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通用16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与学生谈论很熟悉的《西游记》,主要人物是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被今天的科学家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克隆”。
  板书课题,克隆。
  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
  2、你们从课题中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有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
  3、交流:
  (1) 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 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顺序是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接着介绍了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最后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 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四、理解感悟第二段(3-5自然段)
  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1、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克隆的“神奇”?
  2、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重大意义?(小组讨论解答)
  五、理解感悟第三段(6-9)
  默读6-9自然段讨论并解答
  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
  六、作业:收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8.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2  课题: 8、神奇的克隆      第2课时  
  评析与修改  
  教学  
  目标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常识。   
  发展  
  目标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难点  
  预测  
  引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助学预案  
  交流有关克隆的报导。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活动  
  教  学  内  容  
  评析与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导入  
  一、复习。   
  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听写生词。  
  师生互动  
  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2、学习第二段。   
  归纳说明方法。  
  相互交流。  
  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归类: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板书  
  设计  
  无性繁殖  
  克隆之谜  
  造福人类  
  作业  
  设计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反思  
  与  
  重组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将自己从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本组成员听。)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4  一、激趣导入感受神奇
  1、听儿童歌曲《猴哥猴哥》找出歌词了的克隆现象。
  2、揭示课题
  生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出示:克隆定义——克隆实验——克隆研究造福人类
  2、复习课文1-4自然段,自行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比赛。
  三、精读课文感悟神奇
  1、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a.交流
  b.视频观看克隆过程
  c.看图片,谈意义
  2.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造福人类:
  a、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
  b、挽救濒危物种。
  c、培植人体“配件”。
  出示: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⑥极,最;⑦绝对。
  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理解“制造”“配件”“装配”
  3.交流“克隆”的利与弊。
  板书:造福人类
  4.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克隆专家,你想克隆什么呢?为什么要克隆它?
  (1)想法要奇妙(2)表达要有条理(3)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a.生写
  b.交流
  四.总结课文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想象没停止,课后请同学们把对克隆技术的了解与展望跟身边的人分享分享。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5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说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常常在危急时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气,就能变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孙大圣的这个本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同学们还记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吗?(指名回答)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感受这“神奇的克隆”。(板书课题)
  二、研读事例
  1、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特别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师相机板书)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生自由读)
  3、首先,来看植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生介绍)
  4、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其它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
  (生表述,师相机指导、点评)
  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
  (指读第4自然段)
  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先天具备,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指读每5自然段)
  7、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
  (板书:造福人类)
  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四、展望前景
  1、课文中只列举出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板书:省略号、前景诱人)
  2、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
  (出示小黑板)
  异想天开: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____……
  五、板书
  《神奇的克隆》
  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造福人类    前景诱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6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科技之光”安排了三篇课文:6《梦圆飞天》、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8《神奇的克隆》。第6课神舟五号飞天的场面描写很震撼人心,值得让孩子们在欣赏中积累;第7课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8课《神奇的克隆》,觉得挺简单的一篇说明文,教什么呢?研读教材之后,决定围绕逗号、引号、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练笔几方面进行。
  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了解了克隆知识,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了分号的用法;第8自然段引号的学习时,通过替换词语学习的方法理解学习引号特殊含义的用法。全篇课文学完了,我引导学生通过选择的学习方式学习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和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懂得了这些说明文的知识,我非常满意。
  课本上清清楚楚写着,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因为这是学语文,我没在克隆这个词的定义上纠结。可谁知接下来的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这篇习作中,学生们竟写的五花八门,让我不可理喻。有的同学想克隆钞票,有的想克隆衣服,有的想克隆纸张,有的想克隆房子,有的想克隆粮食,有的想克隆真爱,有的想克隆学习用品,有的想克隆太阳能汽车等。看过之后,我很生气,学生们这是怎么了,钞票要克隆,印钞机不就闲置了;衣服要克隆,服装厂不就倒闭了;房子要克隆,建筑工人不就下岗了吗……
  静下心来想想,我“高估”了孩子们。这又让我想起了第4课《早》中“私塾”的教学。当时,我问孩子们“私塾”是什么意思,学生照本宣科,解释的很好,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可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难倒了这帮聪明伶俐的小孩们,“私塾是个人办学,那我们的学校是谁办的?”这个小问题可难倒同学们了,一阵静默之后,许睿说:“是校长办的,并且她雇佣了好多的老师。”好家伙解释的还挺具体的,我笑着说:“不对,我们的学校不是个人办学。”王艺轩说:“是诸城教育局办的。”受到我的启发,改成教育局了,我摇了摇头。陶鑫宇说:“是潍坊教育局。”还是打住吧,继续猜,就成山东省教育厅了,我微笑着说:“我们的学校是国家办学。”“我们的学校是谁办的”最终以我的标准答案而告终。思绪拉回《神奇的克隆》一堂的教学上,一篇说明文,我用一课时结束,下课时,我说:“同学们,星期天我们以《假如我是克隆专家》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用排比段的形式进行习作,及每段以我是克隆专家开头,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想克隆什么就克隆什么,但得说出你克隆的理由及意义。”思来想去,原因是课堂上少了一个口头的训练:你想克隆什么?如果当时,在课堂上说一说,出现这种情况,师生一块总结,克隆的对象应该是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出现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文了吧。
  《神奇的克隆》一课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重点是解决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福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由于这方面涉及到高端的科学领域,讲多了,空洞无物,讲少了,学生吃不透,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从教案准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着手准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着眼思考本课的内容与全篇有什么联系,中轴是什么?围绕中轴例举了哪些佐证。准备的教学要点时不离开说明文的范畴,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问题,贴近课文,表述感悟,还应该引领学生扩展思维,提出假设,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科学领域发展中的福音与弊端同时并存的可能。试想:诺贝尔当初发明炸药时是解决生产劳动的难题,他没想过后来被人把他的发明用于战争,制造灾难,破坏人类和平,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这一点必须向学生讲明白——克隆技术只能造福人类,无作他用。
  2、教学过程实施得当
  在这课时的教学环节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合理地安排实施教学:1是复述;2是读说;3是扩展思维,提出假设;4是总结。我认为这一课教学程序妙极了,不仅起到铺垫的作用,还把学生带进读讲的平台上,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假想的空间,做到有得放矢,克服表述无物的毛病。总结时,我做到了语言简炼、精僻。
  3、质疑解难方式灵活
  课文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参与讨论时问题会一串串,如:“克隆羊为什么叫‘多利’?它的诞生有什么巨大的意义?”又如:“克隆技术全面发展后,又会引发许多疑问,该如何解决?”问题多,有些漫无边际。组织好课堂对话,充分发挥主体参与的同时,教师应该起到引领的作用,点拨与组合的合理分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在实施教学环节中只重视一方面而放弃另一方面都是失败的。
  教学结束后,我对案例进行了反思,从中发现两点在教学实践中处理不当,也就是说在准备教案时事先没有考虑到:如学生与本文对话扩展有局限性,学生不能大胆假想,涉及到的范围相对窄狭,这是其一;问题的缺漏没有及时预警提示,学生的法律意识空白,不能表述当克隆技术发展到一个程序之后,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控制这一技术朝有利于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这是其二。作为教师应该有瞻前意识,对未来社会负责,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变得理智。找到教学中的弊端,又让我进步了,今后在教学中少出现盲区。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万事开头难”,上一堂课如果从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的进程也会轻松许多,而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得益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克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神秘又属高科技,符合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
  在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克隆是怎么一回事?请大家默读一、二自然段,画出能解释这个问题的语句。
  片刻,有学生开始举手了。几位学生都说到了这样两句话,“孙悟空紧急关头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就是克隆。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这两句话都是在说明什么是克隆。显然,第一句是形象化的描述,而第二句则是科学定语,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说明文,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清楚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明方法的问题。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两句话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再辨析。“请大家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话哪一句话更能说清楚克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结果,学生一致认定第一句形象一些,易于理解。第二句则更为准确一点。通过比较,学生也明白了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明方法。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克隆”技术的神奇、发展以及成就。教学第八自然段末尾的“……”时,我采用了假设法:假如我是科学家,我想克隆        ,(为人类造福什么)                       。借此问题激发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克隆的神奇。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一名学生用响亮的声音回答道:假如我是科学家,我想克隆一所希望小学,让所有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快乐学习……多有爱心的一个孩子呀,但这一说,遭到了其他同学的极力反对,有的说“房子是沙土、石子、砖块做的,不需要克隆。”有的说“房子是建造的,怎么能说克隆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位女生被迎面袭来的反驳搞得莫名其妙。看得出她不光有些失意,更存有太多疑惑:老师不是刚刚说被克隆的物体与原来的事物看上去一样吗?怎么我克隆一所学校就不行呢?……此情此景,让我措手不及,我备课时全然未想到这一问题,学生会提及到克隆与生物无关的事物。正因如此,当时的我竟然将一个最好的时机“放跑”了,只是顺应着其他学生的说法“趟”了过去——对,有道理!若当时“顺水推舟”,接着其他学生的话题引导下去,点破“克隆”就是针对有生命、有细胞的生物而言的,而沙子、石头、砖块有细胞、有生命吗?那么 “克隆”的真正含义就迎韧而解了。
  课都上完了竟还没弄清楚自己该教什么?真是太不负责任了!”看到这里,我暗暗为自己的马虎而自责。怎么办呢?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重新设计,再上一遍吧。这一课我抓住文中能体现说明文特点的句段,让学生边读边总结概括说明方法,在读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这堂课也上得不是很顺利,学生对用词的准确很容易理解,但是他们对文中句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判断。这又让我多费了很多口舌,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还有部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
  遇到这一问题后,我深刻地意识到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得钻研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备课,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领会生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文章内容,正确的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理解“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和“科学是一柄双刃剑”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阅读相关话题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唤醒记忆
  昨天我们学习了《神奇的克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述了哪几个与克隆有关的内容?
  (过渡):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这节课继续讨论。
  二、内外结合体会神奇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交流,板书。
  (培育优良品种、家畜;挽救濒危物种;制造人体器官)
  2、课文最后一节
  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你了解到了哪些?
  补充资料:(见幻灯片一)
  小结:克隆技术已经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幻灯片二)
  (1)培养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
  (2)生产转基因动物;
  (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
  (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
  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进一步激发情感。
  三、辩证看待克隆技术
  在克隆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出示文字资料一:(幻灯片三)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发现?
  另外,世界上许多有分量的科学家开始纷纷表示多这项技术发展的担忧。你知道他们担忧什么吗?
  2、出示文字资料二:
  (幻灯片四)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的?
  3、出示文字资料三:(语文练习册)
  默读,思考:“科学是一柄双刃剑”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联系实际。
  4、小结:尽管克隆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尽管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向我们展示着它诱人的前景。但是人类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术,不能让新技术最终伤害我们人类自己。
  四、讨论神话开头好处
  自由读第一节,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概括。(浅显易懂,接近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外延伸完成作业
  假如我会克隆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人类。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培育优良品种、家畜;
  挽救濒危物种;
  制造人体器官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词句,读通顺课文。
  2.初步了解克隆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3.初步了解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的特点,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克隆”,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克隆?
  再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意理解,说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绍了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指名说说:
  本文中心是?
  说明的顺序是?
  5.朗读全文。
  三、作业
  《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克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
  2.指名说说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师指出: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说一句。
  三、学习第二段。
  1.小组合作阅读。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交流。
  指名说说。
  (1)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
  (2)归纳说明方法:
  分类别:分几个类别来说明。
  四、学习第三段。
  1.小组合作阅读。
  朗读后分析讨论课文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的?
  2.交流归纳。
  先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再分说:可以……可以……
  最后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总——分——总
  五、总结全文。
  1.集体朗读全文。
  2.指名交流:
  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六、作业
  1.《补充习题》
  2.课外收集一二个克隆的事例。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挽救、培植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0  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这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介绍有关克隆技术的科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认为教学本文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前景——师生互动,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布置练习题,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首先分步揭题,激发阅读兴趣,板书克隆,提问什么叫做克隆?然后写“神奇的”三个字。其次是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接着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最后是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什么叫做克隆?
  讨论后归纳说明方法。a、举例子;b、下定义。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读然后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展开讨论后得出。a、分类别,b、举例子。
  3、学习第三段。
  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神奇的克隆技术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的?
  4、回顾课文,归纳总结。
  《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根据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1  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我采用抓关键语句学习课文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师:什么是克隆呢?
  生:克隆就是复制(我把一本书放在复印机上复印一本,我们为什么把这叫复制,而不叫克隆呢?)
  生:克隆是指复制出来的个体要有生命。
  师:你见过克隆出来的生命体吗?
  生:孙悟空在危急关头拔下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孙悟空(这是神话传说,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做得到了,够神奇的吧!那还有什么也叫克隆呢?)
  生:无性繁殖也叫克隆(那什么叫无性繁殖呢?)
  生: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叫无性繁殖。(跟无性繁殖相对的叫有性繁殖,那什么叫有性繁殖呢?)
  生: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繁衍出来后代,就叫有性繁殖。
  生:就是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师:有哪些植物,从自己的身上切下一部分,插到泥土里,能长出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植物来呢?
  生:海棠
  生:柳树
  生:马铃薯
  生:仙人掌
  生:兰花
  生:银杏
  生:黄瓜
  ……
  师:这些是植物的克隆,他们天生的就有克隆的本领。还有一些单细胞的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过渡:既然植物,低等生物都能够克隆,那么,高级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生:可以,英国科学家在1996年就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羊,叫多利。
  生:中国在2002年也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头牛叫“科科”。
  师:那么,像人这样高等的动物能不能克隆呢?
  生:可以
  生:没听说过
  师:世界上是不可以克隆人的,因为克隆的人多了,就造成混乱了。
  师:克隆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
  生: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
  生:可以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
  生: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海豚
  生:东北虎、华南虎
  生:扬子鳄、中华鲟(克隆出这些动物,能够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可以调节生态平衡
  生:可以克隆出皮肤、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器官,这些器官坏了,可以更换,让人长寿。
  师:克隆是一项神奇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利用,为人类造福。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2  认识教材: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围绕“神奇”一词向读者介绍了克隆的含义、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克隆技术的庄诱人前景。文中举例丰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语言材料说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可抓住课文的介绍顺序、语言材料、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及克隆的神奇、意义及发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随课文学习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
  1、出示课题,指导写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横。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前同桌互读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并组一个词;把认为难写的字与同桌交流。
  (2)自由大声读,读准字音。
  (3)思考:课文是怎样介绍克隆的?
  2、学生读文。
  3、检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克隆的?
  5、解决问题,理清课文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问题导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读1-4自然段后说说。
  2、学生回答。
  3、过渡:课文又是怎样一层层的向我们介绍克隆的含义的呢?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后学生先说,教师点拨:这一段课文通过举例我们熟悉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拨毫毛变出一群小孙悟空的例子,巧妙、有趣地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生动形象并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相机板书:以孙悟空为例
  5、指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板书:有性与无性繁殖
  6、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理解文中的省略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还懂得哪些植物用什么办法来克隆自己,同时赞赏学生课外知识的丰富,及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板书:植物的压条、嫁接
  7、读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书:单细胞
  8、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及查阅克隆技术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以孙悟空为例
  有性与无性繁殖
  克隆的含义植物的压条、嫁接
  单细胞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教学重难点:感受克隆的奇妙。
  我的学习过程
  预习板块:
  1、自读《奇妙的克隆》,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3、通过查字典读准下面生字新词
  4、文中有哪些词语很难理解呢?画出来查查字典,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5、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
  6、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描红、临写。
  赏析板块: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1-4小节的有关介绍,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
  默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孙悟空说说什么是克隆?
  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什么区别?小组交流,汇报。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低等生物的克隆。
  2. 读读第五自然段:讨论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3、克隆技术得到发展,它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呢?
  优良品种
  生态方面
  医药方面
  4、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
  拓展板块:
  1938年,汉斯·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办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提出设想)
  1962年,约翰·格登宣布他用一个成年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
  1995年,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克隆羊多利出世了
  2000年,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2001年,美、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运用板块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正方:                                                              
  反方:                                                               
  反馈板块:
  1.看拼音写汉字
  kè  ló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òng                       
  (    ) (     ) (    )(    )   (     )
  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xìjūn     yòu  rén (   )(   )(   )(   )    (    )
  2.读课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   )(   )关头     一(   )一(  )  
  繁殖(  )(  )     一分(    )(   )
  (  )(  )成效     品质(    )(    )
  濒危(  )(  )     免(   )(  )运
  积累板块
  1、记一组描写科学技术的名言:
  2、写话。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后的生活,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②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④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⑤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⑥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⑦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②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①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②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七)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八)教学结束
  作文: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5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 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 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无性繁殖
  (1-2)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6-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8课《神奇的克隆》
  教材简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篇16  《神奇的克隆》这一课也是一篇科普类的课文,学生对这种课文比较感兴趣,同时课文内容比较容易懂,所以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克隆的含义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我们可以自己复制自己,想象是什么情景?把“复制”这一概念引入,学生积极性很高。此时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发现“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与复制的不同,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区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的克隆情况。另外教学这一课时,注意一些过度性的语句,让学生学会一般科普类作文的写法,学生学得很有兴趣。
                         推荐阅读: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精选14篇)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菩萨兵》教学案(精选15篇)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3》(精选16篇)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习作(通用3篇)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4》(精选17篇)
  •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教案(通用16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