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回复: 0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通用17篇)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爱书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释题:齐读文题,“侣”的意思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阐释课题。
  2、独自远行为何要以书为“侣”啊?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知内容:结合课题,概括内容。(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
  3、学习新词: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故地
  4、接读课文:了解情况,纠正读音。
  三、读文交流,体会情感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一是?(第5段):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听听作者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自由读第五段。
  2、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二是?(6-7段):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前面讲读书总能发现新东西,后面接着就告诉我们从书中发现新东西的方法。(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与一遍又一遍地读相对应)
  2、“一遍又一遍”地怎么读?
  3、揣摩段尾的“……”说说自己的读书经验。
  4、齐读。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三是?(8段):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1、谈谈自己对后半句话的理解。
  2、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学习收获。
  1、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2、出示读书名言:
  “书是营养面包”;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书,有时是一次秘密的旅行;读书,就是自由的梦;读书,是精神上的补钙。
  第二课时
  一、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感受?(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假设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
  ·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比喻把书比喻为家;者将书比喻为朋友;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列举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1、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接读课文。
  2、并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2  整体构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理文章。教学此文,我想应该情、理、味结合。深入浅出,有思想但不高深,有幽默但不浅薄。
  教学时,营造一个人一本书的氛围,营造师生同读文本,倾听心声的氛围。,引领学生围绕“只要人手一本书。这不难做到吧?”去读,去想,去说。引领学生理解选择书,走近书,倾听书,与书对话,书就会真正成为一个人如影随形的同伴;一遍又一遍这样去读一本书,自己的心中就会长出一棵长满书的大树。引领学生感悟与书为侣,于个人而言,愉悦身心,于世界而言,减少麻烦。
  朗读、理解、表达相结合。读词,读句、读段,相辅相承,把平面的文字读透,读厚,读出文章的情理,读出“书为侣”的情趣,读出语文的味道。在各种形式的读中,品味比喻的意味,品味标点符号的意味,相机融入词语理解训练,相机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训练。
  一、整合单元,谈话引入课题
  二、整体回顾,引入探究:快速浏览文章,想想画面。
  三、探究品味:只要人手有一本书。这不难做到吧?
  (一)找出呼吁,读
  (二)默读课文,勾画引发自己思考的语句,写下自己的理解。
  (三)交流理解
  1、2自然段,引读品味
  2、4自然段,重点体会比喻句,通过联系生活,探究。
  3、6自然段,理解重点句,链接各自的读书经历,丰富句子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究,配乐读好6自然段。
  4、7自然段,通过赛读好读书的方法和过程,体会省略号的意味探究。
  四、读写结合,深化理解。
  带上各自喜爱的书,绕世界旅行,又会是怎样一幅画面?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与运用的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促写。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整个与课内外的融合,努力让学生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作者“爱书、爱读书”的热情,体悟读书的方法,享受读的乐趣,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②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④小结。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前准备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 (指生说)是呀,钱 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 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环绕世界旅行需要多长时间呢
  ②出示课文课件,学生朗读出示资料:
  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
  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
  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
  ③学生配乐朗度地二自然段,并齐读最后一句话: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你对作者的选择有异议吗
  ④出示作者小资料揭示课题:
  本文是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她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齐读课题,认读"侣".猜猜作者在本文中写了什么
  二,读书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
  ①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b.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反问句)
  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
  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 ,就像 .
  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交流.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②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体会到的
  ◆(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朗读)
  ④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⑤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
  ⑥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过渡语:作者不仅爱书,而且会读书,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
  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 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师随学生回答总结板书(揣摩,续编,品味,梳理,想象,判断)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③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3,诵读名言,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部分读书名言,师生互读.
  4,作者号召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2,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学习.
  3,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
  课后反思:
  第一堂语文教研课,我选择了一篇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比较简单易懂,可正是简单的文章要上的出彩也不容易.40分钟下来,我由一个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下来,细细回味,感触很多.
  一,语文课应该以读促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且尤其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为重要.可是真正上起课来,发觉自己领会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课上,我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但我清楚,那只是为了读而读,是做给人看的读.草草读过两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我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想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渐渐的多了,竟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既想让学生读懂课文,又想讲课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是失败的.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学生读得不够,而且感觉读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文章的内涵体会得就不到位,现在想想,就是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致.如果我不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而是给孩子深悟文本的时间,也许孩子们自身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二,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今天的课堂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却不应该是包办者.在以前的讲课中我真的知道,自己讲得过多,但就是找不到症结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里.现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们出现偏差.可是我应该知道,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学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
  三,课堂的灵活性.也是因为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其实,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也想到了读过书的学生,会跟着课文的内容走,或许会贴着书这方面的内容来交流,但实在是也没有想出更好的,所以我仍然没有修改导语,也没有将过渡语设计好,以至于在学生交流书中的内容的时候,我甚至有种不安的感觉.
  我想在教学上自己还是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多多学习.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如果有可能我们要进行一次独自驾舟环游世界的旅行,终于可以走遍天下了(板书课题:走遍天下)而现在大家要做出一个选择,除了生活必需品我只让你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并且要告诉我们大家你选择的理由。(生回答)
  师:面对着这样的一个选择,英国的尤安艾肯选择的是什么呢?(板书:书为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现在你知道了作者的选择。作者为什么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首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生读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读书接力中会把课文读好。下面找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同学们把课文读的更通顺。
  (指学生读课文、点评)
  三、再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你是否知道作者选择书作为自己旅行伴侣的原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生读课文)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生:在作者眼里,书就像一个好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自己的知己对话一样。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生:有过,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当时,我被故事中的情节感染,读的时候,我觉得故事中的人物就好象在我身边。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体会吗?(生纷纷发言)
  心里感到很踏实。
  师:同学们,一说起家,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谁说说你对家,或者对家人的感觉呢?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你们对书有过这种依恋吗?
  师:哎哟,如果是因为想着看书,而影响了一整天的听讲,这样可不好哟。
  (其他学生发言)
  师:作者把书比作自己的“朋友”“家”,在作者心中,读书宛如品味一道精美的菜肴,宛如和朋友交谈,宛如和亲人见面,令人回味无穷。所以,作者选择书来做自己的伴侣。让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第4小节,感受一下作者精神世界的追求。
  (生朗读文章第4小节)
  师:这么好的朋友,该如何和“它”相处呢?
  (生自由谈)
  2.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生结合自己平时读书来谈,可以找差距,也可以谈收获。)
  师: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如果世上每个人都有一本书,即使一本书,当然要能读懂,我相信,世界上就会少点麻烦。
  四、拓展阅读
  师:只要人手一本书,这,不难做到吧?我们怎么开始做起?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读书计划)
  五、小结
  师: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让我们记住冰心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将你们课上的读书计划付诸行动。让我们的班级沐浴浓浓的书香。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6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设计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教学
  方法
  设计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合作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1、设想如果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会选择什么?2、引出课题,理解“侣”的含义。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重点关注“娱乐、某种”的读音。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整体感知主要内容。3、交流读书收获,提出问题。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一)品读1——6自然段,理解“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画出相关语句。2、小组交流,用“毫不犹豫“练习说话。(二)学习7——8自然段,理解反复读书的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生字全解】识字:侣、娱、趟、诵写字:侣、娱、趟、毫、诵、弃、豫、择、灯、悉、编、某重点指导:  “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编” 辨字:编 (    )遍(    )【辨多音字】             jiǎo(角落)      gōng (供不应求)            角           供       jué(角色)          gòng (口供)  【词语全解】理解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运用    毫不犹豫:妈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近反义词】近义词:熟悉——了解    忽略——忽视    反义词:熟悉——陌生  犹豫——坚定【四字词语】     毫不犹豫       周游世界   【句子仿造】(原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仿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同伴,也是一个你永远离不开的家。一、课前前置性学习  自读课文,完成前置性学习要求。 二、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1、看大屏幕,认读生字词 2、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交流自己弄懂和不懂的词语。 4、思考: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三、自主学习第1-6自然段1、边默读边圈、点、画,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 2、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用“毫不犹豫“练习说话。 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体会把什么比喻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想象: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5-10自然段1、自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理解作者读书方法。并用这几个词练习说话。 2、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这就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理解。 3、小组交流。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1、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理解读书方法。用这几个词练习说话。2、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这就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理解。四、拓展延伸,品读积累。1、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启示?2、引导学生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课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会带上什么,写一写自己的想法。2、阅读诗歌《神奇的书》【句段解析】(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篇章指导】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写作特点】本文设问、反问、比喻等写作方法灵活运用,让文章魅力无穷。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fàng qì    shú xī    yú lè       biān xiě(        )    (        )    (        )      (          )2、用“毫不犹豫”写一句话3、仿写填空: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板书设计3、走遍天下书为侣                   理由:像朋友    像家                   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读
  课后反思语文课要姓“语”,在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静读思考问题,师生(生文,生生)之间的对话,句式变化的意义,读书方法的交流和掌握,对于读书理念的反思,评价这些都是在品词析句中,在引导交流中,在方法指导中实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儿”。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7  资源简介: 针对12月份师训科提出的论坛主题“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我一直有一种“不说不快”之感,可毕竟自己从事行管工作,多年没在一线岗位,又惟恐说不到点子上会贻笑大方,所以迟迟不敢动笔。今天无意中听到朋友的一句“没吃过猪肘,还没见过猪跑吗?”话,又勾起了我对论坛主题“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的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我翻开了自己的听课笔记,写下了这篇文章,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这里说的“大”指的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延伸的“有效问题”,“小”指的是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够回答出的“无效问题”。下面我就我校教师王建利老师讲的一节《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延伸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中的第三课。一上课王老师就利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方式给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环绕世界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大部分学生提到了“书”,于是老师板书出了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一问属于“有效提问”。)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王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把书当作伴侣,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的内容,纷纷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遍又一遍地读,首先……然后……还会……最后……”(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读书方法。这也属于“有效提问”。)
  ……
  在课文结束时,王老师给学生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谈谈你对书的认识及今后该如何地去读书?”学生的回答有浅有深,有简单有复杂,有照本宣科,有发挥想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对书的重要性和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需要学生经过回顾、思考、想象才能够回答完整,回答合理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一个平台,效果是不言而语了。)
  二、“无效问题”的提出虽然能够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实质上是在浪费宝贵时间
  还以王老师讲授的《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在本课中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属于无效提问。其一,师为了给学生解释清楚作者把书比作“朋友”、“家”而提出的问题:“你愿意见到你以前的朋友吗?”,“你会舍弃你熟悉的家吗?”学生的回答是不约而同“愿意”、“非常愿意”,“不会舍弃”、“家怎么能舍弃呢”。这些学生不经大脑思考,脱口就可以回答出的问题,实在属于毫无价值的问题。其二,师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书的喜爱和读书方法后,随口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也是一个不经大脑,附和老师的问话而作出的一个回答。还有“书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读?”等问题。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要检查昨天的作业,我们要组织学生纪律,我们要进行课前导入,我们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等这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好知识点,不能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是信口开河,张嘴就一个问题,让学生随口回答地在浪费时间,那么这课堂也就不能称之为“课堂”,就应该改为“屠宰场”了,因为它无形中会浇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它无时不刻地屠杀着孩子们美好的灵魂和青春。
  话虽严重了一点,但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劳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就是一种“有效劳动”,“无效提问”也就是一种“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是收获不了成果的。如何才能实施“有效提问”?这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回答,并且改掉自己不良的随口发问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劳动都会成为“有效劳动”,都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所以说“课堂提问应取‘大’而舍‘小’”。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8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师:作者是如何说明自己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作者说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看过多少遍。我一本书读两遍的时候都很少,也应该像作者一样从不同角度反复读书,有新的收获。
  生:我感到作者特别喜爱书,而且会阅读。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境,而且用了非常确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师:那么哪些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作者把书比喻为家。提到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写出了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
  生: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喜爱之情,还说明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师:看来同学们体会到了这个比喻的生动与贴切。正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还有哪些比喻让你印象深刻呢?
  生:作者还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孤单寂寞时的陪伴,在你难过时总能给你安慰,还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这个比喻太好了!
  生: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种比喻还是我第一次读到。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
  师:体会得不错。希望大家别冷落了自己喜爱的书,经常故地重游。
  生:还有,作者将书看作伴侣。《走遍天下书为侣》,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师:的确,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你深思,还能给你启示。好书,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生:鲁迅说“书是营养面包”。
  生: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生:读一本书,有时是一次秘密的旅行。
  生:读书,就是自由的梦。
  生:读书,是精神上的补钙。
  ……
  师:老师也送大家一句,“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并抄写下来。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9  一、关于书的比喻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学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二、补充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多音字组词。
  4、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    )
  (2)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     )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
  5、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总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免解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读书,对书有独特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0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第一堂语文教研课,我选择了一篇短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比较简单易懂,可正是简单的文章要上的出彩也不容易.40分钟下来,我由一个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下来,细细回味,感触很多.
  一,语文课应该以读促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且尤其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为重要.可是真正上起课来,发觉自己领会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课上,我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但我清楚,那只是为了读而读,是做给人看的读.草草读过两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我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想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渐渐的多了,竟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既想让学生读懂课文,又想讲课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是失败的.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学生读得不够,而且感觉读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文章的内涵体会得就不到位,现在想想,就是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致.如果我不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而是给孩子深悟文本的时间,也许孩子们自身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二, 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今天的课堂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却不应该是包办者.在以前的讲课中我真的知道,自己讲得过多,但就是找不到症结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里.现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们出现偏差. 可是我应该知道,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学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
  三,课堂的灵活性.也是因为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其实,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也想到了读过书的学生,会跟着课文的内容走,或许会贴着书这方面的内容来交流,但实在是也没有想出更好的,所以我仍然没有修改导语,也没有将过渡语设计好,以至于在学生交流书中的内容的时候,我甚至有种不安的感觉.
  我想在教学上自己还是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多多学习.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分十一篇新入选教材的文章,这篇课文围绕的是这样一个核心──“人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岁月成长都应该以书为自己的伴侣。”
  并在其中渗透了作者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和读书的悟道的常规方法。号召孩子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以书为侣”的好习惯。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反思了一些东西:真正的语文科应该上得实在一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着力把语文课打造得短小精悍一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过程也力求简单。我的教学目标是“两个一”:读通读顺一篇课文,解决书后的一个问题。
  课堂上,我着力地给足时间,让学生去与文本对话,回答书后要求回答的问题,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上好语文课。学生接触材料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文不读熟不开讲。”这是特级教师们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课堂上我从一次自读,二次选难读,三次展示读,后面的随机读,都希望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把语文学习得更加实在一些。课堂应该是安安静静的给学生读书,去体会语言文字。本节课我选择的媒体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简单的幻灯片。几乎用了比较原始的手段,和学生对话,和文本碰撞,激发学生思考。另外,我还很关注细节,让不爱举手的同学发言,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有所发展。
  我觉得实在还要体现在让学生乐学,爱学,这需要教师实在地引导,热切地鼓励,真切地调动,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内非肽分泌得比较多了,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加有效,实在了。
  语文课要姓“语”,在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静读思考问题,师生(生文,生生)之间的对话,句式变化的意义,读书方法的交流和掌握,对于读书理念的反思,评价这些都是在品词析句中,在引导交流中,在方法指导中实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儿”。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文章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假设和设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教法一:以读激趣
  全篇文章只有第5和第7两个自然段较长,也较难读,又是全文的重点,叙述了为什么选择书的理由和读书的方法。
  上课时抓这两段,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我首先引诱孩子去读:“你们都预习过课文吧?老师也读过,发现5和7两段特别难读,总读不好。你们感觉呢?”学生有回答“好读”有回答“不好读”,我继续:“那我们来个比赛,我们用3分钟来练习一下,等会儿比比,看谁读得好。”
  经过练读,我请了一个有些困难的孩子,他读的较好,于是让其他孩子帮老师读:“他读得真好,老师有些害怕,谁能帮我去跟他比比?”接着我请了几个与他差不多的孩子读读。孩子们兴趣很高,注意力集中,目光精锐,害怕输了比赛。第二次,我请了一个中上的孩子,他读得很流利,其他孩子想胜了他比较困难,但是大家还是一丝不苟地读了下来。不行的,就用一组跟他比,经过一翻擂台,孩子们掌握了这两段的内容,落实了重点。
  (从晚上收上来的日记中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一个孩子说到: “上语文课开心极了!老师总是变魔术似的让我们爱上了读书。”另一个孩子说:“语文老师就是会耍‘小把戏’,但是我们都愿意上她的课.”)
  教法二:质疑解疑
  文章就是用设问的形式出现,那么我也用这样的形式最简单的去上。朗读完后,我说:“给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给题目加个为什么。”孩子们谁都会:“为什么走遍天下要用‘书’为侣?”“是呀,为什么呢?书中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谁能边朗读边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
  孩子们很快地去读课文了,我轻轻地鼓励他们:“这个真不错,能边读边划出自己有想法的句子。”“那个也很好,还在旁边写上批注。”“真是有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读完了整理自己的理解,思考刚才的问题。”……
  在孩子们讨论交流中理解了“书就像你的朋友、你的家……”“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深入地让孩子们理解书与朋友和家的真正关系,因为孩子们在讨论的时候,说的比较散,但观点又重复:书就是朋友,朋友不管见多少次面,总会发现不一样。对于“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样的句子的理解学生应该还是一知半解。我愿意是因为它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我并不能完全清楚它。这样,学生在这个段落的思路还是理得不够清晰。对于落实难点有了障碍。
  教法三:仿写
  读完课文,对作者为什么走遍天下书为侣有了认识,还掌握了他的读书方法。那么,如果让你选择,在外出旅游走天下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呢?按照课文,仿写一段话。
  学生的思维比较扩散,有的说:我会选择照相机,将祖国美丽的山水拍摄下来,有独具风格的黄山奇松,有风光迷离的桂林山水,有景色秀丽的西沙群岛……,捕捉美好镜头,就靠我着摄像机。
  有的说,我会选择一个mp3,倾听所有音乐,即使一首歌曲听上一百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想象作者作曲、作词的样子,歌声的赞美。
  有的说,我会选择一个手提电脑,更方便我的外出,疑问全不怕。
  ……
  学生的想法很奇妙,但是对于具体的理由并没有展开详细描写,有点孩子也选择书为伴侣,可是,句子写法上并没有脱离文中的影子。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并不能做具体的点评和指导。
  其实,我知道,一课一得,我们并不能要求自己所有的课堂都那么精彩,但是却不能让自己的课堂失去光彩,失去了吸引孩子的焦点,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不幸了。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1  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有感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题目叫《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文章。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什么叫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什么题目叫走遍天下书为侣?我带着这些疑问,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这篇文章从一个有趣的问题,告诉我们许多关于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作者在文中问我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那一样?接着作者说出许多例子: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或是一只口琴……读到这里,你们都和我一样,很难作出回答。可是作者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这令我感到很奇怪.往下看我才知道作者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与作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虽然也很喜欢看书,但大多数时候是看过二、三遍后就不再看了。而作者却说她愿意读上100遍,读到能背诵为止.因为她觉得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地方,它应该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身边。
  现在我知道了,许多书是需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
  苏广惠
  五(1)班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激情参与,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认真做好批注,写出你的理解。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词语,可以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分类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圈圈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六、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分类存放。还可以按类别编上号码,写上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词语的理解: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自学导航】
  一、神奇岛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
  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3.藏书殿: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反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在书上做上批注。
  【合作探究】
  1. 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用了非常确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了出来。那么哪些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结合课文谈谈感受。
  2. 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吧。
  【练练测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伴侣(  )   诵(    )读    零(   )次    某(   )种      yú(   )乐  
  biān(    )写     毫不yóu   yù(     )             一tàng(  )
  2..读下面句子,再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拓展提升】
  一、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二、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3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零六级一班的35号高婷。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说教材
  1.教材位置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教材的p9―11,其中p9―10为课文内容,p10―11为思考、练习及阅读链接。
  2.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轻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而孤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
  3.编者意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有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4.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认识“侣、娱”等四个生字,会写“侣、娱”等九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自然段;
  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原因,感悟读书方法。
  5.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难点:
  ①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发;
  ②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会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搜集到的信息中提取有益于自身学习的知识的能力。
  2.读书指导法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同时,我也会适时地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四、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感受课文内容。我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论应该怎样读书,认识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会有所收益。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因此,课中应组织讨论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一共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我会利用交流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品味情感,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第三课时,我会在解决课后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再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完成本课所有的教学目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我一共分了三个步骤来说本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我会用这样的导入语: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冰心先生童年时期读书的故事,到艾肯先生对读书的见解,都可以看出他们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原因,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我这样设计导入语的目的是以名人的事迹作铺垫,从学过的知识入手,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新的课堂学习当中。〗
  2.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课后复习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定好阅读教学的“调”,即情感。〗
  (二)体悟表达方式,品味情感
  1.首先,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爱读书的深厚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将会在这个问题的牵引下细读课文,在读书中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让学生学会在相关的语句上划上记号,在语句旁作好批注。
  〖这样设计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析作者用“假设”表达情感的手法。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相应得句子和段落,指导感受交流,如:第1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忠爱之情。
  2.在分析本文“比喻”的修辞手法阶段,我会让学生阅读语段: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让学生品读语句,体会作者把书比作伴侣的忠诚,把书比作朋友的亲密,把书比作家的温馨,把书比作对故地的依恋。然后,让学生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比喻的精妙。
  3.在分析本文“反问”的修辞手法阶段,我运用交流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反问”的修辞手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语段: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让学生说出该语句的言外之意,认为到与书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我会用激昂的语调对学生说,“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感受作者的表白吧!”通过交流品读中的思维碰撞,以及对作者表达方法的学习,读好这篇课文也就变简单了。
  (四)扩展阅读,制定阅读计划
  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会让学生朗读诗歌《神奇的书》,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表达方式,让学生针对诗中描绘的书的神奇作用,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发表感想。最后让学生制定并说出自己的读书计划,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宣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讲讲自己学过课文后的感受;
  2.给9个生字组词,比比谁写的字最工整。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拟定的教学目标。〗
  六、说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忠诚
  朋友——亲密
  ① 书是: (比喻)
  家——温馨
  故地——依恋
  … …
  ② 你不会… …你不会… …?(反问)
  我依据课文内容,把书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及赋予的含义一一地罗列出来,板书清晰明了,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安排,逻辑性很强,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把握课文脉络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学生了解课文脉络的同时,注明重点学习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4  本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我也是爱阅读的人,所以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所讲的我深有同感。我也希望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爱上阅读。
  课前通过调查,我发现,喜爱读书的同学有不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有的说是为了写好作文;有的说是喜欢里面的故事:有的干脆说是父母规定要读的……我又问他们读书以后有什么收获?有的同学把握了故事情节;有的同学记住了里面人物的言行……感觉学生读了,但是真正热爱书,并能真正读进去的人不多,这可能也跟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关系。所以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采用联系比较策略,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的道理。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会理解的更快,体会的更深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书,让这个世界充满真善美,当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读书的欲望是从心底迸发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但学生们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做的图书目录,我发现学生手里的图书少得可怜。于是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6  【教材简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设计理念】
  崔峦老师强调: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与运用的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促写。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整个与课内外的融合,努力让学生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作者“爱书、爱读书”的热情,体悟读书的方法,享受读的乐趣,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人文情怀。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设计意图:就题质疑的方式似乎陈旧,但并不落后、过时,语文教学应讲追求扎实、有效。只要能服务教学,有益于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好方法。本文围绕课题质疑,很容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作者只选一本书旅行的原因。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⑴ 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⑵ 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⑶ 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
  (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⑷ 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中,继续关注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避免常规教学中受公开课的影响,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后忽视学生生字学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特别强调第二课时学习,以致第二课时,任务重,头绪多,走马观花,无法落实。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⑴ 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⑵ 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⑶ 展示练笔:
  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⑷ 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
  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 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由内容的把握到情感的感知、体会,是阅读教学中质的飞跃与提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定好阅读教学的“调”(情感),更难得的是这种情感得自于学生自主的畅所欲言与感悟。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⑴ 假设:
  (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 学生谈体会:
  (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
  ② 指导朗读:
  (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
  ⑵ 比喻:
  (重点研读)
  ①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②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③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a、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b、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c、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⑶ 设问:
  (第三自然段)
  ① 理解“毫不犹豫”。
  ② 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⑷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 学生交流体会:
  (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② 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⑸ 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⑹ 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可指名接读。)
  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
  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交流品读中的思维碰撞,感悟、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感悟、学习比喻的表达方式并读好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但教师心中不可不分轻重,满盘皆抓。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对表达的方式并不了解,更不知道一些俗语。)对教学重点放在比喻的表达方式上,不仅让学生学习体会,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模拟表达,各抒己见,积累内化。除比喻的表达方式外,其它如假设、设问、反问等的表达方式,学生有所感悟,教师点到即可,把重点放在指导品读上,让学生读出滋味来。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4、名人读书故事: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等符号比比皆是。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5、名人读书故事: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7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①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② 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③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② 请同学读课文,正音。
  ③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 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②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 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 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⑤ 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① 朗读课文1—6自然段。
  ② 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③ 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④ 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⑤ 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① 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同学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 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③ 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① 读一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② 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四、作业
  ① 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 抄写生字词。
                         推荐阅读: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16篇)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15篇)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22篇)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18篇)
  • 《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7篇)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精选19篇)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通用17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