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回复: 0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精选13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1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1、教材地位。
  本课是最后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2、教学目标。
  我安排两课时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学习,本目标为第一课时。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本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理解课 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联系等,确定本课时的重难点是一致的,即自主识字和朗读体验。
  二、说教法。
  泰勒说过: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我拟定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境法。
  情境教学符合低龄孩子的年龄特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条件。上课开始,利用课件播放雪景图,我扮演冬爷爷,引领孩子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沉浸于下雪的氛围,把激励与情感带入课堂,做到课伊始,趣即生。
  2、自主识字阅读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也是这册教材最后一单元中的主体课文,学生已经能利用平常积累的方法来识字、阅读,在初读课文环节中我采用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养成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习惯。
  3、朗读体验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知。这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韵文,孩子有着极大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初读熟悉课文之后,带上表情把内心对文本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既有助与理解课文内容,又能让孩子感受朗读的乐趣,不会让学生的朗读束缚在一个框架中,不会让真实美好的感受游离于生硬的朗读技巧中。
  此外,还有质疑法,分工合作阅读法,在上述教法中,最主要教法是朗读体验法,因为文本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孩子从读中感受、体验。
  三、说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让学生“会学”比“学会”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这节课主要让孩子学会朗读体验这一方法,懂得自主识字和与人交流,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阅读、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雪”是南方孩子难得见到的,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雪景的图片,并和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布置黑板(黑板上贴满“雪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进入下雪的氛围。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事先我布置学生观察小鸡、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把观察到的说一说,这样也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我根据儿童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事先播放课件,老师扮演冬爷爷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了大地,大地将会有什么变化?是呀,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今天我还邀来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它们是谁?出示贴图于黑板上。这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读文,自主分层识字。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即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又是一种激励手段。要想把课文读得熟、演得好、就要先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出示生字)
  (1)独立自主解决已认的字。
  学生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对于认识的字,读一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表扬自己一下。对于不认识的字先画个“?”。然后再给自己的同桌读一读、比一比,看谁不用老师教认的字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使孩子树立起认字的自信心、自豪感。
  (2)小组合作解决认识的字。
  低年级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差。为了培养这一能力同时也为了提高识字效率,所以对于不认识的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都有4名成员构成,成员都有分工,小组长负责整个合作活动。首先,小组长帮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记住要求认识的字,接着在“考一考”的环节中,各小组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用各种形式把字认牢。
  (3)多种形式,自主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都急于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时可找几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认字的程度,有的小组可能派一名代表,有的小组可能一起读,也有的小组可能轮读。总之,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时,可能有些小组没有参与,为了扩大参与面,可以同学们想办法比赛读。有的同学可能想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读,也可能是男、女生对读。这样参与面广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高了,认的字也牢了。
  (4)回到课文中识字。
  识字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最后再让孩子到文中识字,巩固识字的效果。
  2、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对于低年级的课,我基本上采用“多读少讲”的策略,让孩子在读中悟,悟中知。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音。(2)学生小组内读文。做到把课文读通,同时质疑解疑。(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男女对读、指名读、评读等。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书中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就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精彩些,读给大家听,他们才会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质疑时,我也尽量让学生相互解答,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从而解决“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等问题。
  3、拓展延深。
  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小画家除了能画“竹叶、梅花、月牙、枫叶”还能画什么?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同时还进行语言训练。
  (三)分层作业,自主选择。
  1、续编儿歌
  看,雪地里又来了一群小画家。(出示:狮子、小鸟……)请你当回“小诗人”为他们编儿歌。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有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2、请你完成一幅有关“雪景”的图画日记。
  (四)小结:体验成功,树立参与的自信。
  成功是求知者的有力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获得成功。所以,在最后小结后,我让学生美美地读文成背文,展示给喜欢的小伙伴或者是老师,在让他们为你评一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悟理,扎实训练以“趣”字贯穿,学生的创新火花将在学习过程中时时闪烁!
  板书设计: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图 小狗图 小鸭图 小马图
  (对应贴上脚印图)
  竹叶图 梅花图 枫叶图 月牙图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2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朗读,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此为这一篇极富童趣的儿童诗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会写"几 用".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的情感.
  各学段有侧重点.1-2年级的重点便是识字与写字.因此,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会写"几 用"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语文重在读,重在"读中悟情",所以我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由于学生的经验少,观察能力还较差,为此"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是本课要解决的难点.下面我就简单讲讲昨天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引言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初,我力争把学生带入兴趣的天地.课前,我向同学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大自然中有一个动物王国,在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可爱的小动物.昨天晚上啊,那里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冷极了,小动物都躲在家里睡懒觉呢,可是却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听说老师要为大家上课,就吵着老师要把它们带来,没办法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大家想认识它们吗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接着为同学们出示动物挂图,让他们认识雪地里的小画家们: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还有那只睡大觉的小青蛙.
  二, 层层递进,引导初读,识字.
  通过联想法,编字谜,象形法等多种形式来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拼读,组词,造句,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互动,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结合生活实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丰富了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感知文章.
  三,动情朗读,文里寻趣.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
  (一)初读阶段,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
  (二)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
  1,利用课件下雪图,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晶莹,洁白的雪落在小动物的家门口,小动物们多么开心,高兴,站在小动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朗读;我们看到这么美的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喊着——联系生活,让学生读出高兴,惊喜,兴奋.
  2, 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的形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我再让学生上台贴画,玩找脚印游戏等形式解决本课难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仅了解小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和脚印的美丽可爱,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3,利用角色转换,引读,体会小画家们本领高强.自己读读句子,从哪看出小画家很能干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品读句子,理解重点词;再利用引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感受到小画家真了不起.
  (三)熟读阶段,把握整体,逐步成诵.
  在分析理解了课文之后,熟练的朗读,结合教学挂图和课件等联系背诵.
  四,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 "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 (2)还有哪些动物和青蛙一样没参加 为什么
  小孩子好奇,好胜,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使他们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我从"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读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以"情"促学,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5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本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与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课文,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是一册教材中不可多见的美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教学目的:
  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
  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
  知道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二、说教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上课后,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带进情境,接着把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4个动物展示在背景图上。
  通过变文为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2、出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看图、划句子、读文、思考问题、朗读背诵。
  3、抓住图与文的联系,理解课文重点。
  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可利用反复看图的方法。
  4、采用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我采用“生活经验的迁移”来指导朗读第一句,在指导读第三句时,我采用的是“体态语言暗示”的方法来进行抑扬顿挫的训练。此外,我还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5、在课中做“对号入座”的游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创造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还能在什么地方画出图画呢?
  7、生字复习打破传统方式,不是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割裂开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复习巩固。
  8、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
  三、说学法:
  采用“看图——读文——思考问题——划句子——朗读背诵”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4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国内外教育家的精辟论述,强调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一辈子受用。那,我们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呢?下面就《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说课,谈谈我的粗浅见解。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并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三四句结构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极好范例。
  二、说设计理念(融合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做一做(做游戏)、看一看(书、图画、课件)、读一读(比赛认读)、唱一唱(把课文编成儿歌唱)、画一画(画动物的脚印)、编一编(创编儿歌)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将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融入在本课教学内容中,整合资源,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二会字,会写3个四会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动物爪子和图画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孩子的兴趣点燃了。所以,我设计了游戏导入的环节:在扑有白粉笔灰的黑板上做手印板画游戏,引出“小画家”,再播放课件进一步引出银装素裹的雪世界,然后言语激发兴趣:在这美丽世界里,谁来啦?他们是怎样把这世界打扮得生机勃勃的?如此激趣导入新课,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 层层递进,初读识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
  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
  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记?
  2、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
  3、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1)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
  (2)开火车读。(3)齐读生字。(4)男女生比赛读。
  (三)悟读明义,拓展背诵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
  所以,我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悟读:自由读也好,同桌读、或者小组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样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同时也符合个性阅读的思想,尊重学生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开拓思维。
  读书之后,学生进行讨论汇报阶段:在这过程中,老师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相机指导情感朗读和解决课文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重难点:比如
  1、教学时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帮助学生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2、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还能画画?它会在美丽的雪地里画上什么?
  3、了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点。并且拓展还有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要冬眠。(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这样就吧把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抓住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背课文:(1)看着黑板的板书背诵课文。(2)播放课件学生据情景背诵课文。(3)学生自编动作背课文。(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体态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巩固知识,又发展语言。)
  (四)总结全课,作业延伸。
  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唱一唱:教师事先将儿歌编成歌曲然后让学生跟音乐节奏一起唱一唱。
  3、画一画: 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4、 写一写:(仿照儿歌,自编儿歌写下来 )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生动有趣,抓住重点,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狗
  脚印贴图   脚印贴图
  小鸭     小马
  脚印贴图   脚印贴图
  青蛙(图)——冬眠
  悟
  昨日喜忧不足夸
  须知教海更无涯。
  携手教改立潮头,
  潜心培育未来花。
  谢谢大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5  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这样的课文形象、直观、感情色彩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地吸引孩子。
  二、本课时内的教学内容安排:
  1、知识目标:识字11个,会写2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读文知道四种小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这过程中理解课文,受到情感熏陶。
  2、多读多想。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找到答案,在读中有所感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冬天所做的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导出本课所学内容。在读题后让学生学会质疑,为下面的学习做个引子。
  (二)生字识记,初步感知课文。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用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初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研读课文,交流学习。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5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本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与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课文,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是一册教材中不可多见的美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教学目的:
  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
  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
  知道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二、说教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上课后,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带进情境,接着把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4个动物展示在背景图上。
  通过变文为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2、出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看图、划句子、读文、思考问题、朗读背诵。
  3、抓住图与文的联系,理解课文重点。
  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可利用反复看图的方法。
  4、采用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我采用“生活经验的迁移”来指导朗读第一句,在指导读第三句时,我采用的是“体态语言暗示”的方法来进行抑扬顿挫的训练。此外,我还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5、在课中做“对号入座”的游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创造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还能在什么地方画出图画呢?
  7、生字复习打破传统方式,不是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割裂开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复习巩固。
  8、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
  三、说学法:
  采用“看图——读文——思考问题——划句子——朗读背诵”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准备:
  1、竹叶,梅花,枫叶的标本和图画。
  2、生字卡片。
  3、课文图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像盐不咸,像糖不甜,北风吹来把花开,飘呀飘呀满地白。(雪)
  2、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有几个爱画画的小动物,一起到雪地里画画呢?让我们赶快读一读课题吧。
  3、齐读课题,(板书)
  4、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
  互动一: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2-3遍,要读准字音,读通顺。
  2、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检查识字情况
  师:出示"睡",左边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师:右边是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记住了吗?
  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还会认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动物,有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
  生:"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互动二:读文,读通文意。
  1、小朋友们太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都记住了,让我们赶快跟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画画的吧。
  2、齐读课文。
  3、交流小画家都画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画的?
  4、解疑:小动物的脚印不一样,所以他们用脚印画出来的画就不一样。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他们靠自己的小脚印就能作画,多神气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夸夸他们吗?
  5、来,让我们用夸赞的语气来读一读,夸一夸小画家吧。配上动作再来一次。
  6是啊,多么漂亮,多么自然的画,连梁老师都想参加了,但是有一位小画家却不能参加,是谁啊?青蛙。(贴画)
  7、交流了解冬眠的知识,你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
  三、测评训练
  1、连线
  小鸡 小狗小马小鸭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2、说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虫(   ) 目(   )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教师可根据儿童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国学任务。
  二、说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会写“儿、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说过程:
  (一)看看:
  1、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老师(戴头饰)扮演冬爷爷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大地,大地将会有什么变化呢?(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回答),是呀,大地象铺上了白地毯,今天我还邀来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它们是谁。这时四位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头饰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我是……”老师指着他们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2、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可适时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气学生看后再读文。启发学生,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这时学生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将豁然感悟。
  (二)读读:
  朗读在低年级更显重要,为此我设计以下不同形式的读。
  1、尝试性的朗读。
  要求读正确、流利,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提示注意第一旬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来参加?为什么?学生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3、分角色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画画:
  动手画,感知“小画家”作品。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有画画技巧的同学必将兴致勃勃,他们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会画的同学让他们完;成课后作业,连一连、读一读,这样通过不同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通过画或连线重!温了课文内容。
  (四)想想: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在课的总结阶段,启发学生思考:
  (1)雪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童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9  大家都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老课文,已经不知被多少位教师传讲过多少遍了。我再说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我认为虽然教材改版了多少次,但它依然存在,这就证明这是一篇极为优秀的课文。如何把老课文讲出新意境,让它在新课程理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把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上得活而实,并不失语文课本的本色,是我这堂课所追求的目标!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朗读,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识记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
  2、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下雪时小动物的快乐,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1、自主识记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法:情境教学、朗读感悟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过程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引言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初,我力争把学生带入童话般的白雪世界后导入新课。出示飘着雪花的雪中森林王国,先让学生说说在这样美丽的雪地里,你最想干什么?由此引来许多小动物,告诉学生它们几个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而是了不起的小画家,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识字。
  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三、动情朗读,文里寻趣。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
  (一)初读阶段,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
  (二)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
  1、利用下雪图,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晶莹、洁白的雪落在小动物的家门口,小动物们多么开心、高兴,站在小动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朗读;我们看到这么美的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喊着——联系生活,让学生读出高兴、惊喜、兴奋。
  2、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的形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我再让学生上台贴画,玩找脚印游戏等形式解决本课难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仅了解小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和脚印的美丽可爱,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3、利用角色转换、引读,体会小画家们本领高强。自己读读句子,从哪看出小画家很能干?“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品读句子,理解重点词;再利用引读,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感受到小画家真了不起。
  四、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2)还有哪些动物和青蛙一样没参加?为什么?
  小孩子好奇、好胜,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使他们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10  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它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介绍几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知识。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极富童趣,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素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是本课的重点。
  2、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差,因此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与竹叶、梅花等实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此外我将准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诵读体验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读中感悟,观察对比,知识的迁移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看、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孩子的兴趣点燃了。所以,我设计了游戏导入的环节:在扑有粉笔灰的黑板上做手印板画游戏,引出“小画家”,再播放课件进一步引出银装素裹的雪世界,然后言语激发兴趣:在这美丽世界里,谁来啦?他们是怎样把这世界打扮得生机勃勃的?如此激趣导入新课,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层层递进,初读识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
  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记?
  2、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
  3、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1)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
  (2)开火车读。
  (3)齐读生字。
  (4)男女生比赛读。
  (三)、品析课文,指导朗读
  1、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比较差,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指导。播放课件,创设情景,以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进文本,让学生自然流露出高兴、激动的心情,跟随雪地里的小朋友一起喊:“下雪啦,下雪啦!”并引导学生从“啦”字和感叹号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2、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播放课件,(听叫声,猜动物),引出小画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指导学生高兴地朗读第2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一群”的意思。
  3、由于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又少,我就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脚印,并与实物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能直观地发现四种动物脚的形状各不相同,而且知道动物的脚印与实物非常相似,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我还补充问:他们的脚印还像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再引导学生用赞赏、夸奖的语气读第3句话(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4、课中轻松活动(听歌曲,律动)(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
  5、同学们平时画画要用什么工具?而小画家呢?学生通过对比就能读出轻松、得意的语气。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我还补充问:他们都是用脚画画,可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呢?(表演读、指名读第4句)
  6、过渡语导入第5句话,引导学生从“为什么”和问号体会奇怪的、疑问的语气。(这堂课两处这样安排都是为了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和标点培养语感,同时指导了学生正确使用标点。)
  7、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轻且慢地读第6句话。合作读,表演读5、6句。(渗透青蛙冬眠的知识)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做找脚印的游戏,即补充了板书,又完成了课后的练习。
  2、为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我还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呢?还有谁也没参加?(学生分小组讨论,仿照课文编儿歌,同学们可选一项或几项来说,做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学生在学习第3句话时已经进行了知识迁移的练习,因此学生能编得比较丰富有趣。这一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又将学习延伸到文本以外,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自编动作读全文。
  (五)、教师小节,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背诵课文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生动有趣,抓、住重点,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17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小狗脚印贴图脚印贴图小鸭小马脚印贴图脚印贴图青蛙(图)——冬眠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1、教材地位。
  本课是最后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2、教学目标。
  我安排两课时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学习,本目标为第一课时。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本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联系等,确定本课时的重难点是一致的,即自主识字和朗读体验。
  二、说教法。
  泰勒说过: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依据教材我拟定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境法。
  情境教学符合低龄孩子的年龄特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条件。上课开始,利用课件播放雪景图,我扮演冬爷爷,引领孩子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沉浸于下雪的氛围,把激励与情感带入课堂,做到课伊始,趣即生。
  2、自主识字阅读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也是这册教材最后一单元中的主体课文,学生已经能利用平常积累的方法来识字、阅读,在初读课文环节中我采用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养成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习惯。
  3、朗读体验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知。这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韵文,孩子有着极大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初读熟悉课文之后,带上表情把内心对文本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既有助与理解课文内容,又能让孩子感受朗读的乐趣,不会让学生的朗读束缚在一个框架中,不会让真实美好的感受游离于生硬的朗读技巧中。
  此外,还有质疑法,分工合作阅读法,在上述教法中,最主要教法是朗读体验法,因为文本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孩子从读中感受、体验。
  三、说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让学生“会学”比“学会”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这节课主要让孩子学会朗读体验这一方法,懂得自主识字和与人交流,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阅读、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雪”是南方孩子难得见到的,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雪景的图片,并和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布置黑板(黑板上贴满“雪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进入下雪的氛围。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事先我布置学生观察小鸡、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把观察到的说一说,这样也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我根据儿童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事先播放课件,老师扮演冬爷爷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了大地,大地将会有什么变化?是呀,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今天我还邀来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它们是谁?出示贴图于黑板上。这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读文,自主分层识字。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即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又是一种激励手段。要想把课文读得熟、演得好、就要先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出示生字)
  (1)独立自主解决已认的字。
  学生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对于认识的字,读一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表扬自己一下。对于不认识的字先画个“?”。然后再给自己的同桌读一读、比一比,看谁不用老师教认的字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使孩子树立起认字的自信心、自豪感。
  (2)小组合作解决认识的字。
  低年级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差。为了培养这一能力同时也为了提高识字效率,所以对于不认识的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都有4名成员构成,成员都有分工,小组长负责整个合作活动。首先,小组长帮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记住要求认识的字,接着在“考一考”的环节中,各小组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用各种形式把字认牢。
  (3)多种形式,自主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都急于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时可找几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认字的程度,有的小组可能派一名代表,有的小组可能一起读,也有的小组可能轮读。总之,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时,可能有些小组没有参与,为了扩大参与面,可以同学们想办法比赛读。有的同学可能想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读,也可能是男、女生对读。这样参与面广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高了,认的字也牢了。
  (4)回到课文中识字。
  识字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最后再让孩子到文中识字,巩固识字的效果。
  2、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对于低年级的课,我基本上采用“多读少讲”的策略,让孩子在读中悟,悟中知。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音。
  (2)学生小组内读文。做到把课文读通,同时质疑解疑。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男女对读、指名读、评读等。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书中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就会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精彩些,读给大家听,他们才会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质疑时,我也尽量让学生相互解答,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从而解决“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等问题。
  3、拓展延深。
  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小画家除了能画“竹叶、梅花、月牙、枫叶”还能画什么?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同时还进行语言训练。
  (三)分层作业,自主选择。
  1、续编儿歌
  看,雪地里又来了一群小画家。(出示:狮子、小鸟……)请你当回“小诗人”为他们编儿歌。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有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2、请你完成一幅有关“雪景”的图画日记。
  (四)小结:体验成功,树立参与的自信。
  成功是求知者的有力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获得成功。所以,在最后小结后,我让学生美美地读文成背文,展示给喜欢的小伙伴或者是老师,在让他们为你评一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悟理,扎实训练以“趣”字贯穿,学生的创新火花将在学习过程中时时闪烁!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见过雪吗?喜欢下雪吗?王老师小的时候一见到下雪可高兴了,因为又可以玩打雪仗,可以玩堆雪人了。
  有几只小动物也很喜欢下雪,他们在玩雪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啊就成了小画家,这节课王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板书课题,一边写一边讲解。“雪”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雨字头,(并了解解有些字在做了偏旁之后,笔画是会发生变化的)。“地”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右边是也字。
  生齐读课题,提示“的”读轻声。
  二、检查生字
  1.学习课文之前啊,我们先要学会本课的生字。
  带拼音读词语。读会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谁会读第一行来当当小老师。领读加齐读。
  去拼音读词语。恭喜你们第一关顺利过关了,第二关可就没那么好过了!没有拼音了你还会吗?男女生比赛读。
  读单个的字。开火车读。
  2.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有几个字王老师用红颜色的笔标出来了,笔画比较多。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它呢?师举例。大家看“梅花”的“梅”,它的部首是“木子旁”,它的右边是“每天”的“每”。你们看,左边的“木”和右边的“每”,都是我们认识的字,这两个熟悉的字加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这就是“加一加”的方法。
  生自由说“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蛙”是虫子旁加两个土。因为青蛙是一种小动物,所以是虫子旁,又因为它在冬天是藏在厚厚的泥土中,所以右边是两个土。
  “睡”是木子旁加垂下的垂。目就是眼睛,垂就是落下,眼皮落下来,就是要睡觉了。
  3.看来大家的小脑瓜还真是聪明,这么快就会举一反三了。
  三、解读课文
  1、同学们生字都学会了,王老师就带大家走入雪的世界。(出示动态雪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是啊,雪花纷纷落下来,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色。见到这样的美景,你们心情高兴吗?(高兴)。如果此时此刻,我们的教室外就下起了鹅毛大雪,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出示课件:下雪了,下雪了!)带着你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这个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呢?(到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在这么美的雪地里做着这么快乐的事,如果让你读这句话你会怎么读?(3-4生读句子)
  2.相机指导“!”感叹号的读法。细心的同学也许发现了,这里有个新的标点符号,它叫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读的时候要读出我们高兴的心情。听老师读(师范读,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生读。
  3.听了你们高兴的呼喊声,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按耐不住了,他们欢呼着,跳跃着,争着抢着要出来看雪景。出示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生读。
  为什么用“一群”?猜一猜:几个可以成为“一群”?(三个以上)引出成语“三五成群”。我们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猪/马)
  4.这些小画家有谁呢?
  板书: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注意说话的完整性,如雪地里来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也可以相机提示,什么样的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如可爱的小鸡,你能学学他的叫声吗?)课件出示,每一种动物的叫声及画什么。
  5.那么这几个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图片和句子)谁来当当小鸡(4-5生读这一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指导有感情朗读。
  6.那么这些小画家是用什么来画的呢?(脚丫)所以说这些画实际上就是这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7.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他们用爪子画的画怎么样呢?好看。我们看
  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指名读)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你们夸夸他们吧!
  8、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出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谁来问问老师这句话?(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个标点符号,像个大耳朵似的叫问号,当你问问题的时候就要用上这个,同时也要注意自己问的语气)
  那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行,青蛙冬眠了)你怎么知道冬眠的?(从书上看到的)你读得书真多,真是个小博士。
  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呢?第一,蛙的皮肤是裸露在外面的,它不像小鸡小马那样有厚厚的皮毛,所以青蛙很怕冷。第二,青蛙是吃小虫子为生的,冬天一到,小虫子都死了,青蛙没有吃的,所以就躲起来睡大觉了。像青蛙这样的冬眠动物还有很多,比如蛇,熊,蜥蜴
  四、尝试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是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第二笔容易写成横折折钩。
  2.“用”: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3.“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要上宽下窄。“田”字的第二笔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教学重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四种动物的图片,竹叶、梅花和枫叶的图片。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1、看到同学们个个都特别有精神,陈老师真高兴。陈老师决定要先送一幅图给大家。(出示图片)这幅图漂亮吗?谁来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是啊,下雪啦!大树披着学,房屋披着雪,雪天雪地,好一个白雪世界。同学们,当你走进这个白雪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
  3、看来雪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有一群小画家跟同学们一样,它们也特别喜欢雪,特别喜欢在雪地里画画。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白雪世界,去认识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
  4、读课题。
  二、看题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我们的同学越来越会思考了,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课本,自己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多拼读几遍。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
  (1)指名读。同学们刚才都读得特别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生字了。
  (2)提醒难读字音,并当小老师带读一遍。谁来给大家提个醒,看看哪个字的读音要注意读好它。
  (3)个别学生读。
  (3)开火车读。
  (5)齐读。
  (6)给生字归类。学到这,陈老师真的要夸夸大家了,不仅上课认真,而且学得特别快。现在我们就来轻松一下,玩一个游戏,按照读音给生字归类。
  2、去掉拼音读
  (1)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忙,我们很轻松就能认读生字。拼音宝宝累了,它要去休息一下了,只剩下生字宝宝了,你还会读吗?
  (2)自由读。
  (3)指名读。
  (4)双轨火车读。
  3、认读生字。(齐读)
  3、换个地方认读生字。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生字宝宝藏到句子里面了,你会读这个句子吗?
  4、原来大家已经把生字记得牢牢的。大家来交流一下记字方法吧,随机认识“虫、目”两个偏旁。
  我们班的孩子真棒,不仅坐得端正,学东西也快。老师建议,把掌声送给自己,大声地夸夸自己。
  六、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在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顺利闯过了生字关和词语关,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认识一下雪地里的几位小画家了。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记住要读准音,读通顺,读的时候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想一想: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用“——”画出来,它们分别画了什么画?用“~~”画出来。
  (生自由读,师巡视)
  2、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课文的第一句和第二行句。(师范读)请同学们想一下,雪地里来了几位小画家?
  生: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齐答)
  (2)学习第三句
  师:这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呢?请大家齐读第三句。(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棒极了!现在,哪位同学知道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指名答)
  生:雪地里来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师相机在黑板上贴这四种动物的图片)
  师:答对了,而且他说出了一个完整的句子。非常棒!请坐。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这几位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画呢?请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齐答)
  (3)学习第四句
  师:它们是怎么在雪地里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的呢?哪位同学可以用课文上的句子回答?(指名答)
  生: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师:这些小画家可真厉害,他们不用颜料和画笔,在雪地上走几步就画出了漂亮的图画。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吗?
  生:它们的脚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就成了一幅画。
  师:哦,原来,小画家画出来的画就是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啊。
  (4)学习最后两句
  师: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不怕冷,围着围巾出来画画。可是为什么青蛙没来参加?请读读最后两句。
  师: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
  生:它在洞里睡着了。(齐答)
  师:哦,原来我们的青蛙睡着了,也就是说它在冬眠。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不吃不喝,一睡就是一个冬天吗?
  生:刺猬,蛇,乌龟……
  (5)朗读全文
  师: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音、读通顺。(生齐读课文)
  七、学习生字“几”“用”
  1、过渡语
  师:小动物们能用自己的脚在雪地里画出美丽的图画,我们当然也不会输给它们。我们能用我们的小手在田字格里写出漂亮的汉字。今天,老师教大家学习两个生字(课件显示这两个生字,生齐读)
  2、学写“几”
  师:(出示“几”字)谁会读这个字?
  师:(板书)同学们,“几”和我们学过的哪一个字很象呢?
  生:(踊跃回答)“儿”、“九”
  师:同学真擅于思考,我们把“儿”的第二笔“竖弯钩”换成“横折弯钩”,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几”。
  师:“几”共有几笔?
  生:两笔。
  师:好,我们现在来书空练习。请同学们伸出小手,一起来写“几“字(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4页,找到“我会写”。先看一看“几”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接着在后面的田字格里写一个“几”字,写好了再跟前面的例字比一比。(生练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字姿势)
  3、学写“用”
  师:刚才我们学写了“几”字,接下来我们要学写的是?“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
  生:“月”,月亮的“月”。
  师:非常棒,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那你能不能跟大家说一说,“月”字怎么变一变,就可以变成“用”了呢?
  生:“月”加一笔“竖”,就可以变成“用”。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小小的汉字真是奇妙,加一加就可以变成一个新的字。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老师说过的“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比一比”的方法自己来学写“用”。(生练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小结、作业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是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我们还学写了两个生字,它们是?
  生:“几”、“用”。
  师:收获可真不小。下面老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第一个作业是读课文,争取下节课能流利地背给大家听;第二个作业是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能在雪地里画画,它们能画出什么画。
                         推荐阅读: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通用6篇)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说课稿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精选13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