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回复: 0

《爬天都峰》说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爬天都峰》说课(精选16篇)
《爬天都峰》说课 篇1  一、教材简介(课件)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一单元第3课《爬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二、教学设计举要(课件)
  课标对3—4年级阶段的学生 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根据本课的重难点,拟定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借助课件体会“险峻”。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课件)
  1.板书:天都峰,(课件)。简介: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此峰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有民谣说:“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意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
  2、板书:爬(课件) 提问:“爬”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课件)作者问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上、攀”等字?
  这里从研究文题中的“爬”字入手,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抓住天都峰的特点,
  3、(课件)围绕问题,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①天都峰有哪些特点?②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围绕问题,边读边想,再通过小组讨论,弄清楚天都峰的险一是高(课件),高,高得如上青天,二是陡(课件)。陡,陡得似直上直下。再通过反复的有感情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课件)为学习下文写爬天都峰作好准备。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背诵课文(课件),进行语言积累。
  (二)角色朗读,学习对话,体会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难、互相鼓励(课件)
  我” 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课件)第一次,一老一少的对话,虽然只有三句,却体现了他们的复杂心情。提问:(课件)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两个人在互相询问之前都想了什么?2、老爷爷在决定之时在想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补充两个人心理活动。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从而把分角色对话部分读好。
  (课件)第二次对话可先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会“我”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再引导学生想象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
  朗读对话时,要先抓住“居然” 的意思,体会小朋友的言行对老人起到的鼓舞作用。朗读时还要着力让学生从两个“谢谢”中体会两个人的激动的心情,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的。
  最后从爸爸的话中分析他们能爬上天都峰的原因。原因有两个,一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二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这是《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给人的重要启示。
  (课件)结束语:以上教学本着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等《课标》要求进行设计。教学中以读代讲,以背代练,以想象代分析。学生在全情投入的阅读中积累了语言,发展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爬天都峰》说课 篇2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2)字形难点。
  (3)理解词语。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爬天都峰》说课 篇3  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3课《爬天都峰》。
  设计思路:
  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据据课标、教材内容和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学习思路。在刚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就用课件出示这两个研究问题。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专题研究法”。这样一方面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另一方面虽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只有在“研究问题”的定向中,“鸟”才能在茫茫的天空中不失 “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的大海中找到“跃”的目标。
  设计理念:
  1、 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与创造空间,我把学生搜集发到“作业天地”的资料整理后做成课件,运用到课堂上。我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一个课件。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六张图文是 “第二自然段”、“天都峰简介”、“第一次对话”、“勇攀天都峰”、“第二次对话”、“爸爸说的话”。点击图文,我们可以看到超级链接而成的介绍天都峰的图片文字。这种框架式结构,便于根据学情灵活运用。
  2、小学语文姓“小”名“语”,这种提法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以小学生为本,以语文教学的性质为根基。在阅读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尤其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的实际,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 “放”。为了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着重指导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这一环节重在扶。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老爷爷是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课件出示类似的思考题,这一环节重在放。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是想让学生在逐步适应并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读”占阅读鳌头,教给学习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我着眼于读书的训练。读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朗读,即叶老说的“美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在读的过程、评价中,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和谐共振的局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勇攀天都峰。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 “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画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最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一齐朗读课文。这样通过听读、画读、赏读来指导学生读书活动,学生必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启发合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设计了这样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既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教法、学法           
  从读中理解,画中理解,演中体会,议中体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 ,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中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能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炼资料,复习导入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和校内外沟通。通过查找、阅读资料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时要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查到资料,还要进一步整理查找到的资料。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又与语文学科强调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能够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查找、阅读、整理资料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收集背景资料过程中,会得到许多与天都峰相关的信息,然后与他人交流。其实,学生收集资料、交流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过程。
  课前,我让学生交流,说说:你收集到什么资料?上课伊始,我就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天都峰的文字,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使学生懂得根据要求分类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读画演议,培养能力
  1、整体把握。“请大家自由地投入地把课文读一遍,然后着重研究师生筛选出的两个问题,”这一设计遵循课标“从整体把握”的原则,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 的教学思想。
  2、以线串珠。以两个“研究问题”为线,根据学生情况相机进行各个段落的教学。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
  3、“读”占鳌头。崔峦说过:一定要把课文读对读通读顺读好,这是学习课文基础,也是理解内容前提。“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力求让学生读而不厌,读得有成就感。
  4、图文相映。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想、画、诵”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先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课文中的描写天都峰高陡的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在预习本上,用最准确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接着学生作画,请两个同学板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最后小结齐读第2节。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从字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又从画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完成了字画转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添了课堂里的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体验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情趣。
  4、角色表演。第一次对话或第二次对话采用表演的方式学习。通过演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内化活用文本语言,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5、议论风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的有关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二个专题的学习,我主要抓住了课文最后一句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展开教学。首先,我向学生提供了理解这句话的方法:理解重点词意;理解整个句意;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知道了方法,再用“吐泡泡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肯定会问:“怎样理解‘真有意思’‘汲取’ 的意思?” “‘汲取’的力量是什么呢?‘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趋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一是在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如老爷爷是怎样受小女孩的鼓舞爬上天都峰的,就是根据小女孩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展开的类比想象。二是在理解了重点内容以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练说:“‘我’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假如你是老爷爷或者是小女孩,想一想,你怎样劝导我爬天都峰?”诸如此类,不一一举例。
  四、布置作业
  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 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设计本课板书时,我以学生板演的天都峰简笔画为背景,在山体上板书了“高”、“陡”两字以彰显天都峰的险峻。随着山势,在山脚、山腰和山顶由下到上分别板书了“(仰)望”、“奋力”、“终于” ,以体现爬山前、爬山时、登顶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落,使文路、教路、学路融为一体。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红色字体板书“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总之板书力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做到图文并,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效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用法。以上教学设计只是我教学的预设方案。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教案,因为课堂生成性的东西更精彩,更能反映师生情感的交流,体现出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有收获,能和学生精神同构共生,共同成长,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谢谢各位专家!
《爬天都峰》说课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高与陡,读懂爸爸的话语。
  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⑶ 进一步学习上网浏览、查询、筛选信息资料;能应用 word、powerpoint 制作读书卡片或者演示文稿。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⑵ 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⑶ 通过上网、合作学习等活动方式方法,在读中体验和感受。
  3、情感态度目标:
  ⑴ 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明白只有互相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共同进步的道理。
  ⑵ 上网浏览资料,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⑶ 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读懂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懂天都峰的高与陡以及课文中我与老爷爷有两次对话和最后爸爸说话的话。
  【教学难点】
  1、字音:并似等。
  2、字形:颤勇攀等字。
  3、黄山天都峰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要黄山天都峰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要理解它的高与陡,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个难点。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了解与相关的知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进行反复阅读与拓展阅读引导理解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个难点。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了解与相关的知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进行反复阅读与拓展阅读引导理解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1、自读课文,体会感受。
  2、小组研读,交流感受。
  3、集体交流,指导点拨: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理解重点语句。
《爬天都峰》说课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爬天都峰》。下面我就教材方面、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方面对这篇课文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对教材的理解《爬天都峰雀》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对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说教法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从读中理解,画中理解,演中体会,议中体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
  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四、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挂图。
  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A、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3)请两个同学板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
  【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从字的世界走向了画的世界,又从画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围中,完成了字画转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添了课堂里的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体验到"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情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5)小结,悟理。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抓住关键语句,感觉人物形象。特别是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那些关键语句的理解,是学懂课文的关键,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文中"我"和老爷爷对话中的两个"也"字,细细揣摩,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丰满了。】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
  【通过演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内化活用文本语言,并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共鸣,达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 )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4)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而适当的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教学当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才能攀上知识的高峰。
  (四)布置作业。
  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五、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设计本课板书时,我以学生板演的天都峰简笔画为背景,在山体上板书了"高"、"陡"两字以彰显天都峰的险峻。随着山势,在山脚、山腰和山顶由下到上分别板书了"(仰)望"、"奋力"、"终于",以体现爬山前、爬山时、登顶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落,使文路、教路、学路融为一体。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红色字体板书"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总之板书力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做到图文并,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效用。
《爬天都峰》说课 篇6  《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
  课堂上,我首先对生字和词语检查过关,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6、7自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他说:“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真是肯动脑筋的孩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图片和课件)学生明白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动,大家是像猴子一样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了解到课堂务必有一个主要目标把这个目标记在心里,重点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教学目的就到达了,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一些收获。
《爬天都峰》说课 篇7  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
  几个学生读。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
  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
  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
  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放开声音读书。读吧,自己读。
  生自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小组学习生字。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我们来接读课文。
  生读。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出示:攀
  师:一起读。
  生读攀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这是你的读书感受。
  生:第六自然段爬天峰。
  师:你们都是这种感受吗?
  生:是。
  师: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犹豫?
  师:把话说完整。
  生:犹豫是什么意思?
  师:相信你在读书中能解决。
  生:石级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就是楼梯的样子一层一层的。
  师:还有问题吗?
  生:汲取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出示:我站在天都峰……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生画。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画的天都峰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同学作品。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出了天都峰什么特点?
  生:天都峰的高。
  师:来,你说。
  生:画出天都的石级,铁链。
  师:谁来补充?
  生:就是画出了险。
  师:为什么险?你自己来说说,想通过这幅图想体现天都峰什么特点?
  生:体现天都峰的石级,铁链。
  师:看来同学们只是看到了这段天都峰的石级,铁链,谁再来展示。
  展示学生画的图片。
  师: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哪幅好,为什么?
  生:第二幅图山很多,又画出了太阳,比较好。
  生:第二幅图好,是因为他把第二自然段的云彩那句话画出来了。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呢,并把他的想象画出来了。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你们能把他读出来吗?自己来试,你的感受会更深。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读?
  生读。
  师:读的这个地方多好了,这样读就把天都峰的高读了出来。谁能来读,读得比他更好。
  生读。
  师:哪位同学也能像刚才老师一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呀?
  生:读得流利、响亮。
  师:你来说说?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哪里有感情?
  生:他读得好的地方就是真叫人发颤的颤。
  师:现在谁还想读,而且比前边两个同学读得都要好。好,你来读。
  生读。
  师:谁来评?
  生:和前边一样,颤读得有感情。
  师:有没有听出不一样的呢?
  生:他读出了害怕的感觉。
  师:读得好,评得妙,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来,放开声音,读读这一段。
  生读。
  师:现在我邀请我们班同学读这一段,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更好。
  生读。
  师:读得好。天都峰如此的高,如此的险,小姑娘站在天都峰的脚上她在想,我爬还是不爬,她犹豫了。
  师板书:犹豫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三段话,告诉老师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呀!
  生:分角色表演。
  师:大家觉得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现在就请我们三人一组分头学习,马上开始吧!
  投影出示这一段。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读的情况。你来。
  生读。
  师:同学们他们读得怎么样啊?
  生:读得比较流利有感情。
  师:你的标准比较宽松。
  生:我觉得读得不太好。
  师:老师也觉得这组同学没有读出最高水平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最好的感情呢!
  出示:用标点符号提示句子语气。
  师:读到人物语言时,心里就要想一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组读。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里,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说说。
  生:老爷爷说:小朋友你也爬天都峰。老爷爷在想,小姑娘会不会也能跟他一起爬。
  师:他为什么会怀疑小朋友是来爬天都峰的呢?
  生:因为前边课文讲了她犹豫。
  师:是啊,前面讲了天都峰那么险,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师:谁能说说小朋友见到老爷爷会怎么想?
  生:那么老的老爷爷都来爬我也应该爬。
  师:那这句应该怎么读呢?
  生: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师:那老爷爷来爬天都峰又是怎么想的?
  生:咱们一起爬吧。
  师:对,为什么?因为他想这个老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来爬天都峰,所以他想努力一起和老爷爷爬天都峰。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坚定些。
  生读。
  师:同学们理解了这三句话的语气,现在三个人再开始朗读。
  生读。
  师:现在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来,你们三人来。
  三人小组读。
  师:小爷爷和作者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向天都峰爬去。请大家一起读。
  生读。
  师:同学们这一老一小已经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们信心百倍,那你们把他们的勇气都读出来了吗?准备一下,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读。
  师:这一老一小经过努力终于爬上了天都峰,我们向他们祝贺,这节课开头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汲取是什么意思?
  生:汲取力量。
  生:汲取爬天都峰的力量。
  生:汲取了鼓舞。
  师:受到了鼓舞,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这一老一小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天都峰,同时,我们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我们不明白的内容。同学们请课下利用我们查到的资料出一期壁报,下节我们继续学习。
  结束。
《爬天都峰》说课 篇8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黄山不仅有奇异的巨石,还有险峻的山峰呢,而黄山最险峻的山峰就是天都峰,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起来读课题,《爬天都峰》,老师要先请同学来自学课文,自学课文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词语的读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
  同学们自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来读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是由要认的词语组成的,
  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 ,笑呵呵
  师: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请谁来提醒大家一下,
  生1:颤字是翘舌音,很容易读错,很大家跟我读一读,颤,发颤.
  生2:鲫鱼的鲫是第四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鲫,鲫鱼
  师:攀着的着,要读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
  师: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看屏幕,这几上特别难读,谁能带大家来读一读呢?
  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她读对了,我们跟他一起读,他读错了,我们帮他指正
  领读:照相,似乎,假日,白发苍苍
  师:读得很好,老师把大家刚才读过的词语连在一起,请大家地认真的读一读
  自读词语: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鱼,照相,假日,似乎,笑呵呵,白发苍苍
  师:词语读得很认真,课文也发读正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轮流读课文吧,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生轮流读课文,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接下去想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1:课文主要写了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师:我爬上天都峰了吗?我又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谁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清楚些?请你们先练着说一说吧
  师:谁能来说给大家听,
  生2:课文主要写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峰顶的事情,
  师:说得真清楚,非常好,那么我到底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吧这节课我们还要写生字呢请大家看屏幕这些词语当中带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爬山,天都峰,山顶,似乎,咱们,奋力,辫子,勇气,居然,仰起头,白发苍苍山顶的顶要读后鼻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非常好,请大家再把课文翻到第11页,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字格中的生字,你能说说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生1:勇气的勇和白发苍苍的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苍写的时候上扁下宽,而勇气的勇两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师:对比着观察,说得非常好.
  生2:辫子的辫和花瓣的瓣很像,只要把中间的瓜改成纟就可以了.写的时候要注意三部分要紧凑一些.
  师:能用学过的字来记新字,这是很好的识字方法,
  生3:仰起脸的仰,右半部分和我们以前学的柳树的柳右半部分很相似,只是和了一撇,我们写时候可不要画蛇添足.
  师:说得可真好,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一个了,爬山的爬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先写一个爪子的爪,一捺要长一些,再写一个小小的巴.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写字吧. 请大家打开田字格本,每个生字各写一遍.写完以后再把大屏幕上的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习的很投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吧.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我们先来听写一个句子,我们要听写的句子就在课文里面,翻到第九页,请大家看第一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我们待会儿来听写,请大家认真看一下,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看第一段
  师: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一起来听写老师把这句话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写,认真听一听,记一记,第二遍读的时候,再把它写下来
  师读句子“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生默写
  师;这段话很清楚地写了什么时间,谁跟谁到哪儿去干什么,请大家对照着大屏幕上的句子,自己批改一下,批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己批改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好,让我们一起所自己听写的句子读一读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黄山,想看看天都峰是什么样子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天都峰景致
  师:谁能来说说,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样儿的?
  生1:天都峰顶特别高,在云雾上面哩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天都峰的确很高,师板书:高
  生2:我觉得天都峰特别险,山路很陡又很窄,要爬上去不容易
  师: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陡呢,师板书:陡,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描写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或词语,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师:那些词语或句子能看出天都峰又高又陡呢?
  生1:我找到了这一句,“啊,峰顶这么高……” 云彩是在天上的,天都峰顶在云彩上面,那可真是太高了
  生2:我也找到了一句“再看看笔……发颤”这一段话中的笔陡和挂用得真好,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而挂下来简直就是垂直的了,
  师:说得可真清楚呀,
  生3:刚才他们读的两个句子,都用上了感叹号,这也能说明天都峰真是又高又陡,
  师: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怪不得小作者要问自己“我爬得上去吗?”让我闪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再次来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么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爬到天都峰顶的呢?
  生1:小作者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两人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要来爬天都峰,真了不起,他们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请大家再读读六七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要爬天都峰不容易
  生自读六七自然段,
  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词语,
  生1:奋力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用尽了力气
  生2:这两个一会儿也能看出小作者在爬山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
  生3:这一个省略号也能说明小作者用了好多其他的方法爬,而且爬了好长时间呢
  生4:爬呀爬也有说明爬了很长时间,
  生5:从终于这个词体现出小作者和老爷爷爬天都峰不容易,他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爬上峰顶的
  师:你能找到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5读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要爬上天都峰顶,真不是件容易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自齐读六七自然段,
  师:我和老爷爷奋力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到峰顶以后,我和老爷爷心情特点高兴,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1生2读小作者与老爷爷的对话
  生1:我有一个疑问,课后也有这个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跟老爷爷相互道谢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问题,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页,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第二道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问题
  师:是啊,小作者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顶后为什么要相互道谢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同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如果小作者和老爷爷不互相鼓励,他们是爬不到天都,峰顶的,所以他们要互相感谢
  师:说得有道理
  生2:是的,文中的爸爸也说道,我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对方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我们要互相道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大家一起再把小作者说的话和老爷爷说的话来读一读吧,请男同学读读老爷爷说的话,女同学读读小作者说的话
  男女生角色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自己再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自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呢?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鼓励,
  生2:我体会到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师: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同们之间能相互鼓励,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今天的课文,大这学得很不错,上次,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让大家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已经有一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这位同学所做的记录,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那么用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呢?
  生1:我已经用照相机把课余生活拍了下来
  生2:我家养了几条金鱼,我已经写好观察日记了师:你们真能干,还没有做好课余生活记录的同学在课后可要抓紧呀,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爬天都峰》说课 篇9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具准备
  搜集黄山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讲授新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①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②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③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2、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3、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
  (1)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引导学生说)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导朗读)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导朗读)
  3、哟,这么高的山,要摆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引导生的换位思考)
  4、这么高的山,看得“我”直发抖,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②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③“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三)学生读书圈划
  ①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②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③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④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四)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①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②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③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①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②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爬天都峰》说课 篇10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笔陡、奋力、终于、居然、汲取力量”等词语,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3、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4、 积累语言,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1、 指导书写“爬”字,并正确认读“都”字。
  2、 齐读课题,有何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问题:
  (1) 天都峰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
  (2) 和谁爬天都峰?什么时候爬天都峰?
  (3) 爬上去了吗?怎样爬的?
  (4) 爬天都峰时遇到了什么事?
  二、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生字字音,勾画词语(好词、生词)和句子。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文中勾画下来。
  3、 学习小组交流。
  此过程学生至少要自读课文3-4遍。
  三、讨论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知道何时、何人、何事。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读读课文,想一想:天都峰什么样子?“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陡”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
  2.理解词语:笔陡 似乎 挂下来 发颤
  3、指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陡。
  (三)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读出说话人的语气,符合人物年龄身份。
  (四)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
  1、理解“奋力”一词
  2.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动作演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五)阅读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终于”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自己的体会。
  (六)阅读课文8-10自然段:
  1.读文思考:老爷爷为什么有勇气能够爬上天都峰?我为什么又能爬上天都峰?用爸爸的话怎么说啊?
  2.理解词语:居然鼓舞、汲取力量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爬天都峰》说课 篇11  今天上了《爬天都峰》这一课。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计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在找自然段时,学生先讲学生们说前两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过程,我当时觉得学生说得有道
  理,就很赞同,然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练习朗读及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对话和动作,说明他俩在比,这一点学生体会得较好,边想象了当时的'情况边述说,不少学生都觉得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大笑起来。惹得我和其余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几个说一说,但却和学生一样笑得肚子疼,这时候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住笑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了解到课堂必须有一个主要目标把这个目标记在心里,让学生每上一节课就有一些收获。
《爬天都峰》说课 篇12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写了“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本文隐藏着很深的哲理,体会老少二人对话的深意。
  本文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1)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突出了本单元训练重点。《爬天都峰》一文,如同一首诗、一副画,包蕴着丰富的情愫。“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自主读,动情读、入境读中反复吟咏。针对本课儿童语言较多,内涵丰富这一特点,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商议上课时多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第二自然段教学,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中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再用画一画,评一评,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感悟。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对他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的理解难以具体。这一环节教学,我采用静心读书、独立想象、自由练说、表演读等方式,借助前面学习的方法和认识基础,启发学生联系天都峰的特点、老爷爷的年纪和话语来合理想象,既扩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具体理解了老爷爷的话的内涵,顺利解答了问题,又较好展现了启发想象这一“放”的教学环节,落实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发展了语言。
《爬天都峰》说课 篇13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并明确课题中“都”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ū”,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题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文本,激发探索文本的兴趣。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在学习爬天都峰中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
  学完本文后,再让学生回答文中课题为什么用“爬山”,不用“登山”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学生在上文已经了解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直身走很危险,大部分上山的路只能像猴子一样爬着前行,所以用“爬山”。反过来,用“爬山”作题,也告诉了我们,天都峰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峰。
  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刚刚开学,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还要多运用一些方法激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结合研修所学到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爬天都峰》说课 篇14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课文的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和会写的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难点: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2、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天都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师:在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今天我们大家再一起去黄山的天都峰看看。板书:爬天都峰            二、解决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下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通顺,标画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问同桌!            (一)出示生字词            师:课文读完的同学先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你认识了吗?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齐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记住了这么多的词语,你是采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师重点强调:             峰:左右结构,左边是山字旁表示与山有关,要和蜜蜂的“峰”锋利的“锋”区别开来            辫:左中右结构,要和“瓣、辩、辨”区分开,书写时这三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            似: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作sì。            (二)指导书写 学生练习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三、再读课文学习爬山前            师:刚才大家已经把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下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生汇报)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那课文是按照一个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下面请几位同学来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1)学生接读课文            (2)学生点评,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指导            (3)学生汇报(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来写的)            师:那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来学习一下课文!那!从哪里开始写得是爬山前呢?从哪里写得是爬山时!哪里写得是爬山后!            生汇报:            1---5写的是爬山前            6---7写得是爬山时            8---10写的是爬山后            师:我这儿呢有些天都峰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天都峰的险峻、高不可攀)有什么感受?(担心害怕……)            师; 课本上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呢?文中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汇报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师:“我”这么担心这么害怕最后爬上峰顶了吗?(爬上了)这是为什么呢?好!我们下节课再讲!            四:作业设计             1、比一比在组词                  爬 峰 似 苍 仰 辫                  抓 锋 拟  仓 迎 瓣            2、理解词语:               1、笔陡    2、奋力   3、鼓舞   4、汲取            参考资料: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拔1810米。登山石级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故被视为“群仙所都”,而名天都峰。峰顶有石室,可容数十人。室外有巨石,形如醉仙斜卧,仿佛“仙人把洞门”。另有仙桃石,天梯,鲫鱼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峰壁巨岩上,镌有“天上玉屏”、“登峰造极”等题刻。登峰远眺,云山相接;俯视群山,千峰竞秀,巧石献奇。若烟云乍起,披霞驭风,如入仙境。如云成铺海,风帆点点,蔚为大观。 其中,鲤鱼背是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课外拓展:            黄山松               黄山松,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xià)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送客松            (位于玉屏楼的右边),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凤凰松(位于天            海),棋盘松(位于平田石桥),接引松(位于始信峰),麒麟松(位于北海宾馆和清凉台之间),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或叫舞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边)——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研读课文,进一步感知体会               2、理解父亲的话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爬山之前“我”是那样的担心!可最后“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还是爬上了天都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我”是怎么说的。            师:“我”说了什么
  (指名读“我”的话)            师:好,请坐。“我”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我”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准备爬的时候,她遇上了一位老爷爷
  师:在山脚下“我”犹豫了。那当“我”看到老爷爷时,“我”的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预设:1、生: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能爬天都峰啊!            1、生:老爷爷的头发都白了,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呢!他能爬我也能爬!            师:你说的真好!开始爬山的时候我望着险峻的天都峰心里有些犹豫,可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山时,被老爷爷这种精神感动了!所以我奋力向山爬去!            师:那我是怎样爬的呢(生读6、7段)请用笔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生汇报:从“奋力”、 “攀着铁链”、“手脚并用”上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师:第七段中还有一个词“终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爬上天都峰很不容易,很辛苦!                  2、感觉到很快乐!            师:是啊!险峻的天都峰终于被我给征服了,终于能够领略到无限的风光了!这是多么的高兴!就让我们在读一读六七两段吧!(生齐读)            过渡:不光我,还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爬上了天都峰!那老爷爷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课件出示:            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见了我,心里又怎么想呢
  师:学到这里,你明白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吗?(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舞爬上顶峰的)那谁来读一下老爷爷的话!(指导学生读好老爷爷说的话!)            二、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            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三、作业设计:               1、填一填:                   来到天都峰脚下,我看到天都峰峰(   )路(    )时,我心里(    ),有点(     )。这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山了,于是我不再(       ),(     )向峰顶爬去,(     )爬上了天都峰顶。老爷爷对我说:“你的勇气(      )了我,现在(     )也爬上来了!”我说:“我才是从您的勇气中(     )到力量的呢!                2、参考课后综合性学习,把开学这一周来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附: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   ↑舞  老爷爷            爬山后高兴↑鼓(兴奋)爬山后                             爬山时奋力爬 ↑互  (十分努力)爬山时                           爬山后感谢老爷爷↑相       感谢我  爬山后            参考资料:                                            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皖(wǎn)南,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据说因轩(xuān)辕(yuán)皇帝曾在此采药炼丹,故称“黄山”。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娥眉秀丽,雁荡的巧石,丹霞的崖谷,嵩山的锐峰,恒山的浑厚,黄山都兼而有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 ——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是山,也是海,是山之海,云之海,松之海,花之海,光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黄山以其无限迷人的风光和形态万千的山峰闻名天下,其风景随季节的不同和山峰的起伏而多姿多彩。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黄山不仅是一处风景胜地,又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有各种动物550余种,其国家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白鹤、短尾猴等。这里植被的垂直分布变化明显,从高到低分布着寒带、温带、亚热带植物3000多种,有著名的黄山毛峰、灵芝、石耳、黄山杜鹃等。            课外拓展:            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教后反思:                                                                                                                                 年  月  星期  第  节执教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学们说到哪老师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顺序说)                                                                                                                                                                                                                                                                                                                                                                                                                  回读课题,思考:为什么不用“登”而用“爬”?进一步体会天都峰的陡峭,体会互相鼓励的力量。                        
《爬天都峰》说课 篇15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爬天都峰》说课 篇16  之一
  佚名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
  似乎——发颤——奋力——
  攀登——终于——纪念——
  辫子——勇气——决心
  意思——一取得——
  ┌───┬───┬───┬───┬─────┬─────┐
  │要查字│ 音节 │ 音序 │ 部首 │ 再查几画 │ 组两个词 │
  ├───┼───┼───┼───┼─────┼─────┤
  │ │ │ │ │ │ │
  │ 陡 │ │ │ │ │ │
  ├───┼───┼───┼───┼─────┼─────┤
  │ 攀 │ │ │ │ │ │
  ├───┼───┼───┼───┼─────┼─────┤
  │ 念 │ │ │ │ │ │
  ├───┼───┼───┼───┼─────┼─────┤
  │ 勇 │ │ │ │ │ │
  └───┴───┴───┴───┴─────┴─────┘
  三、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似乎 暑假
  发颤 应该
  四、选字填空。
  纪记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业
  相像 ( )声 ( )片 好( ) 照( )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推荐阅读:
  • 《爬天都峰》说课(精选13篇)
  • 《爬天都峰》说课
  • 着力读书训练着眼思维发展——《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通用15篇)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3篇)
  •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 《爬天都峰》的课堂教案设计(精选16篇)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案
  •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说课(精选16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