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毛毛虫》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毛虫》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  目的:
  学习伸展和卷曲的动作,学习跟随韵律移动身体,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准备:
  音乐、地毯、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
  过程:
  一、毛毛虫长大了
  在活动场地上铺上地毯,并播放轻快、活泼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毛毛虫。
  1、“春天来了!看,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毛毛虫。”老师和幼儿一起躺在地上自由卷曲身体。
  2、“小毛毛虫吃树叶,一天一天长大了。”老师与幼儿跟随音乐节拍左右移动。
  3、“最后小毛毛虫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幼儿慢慢站起来,伸展身体。手脚自由向左右上下伸展,慢慢脚跟离地,使劲吸气,手向左右缓缓放下,脚跟着地,使劲呼气。
  二、蝴蝶的游戏
  在活动场地上布置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并播放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蝴蝶。
  1、“春天的公园真美,四处是鲜花和绿叶,小蝴蝶在这里开始了捉迷藏。”
  2、老师用身体、器材搭建各种高低不同的山洞,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3、情景游戏:《捕蝴蝶》
  老师扮演捕蝴蝶的人,幼儿扮演小蝴蝶。在音乐伴奏下捕捉蝴蝶,小蝴蝶则四处躲闪。被捕捉到的小蝴蝶下场休息,作拉拉队为在场上的小朋友加油。音乐结束后,留在场地上的蝴蝶为“蝴蝶小明星”、
  三、整理活动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
  1、“玩了一天真累呀,小蝴蝶们要休息了”。幼儿站立,双手自上而下伸直并作身呼吸,然后坐场地上休息。
  2、组织幼儿讨论活动的乐趣。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丰富词汇:发现、又红又、越来越少。
  2、能按事物发展顺序讲述图片内容,并能安静地倾听。
  3、愿意表达与交流,体验毛毛虫吃苹果的喜悦心情。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4幅;毛毛虫胸饰15;毛毛虫玩具、苹果。
  【活动过程】
  (一)激活幼儿已有经验,激发讲述兴趣
  1、你喜欢吃苹果吗?你们发现了苹果会怎么做呢?毛毛虫会吃苹果吗?
  2、有一只毛毛虫出去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很开心的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二)出示图片,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观察图1提问:图片上有什么?毛毛虫的表情怎么样?它遇到了一件什么开心的事?“毛毛虫发现苹果”这个句式尝试表述图片内容。
  2、进一步提问:毛毛虫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苹果?(丰富词汇:又红又)
  3、观察图2图3
  (1)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吃苹果?(让幼儿来学一学)
  (2)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3)哪张在前面,哪张在后面呢?为什么?毛毛虫吃苹果,吃的越来越多,苹果变得越来越少。
  (4)苹果最后吃的.什么样呢?
  4、观察图4
  提问:这张图片上的毛毛虫在干什么?毛毛虫的头是面向苹果还是背向苹果?
  (三)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图片的内容
  1、请你把看到的连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个别幼儿讲述:请你们3位小朋友把故事声的讲给小朋友听。
  (四)教师示范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老师也来说一说吧。
  (五)迁移:故事表演
  1、教师出示毛毛虫胸饰,和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2、活动结束:毛毛虫吃的好饱啊,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散步去!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片、范例。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
  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
  (二)欣赏毛毛虫。
  提问:
  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
  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
  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三)讲解。
  1、先画毛毛虫。
  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面去了只看见尾巴,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幼儿安排画面上、下、左、右)。
  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四)幼儿自己画。
  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五)作品展示并讲评。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4  课程目标: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趣。
  2,学习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胆的想象力。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子对颜色的应用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课程准备: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课件或几张毛毛虫的图片。
  2,课件中,要事先做好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步骤。
  3,在课堂中,再重复一遍课件里画画的过程。更慢一些,画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过程。
  课程过程:
  1,课件出现,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孩子对课件的兴趣,并达到极好的互动。
  2,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长长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多条腿,以及全身长满了毛毛。
  3,课件播放完后,老师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画毛毛虫的过程。
  4,画出一个圆头,然后画上五官,眼睛,鼻子,嘴巴和长长的触角。
  5,再画上毛毛虫的身子。依据个人的了解可以几个圈连在一起。
  6,给毛毛虫涂上颜色,可以不同的节涂不同的颜色,以美为最终目的。
  课程指导:
  有些孩子对毛毛虫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老师要给不会画的孩子耐心的指导。尤其是告诉孩子,毛毛虫的身体的结构,是几个圆圈连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会理解了。
  当孩子画完了,老师则可以建议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给毛毛虫配上它生活的地方,包括小草,花等等。
  课程总结:
  通过画毛毛虫,不仅增加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更明确了。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也更有范围了。而且绘画中,老师与小朋友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能促进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
  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的技能,能连续粘贴圆形,贴出毛毛虫的身体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3、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作业卡纸—毛毛虫
  2、胶棒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二、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先把材料从硬纸卡上取下
  2、把毛毛虫的头的背面涂上胶,粘贴在树叶上的合适位置。
  3、挨着毛毛虫的头一个一个粘贴圆形,注意每个圆形要挨在一起,中间不能有空隙。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粘贴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
  四、幼儿作品展示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不同颜色的圆纸片间隔粘贴,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细心操作,及良好的粘贴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
  幼儿画册每人一份、浆糊、棉签棒,各种不同颜色的圆片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的活动室里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闭上眼睛。
  二、展开
  1、教师悄悄打开挂图“毛毛虫”,激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
  这只毛毛虫奇怪吗?它奇怪在哪里?
  3、幼儿讨论
  (1)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毛毛虫身体都是圆片片,头上还有弯弯的触角)
  小朋友你们还看出什么奇怪的地方了吗?
  (他的眼睛和小脚都是画上去的)
  (2)教师小结并表扬细心观察的孩子。
  4、教师出示浆糊、棉签棒、彩色圆纸片、操作卡。
  提问;谁再来做一条漂亮的.毛毛虫。
  请个别幼儿操作。
  (提示幼儿要注意圆片颜色的间隔。)
  提问:这条毛毛虫还没有触角,和小脚呢?
  5、教师演示毛毛虫触角和脚的画法
  6、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浆糊的粘贴的要领。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做一条奇怪又漂亮的毛毛虫吗?
  7、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观察并帮助指导个别幼儿。
  三、结束
  1、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2、教师:小朋友谁能把我们大家一起变出一只又大又奇怪的毛毛虫。
  (幼儿一个接着一个走)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7  名称一:我是一条毛毛虫
  目标:
  练习屈膝朝前、往后爬,提高身体的空间知觉
  材料:
  桌子或大纸箱
  过程:
  1.两张桌子合起来成为一条“长隧道”,幼儿随意地在“隧道”里往前或往后来回地钻爬。
  2.教师在“隧道”口放置一些“食物”,诱导幼儿爬出洞口来找食物吃。幼儿则一边爬一边说:“我是一条毛毛虫。”
  3.幼儿可以将拿到的食物放在自己的头上或背上,待自己爬出洞口后,找一个地方休息。
  建议:
  1.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阅读《我是一条毛毛虫》,理解体育游戏“我是一条毛毛虫”的做法。
  2.幼儿爬“隧道”的距离在120cm为宜。
  3.“食物”可以用小沙包等替代。
  4.活动前将场地整理清楚,地上不要有杂物,以免刺伤幼儿皮肤。
  名称二:毛毛虫
  目标:
  手指点画
  材料:
  绿的水粉颜料、抹布
  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画:
  ――“数一数有几条毛毛虫?”
  “毛毛虫身上有几节?”
  2.教师演示手指点画毛毛虫的.方法,用食指蘸颜料后,用力在纸上印一下,每个小点点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条毛毛虫。
  3.幼儿练习手指点画毛毛虫。
  4.教师为幼儿画的毛毛虫添上眼睛。
  建议:
  1.颜料中水分要少,保证点画的效果。
  2.抹布提供稍多些,便于幼儿使用方便。
  3.毛毛虫的形态可以多样化,身体有弯曲着的、有直直的等。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画曲线。
  2、能积极作画,体验用曲线装饰衣服的美。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重点:学习棉签画曲线。
  难点:体会不同方向曲线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图片一个,添画好曲线的衣服一件。
  2、纸制衣服人手一件。
  3、绿、红、蓝水粉颜料每组一份,抹布每组一块。
  4、棉签每人三根。
  【活动过程】
  一、以"毛毛虫"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
  1、今天,有一条毛毛虫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欢迎它吧。(掌声把它请出来)
  2、出示毛毛虫图片。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毛毛虫你好)小朋友们好!
  3、毛毛虫跟老师说了,它待会要去参加一个舞会,要跳舞。小朋友们知道毛毛虫是怎么样跳舞的吗?(扭来扭去跳的)嗯,是扭来扭去跳舞的,那你用我们的小身体来学一学。
  4、嗯,真棒哦,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
  5、毛毛虫呀还会很多扭扭舞呢,我们可以用手指头来横着扭一扭,竖着扭一扭。(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6、小朋友们都跳的很好看,我们除了用身体、手指好可以用什么来模仿毛毛虫跳舞?(手臂)那我们用手臂也来横着扭一扭,竖着扭一扭。
  二、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用棉签画曲线,装饰毛毛虫的衣服:
  1、小朋友都跳得真好看!毛毛虫跟黎老师说了它要穿漂亮的衣服去参加舞会。你们看(出示没有画曲线的白色衣服),这件衣服上有东西吗?漂亮吗?(不漂亮)
  2、瞧!老师给毛毛虫准备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出示画好的衣服)这件衣服上多了什么?(线条)对了,就是我们刚才学毛毛虫跳的舞,这个线条叫曲线。跟老师念一遍。
  3、那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来学一学在衣服上画上曲线呢?(想)那小眼睛看好咯。
  4、我们是用什么来画的呢?(出示棉签)对了,我们呀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紧棉签中部,将棉花部分蘸上颜色,颜料不要蘸得太多,如果多了可以在盘子边舔一舔,也不要太少了。
  5、我们来横着扭一扭,画的时候啊要顶着衣服黑色边缘,从左边画到右边黑色的边缘线为止,从上往下画。我们开始喽:
  "上山、下山、上山、下山…毛毛虫翻过了一座座高原大山。"(绿色)"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毛毛虫来到了花园里。"(红色)"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毛毛虫坐着小船摇过了大海。"(蓝色)呀,终于到了舞会厅。衣服也画好了,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开心的去参加舞会喽!
  6、你们想不想跟毛毛虫一起去呀?(想)那我们来为自己画件漂亮的衣服吧。那我们除了可以横的画曲线,还能怎么画啊?(竖的)嗯真棒,颜色也不一定要跟黎老师这样排色哦。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一件衣服,分成5个组,每组4个小朋友,桌子上三种颜色,每人三根棉签,画完一种颜色换一根棉签哦,不要让颜色混在一起,还有一块抹布,如果不小心蘸到颜料可以用抹布擦一下。下面拿起你们的小凳子坐到位置上,为自己画漂亮的衣服吧。
  2、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
  小朋友今天都很棒!我们穿上衣服去参加舞会咯!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等技能用橡皮泥做毛毛虫。
  2、初步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毛毛虫特征。
  活动难点:
  能团得比较均匀,并且粘贴在一起。
  活动准备:
  彩泥,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毛毛虫,引起兴趣
  1、进入活动室,出示布绒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参与兴趣。
  2、让幼儿观察毛毛虫,并说说毛毛虫长什么样子?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展示活动工具:各种颜色彩泥。
  2、示范讲解:
  结合儿歌“彩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呀,搓一搓,团一团呀团成球,毛毛虫身体长又长,插上眼睛和触角,桌子上面它来爬”进行教学。
  三、引导幼儿操作
  师:这只毛毛虫宝宝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彩泥、四、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
  1、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毛毛虫,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做几个毛毛虫宝宝,并试着给毛毛虫宝宝添上嘴巴。
  3、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五、展示作品
  1、幼儿送毛毛虫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2、将作品布置在背景桌面:毛毛虫温馨小家,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的技能,继续巩固基本的粘贴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尝试学习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撕纸的.技能。
  难点:利用撕好的图形粘贴成一幅有意义的画。
  活动准备
  两幅“毛毛虫“图片、勾线笔一支、白纸彩纸若干张、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春天来了,小草扭动着身体慢慢地舒醒过来,它揉揉眼睛:两只可爱的毛毛虫从它身旁爬过(出示图片),于是它笑了。
  问题1: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只毛毛虫有什么不同?(剪;撕)
  问题2:毛毛虫的身体是由哪部分组成?
  二、探索创作
  1、教师用撕纸的方法示范“可爱的毛毛虫”。
  2、提供材料,让幼儿练习撕纸的技能。(播放音乐)
  3、教师请撕好的幼儿到前面来示范粘贴,并针对幼儿自由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教师作正确的粘贴方法。
  4、指导幼儿用勾线笔画出毛毛虫的眼睛和小脚。
  5、鼓励幼儿想象在空白处添画,构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
  三、展现交流
  1、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摆放在桌面上,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制作毛毛虫,并且能用简单的句子讲述画面内容。
  2、听音乐模仿毛毛虫怎样爬。
  四、活动延伸
  活动过后,师生一起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让幼儿欣赏。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了解《毛毛虫的故事》的大意。
  2.学说量词:个、根、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根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两根、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纱巾一条。
  2.幼儿已看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
  3.录音机,音乐磁带,自制故事图书。
  活动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师:毛毛虫们,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吗?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跳个舞吧。师、幼随音乐一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情景游戏:毛毛虫的故事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吧。
  1.毛毛虫的第一天。毛毛虫姐姐(师):毛毛虫和姐姐一起来到苹果园,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幼儿“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贴一边说:我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吃掉了。
  2.毛毛虫的第二天。师: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根香蕉。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香蕉园”,将两根香蕉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贴一边说:我找到了两根黄香蕉,啊呜啊呜吃掉了。
  3.毛毛虫的第三天。师: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虫吃三片小树叶。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小树林",将三片树叶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呜啊呜吃掉了。
  三、结合游戏经验讲故事
  1.自由交流。师:毛毛虫,你们吃饱了吗?能说说这三天吃了什么吗?幼儿在交流中学说“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根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2.读大图书。出示自制的图书,师:姐姐编了一个故事,名字是《毛毛虫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幼儿边看图书画面边听教师完整地讲故事。
  3.提问。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将来会变成什么呀?
  四、表演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师:毛毛虫吃饱了,也累了。让我们休息吧!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将纱巾披在身上变成蛹,然后听音乐慢慢变成蝴蝶飞起来。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吧!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的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语言活动《毛毛虫》中,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这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我们小六班的孩子们感知毛毛虫怎样会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个、只、颗、块、片,并学说短语“我吃了……”。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由于小班幼儿说话没有完整性,重难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学习量词并敢于在大家面前表述。
  活动中,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运用课件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设想让幼儿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量词,发展语言表的能力。最后设置了表演环节,让幼儿扮演毛毛虫,练习固定语句并巩固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过程的认识。当然,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的引导语有些繁琐,不够精简,引导幼儿练习说固定句的机会较少;在在完整讲述故事时,跟我一起念故事的幼儿不多,我应该调动起他们和我一起念故事的积极性,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2  一、活动目标:(同第一次教学)
  二、活动准备:(同第一次教学)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讲述《毛毛虫的故事》结合课件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提问:毛毛虫的身体是怎么变化的?后来变成了什么?
  2.结合故事,边游戏边进行印画。
  师:今天你们也来当毛毛虫,一起去旅行吧。
  1)提出要求:
  A.点和点要尽量衔接好。
  B.使用颜料注意卫生,用毛巾擦手。
  2)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中以游戏的形式,根据背景图中故事内容的发展:毛毛虫吃苹果→吃梨子→吃叶子→睡觉→变蝴蝶(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随着音乐边行进边印画,教师指导幼儿印画毛毛虫注意点和点的连接及印画蝴蝶的`翅膀。
  3.以音乐《蝴蝶飞》为背景结束活动。
  反思:
  在作画过程中,教师按原先预设的游戏行进路线,逐一布置好背景图,让幼儿随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边游戏边作画。但幼儿无法根据教师设定的路线进行,直接在背景图上作画。究其原因可能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2.课件的出示及教师一开始的直接示范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式。3.背景图张贴得较为接近。所以有以下两个问题:
  1.印画毛毛虫身体时,点连接得太长,比例不太协调的现象仍有出现。
  2.由于幼儿印画技能的缺乏,幼儿完成作品的情况不佳。
  调整方向:
  思考:行进式游戏的方法是否就能体现游戏的作用?对于幼儿绘画技能有否帮助?是应该侧重于幼儿的表现还是游戏过程?是否应为了游戏而游戏?
  1.考虑到行进游戏形式(即边游戏边作画)中毛毛虫画法技能的重复、作画过程的中断,因此将行进式游戏的形式进行更改,仍让幼儿自由进行表现。
  2.为了避免幼儿印画表现蝴蝶时比例的不协调(身体较长,翅膀较小),因此将课件故事中毛毛虫的形态加以修改(点的连接减少,不随故事的发展而增长)。
  3.绘画的要求要体现表现蝴蝶的特征时注意比例协调。翅膀的印画除了用拇指还可用其他方式来表现。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多人合作运动走的技能,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互相协作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红色小正方形即时贴人手一块贴在幼儿的右脚上。
  2.红旗四面,插在瓶中,放在场地的另一头。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韵律活动《毛毛虫》。
  小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再吃东西→再长→蜕皮,变成大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一)用身体动作探索长大的毛毛虫。
  1.长大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呢?
  2.鼓励幼儿结伴探索。
  3.请个别幼儿把他的探索结果表现给大家看看。
  (二)探索两人一组毛毛虫的走法。
  1.两人为一只毛毛虫,尝试合作走。
  2.集中,请一组幼儿说说他们是怎么走的。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两个人要脚步一致才能走稳。
  3.幼儿再两两一组,商量好先出哪只脚,练习合作向前走。
  4.集中,讨论除了用相同的脚走路,还有什么办法让两个人走得更一致呢?请个别幼儿示范配上口令走。
  5.幼儿两两一组,自己设计一个口令,练习配上口令走。
  (三)探索多人一组毛毛虫的走法。
  1.毛毛虫长大了,现在请你们多找一些朋友,再去试一试大毛毛虫的走法吧!
  2.练习三人以上毛毛虫走,要求动作协调,步伐一致。
  3.集中交流:这次你是怎么玩的?
  4.小结:人越多越有难度,更需要好朋友之间互相配合才能成功。
  (四)游戏:看谁走得快。
  1.6人组成大毛毛虫夺红旗,看哪一条毛毛虫走得又快又稳。
  2.小结:看得出每条毛毛虫都很努力,老师觉得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
  6、坐在垫上,解下脚环,做放松动作。
  三、结束部分:
  1.毛毛虫互相合作放松腿部。
  2.毛毛虫变成蝴蝶慢慢飞进教室。
《毛毛虫》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上水果的增加及毛毛虫逐渐长大的线索讲述故事。
  2、观察画面,知道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变化。
  3、在活动中能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音乐《化蝶》、水果卡片、毛毛虫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懒惰虫”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有位小客人到我们班来作客,猜猜是谁呢?瞧,它来了!
  配:毛毛虫,毛毛虫,我是一条毛毛虫,我的眼睛大,我的身体胖,你看我呀多可爱!
  配:嗨!小朋友,(幼儿打招呼)我是毛毛虫,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其实我最喜欢吃水果啦!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找一找毛毛虫每天吃了哪些水果?都是什么时候吃的呢?
  二、幼儿自由阅读图书,提问有关问题。
  你知道毛毛虫吃了哪些水果吗?什么时候吃的呢?(幼儿阅读时教师作适时地指导)
  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以此类推。哇!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这些水果都很有营养,你们想吃吗?(游戏:我们一起吃水果。
  师:请拿到卡片的小朋友上来玩个游戏。比如:吃葡萄,吃葡萄,吃完葡萄吃草莓……(游戏2-3次))小朋友,水果好吃吗?
  三、幼儿第二次阅读,提示语:
  咦!老师很纳闷,毛毛虫除了每天吃的水果种类不一样以外,还有水果的什么也是不一样的呢?
  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几颗葡萄?以此类推。
  咦!毛毛虫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喔!原来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四、根据图片整体讲述故事一遍。
  现在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了吗?(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教师小结:毛毛虫每天大吃大睡,身体就慢慢地胖起来了,然后它就把自己包起来,变成一只蛹,最后呢,它从蛹里面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花蝴蝶。
  五、表演蝴蝶飞,结束活动。
  师: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心里呀真开心。瞧,它在跳舞呢!我们也来跳一跳,来!
  活动反思
  《爱吃水果的毛毛虫》是一个有趣的但也是比较简单的故事,非常适合小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可爱的毛毛虫爱吃水果,每吃到一种水果都会说上一句话“水果,我爱吃!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于是在这个故事中设计了这样的目标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1、尝试用“(颜色)的(水果)”说话;2、感受水果颜色的多样性。
  而欣赏、理解故事也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因此这部分我利用课件操作来吸引幼儿,班级刚好新添液晶大电视机,孩子们一看见屏幕里出现了清晰的图片,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为了让多媒体图片播放顺利。不影响自己的讲解思维,我请前来听课的小王老师帮忙点击播放程序。
  第二部分是让幼儿利用书本上的图片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并运用实物出示来拓展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水果的丰富性。引导幼儿理解水果营养丰富,每一种颜色的水果都很好吃。最后让孩子在品尝中感受水果的丰富色彩。活动下来,孩子们学得很好,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开导小脑举手发言,大多数幼儿都能独立说“水果,我爱吃”能随故事情节的深入而始终睁大着好奇的眼睛。
  最后表演的时候,小班的孩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是他们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只要老师一提醒,孩子就能接上台词。
                         推荐阅读:
  • 《毛毛虫》教学设计(精选14篇)
  • 《毛毛虫》教学设计(精选16篇)
  • 《青蛙捉害虫》教案(通用17篇)
                             
                   
                   
                     
                            《毛毛虫》教学设计(精选14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