
  二、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1 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完成表2内容。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系统
  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分布状况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状况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辐合
  顺时针方向辐散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辐合
  逆时针方向辐散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辐合上升
  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云量增多,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过渡: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那么,锋面与气旋能否同时出现?为什么?)
  (播放“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这种组合叫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教师讲解: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两股性质不同的气流可能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形成锋面)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总结新课
  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
  1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2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类型与天气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差异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五、说启示: 1.我感觉通过多媒体与板图绘制相合,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2.自己有从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的感觉。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2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
  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列表如下:
  (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请仿照示例造句,
  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学生回答,教师示例: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学生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示例:
  5、“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谚语、成语、俗语、诗句及文章片段等。
  6、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7、积累文中的有关谚语,了解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
  明确:文中出现的谚语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完全解读P218:教师适当补充,并做些解释,如:
  (1)“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降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2)“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统正在移来,将要下雨。
  (3)“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4)“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5)“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6)“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7)“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8)“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三、课堂小结: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对云层的分类介绍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____(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出现了高层云,____(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关系的科普文,文章成功运用了分类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使得内容准确生动、层次明晰。看云识天气,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正如课文所言它毕竟有一定限度,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天气的准确预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昔日神话中的雷电神、风婆婆也只是故事中的角色,因为科技改写着大自然的历史。
  六、布置作业
  1、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锋面的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
  【学生活动】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教师总结】
  (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3)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2、锋的分类
  【问题】按照气团主导地位的不同,锋有哪些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过渡】那冷锋又有什么特点,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
  3、冷锋
  通过画示意图,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问题】什么是冷锋?
  【学生回答】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暖气团在被迫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易成云致雨。
  【教师总结】冷锋在天气图上用直线加三角符号表示。锋面前进的方向是锋前,反之为锋后。
  【过渡】冷锋过境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
  【问题】
  (1)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2)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3)过境后本地区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学生回答】
  (1)过境前暖气团控制当地,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温暖晴朗
  (2)冷锋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暖气团在被迫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出现阴天、降水、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若暖气团水汽含量大,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
  (3)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教师总结】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带来雨雪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教师总结】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四、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4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介绍最近几日里齐市的天气变化,阐述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5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
  【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加以我们家乡的实例:“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由同学讨论分析原因,这样设计重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结合高一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加以分析――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学性】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五种基本的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形气压场)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
  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 完成表格2)
  【在这里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启发学生从低压、高压的气流特征入手,讨论分析二者所影响的天气特点,运用比较方法,更能使学生掌握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情况,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过渡: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那么,锋面与气旋能否同时出现?为什么?)
  (播放“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这种组合叫锋面气旋)
  介绍锋面气旋的特点、对天气的影响
  3. 锋面气旋
  【在处理锋面气旋时,借助动画,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力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布置作业)
  利用身边的媒体,收集未来几天齐齐哈尔的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
  (课堂结束语)
  几日来的鹤城阴云密布,阳光难得一见,我们期待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类型与天气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基本的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5  在《常见的天气系统》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达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气旋和冷锋的案例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克服“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呢?那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对教与学进行如下处理:
  本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活动,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1)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高、低气压系统调到前面先学,一是有利于与本单元第三节“近地面风的受力”等旧知识相衔接,二是有利于为锋面系统的学习作铺垫。其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已有经验”②赞可夫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论”,在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学习中,我选取“北半球气旋”作为教学重点,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师生共同探究其基本原理,随后,让学生自己探究北半球反气旋及南半球气旋;在锋面系统的教学中,选择冷锋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暖锋的特点及天气状况,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列表比较学习法,所列出的表格我并没有事先列好对比指标,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列出对比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顺利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列表比较,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对比和迁移。
  (5)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环节证明,由于教学方法得当,符合课改精神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较好,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策略进一步研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6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大气组成、分布、运动的基础上,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节课还为第四单元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目标确定:   ①知识目标:理解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锋面系统并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会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     会阅读天气形势预报图。   ③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重点之一: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     ②锋面天气掌握之后可以“学以致用”,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重点之二:高低气压的天气特征。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低压)强烈发展的表现。 ②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就是高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难点之一: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其为难点的依据有二:     ①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 ②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和被动不易确定。 ③锋前锋后的位置不易辨认。 ④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的差异不好掌握。 ⑤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不好记忆。       难点之二:锋面气旋的理解。其为难点的原因有二: ①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能形成锋面气旋而不形成锋面反气旋。 ②水平气流的辐散与辐合难于长久记忆,且易记混淆。    二.说学法:   1.兴趣学习法。本节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强。   2.手势记忆法。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可借手势强化记忆。   3.知识迁移法: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 三.说教法:   1.多媒体视听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通过电教模拟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维具体化,有全新的视听感觉。    2.比较教学法: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用比较法教学学生记得牢。       四.说程序:   1、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㈠锋面结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 ㈡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天气系统的影响作用,树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地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于地理常识的了解很少,所以学习水平不太,但是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问题,他们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在学习了宏观上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后,从微观上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使用】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要求的原则,将传统教学法和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法相结合;采用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并达到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选择】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形式,用Flash动态演示冷锋系统、暖锋系统、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状况,播放一些关于台风、寒潮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理论基础,以及给我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五、教学设计过程 (1个课时)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一则天气预报,思考: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引入新课。
  思考、踊跃发言:有冷锋、暖锋系统,低压、高压系统。
  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用PPT形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齐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0分钟)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自主学习题。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锋面系统:
  (1) 锋面的概念。
  (2) 锋面的结构。
  (3) 锋面的分类。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2、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书本寻找答案,记好笔记。
  为了更加充分的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0分钟)
  用PPT展示合作探究题。
  1、小组内绘制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
  2、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3、归纳总结冷锋、暖锋的区别方法。
  4、举例说明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5、绘制南北半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水平气流示意图。(采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6、完成课本P57思考活动第(1)、(2)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分层讨论,先一对一,再组内共同讨论总结完善。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精彩展示
  大胆质疑
  (15分钟)
  及时做补充讲解。(PPT)
  展示,用简洁清楚地方式展示各组的正确答案。大胆质疑,从疑惑中成长 。
  精彩展示,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8  高中地理说课稿:《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范文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①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时间为3分钟。教师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指导学生观看,并注意所预报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这样一开始就演示学生所熟悉的天气预报,可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可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设疑问、起悬念导入新课的教学,板书课题。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冷、暖锋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冷、暖锋移动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后,再分别演示冷、暖锋示意图,天气图,移动图,并分别提出学习目标。学生逐一观察,完成每项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出示冷、暖锋对比表,指导学生对照分析,这样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通过教师举例:“一场秋(春)雨一场寒(暖)”分别受什么锋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说明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个天气的影响因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气旋、反气旋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目标后,老师出示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表,使学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师再分别演示气旋、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来分析),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影响风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通过动画的逼真模拟,更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运用同样学习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展示右、左手手形图,帮助学生分别记忆北、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然后教师展示锋面气旋图,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思考:有无锋面反气旋。最后教师展示气旋、反气旋对比表,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气旋、反气旋及锋面系统为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影响天气的两个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 锋面气旋
  展示“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三)总结新课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四)巩固练习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8分钟。通过教师出示课件上准备的巩固练题,指导学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后,订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布置作业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六)板书设计(略)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9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①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时间为3分钟。教师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指导学生观看,并注意所预报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这样一开始就演示学生所熟悉的天气预报,可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可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设疑问、起悬念导入新课的教学,板书课题。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冷、暖锋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冷、暖锋移动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后,再分别演示冷、暖锋示意图,天气图,移动图,并分别提出学习目标。学生逐一观察,完成每项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出示冷、暖锋对比表,指导学生对照分析,这样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通过教师举例:“一场秋(春)雨一场寒(暖)”分别受什么锋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说明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个天气的影响因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气旋、反气旋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目标后,老师出示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表,使学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师再分别演示气旋、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来分析),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影响风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通过动画的逼真模拟,更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运用同样学习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展示右、左手手形图,帮助学生分别记忆北、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然后教师展示锋面气旋图,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思考:有无锋面反气旋。最后教师展示气旋、反气旋对比表,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气旋、反气旋及锋面系统为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影响天气的两个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 锋面气旋
  展示“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三)总结新课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四)巩固练习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8分钟。通过教师出示课件上准备的巩固练题,指导学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后,订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布置作业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六)板书设计(略)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10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五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 教学难点:
  ①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 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3、 、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推荐阅读:
  • <<常见的天气系统>>(通用7篇)
  • <<常见的天气系统>>
  • 八年级《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分析(通用5篇)
  •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范文
  • 八年级《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分析
  • 高中地理说课稿《常见的天气系统》
  • 多变的天气教案
  • 天气预报教案
  • 天气的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精选10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