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回复: 0

《一棵树》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棵树》教案(精选8篇)
《一棵树》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2、齐读课题。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一、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抓痒
  鳄鱼陈醋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_______的感受,表现了_____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_________的温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
  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
  (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看拼音写词语。
  xínɡzhuànɡhú1i
  jìxùmìmì
  qiǎokè1ì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学前准备
  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
  1、学生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听写词语。
  形状狐狸丁零
  巧克力香肠继续
  抬头秘密
  二、精读感悟。(用时:25分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
  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
  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
  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
  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
  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5、仿写拟声词。
  咕噜噜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哗啦__________________
  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早就知道那棵树是“我”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用时:10分钟)
  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 1、交流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后发生的奇妙的事。
  2、仿写一篇想象作文或画一个场景。 8、写想象作文或画出自己想象的一个场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
  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拓展点)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
  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
  生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心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
  生5:作者居然能听懂小动物们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生1:我想变成一栋可以容纳很多人的房子,让人们居住。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父母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还不用离开爸爸妈妈。
  生2:我想变成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气清洁一遍,让每个人都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生活实际,变成人们最急需的事物,老师为你们的爱心点赞!
《一棵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充分发挥想象,体验点画活动的乐趣。
  3、感受秋天幼儿园里金树叶的美。
  活动准备:
  1、印有树干的轮廓图、柠檬黄和深颜料、小抹布
  2、多媒体课件、《粗心的小画家》歌曲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伴随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进行歌表演,引出活动。
  老师:刚才歌里有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丁丁,他可喜欢画画了,不过总是因为粗心闹笑话。他最近在寻找秋天的颜色,所以去了好多地方,瞧瞧他现在在哪?
  出示图片(幼儿园),小朋友:咱们的幼儿园。
  丁丁(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幼儿园真漂亮,看那金色的树,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秋天的颜色吗,我要把这么漂亮的景象画下来,留给你们作纪念。
  (2)多媒体课件:丁丁作画,展示作品
  老师:丁丁的画画好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下。咦?他画的是什么?(幼儿园的树)跟咱们的树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叶子)原来呀,粗心的小画家丁丁忘记带黄颜色的颜料了,咱们能不能帮帮他呀?
  2、教师操作演示,示范手指点画
  教师:老师请两个好朋友来帮忙。(伸出食指,拿出颜料盘)念出咒语:小手翘翘,小手蘸蘸,小手点点,树叶出现。(在画纸上进行点画)点好了,我的小手有些脏了,赶紧用小抹布来擦一擦。
  教师:老师刚才在这边变了树叶出来,哪个宝宝也上来到那边变试一试?
  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
  3、请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手指点画乐趣。
  老师:小朋友都来帮帮丁丁点树叶吧,看看谁点的最干净又好看。
  巡回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手指点画,提醒幼儿保证画面和衣服干净。
  4、将作品放置到展示板上,教师点评,请幼儿互相欣赏。
  老师:树叶都画好了,小朋友画的真漂亮啊,丁丁也对小朋友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咱们也先去洗洗小手,然后再到院子里和丁丁一起欣赏咱们美丽的幼儿园的秋天吧。
  活动反思:
  手指点画《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是结合秋天的主题开展的活动,主要目标是能用手指点画表现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养成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整个活动孩子很投入,活动效果良好。
  1、课前准备需充分。
  由于是手指点画,课前准备是比较繁琐,每组必须有三种以上种的颜料,让幼儿按意愿选择颜色进行点画。桌子铺设桌布,以免孩子将颜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桌必须有一个清洁的抹布,让孩子在蘸另一种颜色时,清除手上的颜料,以免将其他颜色混入。可惜每位孩子没有袖套和围裙,课前让孩子将袖管卷起,并提醒轻轻蘸颜料,不吵也不闹,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
  2、活动中让孩子有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
  在示范画树叶时,要求手指是从上到下轻轻地进行点画,这样才会有尖尖的叶子成形。但这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孩子的想象更是发挥得很充分。每个孩子点画的树叶都是不同的。三种颜色不同的树叶相互补充和映衬,形成秋天美丽的大树景象。仔细想想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强调或要求孩子一定按照我的要求去点画。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让孩子有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要是结合实际生活,哪怕孩子的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值得鼓励。
  在活动中,结合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了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激发了孩子的潜能,引起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非常高,也基本上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用五彩的颜料进行玩色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操作的一项活动,大家在混色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千变万化,为此借鉴了这个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玩色活动。
  以故事《变色鸟》引出活动,借用色彩丰富的图画书,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了。大家通过观看图片,知道白鸟吃了不同颜色的果子,身上会长出不同颜色的羽毛,通过混色,又会变出更多五彩的颜色。
  在绘画指导时,帮助幼儿确定画的内容,知道操作要点,能大胆地大面积涂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变出各种颜色的画。在压画时还教授儿歌,便于幼儿把所有的颜料都压实。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提醒孩子要注意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放上颜料,压画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块面都压到。
  虽然活动各个环节都经过仔细推敲,尽量避免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有问题出现的。例如:在教师示范操作时没有重点提示幼儿要边说“小白鸟我喂你喝……饮料”,只是一语带过而已,以至于幼儿没有把这个要求放在心上;在孩子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念出儿歌,边念边压,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画的质量。
  这个活动虽然是美术活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领域。除了再喂小鸟喝东西时候要学会说“小白鸟我喂你喝……”另外一个就是在压画时候也加入了一首小小的儿歌,使幼儿方便记忆。
  因此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个活动,最后展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露出开心的笑脸。虽然活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们却玩得很开心。
《一棵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
  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课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
  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课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执教者:张斌 执教时间:第九周
  教学后记:欣赏中学生对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感到不美,于是我从油画的笔触、肌理等方面介绍了油画的特殊美。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书上的作品作了铺垫。
《一棵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读、议等多种方式,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2、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
  【教学难点】
  体会妈妈的爱,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3、品词析句,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课文中的英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啊!你想知道这棵树的样子吗?那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教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把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用问题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认读会认字。
  (1)课件出示要认的7个生字,指名学生领读。
  (2)学生读课文,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然后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词语,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4、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齐读词语。
  形状狐狸丁零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
  抬头麻烦
  (2)教师提示。
  ①同偏旁的字:狐狸继续
  ②区别形近字:状——壮肠——杨
  ③注意笔画的写法:“巧”的第5笔,“肠”的第5笔。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叙述了英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她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与小动物们吃好吃的,最后妈妈发现了英英的秘密)
  2、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想象?(第1~3自然段、第21~23自然段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课文第4~20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全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通过区分课文中描写现实生活的部分和作者想象的部分,让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品读想象,感悟神奇。
  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想象最大胆、最有趣?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1、课件出示句子: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提问: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她想变成一棵树,想着想着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她的心情怎样?(英英因为想尽情地玩,所以想变成一棵树。想着想着,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她自己也非常惊讶)
  2、课件出示句子: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1)读句子,讨论:你为什么认为这样的想象最大胆、最有趣?(英英变成的树跟我们生活中的树不一样,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这样的想象真是大胆、有趣)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英英变成的树的样子。(板书:鸟窝)
  (3)再读句子,想想:这两段话采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作者的想象?
  讨论交流:
  ①设置悬念:让读者猜树上长的是什么。
  ②巧用标点符号启发读者思考,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省略号说明树上的鸟窝还有很多。
  ③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思考。
  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
  讨论交流:
  (1)你认为想象有趣的原因是什么?(让小动物住进鸟窝,让喜欢这棵树的人也可以住进去,真是大胆的想象。还特意讲了住进鸟窝的方法,真有意思)(板书:动物)
  (2)通过读句子,自己有什么收获?(我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读读这两段话,注意语气和表情,读出人物的愉快心情。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体会想象的神奇,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事物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知道了英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体会到了想象的美妙与神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2、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部分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了英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而且小动物们住进了鸟窝里,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想象,感悟神奇。
  傍晚的时候,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1、品读描写妈妈出现的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思考:妈妈来到跟前,“我”的心情怎样?(紧张)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嗵嗵地、丁零丁零)
  (2)后来,妈妈又做了什么?(妈妈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板书:妈妈)
  课件出示句子: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我”变成了一棵树,妈妈不知道“我”的变化,“我”有点儿高兴;但是转念一想,妈妈竟然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没有认出“我”来,不免让“我”有些失望)
  (3)妈妈住进鸟窝后,又做了什么?(妈妈把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小动物们吃了起来)(板书:吃东西)
  指名读课文第9~12自然段,了解了妈妈的言行,你认为妈妈具有什么品质?(说话有礼貌,爱护小动物)
  分段朗读这部分课文。
  2、品读描写“我”饿了的句子。
  (1)小动物们在鸟窝里吃东西,“我”的肚子饿得“咕噜噜……”乱叫,“我”有什么表现呢?
  (2)学生读句子,谈体会。(“我”肚子饿了,想起了家里的饭菜,想吃糖醋排骨了,“咕噜噜……”形象地写出了“我”饿的程度,这样的想象真有意思)(板书:咕噜噜……)
  3、自读小动物们的对话,体会小动物的快乐生活。
  学生自读课文第15~20自然段,汇报交流学习体会。(“我”嘴里流出了水珠,小动物们搞不清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我”有些不耐烦了)
  三、研读描写现实生活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
  读一读课文中描写现实生活的句子,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课文第21~23自然段。
  (1)读了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妈妈对“我”非常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学生读句子,并说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妈妈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的人)(板书:秘密)
  2、学生再读课文第1~3自然段。(妈妈叫英英吃饭,引起了英英的想象)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把描写现实生活的句子与描写想象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想象的神奇。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课文描写了英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和小动物们住进了鸟窝里,他们在鸟窝里吃东西,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板书:想象——神奇)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
  一棵树鸟窝{■("动物"@"妈妈")}吃东西咕噜噜……秘密
  想象——神奇
《一棵树》教案 篇5  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
  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课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
  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课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执教者:张斌    执教时间:第九周
  教学后记:欣赏中学生对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感到不美,于是我从油画的笔触、肌理等方面介绍了油画的特殊美。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书上的作品作了铺垫。
《一棵树》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找出小动物。  
  2、学说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喜欢交朋友。  
  3、体验交朋友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小动物(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找出小动物)
  难点:学说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准备:  
  ppt动画,大树等动物大图片,故事《一棵大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动画《找朋友》,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一会老师有问题要问你,请仔细看!  
  师:他们是怎样找到朋友的?(请幼儿说一说,并学着做动作,亲一亲,抱一抱等,表达对小朋友的喜爱。)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引导幼儿说说和好朋友都做什么)  
  (二)看看说说故事情节,用小兔子引出内容: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大图片。  
  师:今天姜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小兔子,我们一起和它打招呼!  
  (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大图片)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在散步,  
  这是什么地方?(大草原)  
  大草原上住着谁?(一棵树)  (边讲故事边引出大树没有朋友,让小朋友帮忙)  
  2、帮大树找朋友,引导幼儿学说小猴子、小熊、小松鼠、小鸟等小动物的话(学说,大树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我爱你)  
  师:大树的好朋友都藏了起来,看看谁的眼睛亮,把它找出来!(如果幼儿很难找出来时,教师可以提示,例如,这是谁的尾巴?小松鼠,让幼儿依次把其他所有的小动物找出来)  
  (1)猜猜大树的朋友都有谁?(小猴子等等)  
  (2)小松鼠说了什么话?    
  (3)小鸟说了什么话?   
  师:猜一猜大树洞里住着谁呀?(小熊也是大树的好朋友)  
  3、教师总结:原来大树有这么多的好朋友,有朋友真好!  
  (三)、游戏:《找朋友。》  
  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请幼儿集体讨论,再请一位幼儿上前面来介绍他的好朋友)  
  2、玩游戏找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玩找朋友的游戏)  
  (五)、延伸活动:小舞台。  
  在小舞台提供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表演一棵树的故事。
《一棵树》教案 篇7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棵树》阅读训练试题及其部分参考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棵树
  江 子
  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
  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
  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
  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
  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抱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
  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
  它出生于1800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
  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十里方圆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
  20xx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
  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
  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通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
  (有删改)
  11.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6分)
  12.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4分)
  13.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我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6分)
  14.这“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8分)
  一棵树阅读答案
  11.(6分)①对樟树来历的种种猜想;②樟树的成长过程与自我救赎;③人对樟树的依傍、敬畏及救援。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 (4分) ①一连串四个问句,引发思考和联想;运用排比手法,加强语势,强化情感。运用拟人,形象生动。
  ②写出了老樟树历经风雨,依旧枝繁叶茂的特点,凸显老樟树历史经历者、见证者的身份,增加了历史、文化厚重感。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3. (6分)①使前文对“一棵树”的叙述显得真实可信。
  ②突出人对树的关注及树给人的启示。
  ③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4. (8分)①一个不知来源的种子长成了令人瞩目敬畏的大树,启示我们:一个再卑微生命也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②一棵树成长需遭遇狂风、洪水、刀斧等自然环境的万般折磨,启示我们:成长的过程需经历磨难。
  ③樟树沉默坚定,扎根大地,生命才能焕发异彩,启示我们:脚踏实地,不浮不骄,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④樟树护佑水土,提供遮蔽,民众救助,政府关注,启示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依,才能永久共生共存。
  (一个角度2分;联系现实探究,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一棵树》教案 篇8  做语文阅读题的时候,如果做好有关理解句子含义的题和赏析句子的题?小编整理了《一棵树》阅读附答案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一棵树》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一棵树》
  我说的一棵树,不是指森林、小树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独独长着的一棵树。它离群索居①,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孤独的命运。
  这样的一棵树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过之后,必然会铭记永生。
  二十年前登华山,见到东峰顶上长着的一棵华山松。二十年后,登山游玩的一切细节渐次模糊,惟这棵树镌刻于脑际,如我保存着的在它身旁拍摄的黑白照片一样清晰。这是与遍布华山的华山松绝不雷同的一棵华山松。
  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②的躯干。沟涧里,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笼苍郁的树冠,竭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的精神。是的,在密密匝匝的林木中,谁想得到多一点的阳光雨露,谁就得这么端直地向上生长,再向上长,一点不敢歪斜了身躯。所以,满沟满坡的华山松,都让自己立得端正,占得挺直,最后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东峰顶上的那科却截然不同。
  ……
  显而易见,它是从石缝中硬挣出来的。一出世,便挣脱了压力,获得一个广阔的天地,无拘无束,一味地自由放任,伸胳膊蹬腿。故而,那身躯就失去了华山松特有的端庄挺拔,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偌大的峰顶上,只它一棵树木,无须跟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似乎是上天过于对它宠爱,太少了约束,太多了放任,其结果造就了这么一棵不端不正的华山松,虽居住优越,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
  初次见它,不由不拿它与满涧满坡的同类相比,生出一番深远的遗憾。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离群索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伟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绘一棵树孤独的句子,并写在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作者难忘的华山东峰顶上那株华山松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
  形成这种外形特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赞美的华山松奋进向上的。精神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人生,简要谈谈你对“一棵树”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离开同类而孤独地生活。②树木高大。
  2、它离群索居,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
  3、特征是: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弯弯曲曲。原因是:没有压力,自由放任,无须跟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
  4、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苍郁的树冠,竭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5、积极参与竞争,律己。(如有别的认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三年级语文句子分类专项练习
  二、把句子补充详细
  1、( )橡树( )挺立在路旁。
  2、( )天空挂着一轮( )月亮。
  3、翠鸟( )凝视着( )水面。
  4、腹部的羽毛像( )。
  5、( )太阳( )东山了。
  三、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通畅的话
  1、操场上 在 打乒乓球 李小明和王小红
  2、辛辛劳苦 我们 农民伯伯 种出来的 粮食 吃的 是
  3、尾巴 颤动着 孔雀 美丽的 不停地
  4、随着音乐 同窗们 在操场上 早上 做 很有节拍地 早操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再选其中的两个各写一句话
  假如……就…… 固然……但是…… 不但……而且……
  只需……就…… 由于……所以……  一……就……
  1、它( )听到弦响,心里很惧怕,( )拼命往高处飞。
  2、天气( )很冷,( )月季花依然开得那么鲜艳。
  3、(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要一个盘子那么大。
  4、我不用箭,( )拉一下弓,这只大雁( )能掉下来。
  5、(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6、森林( )是一座大水库,( )是一个宏大的空调器。
  五、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卫生区被同窗们清扫得十分洁净。
  3、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严严实实的。
  4、我向老板阐明了本人的处境。
  5、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六、把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
  1、西门豹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2、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通知了父亲。
  4、父亲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拆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村里的人提着斧子砍下山上的树木。
  6、瑞士的人们用温馨的空调列车送走了濒临死亡的燕子。
  七、修正病句
  1、发现了不好的缺陷,要及时改良。
  2、今年的杏儿歉收在望,长势喜人。
  3、又大又圆的大苹果堆出了箩筐。
  4、小红穿好大衣的头巾,拿着信跑进来了。
  5、爸爸再三地反复叮嘱我不要遗忘去奶奶家。
  6、湖的周围缠绕着绿树红墙。
  八、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画画怎样能不置信本人的眼睛呢?
  2、楚国在南边,你怎样能往北走呀?
  3、父母哺育了我,我怎样能遗忘他们的恩情呢?
  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5、假如没有太阳,怎样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心爱的世界呢?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 )的草,( )的叶,( )的花,都像( )的靠拢来,构成了( )的春天。
  3.( ),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的标题是( ),作者是( )。
  胜日寻芳泗水滨,( )。等闲识得东风面,( )。
  4.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 )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 ),村前河水( ),天空( ),空气( )。
  5.翠鸟的颜色(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 ),绣满了( )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 )。
  6.听到音讯后,居民们( )走出家门,( )料峭的春寒,顶着( )的大雪,踏着( )的山路,四处寻觅( )。
  7.读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懂得了( )。
  8.万壑( ),千山( )。池上碧苔三四点,( )。
  9.( ),不怕千万里;( ),不怕千万事。
  ( ),亲口尝梨知酸甜。
  10.《亡羊补牢》这则寓言通知我们 。
  11.固然明天还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 )。我晓得的关于时间的格言还有:( )。
  12.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四处是( ),四处是( ),没有( ),没有( ),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 )的世界。
  13.在月球上,天空是( )的,外表却洒满( )。月球上满是( )、( )和( ),没有( ),没有任何( )。月球是一片荒芜。
  14.“今夜露水重,( )。”我晓得的气候谚语还有( )。
  15.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 )。谁言寸草心,( )。
  16.读了《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这两篇课文,我感遭到了( )。
  17.( ),天涯共此时。 岁寒知松柏,( )。
  十、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是哪种用法
  A.表示罗列的省略 B.表表示思未完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汽车、皮球、玩具飞机……把整条胡同,以至连对着胡同的马路都挤满了。( )
  2.“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 )
  3.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 ( )
  4.网站里面的内容太丰厚了:有体育新闻,有动物天地,有科技博览,还有音乐观赏……( )
  5.当春天到来时,从小熊家到小松树家的路上,长出了一溜儿鲜花,成了一条鲜花小路……( )
  6.“我……我没看见……”小男孩说。 ( )
  十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宜的标点符号
  1. 够了 够了 珍妮抱着头叫起来 玩具别来了
  2.西门豹问 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3. 这个小 能够带上飞机 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4. 太好啦 太好啦 听妈妈说 我家的电脑能够上网了 我情不自禁地喝彩起来
  5.不久 学校开家长会 那些爸爸妈妈不谋而合地说道 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
  6.他祝我华诞快乐 他送了我礼物 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懊恼 他会体恤人了
  十二、排列次第
  1.
  ( )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 )这河并不宽。
  ( )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本人游上来,我就把你 打死在水里!”
  ( )一次,拿破仑到郊外打猎,忽然听见有人喊救命。
  ( )落水者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2.
  ( )盘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 )怪不得古时分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真实是一件艺术品啊!
  (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 )假如认真察看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四周又有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 )贝壳很小,却十分坚硬。
  3.
  ( )秋天,果实成熟了,人们快乐地吃着甜甜的苹果。
  ( )听爷爷讲:这棵树是为了留念大伯的出生而栽的。
  ( )春天,苹果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开出雪白的花朵,美丽极了。
  ( )啊,多美的苹果树,我爱我家的苹果树。
  ( )晚上,人们在树下纳凉。
  ( )夏天,树叶繁茂,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 )我家小院里有一棵苹果树。
  ( )冬天,树叶落了,只剩下光溜溜的树枝。不过,雪后,树枝上有许许多多的小雪花,就像白雪公主屹立在上面。
  4.
  ( )回到家里,爸爸还当心地给我上药,一边上药一边给我讲故事,分散我的留意力。
  ( )经过爸爸的精心照料,几天后,我的脚就完整好了。
  ( )看完病回来,我上楼梯不便当,爸爸就背我上楼梯。
  ( )爸爸晓得了,十分焦急,连夜开车送我去深圳看病。
  ( )前段时间,我不当心扭伤了脚。
  ( )由于我家的楼梯比拟陡,他背着我走起路来十分辛劳。
  5.
  ( )河水哗哗地响着,像是在鼓掌欢送。
  ( )那叶片活像一只金色的小船,它或许是想要投入小河的怀抱才落下来的吧?
  ( )哈,“小船”轻快地打了个旋儿,似乎在和我依依惜别,接着,便开端了它有趣的飞行。
  ( )我赶紧跑过去,伸出双手接住了它。
  ( )于是,我悄悄地把它放进了小河。
  ( )看,那边又飘飘摇摇落下一片大叶子。
                         推荐阅读:
  • 《一棵树》教案(精选4篇)
  • 《躲避球》教案(精选2篇)
  • 《钓鱼》教案(精选12篇)
                             
                   
                   
                     
                            《一棵树》教案(精选8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