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花园  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园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花园”的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将乘法与除法混编,创设了“花园”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省级规范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较发达,学生家长都比较有文化素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学生见识广,知识面比较宽,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熟悉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会自主学习,并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实录〗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问题
  歌曲引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黄鹂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
  看,好吗?(课件出示:花园图)
  师:春天真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观察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生1: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比蝴蝶多几只?
  生2: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和蝴蝶一共有几只?
  生3: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一共有多少朵?
  生4: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白花比红花少几朵?
  生5: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白花的几倍?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答这位同学(指生5)提出的.问题吗?请你在练习本上
  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解答。)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呢?
  生1:我是用图表示的,我用△表示白花,用~表示红花,第一行画了2个△,第2行画了8个~,我圈了圈,就知道8里有4个2,所以8朵红花就是2朵白花的4倍。
  生2:我用8÷2=4,红花是白花的4倍。
  生3:我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列成了8÷4=2,现在我知道我的错在哪里了。
  师:谁还有其他的问题?
  生4:蝴蝶有4只,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蜜蜂有几只?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5: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6:小鸟有24只,蜜蜂有8只,小鸟的只数是蜜蜂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现在我们请同桌互相检查,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生1:我们俩的不一样,算蜜蜂有多少只,我是用图来表示的,我用△表示蝴蝶,第一行画4个△,用□表示蜜蜂,第二行先画4个□,再画4个□,我就知道蜜蜂有8只啦。
  生2:我是列算式,4×2=8(只)。
  生3:我的同桌,漏写了单位“只”。
  生4:我的算式后面多写了单位“倍”。现在我知道了“倍”不是单位。
花园  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是通过巨人建、拆围墙的故事,启示学生克服自私的缺点,提倡知过即改的精神,体会与人共享的幸福和欢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道理。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让在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中心。作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教师在设计中必须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读童话,而且也为成为一个小童话家而汲取养料。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心灵的震憾和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鲜果飘香”“洋溢”“允许”“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方面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巨人的花园》故事原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今天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老师板书课题)有人说这则童话堪称“完美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
  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老师:解开疑问的最好方法就是品读全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求答案好吗?
  二、初读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巨人的花园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学生自由读书
  (三)检查自学(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词语:洋溢、允许、隆冬、孤独、荒凉、增添、训斥、凝视、火辣辣、任性、冷酷、凋谢、拆除,自己试一试,指名学生读,齐读。
  3、出示一组词语,说说有什么发现。
  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北风呼啸、狂风大作、冰雪覆盖
  老师小结:两组词语写出了巨人的花园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色,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景色?)读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研读三次训斥,读懂巨人的自私
  (一)老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直线标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
  学生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汇报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课件出示三句话)
  1、研读第一句。
  1)指名读巨人斥责孩子们的第一句话,同学们想象一下,巨人斥责孩子们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表演读)巨人生气了,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孩子吓坏了,四处逃散。巨人却在花园周围——(学生答:砌起围墙)竖起一块——(学生答:“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2)那么在巨人训斥孩子们之前和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呢?找到有关句子,请你把这种不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有感情读,课件出示句子。
  3)老师:当孩子们再一次来到巨人的花园前,看到这高高的围墙和挡在他们前面的“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你觉得孩子们怎么样?
  4)老师:我们再来看看砌起了围墙后的花园。孩子们再也不来巨人的花园了,园子里是怎么样的一片景象呢?
  指名读句子。
  巨人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春天这么冷?聪明的同学你明白吗?
  5)老师:陪伴着巨人的除了荒凉和寒冷,还有什么?(孤独)
  是呀,巨人在寒冷的园子里饱受孤独和寂寞。—
  当高墙外面鲜花怒放的时候,孩子们欢乐地在花丛中玩耍的时候,高墙内———――
  当高墙外面绿树成阴的时候,孩子们在树阴下荡秋千的时候,高墙内———――
  当高墙外面白雪皑皑,孩子们欢乐地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时候,高墙内———――
  6)老师:没有了明媚的阳光,没有了盛开的鲜花,没有了飘香的果实,没有了欢乐的笑声,只有呼啸的狂风,飞舞的雪花,同学们,你们觉得巨人生活在这样的花园里,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2、研读第2次斥责
  1)老师:所以当阳光再一次照进巨人的窗子,春天又悄悄来到他的花园的时候,巨人的心情激动极了。
  出示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2)可是,他等啊,盼啊,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却又看到令他厌恶的孩子们,于是他又大发雷霆,赶走了孩子们。这洋溢着春意的花园却在孩子们纷纷逃窜后,再次被冰雪覆盖。
  出示句子,有感情朗读。是什么赶走了春天?(可怕的训斥)
  3)出示第2次训斥的句子。
  指名读读句子。巨人心里在想什么?他是怎么训斥孩子们的?表演读。
  4)巨人不明白,自己好不容易昐来的春天却在瞬间消失了,可是巨人明白其中的原因吗?他没有。当他看到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又发怒了。
  3、研读巨人叱责孩子的第三句话。课件出示。
  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巨人此时会想些什么?再读一读这句话。
  4、对比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一次比一次生气)。朗读表现。
  5、读到这儿,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话想对巨人说的吗?用“巨人呀巨人,你……”说话
  过渡:老师:同学们都在为巨人着急,替他担心,你们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故事中也有一位善良的小男孩面对愤怒至极的巨人勇敢地留了下来,并用他的不寻常的举动使巨人发生了改变。
  四、研读巨人的改变,读懂分享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小男孩的举动使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直线标出小男孩的举动,用曲线标出巨人的变化。(生速读第八至十自然段)
  (生边读边勾画,师巡视指导;生读完后汇报)
  (一)小男孩第一次不寻常的举动
  老师:他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巨人,仿佛在说什么?
  (生自由回答)
  老师:巨人听懂了吗?从哪个词知道的——(生答:火辣辣的)
  老师:巨人心里感觉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二)小男孩第二次不寻常的举动
  老师:这时,巨人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心情如何?请同学们找到后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是呀,巨人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____地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还可以怎么地说?指名读。
  (三)小男孩第三次不寻常的举动
  老师:小男孩的亲吻像一股暖流,一直流到了巨人的心窝里,这下他更明白了,立刻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你们说,他明白了什么?
  巨人拆除了隔在自己和大家之间的那堵高高的围墙,擦掉了告示牌上:禁止入内四个冷冰冰的大字,看着空空荡荡的告示牌,突然觉得应该写上点什么。写什么呢,你能帮他想想,重新写一块告示牌,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吗?
  五、小结
  老师:是啊,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巨人的花园这才真正成为了一座漂亮的'花园,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座花园。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9、巨人的花园
  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漂亮荒凉
  温暖寒冷
  欢乐孤独
  (善良、分享、关爱……)(任性、冷酷、自私)
  教学反思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设计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变序教学法、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文本里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巨人赶孩子们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但他没有说出来,又比如当巨人看到小男孩这种眼神后,他心里火辣辣的,那为什么火辣辣的,也没有写出来,这时我就进行了拓展性阅读的训练,安排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表达的能力,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对比感悟,这时再出示重点句,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存在的遗憾也有很多。首先,因课堂容量较大,几个环节浮于面上,如果让学生多读多说,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花园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逆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性格特点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
  一、导入
  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新授:
  1、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望题生义: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代了,这样就为在文章中写序的原因留下了空间。这样安排,重点突出,凝练集中,结构紧凑。
  2、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3.朗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字词。
  【归纳总结】
  (1)投影出示卡片式学习表(见表1),指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标记答案,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表1:(斜体加粗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
  (2)投影出示重点文言词语、通假字,涉及典故简单讲解。
  师生交流总结文章内容:赏美景、序(叙)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
  三、赏析词句,感悟诗情。
  1.诵读赏析。学生诵读、点评,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通过诵读品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的豁达胸襟。
  2.品析佳句。
  (1)你认为哪个句子或词语用得好?通过这些词语或句子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如“阳春”“飞”“芳”“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等等。
  (2)同学们在完成课文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什么性质?(积极的还是消沉的?)
  3.对比阅读烘托主题。
  (1)媒体出示:(教师朗读,扫清阅读障碍)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孙绰《兰亭集后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陶渊明《游斜川序》: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思考:古人写作宴序类的文章,常常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否也这样?
  (2)总结提升。李白写游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与古人的同类作品相比,它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以昂扬乐观的心态诵读这篇序文。
  五、布置作业1.默写课文。
  2.摘抄3—5则古人关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或语段。
  先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知识
  老师介绍,适当补充。
  屏显
  提醒学生注意字音
  学生结合注释,老师点拨。多媒体显示学生掌握
  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学生边读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花园  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 ,认读5个生字尤其注意“芜”字的读音,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了解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学写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明白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查阅词语的意思。
  2、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找依据,谈感受,体会事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教学过程
  一、感知美丽,引出反差。
  1、谈话引入:(板书:花园) 同学们,能简要描述一下,你所见过的花园吗?
  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花园是个吸引人的地方,那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是休息放松的好场所。可是有这样一个花园,却长满杂草,荒芜了。补充板书:荒芜了的)
  3、读题释题:文中是这样描述这“荒芜了的花园”的。请轻声读读句子,说说对“荒芜”的.理解。
  生:本意指草长得多而乱,指田地、花园等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荒芜的花园,看看里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2、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荒芜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几个人想让荒芜的花园恢复往日的美丽,但他们只说不做,结果荒芜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三、品读课文,学习习作
  1、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1) 这荒芜的花园究竟有什么样的景致呢?
  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写的呢?
  看到荒芜了的花园,花园来客怎么说怎么做的?
  为什么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读了这则寓言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读、悟,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对比的手法,这样写更突出花园的荒凉) 师:他们面对荒凉的花园,他们什么反应?
  生:他们面对凄凉的花园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师追问:追慕何意?追慕什么? 惋惜何意?惋惜什么?
  ( 抓住重点词“追慕,惋惜”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至第四段,今昔对比,理解花园来客今天的惋惜心情。) 师总结:今昔对比,花园的荒芜使来客痛心不已,为他们后来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指导朗读: 谁能读出他们此时惋惜的心情?
  师:读得很好,正因为有这种感觉,所以他们有一个想法? 生:所以他们下定决心整理花园。
  师追问:“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这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生: 反问句。起鼓动的作用,鼓动大家去重建花园。
  师追问:其他人有什么反应?
  生: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指导朗读:抽学生朗读(好,你读出了他们毅然决然的态度。谁再来读读?)
  师:那么花园来客们表明态度后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他们开始讨论如何重建花园。
  师追问:他们是如何讨论的?找到其中的关键词。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讨论”,两次“辩论”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他们讨论时态度的变化
  (先是细细地讨论改造的方法,“悉心地讨论”如何布置,滔滔不绝地讨论了整整一天,直到后来“相互辩论”到“谩骂、扭打”)
  师:这样讨论的结果如何呢?
  生: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行动。
  师:作者这样大费笔墨的详细描绘他们的讨论,结果却出人意料。这样写有什么含义呢?
  生:更能吸引读者,有讽刺意味......
  师:那么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将他们这夸夸其谈的表现呈现给大家。
  生读。
  师:他们没有行动的讨论,对花园有影响吗?
  生:荒芜的花园,依旧荒芜。
  师:为什么荒芜的花园还照旧荒芜着?读了这则寓言让你明白什么道理?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生:不能只说不做,要团结......
  师总结: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想成功,就得踏踏实实,团结合作。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文中花园来客的语气。
  4、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的个性写作手法。
  文章运用了哪些独特的写作手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读几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对比的写作手法:
  A 青蛙带着满肚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他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B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A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B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师: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你能结合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第一组:学生结合青蛙和蟋蟀的表情、动作、心理谈感受、
  第二组:学生结合刚开始花园来客毅然决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态度和后来一无所成的结果谈感受。
  师总结:对比的写作手法本文中反复出现,成为文章的一大特色。使我们更体会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度谈体会,总结本课的感受。
  四、拓展练习
  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用我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自己试着编写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花园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花园”的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将乘法与除法混编,创设了“花园”情境,其中蕴含着与“倍”有关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除法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法、除法运算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一所农村省级规范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较发达,学生家长都比较有文化素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学生见识广,知识面比较宽,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熟悉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习兴趣浓厚,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会自主学习,并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实录〗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问题
  歌曲引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春天,我们跟着小黄鹂一起到春天的花园里看一
  看,好吗?(课件出示:花园图)
  师:春天真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观察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生1: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比蝴蝶多几只?
  生2: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和蝴蝶一共有几只?
  生3: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一共有多少朵?
  生4: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白花比红花少几朵?
  生5: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白花的几倍?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答这位同学(指生5)提出的问题吗?请你在练习本上
  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解答。)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呢?
  生1:我是用图表示的,我用△表示白花,用~表示红花,第一行画了2个△,第2行画了8个~,我圈了圈,就知道8里有4个2,所以8朵红花就是2朵白花的4倍。
  生2:我用8÷2=4,红花是白花的4倍。
  生3:我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列成了8÷4=2,现在我知道我的错在哪里了。
  师:谁还有其他的问题?
  生4:蝴蝶有4只,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蜜蜂有几只?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5:小鸟有24只,蝴蝶有4只,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生6:小鸟有24只,蜜蜂有8只,小鸟的只数是蜜蜂的几倍?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现在我们请同桌互相检查,看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生1:我们俩的不一样,算蜜蜂有多少只,我是用图来表示的,我用△表示蝴蝶,第一行画4个△,用□表示蜜蜂,第二行先画4个□,再画4个□,我就知道蜜蜂有8只啦。
  生2:我是列算式,4×2=8(只)。
  生3:我的同桌,漏写了单位“只”。
  生4:我的算式后面多写了单位“倍”。现在我知道了“倍”不是单位。
  师:同学们检查得可真仔细,希望出错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认真细心,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试一试
  师:春天的景色这样美丽,会唱歌的小黄鹂也飞来说(大屏幕出示小黄鹂,及画外音):同学们真聪明,我也带来了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果你们都做对了,我会带你们到一个更美丽的地方去玩。同学们愿意试试吗?
  1.课本第50页试一试第1,2题。(学生直接填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实物投影出示生的练习。
  师:先看第1题,和这位同学不一样的请举手,说说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生1:我忘圈了。
  师:你没有圈,就列对了算式,不错,不过今后做题时一定要按要求去做。
  师:再看第2题,和这位同学不一样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生1:我列的算式是4乘2等于8,因为我知道有4个哭脸,笑脸的个数是哭脸的2倍,就是求2个4是多少,所以我用乘法计算。
  师:你说得真好,出错的同学明白了吗?大家都和同桌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小结。
  2.小医生门诊。
  (1)△△△△△△
  ~~
  △的个数是~的3倍。
  列式为:6÷2=3
  (2)★的个数是~的4倍。
  ~~
  ★★★★★★★★
  ★有8个
  列式为:2×4=8(个)
  (3)△有2个,□的个数是△的5倍。
  □有10个
  列式为:10÷2=5(个)
  (4)△有2个,□有10个,
  □的个数是△的5倍。
  列式为:10÷5=2
  师:同学们都检查完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判断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请同学们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举手。
  学生汇报。
  生1:1对;2对;3错;4对。
  师: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判断吗?
  生1:第1题我在△上2个一圈,2个一圈,正好圈了3个2,我就知道△的个数是~的3倍了。第2题我知道有2个~,★的个数是~的4倍,1倍是1个 2,4倍就是4个2,4个2就是8,所以就有8个★。第3题知道有2个△,□的个数是△的5倍,□有10个,算式应为2×5=10。第4题△有2个,□有 10个,10里有5个2,所以10÷5=2。
  学生纷纷举手。
  生2:他的第4个题判断错了,因为△有2个,□有10个,求□是△的几倍,就应看10里有几个2,列式应为10÷2=5,所以他的判断是错的。
  (三)练一练
  画外音,小黄鹂说:“同学们可真棒!请跟我来,你们看这里有多么美,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吗?”
  1.课件出示:夏季图。(第51页第3题)
  师:同桌2人一组,互相提问题并解答。
  2.同桌讨论。
  3.汇报交流。
  生1:有3只大青蛙,有3只小青蛙,大青蛙的只数是小青蛙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3÷3=1。大青蛙的只数是小青蛙的1倍。
  生2:有4只张嘴的青蛙,2只不张嘴的青蛙,张嘴青蛙的只数是不张嘴青蛙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4÷2=2。张嘴青蛙的只数是不张嘴青蛙的2倍。
  生3:螃蟹有4只,小鸭有2只,螃蟹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4÷2=2。螃蟹的只数是小鸭的2倍。
  生4:小鸭有2只,小虾有12只,小虾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12÷2=6。小虾的只数是小鸭的6倍。
  生5:青蛙有6只,小鸭有2只,青蛙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6÷2=3。青蛙的只数是小鸭的3倍。
  生6:小虾有12只,螃蟹有4只,小虾的只数是螃蟹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12÷4=3。小虾的只数是螃蟹的3倍。
  生7:小虾有12只,青蛙有6只,小虾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我们的算式是12÷6=2。小虾的只数是青蛙的2倍。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给这幅美丽的图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而且都得到了解决。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明天上课再来交流,好吗?
  (四)师生共同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用图表示几倍了。
  生2:我学会了看图提问题、列算式。
  ……
  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可真不简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家庭作业:教科书第51页练一练第1,2题(填写在书上)。
花园  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逆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2.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性格特点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深入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抒写的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都记得这首诗吧,这是一首几乎与我们记忆的起点并存的诗歌,难怪人们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当我们刚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便与一位伟大的诗人结下不解之缘,他就是——李白。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李白?(学生可畅所欲言,包括李白的自然情况、生平、作品、性格等均可。)
  同学们也许更多地了解写诗的李白,其实李白的文章也绝不逊色,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李白的一篇名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疏通文义,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幻灯提示重点字音。如“夫、惭、琼、筵、觞”等。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齐读两遍。
  3.对照注释,借助字典,小组成员间合作,尝试疏通文义。
  4.按小组顺序,每人一句,疏通文义,有疑义之处互相补充修正,教师适时引导,强调重点实词,师生共同完成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
  5.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联系本文题目,你认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主要记叙了李白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于桃花园内,宴请从弟们的情景。
  点拨: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2.课文交代了此次宴会的哪些方面?
  时间、地点、参加宴会的人、宴会上的活动(赏美景、高兴地畅谈、美好的筵席、饮酒、赋诗以及罚酒的规则等)。
  3.在这次宴会上作者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无比的畅快!阳春、烟景、乐事、俊秀、幽赏、琼筵、醉月、雅怀。
  追问:在这些词语中,最能揭示作者畅快原因的词是哪个?
  雅怀。此宴之乐不在于吃喝,而在于兴之雅,情之幽。“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赴宴之人雅;“阳春”“夜宴”,情致之雅;“桃花之芳园”,环境之雅。
  4.“怀”是指思想感情,李白本文之情仅在于乐吗?齐读开篇三句,说一说,本文为什么没有直接以描写宴会开篇,起笔这三句与此次宴会有什么关系?
  开篇三句从大处落笔,强调的是时间流逝之快,生命极其短暂。古人尚知秉烛夜游,何况我们呢?于是有了此次夜晚设宴,之所以夜宴,恰是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开篇三句是此次夜宴的原因。
  四、体会文章主旨。
  春夜设宴,源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悟,你怎样评价李白的这种人生感悟?
  可以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有理有据,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穿插自己的理解,供学生参考。
  本文大概作于开元二十一年,社会背景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社会大环境大体上应是比较清明的。当时的李白大概33岁左右,仕途上虽然并不顺意,但是对自己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热烈的人生之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另外,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因此,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是世俗的及时行乐,这其中虽然有淡淡的哀愁,但这也许是一种“逝者如斯”般的渺小生命面对博大自然时的自然感慨,这里的潜台词应是“不舍昼夜”般的对生命与人生的珍惜,抓紧时间享受美好人生,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热爱与执著,这也应是全文的主旨。
  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齐读课文。
  五、小结,交代文体知识。
  本文语言精练,以骈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表面似乎是在写“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而实际上是由记叙此次夜宴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看似叙事,实则传情,这便形成了“序”。这是一种文章体裁,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后又有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的序。本文就是一篇宴集序的佳作。
  六、作业。
  1.默写课文。
  2.摘抄3—5则古人关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或语段。
花园  教学设计 篇7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如花园景物的对比,冬天般性格的巨人和春天般性格的孩子的对比等。正是在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了。《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尊重个体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阅读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搜集王尔德的资料,搜集有关童话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读课文;(2)查找有关童话的资料,了解童话的类型及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为什么呢?
  是啊,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2.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童话,让学生猜想,实现阅读中的自我快乐,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生纠正读音。
  3.点拨:“允”应读yǔn,不要读成rǔn;“拆”应读chāi,不要读成cāi。另外,“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词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huǒlālā。
  4.小组交流理解词语。重点解释“洋溢、喧闹、训斥、叱责”。
  5.反馈交流,教师重点检查“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的读写。
  6.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指导难写、易错字的书写:“牌”“添”“覆”“拆”“酷”。易错字“添”的右下角是,而不是“小”,引导学生回忆有这个部件的字——“慕”,加深印象,避免写错。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孩子真正有时间把课文读通顺。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
  2.讨论交流。
  本课写了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春意盎然。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3.自由读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产生疑问的地方。
  4.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思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感受,使朗读成为学生探究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悟。
  四、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吧。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设疑式总结,成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且为学生的深入阅读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直入主题
  课件出示巨人的花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巨人的花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巨人的花园》,感受童话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入课文,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为下面看图学习童话的教学策略埋下伏笔。
  二、看图想象,感受花园的变化
  (一)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
  1.出示课件(图片),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园是个美丽的花园。)
  2.图中孩子们玩得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3.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现图画的内容的句子。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4.“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
  5.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6.把你的感悟带到朗读中,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
  7.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花园?(蜂飞蝶舞、百花争艳、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8.同学们看图片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想一想文中的孩子们一边玩一边说些什么。 (这真是一个乐园啊!这里这么美丽,我们要经常来玩啊!)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巨人回来后花园的景象。
  1.出示课件(图片)。巨人回来后,花园怎么样了?画出描写图画的语句。
  (1)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2)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同一座花园,一会儿是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一会儿又是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寒风刺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利用图画学习童话,既能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发挥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呈现巨人的花园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强烈的碰撞,使他们能围绕这一变化进一步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
  三、阅读课文,感受巨人的变化
  1.这么一座漂亮的花园,因为巨人的到来,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寒冷的“雪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谁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原因呢?(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与冷酷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课件出示: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A.他为何如此生气?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这是我的花园,这里的美丽是属于我的,他们会破坏我的花园的。)
  B.他如此生气!让我们可以想象到此时巨人的表情又是怎样的?(怒目圆睁、满脸通红。)
  (2)课件出示: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A.他为什么要砌围墙,为什么要竖这么一块告示牌?(为了不让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
  B.当孩子们想进去玩时,发现一堵高高的墙拦住了进花园的路,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冰冷而无情地竖立在眼前,孩子们,你们感觉到的是——(伤心、难过。)
  是啊,这禁止入内,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孩子们的进入,禁止了欢乐,禁止了美丽)
  C.所以,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时,围墙里边却是——
  (引读: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巨人啊,你这一堵围墙,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寒冷,围住了孤独,围住了荒凉)
  D.当巨人迷惑不解时,同学们,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冬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课件出示: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A.正是他可怕的训斥,使孩子们纷纷逃窜。而与此同时——(引读: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B.巨人赶走了孩子们,但与此同时,他也赶走了——(引说:他盼望已久的春天!)
  C.从巨人叱责的话中,你能想象出他此时的行为吗?(巨人怒目圆睁,喘着粗气,双手叉腰,大声叫喊着。)
  3.面对巨人的叱责和如此冷酷的言语,小男孩非但没有拔腿逃跑,而且——(引读: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1)“凝视”是什么意思?(聚精会神地看,目不转睛地看,精神高度集中地看。)
  (2)同学们,小男孩不说话,就这么凝视着,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他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你知道是什么让你只能拥有冬天吗?那就是你的任性与冷酷呀!是你的自私让你只能承受着孤独与寂寞,你怎么还不醒悟呢?)
  (3)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那是因为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神中看到了(安慰、理解、宽容、劝告、尊重、勇敢、热情)
  (4)过渡: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巨人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孩子们的到来会给巨人带来美好的春天,他的任性与冷酷所能带给他的只有孤独、寂寞、寒冷、痛苦)
  4.现在他终于全明白了,他怎能不感激这个小男孩呢?让我们自由读第9自然段。
  5.当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时,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从那以后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温暖和愉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的同时,得到思想的洗礼。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对语言理解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四、感悟道理,升华主题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3.是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幸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切实得到情感体验。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老师看过王尔德的这篇童话的原文,这个故事原来的结尾是:许多年过去了,巨人变得年迈而体弱。他已无力再与孩子们一起嬉戏,只能坐在一把巨大的摇椅上,一边观看孩子们玩游戏,一边欣赏自己的花园,他常说:“我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
  2.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以后花园会是什么样子,给课文再画上一幅画,写一段话,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
  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图画感悟文本。这则童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画为载体,研读文本,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让学生知道看图学习童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巧用文章行文处的空间进行自然补白。一堂课下来,我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突破了重点,培养了学生语感。
花园  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
  5、文中典故: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三、赏析课文
  1、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
  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四、拓展探究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五、读背课文
  六、课堂小结
花园  教学设计 篇9  花园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页。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写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能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看图搜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交流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你们经常去花园玩吗?生:经常去。出示主题图片。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这是花园的一角,里面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想看看吗?生:想。二、问题探究1、理解图意。师:请小朋友认真看图,看完后四人一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生:图上有4只蝴蝶,有24只小鸟。生: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生: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 师:观察得真仔细。 2、提出问题。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内说说。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小组交流。师:你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生:小鸟只数是蝴蝶的几倍?生:蜜蜂有多少只?生:红花是白花的几倍?教师板书问题,并鼓励表扬。 3、解决问题。师:小朋友,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汇报。生: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6倍。算式是:24÷4=6。生:蜜蜂有8只。算式是:4×2=8(只)。生:红花是白花的4倍。算式是:8÷2=4。教师板书算式。三、体验感悟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了解题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独立解答。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有4个五角星,有16个圆片,圆片4个圈在一起,可以圈4次,所以圆片的个数是五角星的4倍。算式是:16÷4=4。出示“试一试”第2题。学生先读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生:画8个笑脸。哭脸有4个,笑脸是哭脸的2倍,4×2=8(个),所以笑脸有8个。四、实践应用1、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然后在书上填算式。2、先数一数再提问题。3、让学生先搜集正确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合作完成。汇报结果。学生汇报:青蛙的只数是鸭子的3倍。6÷2=3。螃蟹的只数是鸭子的2倍。4÷2=2。龙虾的只数是螃蟹的3倍。12÷4=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读题,选取有用的信息,很多问题是用除法解决的,说明除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课后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与同伴说一说。练习设计:第51页的练一练。板书设计:                 花园
  小鸟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24 ÷ 4 = 6 蜜蜂有多少只?
  4 × 2 = 8 (只)红花是白花的几倍? 8 ÷ 2 = 4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图画,认识桃花、梨花、苹果花;认识桃、梨和苹果,并知道果树一般都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常识。
  2、认识新字“梨、村”,“园、果”是本组学的生字,要注意巩固。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从中体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从春到秋果园景物的变化和果树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从中体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多媒体。
  2、字词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花园和果园呀?《学生:去过》那同学们花园里面种了些什么呢?《学生:花朵,树,草?》对,花园开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鲜花,同学们认识哪几种啊?《学生:玫瑰花、太阳花、紫罗兰、向日葵?》那果园里有什么水果啊?《学生:草莓、橘子、葡萄、西瓜?》好了,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的就是美丽的《花园果园》,板书课题。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二、欣赏花园果园,勾起美好回忆。
  师:“我们马上就要来到美丽的花园和甜蜜蜜的果园了(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图片)你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我们刚从花园果园回来,见到了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学习这一课呀?”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吧!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6页,自己先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确,然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在读课文时请你们分下自然段。
  2、(课件播放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师:老师读得好还是你们读得好呢?通过学完这一课我相信你们会比老师读得还好。有信心吗?(有)
  四、识字。
  师: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词宝宝,(点击课件)师:大家看,你认识这些字词宝宝吗?
  (1)自己借助拼音先读读这些字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2人送礼物)
  3、(点击课件)师:你看,字词宝宝的音节没有了,现在还能读出来吗?(1)同桌俩自己读读看。(2)谁愿意领着大家读?(送礼物)(3)(点击课件)男女生开火车读。(4)游戏:抽读生字卡片
  4、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今天的生字,它就在我们的课题里,请大家说一说是那两个字呢?真棒!请大家看屏幕一起来学习这两个生字吧。
  五、学习生字“园、果”。
  1、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先描红后书写(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字最漂亮?(学生书写)
  5、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6、师生评价。
  六、总结
  1、教师谈话:我们的祖国就像大花园,我们就生活在祖国的大花园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园、果”各一行。
  板书设计:
  3。花园
  果园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1  主要内容
  巨人的花园很漂亮,孩子们都很喜欢去花园玩耍。巨人回来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上围墙,禁止孩子们入内。从此,园子里花草凋谢,白雪覆盖,春天不再降临。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的道理。于是,他拆掉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和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写作特点
  文中通过多处对比的写作方法来展开故事片情节,提示道理:巨人砌墙前和砌墙后园子里景色的对比;巨人砌墙后,村子里和园子里景色的对比;巨人对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以及砌墙后和拆墙后感受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读熟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
  2、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看过的童话故事吧!(学生畅谈)
  是啊!童话故事就像一个奇妙的梦,让我们可以自由地飞翔。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去感受花园的神奇和美丽吧。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神奇的花园
  (一)、检查生字词。昨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相互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认识情况,看看哪些同学读得最好。(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二)、读读课文,想一想:巨人回来之前,花园里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找出描写花园景色的句子,并画上“————”。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1、请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这个园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2、请把你看到的画面讲给大家听,好吗?
  3、这种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快乐、自由、温暖、舒适、幸福)
  4、你能读出这种快乐和温暖的感觉吗?试试看。
  5、美丽的花园,快乐的孩子们。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可惜,这种快乐很快就结束了,因为花园的主人——巨人回来了。巨人回来后,看到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他说了些什么呢?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3——5段齐读一遍。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6、你们觉得巨人这样做好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三、在对比中去体验花园的神奇
  1、不久,冬天来了。这个冬天,巨人过得快乐吗?请自由读读课文第六段,找出描写巨人生活情景的句子,划上“——”。
  巨人孤独的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荒凉呀”
  2、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3、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可巨人的花园里却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读第六段,分别找出描写村子里和花园里景色的句子,并
  划上波浪线。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4、自由地读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村子里:温暖幸福鸟语花香
  花园里:寒冷荒凉孤独寂寞
  5、同一个村子,同一个春天,景色却截然相反,这真是个神奇的花园。请大家带着不同的感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
  6、通过这种对比,让我们体会到了巨人的孤独和花园的荒凉,也让我们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而对比也正是这篇课文中最为突出的写作特点。故事中,作者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除了上面的对比之外,你发现还有哪些对比呢?请从文中找找看。
  砌墙前和砌墙后,园子里景色的对比: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
  砌墙后和拆墙后感受的对比:
  巨人孤独、的度过了漫长的寒冬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天年的.冬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7、像这真是一座神奇的园子,一堵围墙就令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巨人为什么要砌这堵墙?(不让孩子们去园玩耍)巨人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他却孤独的度过了漫长的严冬。而且,花园里也是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冬天怎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拆掉了围墙。拆掉围墙后的巨人,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
  描写巨人感受的句子。
  拆墙后: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8、你能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吗?试试吧!
  (砌墙后,巨人的生活是孤独、凄凉的,朗读时我们要读得低沉、缓慢;而拆墙之后,巨人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我们就应该读得欢快、热烈一些。现在请大家带着不同的感情去读一读第6段和最后一段。)
  四、小结
  从这种对比中,我们发现,这围墙不仅使园子由美丽变得荒凉,更让孩子们远离巨人,让巨人失去欢乐。所以,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下快乐幸福的人,就应该走进孩子们中间,也让孩子们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去。
  五、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砌墙前:自由快乐温暖舒适幸福
  砌墙后:寒冷荒凉孤独寂寞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砌墙前的花园是什么样的?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砌墙之后的花园又是什么样的?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凶恶、自私的巨人
  (一)、当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生气的把孩子们赶起了,请找出他赶孩子们时说的几句话:
  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
  (二)、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这几句话都用上了什么标点符号。
  1 、感叹号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样的语气?(强烈的语气)
  2 、你能读出这种强烈的语气吗?这三句话的语气一样吗?(一次比一次严厉) 3 、巨人大声斥责孩子们时,一定很凶吧,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什么样的神态吗?(学生想象、交流)
  4 、谁愿意模仿巨人的语气神态来表演一下。
  (三)、议一议:你觉得巨人做得对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三、回归善良的巨人
  (一)、当巨人第二次把孩子们赶走后,还有一个孩子没跑,请你想象一下,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做人不要太自私自利......”
  巨人,这个冬天你过得快乐吗?
  巨人,虽然你拥有整个花园,可你过得快乐吗?
  (二)、不仅那个小孩子的眼睛会说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会说话,信不信?例如:
  上课时,我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老师就会用眼睛对我们说——
  回答问题时,当我们太紧张,一时回答不出来,这时候,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又会对我们说——
  当我们拿着试卷请爸爸妈妈签名时,爸爸妈妈会看看试卷,看看我们,那双眼睛仿佛在向我们说——
  (三)、最后,巨人明白了什么?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1、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没春天”的。读读课文6、7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没有孩子的地
  方就没有春天。”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
  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天年的冬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花园里草翠花开,孩子们的欢笑合花园增添了不少春意。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3、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有孩子,花园里便生机勃勃;没有孩子,花园里便一片荒凉,让我们去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吧。
  4、齐读6、7自然段。
  (四)、巨人终于从花园的变化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拆掉围墙,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感到无比幸福,你能带着这种幸福感把最后一段读一读吗?
  (五)、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快乐应与人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
  要知错就改自私的人是没有快乐的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快乐
  巨人的花园是大家的花园
  四、小结:生活中,我们也有过巨人这样的经历吗?例如:当你带来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时,同学们向你投来羡慕的目光,当你有一个有趣的玩具,同学们表现出渴望看一看的兴趣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五、作业
  (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想象一下,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会是怎样的,把你所想象到的写下来,并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大家的花园》
  草翠花开欢笑春意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快乐应该与他人分享
  美好的东西也应该与他人分享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大小。
  2、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出示小猪)
  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
  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学习活动
  教师:花园铺好了,漂亮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
  这个花园是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呢?
  1、小朋友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教师: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错
  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三、引导实践
  1、教师: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园的大小?(数正方形)
  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放上去,再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数是不是太麻烦了,
  你们还有其他更简单更方便的办法吗?
  2、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鸡、小兔、小猴、还有小羊的花园,我们来试试算算他们的花园都有多大?
  3、幼儿尝试。
  通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园的面积有多大?并把结果记录在里。
  4、讨论、交流
  (1)你算的花园有多大?你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2)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错?
  (3)你觉得谁的办法最好?(做标记、标数字)
  5、再次尝试:
  用一边数一边做记号或标数字的方法,准确得出花园的大小。
  6、总结:原来他们的花园虽然形状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大小都一样。
  四、比较大小
  1、教师:小兔和小公鸡看到小动物们都设计了一样大小的花园,又给自己的花园做了修改,
  还铺上了漂亮的颜色,你们想不想看看?
  (教师出示两个相同个数三角形、不同个数正方形的花园)
  可是他们却吵了起来,小兔说:“我的花园大。”小公鸡说:“我的花园才大呢!”
  小朋友我们来给他们帮帮忙,到底他们俩的花园谁的更大一些呢?
  2、说说两个花园与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3、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呢?
  (分别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填在相应的.里
  4、幼儿猜测谁的面积大
  5、教师验证结果。老师将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来,放成上下两排做对比,
  得出小公鸡的花园要比小兔的花园大。
  6、给小公鸡的花园打上~~,给小兔的花园打上~。
  五、幼儿练习
  (引导幼儿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个数都不一样的花园面积)
  1、教师:小公鸡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可不服气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园上加了两个三角形,
  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个正方形,现在我比你多两个三角形,这回我的花园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
  小朋友,小公鸡的花园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吗?请你们赶紧仔细想一想。
  2、幼儿回坐位操作练习后猜测大小
  3、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引导幼儿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个正方形的大小)
  4、给小兔也加上一个五角星。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及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扫清文中字词障碍。另外,将自学字词过程中得出的心得加以记录,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2.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就课文内容提出具体问题,待到课堂集体解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第三单元都是什么题材的文章? 童话 (板书)
  2、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一篇童话 《巨人的花园》 (板书)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 (PPT)
  3、师:这篇童话的名字有意思,一看便知道这是篇童话,为什么?
  (生 : 巨人 )
  (出示PPT:巨人与孩子们玩耍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2、出示三组词语(出示PPT)
  ①自读词语,读准红色字
  ②三组词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巨人 指名读、分组读(边读边想象)
  第二组:花园 齐读
  第三组:孩子们
  ③检查字词预习,写生字详解“洋溢”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字词 能说说“洋溢”的释义吗?(生回答)
  “洋溢”详解 (出示PPT)
  溢→洋溢→充满→出示句子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这句话中什么满出来了?
  师:连整段话帮助理解“洋溢”
  指名读:从前……那里玩。(出示PPT)
  ④(出示PPT)
  师: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 春(鲜花盛开)
  生:鲜花盛开的春天 夏(绿树成阴)
  师: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 秋(鲜果飘香)
  生:绿树成阴的夏天 冬(白雪一片)
  (再次出示PPT)
  师:难怪课文里说……
  生: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这篇童话,你对主人公有什么大致的印象?
  生:自私、冷酷、任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它那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语音,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巨人的花园》,看看那儿还发生了哪些有趣和神奇的`故事。
  师:大家还记得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回忆一下,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冷酷,自私)
  二、再读课文,指导演读,体会情感。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巨人印象深刻,那是什么让你们对这巨人有这些看法的呢?
  我们还需要细细地来读一读这个童话,先看看故事的开头。
  1、巨人哪儿去了?(旅行) 引出“孤独的巨人”
  2、巨人回来如何对待欢快的孩子们?
  读3-8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一划。
  3、出示PPT三句巨人斥责孩子(们)的话。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师提醒:标点,巨人分别在对谁说。
  师:如何读好这三句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内心世界,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出示加有提示语的三句话)
  指名读——全班读
  师:如果你是巨人,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分句指名回答)
  4、演一演
  请3位巨人分别演说这三句话!
  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扮演孩子们!(扮演孩子们让同学们有不同的反应)
  ①出示第一句话:“允许你们到这儿玩的?都滚出去!”
  师:好凶的巨人,我们“四处逃散”
  师:从此已经是春天了,巨人的花园里还是......
  生: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师:一个早晨,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花园,这时花园变得……
  生:草翠花开
  ②出示第二句话:“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师:这时,巨人的花园里……
  生: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③出示第三句话:“你赶快滚出去!”(师生评价三位巨人的演读)
  5、抓住童话的特点
  ①师:读到这儿,演到这儿,我们再一次读出了一个……
  生:自私、冷酷的巨人
  师:是啊,这样的巨人却拥有那么美丽的花园,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短短的一个季节里,巨人的花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PPT图,总结引出神奇的花园,神奇的童话——童话的特点)
  ②师:和花园一样神奇的还有故事的情节(出示PPT)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看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巨人又和孩子们玩到了一起?
  师:是谁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
  生:小男孩。
  师:这个小男孩可真神奇,他站在树下一伸手......
  生: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③通过“男孩一伸手……”强调童话的特点——神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依次出示PPT)
  A.男孩在凋谢的鲜花上一伸手→ 生:鲜花盛开
  B.男孩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 生:绿树成阴
  C.男孩在覆盖的冰雪上一伸手→ 生:草翠花开
  师:多么神奇的一个小男孩呀!他不仅神奇还很勇敢,当其他小朋友纷纷逃窜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师: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男孩什么都没说,却在告诉巨人什么?
  他分明在说 :A.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快乐是要与人分享的;
  C.再这么任性春天将永远离你……
  师: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心想:孩子你都知道这些道理,我感到真……
  生:惭愧、自责……
  三、小练笔。
  师:现在的巨人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师指名展示。
  四、总结。
  师:明白道理后的巨人,变得……
  生:快乐、宽容、热情……
  师: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幕(出示图片)
  这真是个……
  生:奇妙的童话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孤独 孩子 快乐
  自私 ——————→ 宽容
  冷酷 春天 热情
  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着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
  之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巨人要赶走孩子们? 2.为什么男孩一伸手桃树就绽出绿芽? 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也体现了孩子自主预习的成效。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设计理念】
  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有孩子的快乐的、阳光明媚的花园,巨人的训斥从而带来的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冬天的故事情节,进而领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一文章主旨,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课题】
  1、紧扣“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抓住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美丽。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感悟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童话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
  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引领,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童话王国,欣赏了童话优美的语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九课《巨人的花园》,进行我们的心灵之旅。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曾经是一个——(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图片)
  巨人的花园也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充满欢笑的花园)引读: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二、走近巨人,研读“冷酷”。
  师:多美美丽的花园,多么美好的春天。可是,巨人却不喜欢花园里的客人,总是训斥他们。
  1、巨人第一次训斥孩子。
  师:你能快速找到文中巨人训斥孩子们的三句话吗?浏览课文
  3-8自然段,用直线画下来。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1)师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在巨人的心目中,只有——花园,没有——孩子们。
  只要他一出现,孩子们必须马上从眼皮底下——消失,用上句子中不文明的一个词语就是——滚出去。
  (2)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怎么想,说话时是什么样子?(从眼睛、手势、脸色各方面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
  (3)你来当一次巨人----
  2、巨人第二次训斥孩子。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屏幕随机出示)
  (1)师:“好容易”,其实意思是——(好不容易)。他盼了多长时间?(好几个月)
  (2)请大家看屏幕,这两句话都是在写巨人——斥责孩子。都是写巨人巴不得孩子早点——消失。但是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预设:第一次是说,孩子们来这儿——玩,第二次却说,他们是在——胡闹。
  师:你认为孩子们在胡闹吗?
  (3)明明孩子们是在玩,为什么却说在胡闹呢?我请同学读读这一片段。其他同学猜一猜,巨人当时心里会怎么想?
  屏幕出示: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预设:没我允许你们来这儿玩的;你们真是屡教——不改;春天是很宝贵的,我不希望你们来捣乱;我的好心情都被你们破坏了。
  师:想到苦苦期盼的'春天,极有可能就这样流逝掉了。巨人非常非常的生气,又一次斥责孩子,读——
  3、巨人第三次训斥孩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理解叱责。
  (2)已经对你们发过脾气了,这个小男孩竟敢不听,巨人此时会——
  叱责道————
  4、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自私,冷酷、任性,不让孩子来他的花园)
  师:是的,巨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课文开头写巨人外出履行了,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王尔德在原文中写道:巨人没有别的朋友,只好到妖怪朋友科尼西家去串门,这一住就是七年。在朋友家里,他的交谈是要受限制的,接着他决定回自己的城堡了。
  引读:正是这个自私冷酷的巨人,当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得时候,他生气地说----当孩子们悄悄钻进花园,为花园增添春意时,他又发了脾气----当那个可爱的孩子未曾离开,他就呵斥道----
  三、品味“荒凉”,研读变化。
  1、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如果你就是村里的孩子,有一天你很想到花园里去玩耍,可是你看到了高高的围墙,看到了这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你会怎么样想呢?
  师:曾经,我们与这里的鲜花朝夕——相处;曾经,我们在这花园里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可是今天,我们只能望“墙”兴叹,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离去。
  (2)同学们,这高高的围墙,这无情的告示牌,除了禁止了儿童入内,还禁止了什么入内呢?请大家捧起课文纸,自由读第6自然段。
  预设: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3)师:而此时此刻,围墙外是什么一幅模样?
  预设: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师:看来,一堵围墙隔开了两个世界。
  填空:围墙外面是鸟语花香,里面是,外面是笑脸,里面是,外面是温暖,里面是。
  指导朗读:师:你觉得这儿的两句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得有味道?
  屏幕出示: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预设:春暖声音响亮一些,快一点,寒冬低沉一些,,慢一点。
  (4)屏幕出示: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于是,巨人拥有的只能是----(孤独),只能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一个人忧郁地想——
  (播放风声)你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他就这样的冷----
  (5)师:春天不来没关系,花儿草儿不来没关系,有人来了,请看原文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蓝得严严实实,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假装,随后他们还逸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应邀而至,穿—身毛皮大衣,他对着花园呼啸了整整一天,把烟囱管帽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三个钟头他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来。他浑身上下灰蒙蒙的,呼出阵阵袭人的寒气。
  师:这里是谁的世界?
  这里是——冰的世界
  这里是——雪的世界
  这里是——北风的世界
  这里是——冰雹的世界
  有了这四位先生在园子里奔跑呼啸,巨人的这座花园肯定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寒冬腊月,巨人当然会被冻得——瑟瑟发抖,缩手缩脚。他一次次赶走孩子,一次次享受——鲜花凋谢,枝叶飘落,冰雪覆盖的孤独与寒冷。
  四、感悟神奇,研读孩子和春天的关系。
  1、孩子,春的使者,春天的代言人。站在树下的小男孩可创造了奇迹。默读8-11自然段,静静地读,静静地想:小男孩创造了哪些奇迹?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出这样几点:
  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使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使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2、想象:小男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他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师:看着小男孩纯真的眼神,巨人仿佛读懂了这一句句无声的劝告,他心里感到——火辣辣的。他感到后悔——莫及。感到羞愧——不已。
  3、重点研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聚焦中心句,定位核心词。
  启动你们的慧眼,找出段落中能体现本段中心意思的一句话。汇报,贴出卡片: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能再快速找出句子中的两个关键词吗?(孩子春天)
  师:孩子,春天,春天,孩子。拥有孩子,他就能享受春天,赶走孩子,他就失去了春天。王尔德在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问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丽的事物感动而流泪。
  于是,王尔德感动地写下了------(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巨人枉然大悟--------(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那么,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鲜果飘香的秋天、快乐、分享、幸福、宽广的胸怀、无私)
  有的地方就有快乐。(宽容、友善、热情、温暖)
  (2)小结:孩子们,有人说,童话会帮助我们实现‘心灵天鹅’的高贵飞翔。浸润在《巨人的花园》这道温润的鸡汤里,我们又体验了一次飞翔的快乐。
  五、回归故事,体验幸福。
  1、师:从此,巨人拆除围墙,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会怎样和巨人玩耍呢?
  屏幕出示: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2、(背景音乐《绿色花园》)师生感情读结尾。
  3、师:孩子们,童话故事就是这样,在优美的语言中,描绘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就像小河一样弯弯曲曲,长长的小河中,潜藏着一课闪光的试金石,那就是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
  4、今天这条小河的拐弯处,都漂浮着一片绿树叶,谁为小树叶找到正确的位置?出示卡片,学生贴“欢乐”、“孤独”、“激动”、“火辣辣”、“幸福”,回顾故事内容。
  5、故事结尾,巨人感到幸福了。他的幸福来自于——(他让孩子们来花园玩了,他与孩子们分享快乐了)你认为快乐是——幸福就是——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布雷顿
  想得到幸福、快乐,就不要计较太多。---郑艳华
  六、总结:
  课后,愿我们继续徜徉在童话世界,向着心灵天鹅的梦想,继续飞翔!
  【板书设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9、巨人的花园
  草翠花开
  漂亮
  隆冬冰雪覆盖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乐园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彩,按照不同感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3、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彩,按照不同感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过程:
  1、导进;同学们,今天又到了游览语文百花园的时候了,我们快看看,这座百花园里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让我们欣赏?请你浏览一下,看看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新课:
  (1)了解词语具有感彩:
  ①读词语,思考每组的两个词语感彩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读读“泡泡”里的话。
  “带有赞许、喜爱的感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厌恶、憎恨的感彩”的词语叫“贬义词”。
  ②你能读读下面的词语,给词语分类吗?
  褒义:真诚善良视死如回心急火燎
  贬义:凶残虚伪暴跳如雷贪生怕死
  拓展:
  A除了以上这些词语,你还能写出几个褒义词、贬义词吗?
  B除了褒义词、贬义词以外,还有一些介于中间的词语,叫“中性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学习写读书笔记
  ①阅读125——127页内容,你学懂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A阅读宁宁和丫丫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熟悉两种批注方式:眉批是写在文章上方的空缺处,旁批是把自己思考或体会写在文章旁边的空缺处。
  做批注好处:对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言表达都有益处。
  B阅读阅读平台
  先自己把故事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再看一看别人的批注,对照一下自己的熟悉
  最后,另选几处有感慨的地方,尝试进行眉批及旁批。
  C拓展:
  阅读需要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有哪些种批注呢?
  ①写感想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想法
  ②质疑式批注:把读书的疑问记录下来
  ③评价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后对文章褒贬看法
  ④补充式批注: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
  ⑤联想式批注: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D阅读一篇短文,交流自己的批注。
  独立阅读,写批注
  小组交流,相互学习
  (3)积少成多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业:阅读一篇短文,做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进:
  同学们,读了本单元的课文,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国志士们的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也想说些什么。经过这么长的预备时间,大家分小组搜集了资料、写稿、进行了演练,今天我们就汇报。
  (二)新课:
  1、提出要求:
  演讲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气、语调、手势和演讲内容协调。朗读时,留意读出作品的情感与语调。
  听众: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以红花的形式给出评议。评出本班此次演讲活动的优越者。
  2、演讲、评议
  ①抽签。
  ②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演讲。
  ③群众评委评议:
  演讲题目内容形式
  观点条理感染力新奇情感表演辅助手段
  3、评出本次活动的优越者。
  4、活动总结
  作业:写一份活动总结,扼要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写出大家的收获与感受,还可以写一写以后开展活动的想法。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课时(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选材
  2、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怎样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进:
  同学们,上星期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以为最好的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拿来,进行展示。今天,我们把大家拿来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开展一个绘画、摄影作品展览,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欣赏,选出最能感动你的作品,并试着把它先容出来,谁先容的好,谁就被评为“最有品位的观众”。
  (二)新课:
  1、指导选材
  ①提问:要想成为最有品位的观众,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②引导学生熟悉到选材的重要。
  请2——3位同学展示自己选好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相机指导: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③大家尝试用发现的眼光重新欣赏自己中意作品的特点。
  2、指导怎样先容
  ①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发现自己最中意的作品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你选它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来向评委们先容这幅作品。
  要想先容得好,哪位同学能说说,你以为在先容过程中应留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按照一定顺序先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先容得要具体。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随机板书以上要求
  ②明确重点要求:
  你以为这些中哪一项任务最难完成?(内容具体)
  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到具体?
  看我们书112页下有一幅插图,我们能一起先容一下吗?先自己观察,练一练,想怎样说具体。
  请一位中等同学说。同学们评议。
  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重点指点:要想说具体,就要认真观察图上人物动作、神态,加自己的想象,他在什么情况下做的动作,他说了什么?
  让这位同学在大家帮助之后,再次先容这幅画。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幅画的内容说具体?
  引导学生总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公道。
  展开想象,再自己先容这张画或照片,看谁说的生动、具体。把说的内容动笔写下来。题目自拟。
  作业:完本钱次作文。
  板书设计:写一幅绘画、摄影作品
  1、按照一定顺序先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2、内容具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公道)
  3、感受真实。
  第四课时(作文评改)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欣赏,培养学生的作文爱好,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互相欣赏,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进:激发爱好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最有品位的观众”的评选工作。
  (二)新课:
  1、明要求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2、展示赏析
  (1)出色题目展示。出示学生的习作题目,请大声读读题目。
  (2)出色内容展示。
  ①小组赏析。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足的片断,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断,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
  ②集体交流。
  请各组推荐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片断。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演示,划出出色的地方。
  欣赏一二篇完整的文章,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3、修改完善
  上面这些同学已经获得“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其他同学想不想当?好文是改出来的。
  ①示范评改
  出示一个片断,师生共同修改。
  ②自主修改
  请同学按照“四读自改法”(出示“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往多余的内容;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进行自读自改,有困难的可以请别人帮出出点子。。
  ③自我展示
  请同学对修改得较满足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说说自己哪个地方改得好,要留意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改),并为自己组员打分。各组除刚才已获得称号的同学外,另外分数最高的同学也获“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
  板书设计
  修改方法
  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
  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往多余的内容;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花园  教学设计 篇16  课 题: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1、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2、课文教学录音带或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
  3、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中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世界真吸引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
  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是花园里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c、找出生词所在的句子,反复朗读,注意体会生词的意思。
  d.指名读课文,读后相互评价,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质疑问难: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请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就上节课提出的“巨人拆除围墙前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象:从这些段落或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1、小组分角色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交流对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基于对课文认识的加深,再读课文。
  三、总结交流,揭示道理
  1、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可以是朗读方面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童话后想到的事情。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小结和引导。
  2、播放录音或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像边思考这个童话说了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
  四、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读课后“资料袋”,谈谈读后了解了些什么。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从这篇课文印证“资料袋”中说的童话的特点。
  3、读后,可以与同学合作表演片断,还可以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阅读:
  • 《花园》教学设计(通用14篇)
  • 《花园》教学设计(精选11篇)
  • 花园  教学设计(精选7篇)
  • 花园  教学设计
  • 《花园》教学设计
  • 《美丽花园》教案(精选13篇)
  • 巨人的花园教案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花园教学设计
                             
                   
                   
                     
                            花园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