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回复: 0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02: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精选2篇)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篇1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对我们成人觉得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感到好奇,有时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把我们问得都有点招架不住了。今天的科学游戏《落下来了》,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探索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物体飘落的样子。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观察。
  3、对物体落下来的形态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鸡毛、棉花、餐巾纸、气球、纸条、树叶、沙包、积木、橡皮泥。
  2、实验箱、白手套、记录表格、胶水、泡沫垫。
  3、快节奏和慢节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扮演博士,拎着一只实验箱,神秘地向幼儿展示:
  师:“大家好,我是x博士。这是我的实验箱,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实验材料?”
  2、带领幼儿逐一认识材料,说出名字。
  二、实验
  1、认识“落下来”
  师:“今天,我x博士要带大家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做‘落下来’的实验。那,什么是‘落下来’呢?”
  简单示范鸡毛落下来,小结:落下来就是物体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2、提出问题:“实验箱里的其他材料如果从高处落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老师有意识地拿出鸡毛和石头,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落下来”实验。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初步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
  师:“我们来试试其他材料,看看它们又是怎样落下来的?”
  老师提示探索要求: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幼儿自己摆弄各种材料,老师引导小朋友用语言说自己发现“是怎样落下来的”。
  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做小结,(发现站得高飘下来时间更长一些)。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试试。进一步探索发现两种物体落下来速度、下落形态的不同。
  (3)模仿“飘和落”的动作。
  幼儿和老师一块用身体语言表现物体落下的动作。提醒幼儿人如果在高处,一定要小心不能落下来,不然会有危险。
  三、记录
  1、商量约定记录标记: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每种物体落下的样子一样吗?快快落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慢慢飘下来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记录?”
  2、幼儿记录
  (1)请小朋友在贴有物体对应的下面记录。
  (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记录。
  四、拓展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沙包,快快的?(水果、玩具、石头)有哪些物体落下来的样子象羽毛,慢慢的飘飘的?(手帕、花瓣、塑料袋、一根线、风筝)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篇2  一.说教材由于小班幼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我构思的这次科学活动《落下来了》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物体下落为题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息息相关,通过与幼儿原有经验的碰撞与整合,便于激发其对已知的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并且借此机会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有目的的提升和优化。二.说目标1. 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情感维度)2. 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所观察的物体下落过程。(技能维度)3. 能够大胆表述所观察到的物体下落现象。(技能维度)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并且把自己的发现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同伴间经验分享,让幼儿在大胆尝试操作中萌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难点:幼儿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下落状态认识到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三.说准备树叶、羽毛、纸片、棉花、铜板、积木、自制降落伞。材料的多样性提供了影响物体下落的多种可能性因素,包括体积,薄厚,面积,轻重,形状等。四.说过程1.通过落叶为例,利用谈话和层层递进的问题提示,引发幼儿思维活动,引出活动主题。提示:a.你们觉得老师手中的树叶是从哪里找来的?是爬到高高的树上采下来的,还是在地上捡来的?b.树叶不是长在树上的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树叶躺在地面上呢?c.为什么半空中的树叶宝宝离开大树妈妈之后,不会飞到天上去,却落到大地婆婆的怀里去了呢?d.老师把它举到半空中,你们觉得它会怎么落下来呢?e.小朋友们有的说…,有的说…,结果到底是怎样,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以落叶为例调动幼儿有关物体下落的的已有经验,引起幼儿重新关注已知的常见现象,进而自然过渡到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上。2.第一轮探索:幼儿分组操作不同的材料,对物体下落现象展开探索,事后结合动作和语言展开讨论。提示:a.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放了一种材料宝宝,它们是不是都和树叶宝宝一样会轻飘飘地从空中落下来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去尝试一下自己小组的材料宝宝是怎么下落的b.操作完毕后,请你们来做做其他小组的小老师,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告诉他们,看看哪个小组的小老师当得最像,最称职。    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对科学活动的要求,教师过多的言语指导只能显得苍白无力。这一环节在教师简单的谈话和操作示范后,紧接着就提供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幼儿在对如何操作还记忆犹新却还未厌倦的情况下,发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第二轮探索: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小组的材料,对物体下落现象展开自由探索,事后分享活动经验。提示:a.刚刚各组的小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材料宝宝下落的样子,你们是不是都听得非常明白了?b.你们想不想去玩玩其他组的材料宝宝啊?c.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活动的机会,这次你们不用只呆在自己组里了,可以去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小组,去找任何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宝宝玩耍。d.这次老师也有一个要求,请你们玩好之后表演一下,你喜欢的材料宝宝是怎么落下来的。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幼儿在自由探索中萌发比较的意识,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物体的下落现象,借助模仿加强关注的感受下落过程的多样性。4.老师示范比较两样物体同时下落的现象。经过幼儿各种探索和发现后,老师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用比较法呈现给幼儿,为幼儿自由操作后的感受提供一个延续的机会,为幼儿展开进一步思考提供方向和出口。5.谈话小结,留下问题。提示:为什么材料宝宝下落的路线各不一样,而且有快有慢呢?    根据此次活动的难易程度,为幼儿提供更深一层的问题提示,对兴趣较高或能力较好的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方向,增加本次科学活动的延续性。        
                         推荐阅读:
  •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
  •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啦
  • 好听的声音小班科学游戏教案(精选2篇)
  • 幼儿小班科学游戏教案(精选9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通用4篇)
  • 小班科学鸟儿的家教案(精选3篇)
  • 小班科学教案
  • 小班科学说课稿
  • 小班科学教案大全
                             
                   
                   
                     
                            小班科学游戏《落下来了》(精选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