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中班数学《比一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班数学《比一比》(精选17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 :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
  (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 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 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六)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2  设计意图: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量大都可以通过目测的手段来比较得出结论。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本次活动设计了粗细、宽窄两个游戏让幼儿从游戏中区分,并让幼儿归类,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
  3、《幼儿画册》第三册P32,《有趣的数学》P15。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仔细听:"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红色的绳子和蓝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2、巩固。听口令举纸棒。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两根纸棒,先看看这两根纸棒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棒。老师说,请把粗(细)的纸棒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粗的纸棒放到粗的桶里,将细的纸棒放到细的`桶里。
  3、找找身上哪个地方粗,哪个地方细。
  小朋友很能干,现在我们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不同粗细的地方吧。我们身上有手啊、腿啊、脖子、腰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比。
  三、感知宽窄。
  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除了这些,物体还有其它的特点呢?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马路宽宽跑,小道窄窄田间绕。"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出示图五,两条围巾:哪一条围巾宽,哪一条围巾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
  1、圈起来: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粗的和宽的物体。
  2、打钩:请5、6、7、8组的小朋友将每组中粗的和宽的物体打钩。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教后反思
  设计的故事情境可以贯穿整个活动,投入的学具要明显区分粗细和宽窄,这样便于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幼儿操作完之后,可以请先完成的小朋友坐位子上嘴里说一说,这样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避免幼儿乱串的现象。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3  活动背景:大班的孩子对于文字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我班的大部分孩子识字量较高。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意在让幼儿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强化,通过这样的相互带动和影响,以此增强孩子的识字愿望,在活动中主动认识和运用常见的汉字。
  《幸运52》是近期热播的电视节目,小朋友们经常收看,喜欢各种激荡脑力的挑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模仿节目的形式,每一关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性,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感受团队合作的成就感,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活动目的:1、学习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2、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常见的汉字,增强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动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队伍名称的招牌、汉字卡片、象形文字的图片、奖品、娃娃等。
  活动过程:(一)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
  1、非常比一比,快乐在一起!耶!
  ——通过口号调动幼儿的激情,激发幼儿参与比赛的欲望。
  2、“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比一比节目。我是主持人快乐,今天我们要来一场关于汉字的比赛。”在比赛的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幸运大抽奖,看谁能把大奖带回家。
  ——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将幼儿带入电视节目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依次介绍三队成员和小组长,并喊口号互相加油。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 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数字卡片、
  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
  1、教学“比一比”
  (1) 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
  (2) 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
  (3) 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进行比较。
  (4) 总结规律:
  数的比较:
  (1) 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
  (2) 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
  (3) 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2、练一练
  (1) 学生完成P36在O里填上、=
  (2) 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
  3、试一试
  (1)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 说说怎样能比较快地比出大小?
  (3) 教师总结:
  先将这些数按数位多少分一分,再将相同数位的数进行比较。
  99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二类字,读准字音,会组词。重点学习“堆、群、颗”,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量词的意识,体会运用语言要准确。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
  4、学习写“小、少”,通过比较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处,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准确美观的书写。
  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一比》这一课,回家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那老师要考一考你预习得怎么样.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座农家小院,漂亮吗?
  生:漂亮.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一头黄牛
  生: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师:你真了不起,能用上恰当的量词.请大家一起重复一遍.
  生:一只花猫。
  生:老师,你错了,书上的花猫是趴着的,可是你画的猫却是立着的。
  师:老师把这只猫的姿势变换了一下,这就是创造。
  生:一群鸭子,一个桃子,一堆杏子.
  生:一只小鸟,一棵苹果树,一棵红枣树.
  师: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和红红的枣.
  生:还有栅栏.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栅栏把牛、猫和树围了起来。(明白栅栏的作用。)
  (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师:老师要变魔术(去掉图片),只剩下生字词了,谁会读这些词语?
  师:(去掉拼音)拼音没了,谁还会读?
  师:老师接着变魔术,(去掉熟字)这回谁会读?
  师:老师打乱顺序,谁还会读?
  (有层次认读生字词)
  师:(出示动物和水果的图片)请你看图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在说的时候要用上合适的量词。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关的数量词组。)
  生:这是一头黄牛。
  师:(出示一头黄牛)你真了不起,说话真完整,就这样说。
  生:这是一只猫。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生:这是一只花猫。
  师:对了,用上花字就更具体了。
  生:这是一只鸟。
  生:这是一群鸭。
  师:(指群字)请你读一读这个字。
  生:老师,你写错了,群应该是二声,你却写成了一声。
  师:对不起,老师昨天检查又检查,还是出现了错误,看来还得再认真些。
  (指群上的拼音)我们赶紧把错误的音节擦掉,别让它停留在这儿。
  师:(在黑板上出示qun,把群字的生字卡片放在下面)请你借助拼音再读一读这个字。(指读、齐读,强化记忆。)
  生:这是一个桃
  生:这是几颗杏子。
  生:这是一些杏子。
  师:你们说得都对,真了不起。还可以怎么说?
  生:一堆杏子。
  师:说对了,请你看这个字(指堆),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生:这是一个苹果。
  生:这是一粒红枣。
  生:这是一个红枣。
  师:你们懂得真多,老师告诉你们,红枣还可以用颗来表示。(出示一颗红枣)请你们读一读。看带拼音这个字念什么?
  生:念颗。
  师:现在老师把他们搬家了,搬到哪了呢?
  生:搬到卡片上了。
  师:对了,看把他们搬家后你还认识不认识。(出示群、堆、颗)
  师:(出示群字)这个字有的同学还不太熟悉,请你再认一 认。
  师:现在老师把所有的字放在一起,看你还认识吗?(出示所有的字开火车认读。)
  师:打开书,找到生字表,两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考一考,看看有没有困难。
  (师巡视,发现两个同学“颗、堆、群”还有困难)老师发现有两个同学这三个字还有困难,我们再教一教他们。
  师:生字我们学会了,看看下面的内容你能不能学好。
  师:仔细观察,一头黄牛,一只花猫比,应该比什么?
  生:比大小。
  师:出示大小一词。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大小来比?
  生:人和地球。
  生:大人和小孩。
  生:地球和宇宙。
  生:地球和星球。
  师:应该是地球和月球或地球和太阳比,因为有的星球比地球大,有的星球比地球小,这样就具体、准确了。
  师:杏子和桃比,苹果和枣比,他们是比什么?
  生;他们是比多少。
  师;比多少比的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生:它们比的是数量。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词语你都能概括出来。
  师:请你们看颗字,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生:一颗种子。
  生:一颗沙粒。
  生:一颗石头。
  师:石头还有大有小呢。应该说是一颗石子。
  师:想一想天上闪闪的是什么?
  生:是一颗颗星星。
  师:我们每个人心中跳动的是?
  生:一颗心。
  师:是一颗火热的心。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形状、形状,你发现没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很小,圆圆的。
  师:是呀,圆圆的、小小的、粒状的东西都可以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6  在现有的教育学专著中,对教师备课提出的要求一般是“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比一比》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五课时《比一比》,教材第36—37页。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大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万以内数比较大小,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概括总结出比较万以内大数的方法。在这里,我对教材稍作处理,根据该班教学进度,学生已经学了本节课的知识,所以,为了激发兴趣,我将这里改为“小兔种萝卜”的童话情境。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比较大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较在估计中的作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等。
  学生准备:0——9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儿童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探索新知,发现方法;
  应用知识,巩固提高;
  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情境“小兔种萝卜”。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春游,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发现方法。
  本环节在“小兔收萝卜”的情境中,以层层递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的探索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通过分类、找出最大最小的数,发现位数不相同的大数怎样比较大小,再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三个四位数的大小,最后把这5个数按顺序排列出来。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三)应用知识,巩固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环节我设计了基本练习、拓展练习和游戏活动。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数感,体验数学的价值,提高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看见过比大数的问题。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与此同时,我准备将本节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以“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并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作为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要求一直都是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注重了这些。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羊、牛、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 ”和1个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词卡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1)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
  (2)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让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朗读成果。
  (2)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
  3、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4、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学生试写。
  2、出示“小”,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一个。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游戏吗?你的投篮水平怎样啊?
  ……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 出示两个队的比赛情况。
  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男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投中情况的统计图。
  2. 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思考奖牌给哪组?
  3. 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算总分:男生:4+7+5+4+5=25个 女生:7+3+5+9=24个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追问:你们女生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公平?
  (2)男生中去掉一个,或者女生中加上一个,使人数一样。
  如果这样,教师追问,女生同意吗或男生同意吗?从而引出这种方法的意见很大,不能体现公平性。
  ……
  师:我们发现这两组人数不相等是这场比赛比较特殊的情况,所以用总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不太公平,那怎样评判才公平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学生中肯定会出现移多补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平均数。
  4. 求平均数。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答案:
  (4+7+5+4+5)÷5=5(个)
  (7+3+5+9)÷4=6(个)
  提问:括号里算出来的表示什么?除以几表示什么意思?得到的是什么?这个5是指每一个人投中5个吗?那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投中几个也就是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小结:用每个小组的总数除以他们的人数就得到这个小组投中的平均数。
  我们通过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了平均数,根据平均数的多少我们也公正地认为这块奖牌应该奖给女生。
  三、反馈
  教材100页试一试: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
  (这道题结局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周的销售量与本周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前三周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第三周卖出9箱,比第二周卖的多的原因很可能比是因为气温身高,如果估计本周气温比前一周更高,进货就不是平均数了,可以比9箱还多些。)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9  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设计说明: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预习任务。]
  课前准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叠起来。)
  一、认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检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老师向学生提示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初步培养遇到困难主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学们。
  [设计说明: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提示其他同学,培养其成就感]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读词语卡片,读完后贴于黑板上)
  [设计说明:初步建立字词概念;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5. (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说明:初步渗透看图方法——从整体到部分]
  6. 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卡片贴于对应的事物旁边。)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设计说明: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2)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设计说明:教师的提问中避免了“数量词”的术语;充分利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进行语言训练;在说句的过程中不断复现生字,加强语言和文字的联系。]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设计说明:主要目的是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听儿歌录音,鼓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设计说明:既可作为课中游戏活动,又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出示了朗读样板]
  3. 这个孩子(指录音)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互相读读看。
  [设计说明:激发朗读欲望,促进合作学习]
  4. 指名读、齐读,老师、学生拍手伴奏。
  [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四、理解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设计说明:在充分的读文后,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比大小,比多少。]
  2. 指导说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设计说明: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0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 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 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 ,与前面的作业 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2.引入:看,老师把自己的房间画下来了,你认识上面的字吗?我把它贴在教室里,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认一认、读一读。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你也可以在画上写上字,不会写的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同学帮忙,要是能自己去学会再写上去就更棒了!(机动:自由选择认字、看图说量词或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四.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这篇课文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以下谈一谈我这堂识字课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我们运河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山区和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有亲切感。第一课时以我班小朋友年牛牛介绍自己家的院子的一段录像为线索,学习了生字词语,理解“堆”、“颗”、“群”的用法。
  小朋友最喜欢玩,最喜欢小动物。第二课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从他们的认知情感出发,通过游戏来巩固识字,通过出示小动物的玩具,让他们亲亲抱抱,充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情趣。从“正确地读”到“快乐地读”,无论识字的热情还是朗读水平,都有了质的升华。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可接触的教具是最能打动他们的媒介。
  一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运用量词的训练中,我创设“参观老师的房间”这个拓展学习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积累运用量词。
  我们班的学生喜欢画画,因此,我在作业 中鼓励学生在画自己的房间时认字写字,积累识字量。
  (二)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爱识字。
  语文源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应回归生活。以自己房间的摆设作为量词训练课程资源的灵感,是我在一天早上起来刷牙时突然产生的。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成为能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并为之感动的人。我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我爱带着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用丰富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可是当他们看到录像中“牛牛的家”、“老师的房间”时,他们脸上顿时绽放出激动、新奇和喜爱之情。这时,哪怕老师不提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快乐地举起小手,对一件件物品细细道来。
  本单元的识字课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的,有《菜园里》、和《自选商场》。这些课文启发我带着学生走进更多的环境中识字,于是我创设了一个“老师的房间”的识字环境:将房间画成了一幅很大的画,贴上了带拼音的生词。我想,通过这一设计,也会启发学生到课外主动识字。
  (三)鼓励学生质疑、自己解决困难。
  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自己发现朗读的难点和一组词组的共同点,想办法读熟句子,正确运用量词。
  (四)充分挖掘、体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在重视语文训练的基础上,我没有忽略文本的人文内涵。本课呈现的是快乐的农家小院的场景,在教学设计中,我多次唤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并联系实际,把学生带进老师的房间,同时也作为这一单元的延伸。
  2003年12月
  一堂典范的识字课
  12月16日,“拱墅区新课程新理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杭州运河学校冯洁老师所作的一课,赢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冯老师的这一节识字课被省小语会副会长、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评为一堂堪称典范的识字课,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个颇具价值的范例。现将王崧舟老师的评析摘要如下:
  一.重学习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杭州运河学校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今天几堂公开课来看,杭州运河学校的孩子是最好的,这与冯老师的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着课堂品质。何谓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从课一开始,冯老师就说:“你的小眼睛……?”学生马上说:“看着冯老师!”这样的语言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见到了!久违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我们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有些误解,认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课堂常规没有了。冯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上,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例如,在分四大组读课文时,冯老师提醒道:“读书时拿起课本,书拿起人坐正。”冯老师又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马上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春风化雨似地养成的。怎么听,怎么读,怎么做,怎么写……课堂品质若没有课堂秩序作为保证,是要落空的。
  二.重识字情趣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情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逐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学生体验。冯老师在学生体验性的朗读中安排得非常好。现在,有许多学生在朗读时,读得干枯的,索然无味,是空洞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干读”;而在冯老师这一节识字课中,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情趣,这样的读是“湿读”。我们来看课堂中的几个环节吧!“小朋友,谁来了?”随着冯老师的导语 ,一头大大的黄牛和一只小小的花猫从讲台下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个头来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冯老师让学生抱抱、亲亲这两个小动物,这一举动,把学生的情感钩了起来,我们把这种情感的钩起称为“钩沉”。冯老师随即进行了换位,“它们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们的好朋友吗?”这样一换位,充分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活起来,美起来了。我们说,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方向。
  三.重课程资源开掘
  冯老师还巧妙地从生活中开掘出语文资源,课上到后来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冯老师带你们到我的房间里去看一下,喜欢吗?你能用上‘一(  )什么’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中马上出现了冯老师的房间,房间布置充满了童趣,摆设品是学生生活中见到的,让学生用‘一(  )什么’来说一说冯老师房间里的物品,让我们看到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再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再生也就是再创造。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1  解放小学 王琳
  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勾)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韵文。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去吗?(生:想!)那我们就出发吧!(课件出示农家小院)看,都有哪些动物来欢迎我们啦?
  二、认识生字,读准词语
  生:有小鸟在欢迎我们。
  师:多么漂亮的小鸟,谁来夸夸它吧!
  生:小鸟,你真漂亮!
  师:你的“鸟”字读得真好,注意到了它是鼻音。一起读(两遍)。
  师:除了漂亮的小鸟,还有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黄牛在欢迎我们。
  师:是啊,多么热情的黄牛啊,谁来热情地和黄牛打打招呼。
  生1:黄牛,你好!
  师: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还有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小花猫在欢迎我们。
  师:多么可爱的花猫啊!让我们亲切的喊喊它吧!
  生(齐):花猫花猫。
  师:你还听到谁在欢迎我们?
  生:有鸭子在欢迎我们。
  师:、小动物们这么热情地欢迎我们,小院的小主人也是非常的热情啊,早就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一些果子,有(生:苹果)师:有(生:红枣)师:有(生:桃子)师:还有(生:杏子)。
  师:热情的动物和水果们想与小朋友们交朋友,大家快认认,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我们开动小火车吧,小火车开哪里?
  生:这里这里。(请三个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师:(点击:拼音消失,留下词语)词语朋友们玩热了,瞧,它们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那我们一起来叫叫她们的名字吧!(全班齐读)
  师:其实啊这八个词语中还藏着一个秘密,擦亮你的眼睛仔细观察观察第一排和第二排,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了第一排都是动物,第二排都是水果。
  师:这些词语中有6个生字宝宝,我们在农家小院里认识,它们到其他地方去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6个生字)
  生:认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字分别认偏旁、组词。)
  三、
  师:看到小朋友学的这么认真,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们邀请我们参加它们举行的比赛,让大家做一次裁判。(板书:比一比)
  师(出示句子):第一回合一头黄牛和一只小猫。它们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大小。
  师:大小是一组什么词?
  生:反义词。
  师:你帮它们比一比,一头黄牛和一只猫,那个大那个小?
  生:一头黄牛大,一只猫小。
  师:黄牛用头,花猫用只来形容,一头和一只都是数量词。
  师:第二回合的比赛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它们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多少。
  师:你们想想,多少是一组什么词?
  生:反义词。
  师:小朋友们找一找,找出这句中的两个数量词。
  生:一群和一只。
  师:很多只鸭子合在一起我们就叫一群。
  师:第三回合的比赛又是比大小,一个苹果和一颗枣,哪个大哪个小?
  生:一个苹果大,一颗枣小。
  师:这句中的数量词小朋友能找出吗?
  生:一个和一颗。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出来了。
  师:最后一回合的比赛比多少,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哪边多哪边少?
  生:一堆杏子多,一个桃子少。
  师:你能找出这句中的数量词吗?
  生:一堆和一个。
  师:很多杏子堆在一起就用一堆来形容。
  师:通过这场比赛我们知道了“大——小”、“多——少”是一组反义词,要准确的把大小、多少形容出来,我们就要使用量词。
  四、读儿歌
  师:有个小孩也和大家一样,一边比一边说,比着比着还编出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请小朋友们翻开书90页,自己把儿歌读一遍。不会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师:我们把儿歌一起读一遍。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到农家小院游玩,收获真不小,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宝宝,知道“大——小”、“多——少”是一组反义词,还认识了不少的数量词。小朋友在农家小院玩得开心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大   黄牛    苹果
  小   猫      枣
  多   鸭子    杏子
  少   小鸟    桃子
  《比一比》教学设计2
  解放小学 王琳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勾)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
  知识背景
  生活离不开数学,“多、少”在生活中无处不有。生活中的物体有多有少,
  数量有多有少,书包里的学具有多有少,家里的玩具有多有少,校园里的树木有
  多有少,教室里的人有多有少……
  教学理念
  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
  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
  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中主动地、轻松地、
  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
  知欲。                                         
  2、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
  做中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
  实践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低段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就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学
  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故事,看动画,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
  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初步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初步
  体验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初步体会“用数学”的意识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
  学具准备: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听故事、看动画,喜欢吗?多媒体出示小猪、
  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同时播放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长大了,要
  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准备自盖一间小房子。这一天,天气可好了,
  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
  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正忙着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新房子
  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高兴啦!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热情好客的小
  兔为了感谢他们的邻居,还买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放在那边的石桌上招待小猪
  呢!
  师: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后,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什么?在动画片中你发
  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
  [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直接激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同样多”。
  1.小组交流。
  观察动画片,组内讨论交流老师刚才所提的问题。
  2.小组汇报。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课件出示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小猪头图片,木
  头图片。(如果学生能在动画片中找出其它物体的个数,正确的老师要给以充分
  的肯定。)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张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边说边课件出示:┇)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课件板书:
  和 同样多。)
  师: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2)教学“多”、“少”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课
  件板书课题:比多少)
  教师小结:一头小猪对着一根木头,(边说边课件出示:┇)还多出了一
  根木头。我们就说木头多、小猪少,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课
  件出示:多  少)
  3、同位互相说。
  师: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随
  意比较)
  生:(略)
  [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初步尝到互相合作的快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引者”这一教学理念。]
  三、实践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同位合作说得真好,课件出示学具:梨片图、苹果图、三角
  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4人合作摆一摆这些学具,大
  家先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
  脑,讲究方法。
  3、小组操作
  师:比一比,谁的摆法多。
  生:用准备好的学具边摆边说(教师巡视)
  4、展示作品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使摆法多样化落到了实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数学的道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实际运用
  1、比比谁聪明。
  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
  在组内说说。
  生:小组交流、汇报。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
  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
  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
  种珠子同样多。
  2、整理铅笔盒。
  把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分一分,数一数各有多少,再和同桌比一比谁多
  少。比完后要求学生把东西整理好,放到铅笔盒里,并提醒学生做完事情要进
  行整理的好习惯。
  3、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教室里的电风扇比日光灯少。
  ……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这么多,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比一比、整理铅笔盒、找生活的事物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渗透了分类,培养学会整理的良好习惯。而且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通过看、说、摆、练、想和合作,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
  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
  想一想,摆一摆,你能让  和   同样多吗?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方法一:加上4个
  方法二:去掉4个     
  方法三:去掉个 2  ,,加上2个
  方法四:去掉个 1    ,加上3个
  方法五:去掉个 3   ,加上1个     ……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七、板书设计:
  比多少 和 同样多    少 多
  课件展示:比多少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3  吉林省松原市逸夫小学    包艳春
  [教学过程]
  一、巧借图画,认识生词。
  师:(出示挂图)同学们,这幅图中的小男孩叫小强,这是小强的家。你们看,小强家有什么?
  生:有漂亮的房子,种植着果树,还养殖着动物。
  师:小强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为了能认识更多的字,把家里的各种事物都贴上了卡片。你们想一想,在这(指着图中的房子)小强会贴什么卡片?
  生:房子。
  师: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把小强的四个卡片刮跑了。瞧,就是这四个卡片。(电脑课件出示四个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谁认识卡片上的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词语)这四个卡片让我捡到了,谁想把卡片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学生在挂图上贴词语)
  二、联系实际,积累量词。
  师:小强看到自己心爱的卡片又回来了,高兴极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家树下有一条牛,牛旁边还睡着一头可爱的小花猫。在这边的屋檐上落着一匹小鸟,我得赶着一只鸭子去河边。”
  生:不对,小强说错了,应该是一头牛、一只花猫、一群鸭子、一只小鸟。
  出示课件,学生认读词语。
  师:小强不会运用量词,想请你们当他的小老师,看我的手里有什么?(一本书)老师上身穿的是什么?(一件衣服)我们脚上穿的是什么?(一双鞋)大家打开自己的文具盒,看看文具盒里有什么?(一支笔、一把小刀、一块橡皮)
  三、比较事物,学习韵文。
  师:这幅图中有四种动物,小强看出了他们的不同点,就把他们进行了比较,(板书课题“比一比”)想一想,小强会从哪方面进行比较?
  生:比谁大谁小,比谁多谁少。
  师:我们共同看图比一比,到底谁大谁小,谁多谁少。
  生:黄牛大,花猫小;鸭子多,小鸟少。
  出示课件,课件中有“大、一头黄牛、小、一只花猫、多、一群鸭子、少、一只小鸟”八个词语。
  师:发挥你们的创造想象力,用这八个词语中的几个说话,比一比谁说的有趣。
  师:小强把这八个词语编在了一首韵文里。(课件出示韵文)你们试着读一读,看是否能把字音读准。
  找同学读文,集体纠正读音。
  老师领读,让学生注意读出节奏。
  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文。
  四、发布信息,积累知识。
  师:动物王国中的动物还有许多,谁愿意把自己积累的动物图片或词语读给大家听?
  师:小强也积累了动物的名称,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课件中有词语“狼、狗、猪、狐狸、猴子、猩猩;鸡、鸭、鹅、喜鹊、黄鹂;牛、羊、兔、虎、大象。”
  师:认真观察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许多字是反犬旁和鸟字旁。
  师:反犬旁和鸟字旁的字多半是表示动物的,课后大家查字典,看是不是这样。
  五、课间休息,。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名称,可真了不起!想一想,小动物会怎样表扬大家?
  生:鸭子会说:“嘎——嘎——嘎——,你们可真爱学习,是认字的小能手!”
  生:小猫会说:“喵——喵——喵——,我的小主人真能干,学习顶呱呱!”
  师:小动物们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鸭妈妈是个做事粗心的人,你听,鸭妈妈在找蛋呢!
  播放录音故事《鸭妈妈找蛋》。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做事可不能向鸭妈妈那样粗心。
  (七)书写生字。
  师:牛和羊想看看哪个小朋友做事细心,就让大家写他们的名字,你们有信心把“牛”和“羊”两个字写好吗?(有)打开书看91页中的这两个字,认真观察,说说怎样能把他们写好?
  生:“牛”字的第一横写得短些。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写长些。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羊”字的三横长短不一样,竖写在竖中线上。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老师怎样写。(学生边观察边说应怎样写)知道了如何写你们就动笔快速写吧,比一比谁写得既快又好。
  学生动笔仿写每个字三遍。
  师:认为自己写得好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自己。可以画一朵花,可以写一个“优”字,可以画一个红五星,可以把自己写的字给同学看。
  (八)游戏识字扩词。
  师:观察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山)山坡上有一些字,山上有一个红旗,现在我们男女生进行一场“登山”比赛。你们想比什么?
  生:比谁认字又对又快。
  师:请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老师记时,你们判断对错。
  学生快速认字,评选优胜组。
  师:第一场比赛男(女)同学获胜。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认字组词。一会比赛的选手男队由女同学定,女队由男同学定,所以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准备,要为自己的对争光。
  师:现在宣布比赛结果:女(男)同学获胜。我看出男(女)同学有些不服气,今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样的比赛,希望同学们不断地攀登知识的高峰,看到更高更美的风景。同学们,加油呀!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4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与字宝宝捉迷藏,送字宝宝回家,和猴哥旅游,看虎王变魔术,学蓝猫说句子,跟小兔比一比”六个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变枯燥的练习为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学生在各种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演、编、画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
  设计特色:
  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注重互动交往,用动态建构取代静态接受。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包括字宝宝捉迷藏、猴哥旅游、虎大王变魔术、蓝猫提问、小兔画画的动画,水果图和虎王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五里玩一玩,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可以做游戏,可以去旅游观光,还可以学变魔术……怎么样,只要小朋友认真玩,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拿出水果图和虎王图),愿意去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去看一看。)
  二、与字宝宝捉迷藏(我会认)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1、与字宝宝捉迷藏
  a、激趣: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这花园多美啊,小朋友喜欢在这里玩吗?字宝宝也喜欢在这里玩,我们就和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嘘!字宝宝已经藏好了,大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只要大家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它就会乖乖地出来了。藏起来的字宝宝就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快去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一组找到的最多。
  b、学生自由练读、识记。
  c、小组互读。
  d、玩捉迷藏游戏。(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我会认”中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又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设计意图:创设“捉迷藏”这样一个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动起来。)
  2、送字宝宝回家。(出示课件)字宝宝哭了,想回家了。谁最能干,会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a、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发现了什么?(言字旁、口字旁、单人旁各有一个家)
  b、送字宝宝回家。(如果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学生纠正)
  c、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d、扩展训练:字宝宝的家还很宽敞,你还想让哪些字宝宝进来呢?(拿起笔来写一写,并让学生谈谈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每人得到水果图一张)
  (设计意图:巧妙地将游戏活动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归类认字的目的。一个“送”字,自然让孩子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因而“送”起来会特别用心。同时渗透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最后又进行有机地拓展,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热情。)
  三、和猴哥去旅游(我会读)
  1、勇过小河
  a、做过了游戏,我们现在和猴哥去旅游吧。(出示课件)来,大家一起出发,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问问聪明的小猴,它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问)猴哥答:“小朋友,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把河面上的词语读对了,我们就能过去了。”
  b、学生同桌练读词语,小组练读。
  c、每一组选一种方式读(可以小组齐读,可以小组每人选读几个词,可以派代表读),教师适时正音。
  d、(出示课件)呀,小朋友读得真棒,你看,河面上已经搭起了一块浮板了,我们可以过河啦!大家靠自己战胜了困难,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特意设置障碍,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
  2、快乐旅游
  猴哥带大家参观天安门广场和长城。你们谁有信心帮小猴当导游,把自己看到的介绍一下。最后和猴哥说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猴当导游这一交际情境的创设,不仅把读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而且使静态的、孤立的词语依附在一个完整的、活动的事件中,课堂充满了人文味。)
  四、看老虎大王变魔术(比比写写)
  1、看老虎大王变魔术
  a、(出示课件)猴哥走了,谁又来了?(虎王),同学们,这林中大王告诉我它会变魔术,你相信吗?不信,你看看。
  b、虎王变魔术。它一手变出个“日”字,另一手变出“白”字。
  c、小朋友,你们谁最聪明,发现虎王变出的两个字有什么秘密吗?
  d、课件演示两字的不同笔划(ノ变红)。
  c、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形式交流:“日”,生日,日子;“白”,白云,白色,白天;白比日多一撇。
  (设计意图:“魔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它能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引起浓厚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2、争当魔术师。
  a、出示屏幕:
  目
  木
  开
  马
  西
  (小朋友,现在让虎王看看咱们同学当当魔术师好吗?谁如果变出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的兄弟来,我就把虎王送给你)
  b、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多媒体演示:先出现字兄弟,再是不同笔划红起来。最后按上面师所引导的形式交流。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只“老虎”。
  c、扩展训练:你还能变出这样的字兄弟吗?
  (设计意图:转换学生角色,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实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书写指导。
  a、师范写。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能干,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比试比试,我们就比比写字好吗?请你们挑几个难写的字兄弟让老师试试。
  b、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正确,把字写匀称。
  c、部分学生书写展示,学生相互评讲。
  (设计意图:教师以富有激趣性的语言进行范写难写的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并解决了书写的难点。)
  第二课时
  一、播放音乐,激发兴趣
  1、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师生同唱。
  (设计意图:不仅能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而且又自然引出蓝猫的形象,为教学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蓝猫说句子(读读说说)
  1、读蓝猫说的句子。
  小朋友一定知道谁来了,它就是可爱的蓝猫呀,(出示课件)他的问题可多了,你看,今天带来什么问题呢?
  a、师范读,生跟读。
  b、生练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抽读。
  d、你发现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吗?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
  2、学蓝猫说话
  a、用“吗、呢、吧”跟蓝猫说说话。
  b、同桌相互读读问问。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进行说句子比赛。
  (用“吗、呢、吧”说话,两个小组比赛,小组内互相合作,同心协力,每人争取机会说话。让蓝猫作裁判,每一组说对一句,蓝猫就会奖给那一组一个果子。哪一组说得最准确,而且最多,哪一组就为冠军,。得冠军的小组每人可得到一张水果图,当然,说不好的同学如果通过帮助能说好,也会得到蓝猫的奖励的。)
  (设计意图:蓝猫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跟它学说话,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就更加强烈;跟它说说话,就是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堂资源。让蓝猫当裁判,小组进行说话比赛,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合作达到了最优化,这种激励性的情境和紧张激烈的气氛,最大可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扩大了展示面,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了思维和语言。)
  三、跟小白兔比一比
  1、激趣:(出示课件)小白兔正在望着天画画。师问:小白兔在画什么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想)啊呀,小白兔说先要读读它编的一首儿歌,读好了,就知道它画的是什么了。它也会很乐意把自己的画画拿出来跟大家一同欣赏啦!
  (设计意图:这个“卖关子”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唤醒阅读期待,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2、跟小兔比朗读。
  a、听小兔范读。
  b、学生自由朗读,圈出不会读的字,读不好的字和没学过的字。
  c、小组中互读互查。师提示:听听同学哪个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吗?
  d、指导朗读。
  (1)各组谈谈你们是怎样解决难读的字,老师及时表扬学生解决的办法真棒真多,再提出现在仍然解决不了的字,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⑵指名读,男女读,同桌读,评读,重点指导读准“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白兔画的是什么,读出与白云交谈的语气。
  ⑶跟小兔比朗读。每一小组派一代表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朗读,(可以摇头读,表演读,配乐读等等)跟兔子挑战,师生一起评价,如果这个代表胜了小兔,那么就过关了;如果输了,那就全组同学一起来对付,直到过关为止。最后全班同学一起配乐表演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个人试读,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实践,给孩子自主实践的时间,给孩子合作探究的机会,而与小白兔的擂台赛,更是给孩子展示成就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勇于挑战的信心。处处体现个性化的朗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3、跟小兔比编儿歌或画画。(扩展训练)
  a、设置情境:小朋友读得太好了,连小兔都认输了,现在小兔就心服口服地拿出它的画啦,大家快来欣赏。(播放白云图)你们可要仔细看,再想想平时看到的白云宝宝的样子,
  b、集体讨论想象:这些白云宝宝有时像成群的白云,有时又像什么?
  c、跟小白兔比编儿歌或画画
  ⑴激发:(课件一只神气的小兔)你看,这小兔写了这么一首诗,画了这么一幅画,就觉得很了不起了,我看刚才小朋友的想象力比它丰富得多,有没有胆量再跟它比一比编儿歌或画画?
  ⑵学生选择好画画还是仿编儿歌。(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完成。)
  ⑶全班交流。编或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老师和同学要及时表扬,连小白兔也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课件)呢。
  ⑷全班同学纷纷站起来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站起来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5)在一片“我们真棒”声中,小白兔脸红了。
  (设计意图:再次向小白兔发起挑战,学生把激情进行到底。白云图的展示,为学生的想像搭起了一座桥梁,再结合实际,情景交融,引发学生共鸣,在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学生或画画,或仿编儿歌,或独立琢磨,或合作完成,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感情,驰聘自己的想像。多姿多彩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5  作者:孙日东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 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量词要恰当搭配,并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
  三、设计意图:
  重点突出创造情境教学及量词的认识和规范使用意识。
  四、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配上相应的词语)、生字有关的小图片(猫、牛等),红枣、杏子实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文
  1、导语 :老师有一次外出秋游,无意中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勤劳善良的黄牛,悠闲自在的花猫,有雪白欢跃的小鸭,小巧活泼的小鸟;果树上,香喷喷的苹果,红艳艳的枣;木桌上,圆溜溜的杏子,甜丝丝的桃。门前,一个木偶般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再加上篱笆,青草,房子,辣椒,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看得我心旷神怡,如入天堂。当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这幅温馨和幸福的图画,现在带来与小朋友共赏。(出示图片课件)
  2、让学生上来指认图片中的事物,并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词语。
  3、要求学生认读词语准字音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读通课文。
  2、自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3、反馈,利用学生人数来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区别。利用实物来理解颗、堆及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
  4、再次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意。
  (三)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四)情景顿悟,运用题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让学生说说课后“我会说”。
  3、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六)作业 :课外读背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六:板书:(图片略)
  大------------------------ 小
  黄牛           猫
  苹果           枣
  多---------------------------------少
  鸭子               鸟
  杏子               桃
  ◆[2004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6  活动内容:比一比(练习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弹音乐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2、复习5以内的数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图画。
  1、孩子们:图上画的这些生活用品你们都认识吗?认识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完之后把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写在下面。
  二、学习〉和〈符号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第一副图,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比较?是衣服和衣架进行比较。分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指导幼儿先连线,再比较)衣服有2件用2来表示,衣架有3把用3来表示,2比3小,所以2 〈3读作2小于3。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个,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读作3大于2。
  三、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册。(描红)
  四、游戏:〈排队点名〉
  请5个小朋友侧身对全班同学,教师叫某个同学出列不称其名,只说他排在第几或倒数第几的小朋友出列。做对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说:某某,做对了。板书设计:
  比一比(多少)练习册
  3>2
  3大于2 2
  2小于3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练习,所以幼儿能比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儿做作业的时候,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就行了。
中班数学《比一比》 篇17  “比一比”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万以内的大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万以内的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大数,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黄山、香山、恒山和华山,并给出了相应的海拔高度,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概括总结出比较万以内大数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比较大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并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和对联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儿童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三)猜数游戏,应用知识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由于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正值学生春游时期,因此我以春游为引子,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同学们喜不喜欢春游啊?这次春游啊,老师想带大家去看一看泉州的几个特殊的景点,我们先去参观一下苏宁电器城,跟老师一起出发去看看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春游,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购买电器”“游动物园”“进泉州图书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学生对新知的自主探索和认识掌握。
  1、购买电器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苏宁电器城的一些商品及价格,即:美的空调、三星空调、长虹电视机、康佳电视机、海尔电冰箱、三星电冰箱:1999元、2350元、1074元、846元、3756元、2999元。
  (1)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信息回答后,教师再问:如果老师想挑最便宜的电器带回去,你们能帮老师挑出来吗?
  (2)学生根据商品价格进行比较,并将其比较结果写在本子上。
  (3)呈现学生反馈材料,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4)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概括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三种电器不同品牌的价格进行比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两个最高位不同的四位数的比较,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2、游动物园
  春游的第二站是东湖公园里的动物园。这一环节是将教材中“试一试”的内容进行富有动态性和故事化处理,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游玩活动。在这个景点中,学生将看到六只可爱的小动物,也将遇到动物们的难题:六只小动物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且决定一兄弟姐妹相称,可比来比去也没弄清楚谁大谁小,请小朋友们帮忙按他们的年龄排好顺序?
  (1)教师课件出示各种动物及年龄,同时让学生用桌上的数字卡片排序。
  乌龟、鳖鳄鱼、亚洲象、猛马、象河蚌:4300岁、1725岁、809岁、387岁、345岁、99岁。
  (2)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本环节以可爱的小动物们为活动主角,学生以裁判员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活动中,并以承担问题解决者作为推动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巩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既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3、进泉州图书馆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上,我将两个问题:“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分别作为泉州图书馆门口的对联,要求学生只有答对后才能进馆。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三)猜数游戏,应用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还设计了“猜数游戏”这一课堂活动,即:两人一组,一人想数,一人猜数,猜数的人提问,想数的人只能答“对”“不对”,一直猜直到对为止,猜的次数要尽可能少。游戏结束后,教师小结,并呈现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大数的具体例子,如教科书上的四幅图,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发展数感,提高小组间的合作能力。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说一说你在这次春游中的表现?谁表现得最好?
  2、说一说你在这次春游中的收获?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大数的问题?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不但学会反思和评价自己,而且学会反思和评价他人,与此同时,我准备将本节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以“你能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妈妈理财吗?回家以后跟妈妈说说。”这一问题作为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推荐阅读:
  • 中班数学《比一比》(通用16篇)
  • 中班数学《比一比》
  • 数学《比一比》教案集合(通用16篇)
  •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精选5篇)
  • 数学《比一比》教案(精选15篇)
  • 二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精选11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精选17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