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回复: 0

《原子》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原子》教学设计 篇1  1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存在。
  5、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7、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概念。
  8、能够运用本单元知识点,解出相关题型以及中考题。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分子的性质
  2、原子结构
  3、物质的分类、组成及微观构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知识梳理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有 。
  (一)、分子
  你能说出分子的性质吗?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H B.2H C.H2 D.H2O
  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学生活动:对于分子的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二)、原子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吗?
  2、原子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中等量的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思考?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4、相对原子质量:
  忽略电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离子
  例题2 则该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电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电子,形成 ( )
  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例题4、X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
  A.X B.X2- C.X-2 D.X2+
  例题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9
  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小结】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关系:
  二、物质的组成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
  1、结构: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加
  2、18纵行(16个族)各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17 氯
  Cl 元素符号
  35.45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g
  例题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例题8、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_________ .
  (三)、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多媒体展示:
  例题9、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课堂小结:从物质的构成、组成、及分类小结本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
  学生小结:本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 二、物质的组成
  1、分子 1、元素
  分子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
  2、原子 3、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第二个板块】:练习反馈(见学生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知识梳理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有 。
  (一)、分子
  你能说出分子的性质吗?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H B.2H C.H2 D.H2O
  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学生活动:对于分子的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二)、原子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吗?
  2、原子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中等量的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思考?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4、相对原子质量:
  忽略电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离子
  例题2 则该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电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电子,形成 ( )
  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例题4、X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
  A.X B.X2- C.X-2 D.X2+
  例题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9
  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小结】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关系:
  二、物质的组成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
  1、结构: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加
  2、18纵行(16个族)各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17 氯
  Cl 元素符号
  35.45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g
  例题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例题8、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_________ .
  (三)、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多媒体展示:
  例题9、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课堂小结:从物质的构成、组成、及分类小结本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
  学生小结:本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
  二、物质的组成
  1、分子
  1、元素
  分子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
  2、原子
  3、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第二个板块】:练习反馈(见学生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原子》教学设计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预测四个方面来谈谈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原子的构成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同时它又为将要学习的元素,离子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学生情况,可以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需要借助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本节课
  (1)通过探究构成每种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分析、归纳,对比的科学方法。
  (2)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的历史,初步学习假设、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1)在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的过程中,知道科学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2)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人在科学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为主体,借助于掌握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分析,归纳,对比的科学方法,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认识原子的构成 难点: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
  (一)学生情况
  初中化学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对事物的认识正由感性向理性转变,但感性认识仍然占主导地位。
  能力水平: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可以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教法 本节课将采用引导探究法,这种方法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同时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演示法,通过演示原子的图片及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法 本节课将采用分析归纳法(通过分析图4-2中的有关数据,得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从而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三 教学过程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观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相关图片,接着描述它的强大威力,并解释原子弹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与原子的内部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原子的内部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这样的导课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顺利进入教学过程阶段二
  (二)活动探究 得出新知
  活动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发展历史,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大约100年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在7年之后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红枣代表电子,面包代表原子,红枣镶嵌在面包的表面。又过了7年,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根据他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生动的图片及动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原子的立体模型,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建立起来之后,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更小,就如同一颗樱桃和十层大楼的体积比例。接着演示原子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借助于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从而突破难点。
  活动探究二:原子不显电性
  知道了原子的构成,然后追问,同学们那原子显不显电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如下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正负电荷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活动三:相对原子质量
  知道了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关系,那它们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来衡量呢?接着让学生观察如下图表,学生很容易得出:质子,中子有质量,但是很小,电子的质量相对于质子、中子更小。此时给学生打比方,由于原子质量很小,用国际单位Kg来表示就如同用吨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很不方便,怎么办呢?有智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人把碳12原子的质量平分为12份,氧原子质量与其中一份的比(16)作为氧原子的相对质量,同理得出其它原子的相对质量,这些相对质量称为相对原子质量,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向学生讲述怎样利用元素周期表查相对原子质量;此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学会做事,学会更好的生存。
  (三)反馈练习 巩固新知
  适当的课堂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为了激发学生的挑战热情,将课本的练习设计成闯关的形式作为课堂训练,第一关通过比较简单的习题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感觉不错进入第二关,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背景的题目,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交流收获 优化新知
  当本节课学完以后,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我会及时作出回应,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最后,我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可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超过80%的学生可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但还有少数的学生可能存在疑点,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我设置以下补救措施:单独辅导,找到难点;师生互动;突破疑点。
  最后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够突出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和有力的帮助。本节课样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子》教学设计 篇3  一、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本、教参,完成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化学报纸和随堂练习卷上的习题,查阅网上相关资料,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想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写出纸质版教案。最后仔细挑选随堂习题,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组内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基准和计算公式。
  (四)说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过程、基准的选择和会应用公式进行常见的计算。我说课时,将难点设为了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基准的理解,和教研组的相比,出现了偏差。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对初三学生是非常抽象非常难理解的,必须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让学生一步步接受,从而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
  见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
  (1)我的版本:先给出一组常见原子的质量,让学生体会原子的实际质量非常小,计算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因此,要想办法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的数值。通过“采用米作为单位来计量星球间的距离,非常不方便”来引入“基准”。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必须想办法将大数值转化为小数值,即选择恰当的基准,从而引出计量原子质量的基准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并解释什么是碳12原子。最后根据基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做了进一步修改:
  给出一组常见原子的质量,并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原子质量,学生会发现记忆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产生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数值的迫切需求。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通过让学生亲自体会原子实际质量记忆的不方便,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
  分别设计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引入计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第一个事例为 “古希腊人用一种植物的种子克拉来计量钻石的质量,从而将小数值转化为常规数值”, 第二个事例采用了我前面的设计。仔细分析第一个事例,发现它也是将小数值转化为常规数值,用它来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非常贴切,并且更加全面。这样设计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在介绍碳12原子时,我只是口述。教研组修改为:一边描述,一边给出碳12原子的微观示意图。从该图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碳12原子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这样设计更加直观生动,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介绍碳12原子质量的1/12时,我只是简单的描述。教研组修改为:将一个碳12原子比喻为一个大西瓜,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就相当于是基准。这样设计,接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利于学生理解。
  (3)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6分钟左右,经过上述修改,该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1)我的版本:根据定义,让学生总结出公式,然后练习三道题。这三道题由易到难,第一题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第二题需要稍微转一个弯,第三题将具体的数值变为抽象的字母。这样设计,帮助学生一步步学会公式的应用,便于学生接受。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在第一道习题后,引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而我则是根据公式直接推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相比较而言,教研组这样设计使知识点呈现的很自然。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1)我的版本:通过习题总结出该规律,并通过习题巩固。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增加一句话:我们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实际质量比较大小。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我的版本:让学生观察表格,找规律。然后再从理论上帮助学生分析该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最后做练习巩固。
  (2)教研组建议理论分析在新授课中可以不讲。理由:该知识点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推导该公式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从而造成后面做习题时间紧迫该推导过程对本校初三学生来讲,有较大难度,班级后20名学生可能听不懂。因此,建议新授课中不去推导,可以放到下节习题课中。
  5、原子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6、课堂小结
  三、课后反思
  经过组内说课,改正了一些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发现仍有不足之处。
  1、提到“克拉”时,虽然强调了“2克拉”不是实际质量,而是相对质量,但是未明确指出“克拉”是该种子的名字,而不是质量的单位。
  2、引出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后,进行第一个计算题时,没有把它作为例题,一步步教学生列公式带数据计算,而是直接让学生计算。由于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化学计算题,这是第一次,所以要告诉学生做题的步骤,并且强调化学上做计算题必须带单位。
  3、在计算时,发现学生不会利用科学计数法计算,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于是,我又讲解了科学计数法的计算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充分备课备学生,对重难点熟记于心,并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原子》教学设计 篇4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及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等。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可以说对原子的学习更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理解原子的概念,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对宏观物质的性质认识得更为深刻;了解原子的结构,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日常学习态度等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b.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c.了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d.认识物质的可分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及阅读等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
  进行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原子概念;原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原子概念的形成
  4.对于教材的处理
  要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的概念及结构是本课时教学上最大的难点。故将此种微粒通过电脑制作成形象、生动的模拟动画,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原子概念,初步形成原子结构模型。
  二.说教法
  主线:激疑——探索——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1.对于原子概念的教学,我采用实验—分析—归纳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直观接受宏观物质的可变性,并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分子虽小,在化学变化中却可以再分的客观事实;通过演示模拟动画,分析水分解反应的实质得:在反应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氢微粒并没有改变。从而概括出原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3.列表比较分子、原子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4.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仍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结构;充分利用模拟动画,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组成。
  三.说学法
  主线: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思维,并借助形象、直观的模拟动画,接受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
  3.引导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引出新知识。
  4.通过小结、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
  利用电脑制作相关课件:水电解反应实质—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钠原子核的结构分析。普通氢原子核的结构分析。
  5.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首先复习提问三个问题: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什么?能用肉眼观察到水分子吗?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吗?然后提出疑问:既然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它能不能再分呢?
  3.实验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通过回忆水电解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较少的气体,引导学生直观接受水电解反应的事实: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并及时提出疑问:在通电条件下水是怎样转变成氢气和氧气的呢?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维,并结合水分解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通过观察、分析得:在反应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氢微粒并没有改变。从而引出课题,概括出原子的概念;通过观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演示氧化汞分解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原子的概念;通过观看硅原子图像照片,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可知的。
  4.分析、比较、归纳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分析比较得: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氧化汞等;有些物质则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汞等。
  b.提出问题,(如: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大吗?那么原子呢?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构成分子的原子呢?等)引导学生回顾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的基本性质,结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原子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等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
  c.通过对分子和原子异同点的列表比较,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加深对分子及原子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实质。
  5.设疑—探索—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a.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到底原子能不能再分呢?让学生观看实验录像(19xx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a粒子去轰击一片金属箔时,发现大部分a粒子可以穿透过,其飞行方向也不发生变化;只有少部分呈锐角反射回来。)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a粒子可以穿透过,其飞行方向也不发生变化?为什么只有少部分呈锐角反射回来?引导学生围绕该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并通过电脑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手段,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相对较大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b.设疑:原子核这么小,能不能再分?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钠原子核结构的模拟动画,直观接受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事实。并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核结构,结合原子呈中性的知识,分析比较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引导学生观看普通氢原子核结构的模拟动画,分析得:除了普通氢原子核外,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6.归纳小结,强调本节重点。
  7.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原子》教学设计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3、本课题的主线是什么?(知识结构)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探究式式方法的指导。
  快乐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曾设计了加热水,品红扩散,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必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我选择了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是物证、人证具在,由不得他不想念。
  3、由微粒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把实验仪器做了一些改进,因为我校没有二十个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的大烧杯,所以我把装氨水的烧杯换成了小试管,蒸馏水换成自来水,这不影响实验效果。我先让学生预习实验,问学生现有的仪器能完成该实验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改变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习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我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6、练习(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参照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习内容,加强今后学习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习为有意识有学习。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的最高权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评价的“终审权”是学生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一理想的学习境界。这是我的评价理与其它评价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③参照性评价:第二重要区别是评价标准以自我为参照,我们的很多学科进行了多年的分层次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他们把学生人为的分为ABC等几个层次分别评价。一个班有60个学生就应该有60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这样才是准确的评价。制定60个标准不可能,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参照性评价,重点是发现自己的收获,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标准。
  8、板书设计:第一个学习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原子》教学设计 篇6  一、 教材分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是高中化学选修3的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分子晶体之后编排的。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来高考的热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学习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打下基础。此外,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
  (2) 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对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掌握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 掌握金刚石典型晶体的晶胞和结构特征。能够通过金刚石结构特征分析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结构。
  (3) 理解并掌握原子晶体内原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原子晶体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 从结构理解原子晶体的性质,明确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变化特点和空间结构。
  (3) 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理解原子晶体的特点和与分子晶体的区别及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原子晶体的概念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原子晶体的结构及特点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探究教学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法为辅
  学法: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
  六:预计课时: 2
  七:教学过程
  引入: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熔沸点数据比较表格,判断二氧化硅是否属于分子晶体?为什么?
  比较干冰与二氧化碳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行总结原子晶体的定义、构成粒子、作用力、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物理性质、等。
  以上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
  展示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幻灯片辅助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己总结:通过你看到的模型,对于金刚石你有哪些了解?(此部分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演草纸上记录并整理,再分组回答问题,其它小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反驳,互相辩论。)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辩论和总结得出以下内容:
  1、 每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并且形成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度28分(此部分是通过学生相互PK得到的正确结论)
  2、 为空间立体网状构型
  3、 只有σ键没有π 键
  4、 最小环为六元环(既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环)且不共面,有六条碳碳键
  每个碳碳键长和键能都相同。
  5、 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比与碳碳键数比为1比2且说出了计算方法。
  6、 说道了金刚石的晶胞,但是找错了,说正四面体的最小结构单元是晶胞此部分教师加以引导。
  7、 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完整的碳原子数为8个,碳碳键为16个。(金刚石的晶胞课本p64学与问中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于已有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教师辅助: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每个碳碳键被六个最小环共用。所以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比2。
  以上步骤完成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其自己再梳理。
  巩固训练1: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 个硅原子以 键相连接,形成 构型。这些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坚实的、彼此联结的 结构晶体。每个 Si—Si键长相等,键角均为 。晶体中最小环由____个硅组成且不共面,每个硅原子对这个环的贡献为 、而每一条边为 个六边形,晶体硅中硅原子个数与Si—Si键数之比为 。
  巩固训练2: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仿照金刚石将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3:完成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对比表格
  训练4: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分析分析石墨结构
  训练5:将石墨与金刚石进行对比并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1、 定义:
  2、 构成粒子
  3、 作用力
  4、 结构
  5、 一般物理性质
  6、 常见原子晶体
  7、 典型原子晶体模型
《原子》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展示):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展示):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生动的比喻、多种活动形式以及内容活泼的教学课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设计:1、创设情境,温习旧知;2、提出猜想,引入新课;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4、巩固练习,拓展思维;5、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一)创设情境,温习旧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展示水分解的示意图开头,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用这样的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有关未知世界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教学——原子的构成
  1、学生自学后讨论:⑴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⑵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⑶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设计这样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2、趁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展示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已经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就象书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一个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是里面的一只蚂蚁,电子就在这个相对广阔的
  区域内运动。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原子核并不是一剖为二,一半是质子,一半是中子,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同。
  3、学生通过自学和动画直观的认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介绍一些原子方面的科学家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升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还可以通过各位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部分教学——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一些原子的质量,学生观看展示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这样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然后提出问题:1、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2、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2、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对质量是一个倍数关系,单位是一;实际质量是称量出来的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这样由学生自己找出区别,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会更深刻。
  3、出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利用此题讨论归纳对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从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3、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书中P154的附录Ⅱ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说明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五)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
  4、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层次清楚,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把它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原子》教学设计 篇8  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教务处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本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一级主题下包括四个二级主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量概念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展示):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展示):
  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展开想象,通过形象的比喻来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习旧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学生用模型模拟水分解的示意图开头,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用这样的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展示原子弹爆炸图片,让学生想象原子内部是否是实心的不可分的球体?紧接着介绍原子结构发现科学史,展现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教学——原子的构成
  1、由前面的引入做铺垫,以C原子为例讲解原子内部构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为了使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我将枣比做原子,那么枣核就是原子核了,而质子和中子更象是枣核中的核仁了。原子核带正电将带负电的电子深深地吸引,若将原子核比做母亲,电子就象婴儿离不开妈妈的怀抱。通过学生阅读"漫游原子世界"科技小文章,更加深了学生对原子构成的认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化枯燥为愉悦。
  2、提出问题:整个原子显电性吗?出示表格,通过观察常见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第二部分教学——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一些原子的质量,学生观看展示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这样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然后提出问题:1、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2、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2、出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自己查相对原子质量表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课后1、(1)(2)(3)
  (五)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课后作业P72 2、3、4
  3、拓展作业: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
  五、板书设计
  整体分两个部分,一是原子的构成,二是相对原子质量,板书层次清楚,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继"分子和原子"后探索物质内部构成的奥秘的又一个阶段,对于微观粒子概念很抽象,课前我准备了充分的科学资料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缺憾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没有准备原子模型,二是没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看到原子的内部构成。
《原子》教学设计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原子》教学设计 篇10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原子》教学设计 篇11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药品: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品红等
  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习相关内容。
  四、设计理念
  1、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主要以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结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学习反思,及时总结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1、现在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过桂花树边,会闻到桂花香;
  2、潮湿的衣服会自己晾干,特别是夏天更容易晾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4、教师演示实验: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上述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你们会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吗?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也就是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
  [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在绪言中,我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世界即物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物质很多。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空气、水、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食盐等等。
  这些物质都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了解释上面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猜想。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设想。
  [板书]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比如在绪言中,我们了解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18世纪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论。当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他们的这种猜想已经得到了证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看到了分子和原子,而且还能移动原子。
  多媒体展示:视频、教科书P49中的图3—2和图3—3
  三)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为什么必须借助先进的遂道扫描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呢?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板书]1、分子很小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自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很小以外,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对比分析]步骤1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只能起稀释作用。步骤2说明浓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步骤3酚酞变红是因为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使A中酚酞变红。由此可以得出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这样,就可以解释开头的几个现象了。而且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激发兴趣:请问:1+1在什么时候不等于2?
  [实验探究]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前面的品红溶液,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两端,颠倒数次。
  现象:总体积小于1玻璃管。
  [课件展示]哲理故事
  解释: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件展示: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实验探究]
  一打气筒,用手堵住出气孔,用劲推,可以推动活塞。再吸入一针管水,看能不能推动活塞。
  解释: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比较大,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不易压缩。
  课件展示: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之间间隔的变化示意图。
  说明:石油气可装入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受压下,可以液化,分子的间隔减小;相同质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四)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
  五)学习反思,及时总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思考:
  假如你是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观点
  展示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认识过程介绍,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是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培养爱国主义品质。
  通过水分子的自述将分子的特性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领会分子的“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对比、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脑筋急转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哲理故事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通过类比迁移理解现象本质。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让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此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增强用化学解释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能力,让自己拥有化学的眼睛。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给学生一个思考想像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一般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
  七、课件说明
  课件中有很多视频及动画很好的帮助我把握了教学的关键,是用任何生动语言无法替代的,在这节课中使用课件是初中化学中最恰当且必不可少的。
  八、设计反思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程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地提高,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原子》教学设计 篇1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虞城高中的化学老师,我叫李杰松。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节共包含六大内容: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本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主要讲解的是第一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和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新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且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长见得化学现象。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师生互动由必修二知识引入能层和能级
  和学生一起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认识能级交错现象。
  通过练习教师解说让学生总结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自己动手写出1-----36号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简化排布式
  情感目标:发现生产、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5,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能层和能级的认识
  构造原理和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二、 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
  根据本节特点和理论基础,可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知识由旧------新联系起来。
  2,目标导学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的探索发现。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学是微观粒子的结构和理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动画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三、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必修二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 K2 8 8 1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和方向,
  从原子的发展史引入原子结构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总结规律从而得出: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层和能级。(本节重点)
  师生互动写出钾的影子结构示意图引学生思考进而于老师一起学习:
  (2)根据能层和能级引出构造原理。(本节重点和难点)
  (3)由构造原-----------能量最低原理----------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学生活动写出1---10号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排布式
  (4)由构造原理学会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并且学会1----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师生互动-----------课堂学生演练
  4,回顾小结本节重点,并且提出设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反馈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本12页1----7题
  板书设计
  一、能层和能级
  1,能层
  2,能级
  二、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1, 构造原理
  2, 电子排布式
《原子》教学设计 篇13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上课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请专家帮助指点一下。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本课题知识结构
  我认为本课题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再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 )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 2 )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 1 )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 2 )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 2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 教学重点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 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 教学难点
  .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五、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 学法指导
  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探究式方法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
  3、 由粒子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微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 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先让学生预习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习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 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
  6、 练习(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 学生自我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 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习内容,加强今后学习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习为有意识有学习。
  ②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的境界。
  8 、板书设计:第一个学习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 分子的性质
  1、 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原子的概念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教学设计 篇1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的内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子的性质
  【难点】
  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我会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接下来进入我这节课的第三环节。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原子》教学设计 篇15  初中化学《原子》第一课时的说课           
  一. 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及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等。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可以说对原子的学习更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理解原子的概念,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对宏观物质的性质认识得更为深刻;了解原子的结构,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日常学习态度等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b.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c.了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d.认识物质的可分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及阅读等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      
  进行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原子概念;原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原子概念的形成
  4. 对于教材的处理
  要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的概念及结构是本课时教学上最大的难点。故将此种微粒通过电脑制作成形象、生动的模拟动画,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原子概念,初步形成原子结构模型。
  二.说教法
  主线:激疑--探索--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1.对于原子概念的教学,我采用实验-分析-归纳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直观接受宏观物质的可变性,并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分子虽小,在化学变化中却可以再分的客观事实;通过演示模拟动画,分析水分解反应的实质得:在反应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氢微粒并没有改变。从而概括出原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3.列表比较分子、原子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4.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仍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结构;充分利用模拟动画,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组成。
  三.说学法
  主线: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思维,并借助形象、直观的模拟动画,接受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
  3.引导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引出新知识。
  4.通过小结、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
  利用电脑制作相关课件:水电解反应实质-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钠原子核的结构分析。普通氢原子核的结构分析.
  5.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首先复习提问三个问题: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什么?能用肉眼观察到水分子吗?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吗?然后提出疑问:既然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它能不能再分呢?
  3.实验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通过回忆水电解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较少的气体,引导学生直观接受水电解反应的事实: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并及时提出疑问:在通电条件下水是怎样转变成氢气和氧气的呢?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维,并结合水分解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通过观察、分析得:在反应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氢微粒并没有改变。从而引出课题,概括出原子的概念;通过观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演示氧化汞分解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原子的概念;通过观看硅原子图像照片,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可知的。
  4.分析、比较、归纳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反应实质的模拟动画,分析比较得: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氧气、氧化汞等;有些物质则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汞等。
  b.提出问题,(如: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大吗?那么原子呢?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构成分子的原子呢?等)引导学生回顾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的基本性质,结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原子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等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
  c.通过对分子和原子异同点的列表比较,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加深对分子及原子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实质。
  5.设疑-探索-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a.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到底原子能不能再分呢?让学生观看实验录像(19xx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a粒子去轰击一片金属箔时,发现大部分a粒子可以穿透过,其飞行方向也不发生变化;只有少部分呈锐角反射回来。)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a粒子可以穿透过,其飞行方向也不发生变化?为什么只有少部分呈锐角反射回来?引导学生围绕该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并通过电脑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手段,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相对较大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b.设疑:原子核这么小,能不能再分?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钠原子核结构的模拟动画,直观接受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事实。并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核结构,结合原子呈中性的知识,分析比较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引导学生观看普通氢原子核结构的模拟动画,分析得:除了普通氢原子核外,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6.归纳小结,强调本节重点。
  7.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原子》教学设计 篇1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学生心里还存在很大的好奇心,本课题的学习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单元基本概念很多,且这些概念又是学生往后学习的化学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题的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解决的是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同时介绍原子的大小,原子中各构成成分的大小和电子的运动情况等。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着重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等。最后教材还资料的形式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图表等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望和形象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地位作用,内容及学生的情况,我们确立了教学重点为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教学难点为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及各粒子间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
  由于本课题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内容很抽象,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下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了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与形象,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研究原子的构成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过程,把原子的内部的结构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迅速地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重、难点能够得到很好地突破,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的容量也得到相应地提高。
  图表分析法,在进行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关系的及利用质子数和中子数来求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时,采用了图表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找出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及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求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信息进行加工能力。
  类比归纳分析法,在进行原子的体积、原子的质量及等方面的教学时。主要采用了类比归纳分析法,通过对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多感官协同学习法,我们初中的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思维个体。他们的注意力怎么才能关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从而使我们的课堂产生最高的效率呢?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想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睁大双眼去看,竖起耳朵去听、去交流去用心感受。最终获取对他们有用的科学知识。
  三、学法指导
  为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我们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观看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和激动人心的爱国纪录片、形象的对比、活泼的交流与讨论形和丰富的图片等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强化记忆。具体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提出猜想,明确任务;
  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4、总结归纳,增强记忆;
  5、交流与反馈、分享收获。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为了能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题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以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核爆炸的影音资料,激发学生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学期学生的兴趣。并引入课题。
  (二)提出猜想,明确任务
  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提出猜想,让学生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猜想。他们的猜想可能会很多,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思维并明确接下来的任务为研究"原子的结构".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有关原子的构成方面的设计
  1、学生猜想并讨论:学生的猜想很多,教师根据学生猜想的情况灵活的做出解释,并转入到下一步骤教学。
  2、用课件播放原子构成的动画第一部分,并提出问题:"大家通过观看‘原子的动画模型’,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子的结构。继续用课件播放用"α粒子轰击金箔"动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原子核。
  3、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和交流讨论,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教学
  1、 先用课件课件展示:原子、乒乓球、地球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由此想象原子的大小。通过观察和想象,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原子的体积非常的小,那么,原子的质量又该怎么衡量呢?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教学。
  2、用课件展示: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并提问"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表达出原子的质量呢?"然后组织学生看课本71页的内容,
  找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用数学表达式将其表示出来。
  3、以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为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动画,并注意介绍其单位的关系,帮助进一步理解。 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计算碳、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课件展示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课件展示氢、碳、氧、钠、铁等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能力。
  6、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总结归纳,增强记忆: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五)交流与反馈、分享收获。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些习题,检阅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板书设计如下,板书力求层次清楚,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质子 ( + )
  原子核
  原 子 ( + ) 中子 不带电
  不带电 核外电子 (—)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六、课后反思:
  由上课教师完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原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