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回复: 0

“生态系统”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系统”教案(精选2篇)
“生态系统”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具有小学自然常识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前面三节内容学习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因此本节课课前强调学生回去搜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受到破坏的实例”的资料。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平时上这一节课时我都要留下一点内容,因此我选用特长班来上,尽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特长班学生认知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三、教法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凋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突破难点。
  四、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组成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外因。教学的中心是“学”而不是教。因而,整节课应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本节课建立在前三节课基础上,因而引入时通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得出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得出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通过学生阅读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通过学生观察两幅图,思考几个问题,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在寻找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教学重点。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体现教学面向全体的宗旨。在这里教师要注意解释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不同,也可以用练习解决这个难点。
  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第25页的图,要求学生在观察后画好食物链,讨论教材上的两道题。主要让学生弄清两点:一是生物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二是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对于进一步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我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有关自己的食物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是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在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分析资料,通过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我还准备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这类事件更有说服力,能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五、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 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教法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
  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学生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第22—27页。
  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
  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可从报纸上剪取或查阅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
  2.制作简单的课件(含抢答题)。
  3.多媒体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板书结构(略)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第22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2. 食物网。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七、教学过程
  上课 师生问好。
  引言
  启动课件,投影幻灯片1 复习前面的内容。
  引出课题。
  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投影幻灯片2、3 学生朗读第22页两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学生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要点。
  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投影幻灯片4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
  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投影幻灯片5
  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
  提问: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提问:
  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
  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
  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
  投影幻灯片6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师投影分析后小结。
  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总结 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反馈 出示抢答题。
  课后作业 以“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为题出一次板报。
“生态系统”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以,对本单元作宏观性的总括,描述了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从多个角度分析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家园。情感态度价值的内容多于知识性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②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生物圈ⅱ号”这个典型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cai法相结合
  五、课时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过渡: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教学内容起承上启下作用。
  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提问学生:根椐自己的了解你们知道有多少种生态系统吗?
  根据自己的了解列举种种生态系统。 在课堂的开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 1、cai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和特点。
  2、播放视频“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1、分析老师展示的幻灯片猜出该图片和特点是属于那一种生态系统。
  2、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生态系统的认识。 1、让学生猜猜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
  2、视频可以加深和补充一些知识。
  四、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展示一幅企鹅哭诉自己被ddt害惨的漫画,让学生当一回侦探找出凶手。
  2、创设问题情境: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起源于那里?最后又到达那里?来讲述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3、cai展示各生态各种生态系统的关系图。
  4、播放视频“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提出问题:人类可以摸拟另外一个生物圈吗? 1、学生看书本的材料找出害惨企鹅的是人类。从企鹅故事中悟出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个整体。
  2、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书本30页资料分析,说出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3、系统的认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
  4、学生从视频认识到人类不可以摸拟另外一个生物圈。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
  1、做一回侦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客观认识人类破坏生物圈的行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要从我们身边的事情做起。
  2、由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层层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联系。
  3、进一步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小结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巩固练习
  1.把与对应生态系统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草原生态系统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
  ②森林生态系统     人的作用突出,且以农作物为主
  ③农田生态系统     年降雨量少,以草木植物为主
  ④湿地生态系统     以浮游植物为主,主要受光照、温度影响
  ⑤海洋生态系统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植物种类、数量少
  ⑥城市生态系统     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多,蓄洪抗旱能力强
  答案:略。
  附各种生态系统的关系图:
                         推荐阅读:
  • 《生态系统》教案(精选6篇)
  • “生态系统”教案
  •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导学案(精选2篇)
                             
                   
                   
                     
                            “生态系统”教案(精选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