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回复: 0

《荷塘月色》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2篇)
《荷塘月色》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
  (1)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荷塘月色》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三)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荷塘月色》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
  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二)学生默读,循声、寻声。
  引导学生沿着声音的主线,找出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三)师生交流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四)听范读,为有关声音的语段分类,并分析其表现特色(作用)。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A、实写环境(衬托)——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虚写环境(含人物)——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C、直接揭示人物心情——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通感(借用,写环境)——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E、实写人物(衬托)——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闫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F、虚写人物(含环境,衬托)——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五)探究《荷塘月色》泼墨于声音的复杂原因及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为何在题为“荷塘月色”的1407字中用了近400字的笔墨来写声音呢?
  1、教师准备(据学生情况取舍,学生尽言则不言,以补充、点拨为要,重点分析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1)物理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夜晚视觉不若听觉,写夜景的文章中自然有许多关于声音的描写
  (2)心理学。
  ①声音的力量:张飞长坂桥取胜靠的是雷鸣般的声立现代战争中有噪音武器声音虽无形,但对人的精神(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物理一生理一心理—义理(喜怒哀怨,扬抑)一辞章声音的发生是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感精神,最后表达于笔端。
  (3)哲学。
  万物之间的矛盾:声音即不同物体之间矛盾、摩擦、碰撞、交流、共振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天然隐喻意义声音和谐与否便可反映社会关系和谐与否
  (4)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沿袭与历史流变)。
  《礼记8226;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朱自清先生笔下有声、有音、有乐,并且明确地传达出对乐的向往与追求。
  (5)社会政治影响。
  (6)思维丰富的必然结果。
  (7)噪音与乐音。
  2、师生讨论。
  师:中国古今文人以扬弃现有价值或追求高远理想为己任,因而常对现实不满由于不为世所容或互生厌弃,便于苦闷之中静观万物,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对世俗声音的敏感已成为潜意识,于是有意无意地逃避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朱自清对尘嚣的观照和逃避是此文冰山水下的部分,这成就了《荷塘月色》最独特的魅力:在以视觉意象为主体的世界中穿插声音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写景,由味觉到听觉;“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写景,由视觉到听觉这两句是潜意识支配促成的妙境!寻觅耳中圣地,获得眼中净土朱自清笔下的声音有乐音,有噪音对乐音的钟情隐喻着对和谐的向往,对噪音的厌弃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
  在现实与美好理想背离的境遇中,愤青式的无谓的粗豪不若寻觅宁静呵护幽情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远高于也理应高于现实
  (六)学生自由朗读。
  (七)布置作业。
  品读杜牧《题禅智寺》或自选一首有声音描写的古诗词赏读。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学习程序
  ★阅读训练
  一、背景学习  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有人评论:(作者) 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 (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参加革命和,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1]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nbsp&nbsp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nbsp&nbsp
  一、教学目标 &nbsp&nbsp
  1、&nbsp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nbsp&nbsp
  2、&nbsp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nbsp&nbsp
  二、教学重点&nbsp&nbsp
  1、&nbsp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nbsp&nbsp
  2、&nbsp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nbsp&nbsp
  三、教学程序&nbsp&nbsp
  课前:①&nbsp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②&nbsp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nbsp&nbsp
  课堂:①&nbsp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②&nbsp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nbsp&nbsp
  课后:①&nbsp整理课堂笔记&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②&nbsp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③&nbsp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nbsp&nbsp
  四、教学过程 及阅读训练资料&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nbsp&nbsp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nbsp&nbsp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nbsp析:淡淡的哀愁。)&nbsp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nbsp&nbsp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nbsp&nbsp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nbsp&nbsp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nbsp&nbsp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nbsp&nbsp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nbsp&nbsp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nbsp&nbsp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nbsp&nbsp
  &nbsp&nbsp&nbsp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nbsp&nbsp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nbsp&nbsp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nbsp&nbsp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nbsp&nbsp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nbsp&nbsp
  一、月夜出门&nbsp&nbsp目的:看月下荷塘&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小路:曲折、幽僻、寂寞&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总写荷塘月色&nbsp&nbsp树:蓊蓊郁郁&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月光:淡淡(景物色调)&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心情:淡淡的哀愁&nbsp&nbsp
  二、漫步小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nbsp&nbsp
  勾勒荷塘轮廓&nbsp&nbsp直抒胸臆&nbsp&nbsp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心情:淡淡的喜悦&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叶&nbsp&nbsp多、生意盎然:田田&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美:亭亭、舞女的裙&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颜色:点缀着些白花&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塘&nbsp&nbsp荷花&nbsp&nbsp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亮:明珠、星星&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香:渺茫的歌声&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nbsp&nbsp
  三、细写&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荷水:脉脉&nbsp&nbsp
  &nbsp荷塘月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叶子:更见风致)&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雾:薄薄,似牛乳&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似轻纱&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景物的角度,反衬:&nbsp叶子与花:似梦&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月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树影:黑影、倩影&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与影:不均匀、和谐&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名曲&nbsp&nbs
  [1] [2] 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朱自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朱自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朱自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朱自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朱自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朱自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朱自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朱自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朱自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朱自清的行踪,请看朱自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朱自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朱自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朱自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朱自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朱自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朱自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朱自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朱自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朱自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朱自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朱自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朱自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朱自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朱自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朱自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朱自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朱自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朱自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朱自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朱自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朱自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朱自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情景交融、通感、动词、叠词。
  2、能力:理清结构、感受语言美。
  3、情感:感受意境美,体会作者全心自由的状态和情感。
  【说明:我们现在给考生的这份简案是将详案进行了缩减,保留了总体思路和每个环节的关键词,但大家在写简案时的风格各不相同。只要保证能把大体授课思路写得自己能清楚,并能在讲台上顺畅演绎出来,就是好的简案。在考场上写简案时,目标可以不写,只用三两个名词把最重点要解决的知识点放在教案最前即可,如“情景交融、通感、动词、叠词”。】
  二、重难点
  1、重:情景交融;
  2、难: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MV,解析课题“荷塘”“月色”,到底美在哪里。
  (二)初读(朗读指导)
  1、朗读全文,想象画面。
  2、师范读,让学生画出并评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品读(语言美)
  1、指名读。品荷花美。
  (1)比喻:舞女的裙,静中带动
  (2)拟人:“袅娜”,姣美
  (3)通感:渺茫的歌声,荷香飘逸
  (4)品动态美:一丝颤动——凝碧的波痕
  2、指名读,品月色美。
  (1)比喻句:牛乳——月下荷花的清新、月色的朦胧
  (2)黑影、倩影:借相关事物,形象化
  3、品评动词、叠词。
  (1)师引导关注小词:“泻”——月光酣畅淋漓,写活了。
  (2)学生按照方法,点评其他。
  【说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尤其是不同层次的阅读这个重点环节,考生如若觉得一些过渡语和引导词,或者特别新奇的想法,不写详细就不能顺畅表达,那就在保持整体环节次序进行的过程中,在某一小步骤上,详细标明此处老师该如何用话述,如“默读,找思路”这个步骤,就可以在下一行稍详细写上给自己的备注:“如果说论据是诸多散落的珍珠的话,还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才能做成项链,论据才能更好地来证明论点。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证明“敬业”这一论点的?”】
  (四)争鸣(探究情感)
  1、听录音,进意境。
  2、介绍写作背景,论点:此时的朱自清,心情如何?小组讨论,出示其内心独白。
  (五)拓展(改写)
  1、配乐朗诵,摘抄、背诵。
  2、改写:把散文改成诗歌,或给散文配上一副水墨画;小组。
  【说明:一些只用关键词代替,就能在讲台上演绎说它背后内涵的内容,只在简案上写出代表性关键词即可。如上边的辩论,考生可不必写这么长的两段引语,只简写为“梁‘木匠—政治家=价值同’、拿破仑‘元帅—士兵’小组辩论”即可。我们建议大家多写简案,多去构建自己的“代表性关键词”系统,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
  课后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历来颇受人称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向来是重点讲解篇目。然而,看过很多老师的讲解,都是讲重点放在了4到6这三段经典段落上,虽说老师的讲法各异,不乏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者,这三段还是有些被“讲烂了”的意味。而作为这篇课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较多的部分,其实也同样是精品,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样的经典语录便出自这篇课文的第三段。
  因此,我在准备这篇课文的讲解时,不从名段切入。我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握,并且把回忆江南采莲事这个部分放在了前面讲。在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宁静的原因时我再进行适当补充。另外第一课时,我本来还设计了仿写环节,即在讲解第三段时,让学生们仿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弄清楚它前后的对应和对比关系,学生们不难仿写出很好的句子。遗憾的是,在试讲过程中,有时间限制,我未能安排好时间,将这个环节放进去。
  美文美读,《荷塘月色》写得如此之美,正适合这样的教法。反观我在上这个课时,却是将读的环节设计过少,既没有名家朗读,也没有自己的范读。另外,这篇课文如果能够配上适当的图片和音乐来讲,效果也应该更好。我之前倒是想到这一点,后来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PPT来也就放弃了。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课下来,我说话的语气太平淡,显得很没有激情;又多说长句,不便于学生的接受。
  总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节课讲得固然有可取之处,然而,更多的是缺陷和不足,接下来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
《荷塘月色》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荷塘月色》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教学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自清。(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xx年入高等小学,19xx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3.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课文多媒体文件,学生欣赏课文,正音正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学习课文朗读方法。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意境。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 写夜赏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4~6段) 写荷塘美景(主体)(景);第三部分(7~10段)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况,回归现实(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一)情语1.课文的“文眼” 是哪一句话?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明确:家──小路──荷塘──家。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4.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7.课文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二)景语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明确: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浮”“洗”“画”等。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艺术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篇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2.景物描写细腻委婉、生动形象。3.语言素朴优美,遣词造句十分准确贴切。4.师生互动,品味课文“自然新颖”的语言。如:“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四、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4~6段;2.学习课文的语言,写一篇文章,重点写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荷塘月色》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上海
  注释:
  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14、作业
  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的思想内容更觉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用得绝佳,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三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推荐阅读:
  •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3篇)
  •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精选14篇)
  • 《荷塘月色》 教案(精选16篇)
  •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5篇)
  • 《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6篇)
  • 《荷塘月色 》教案(通用16篇)
  • 荷塘月色教案
  •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1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